好久没有更新博客,不是不愿意,是不能,现在把近期写的一些感想转载过来。
1.我们的喜怒哀乐,对人对物的爱与恨,对事物的喜好与憎恶,都源于我们自身认识力的不全面。倘若人的认识力能够达到完全了解事物的水平,那么很多成见就会消除,原本我们不喜欢的东西和人本没有那么糟糕,有其可爱的部分;而我们喜欢的赞赏的事物和人却也存在着令人沮丧的毛病。恰恰每个人都是没有办法完全认识任何事物的,即使我们自己,即使微小到一个原子。我们都是由于这个认识的局限性的存在才使得人生五彩斑斓,生命才具备了其最基本的意义。能够实现完全了解事物的只有上帝,因为只要承认上帝创世记,是上帝创造了万物,那上帝必然对他所创造的事物完全了解,否则就不可能创造出这个世界,因为上帝设计出自己不了解的世界那还不如说世界产生于随机和无,世界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的上帝存在的意义就没有了。从上帝的眼光看待生命,则生命显得毫无意义,人生又是一种多么短暂而苦痛的体验,这应该就是倘若对事物完全把握之后一个人的感觉。鉴于此,人的缺陷恰恰成了人的生存动力,人的生命之源。
2.电影和书的差别还蛮大。一本要几个月才能大概看完的小说用电影来表达只需要不到两个小时。这两种艺术形式所想要传达的思想有可能是相同的,只是手法不同罢了。一般来说,只要不是很差的电影每个人都能够看完,满足了视觉欲望,但200页的书则不是很多人都能够保证看到最后一页的,看书是很费时间的。还有一个更严重的问题需要解决,即看书过程中不一定能够抓住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而电影则不同,大部分电影的导演都希望有较多的受众能够喜欢他们的电影作品,表达手法上必须保证基本的认知水平。所以我不敢说自己看的书都是完全把握的,甚至基本把握都算不上,在看的书也不一定能够看到最后。我想保持这种习惯,训练自己的阅读速度,希望在长期锻炼中进步。
3.每天都会按时甚至不断的刷新微博,似乎有很重要的东西在微博上面需要我去获知。能够起到的作用应该是随时保持和新闻报道的紧密联系,时下最热最火的事件、人物、短语都逃不脱我的视线。但真正拿某一件事情进行探讨,则马上显现出对此不熟悉的表情,只是大概知道,只是粗略了解,为的应该就是不成为落后潮流的那种人。对比部分值得学习的网友,我发现这些人能够非常细致深入的或者某些知识,这可能不是表面意味上的娱乐,但他们肯定乐在其中。总之,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多学习多了解,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提升。
4.名望是一个很奇特的东西,是部分人具有而大多数人不具有的一种无形的稀有资产,对于名望的渴求有时候甚至超过对于物质财富的渴求,特别是在有一定的物质财富积累之后,那种在精神上才能够感受到的满足远非物质能够代替。前几天看完了最近很火的美剧《纸牌屋》,剧中的主角Underwood夫妇一生无子,虽然在后面妻子有考虑,但没有孩子的日子他们过得也很充实,满足。Mr Underwood位居党内高层,妻子有自己的企业,财富、权力甚至名望他们都已经拥有,那他们到底在追求什么呢?我一直在想。后来经过Underwood之口,知道了他一直在追求的东西还是权力和名望,只不过是更高的权力。对于权力、控制力的渴求没有尽头,实际上也不允许当权者满足,因为满足就意味着踌躇不前,而这种状态最终就会导致一败涂地,正所谓“箭在弦上,身不由己”。
5.托克维尔在他的《论美国的民主》中谈到一种人类认识事物的普遍规律,主要过程是相信——怀疑——相信这样三个阶段。也就是说,人们在对一个事物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自认为能够做出判断的时候,就会选择相信或者不相信,相信的那部分人如果继续深入到事物的内部去探究,就会产生怀疑,但接下去的阶段被认为是很多人难以达到的,也就是抛弃怀疑选择相信这一步,这需要对事物进行非常严密的审视和对本质的思索,凭借自我的智慧和经验作出最后的判断。
6.我一直有打算学一点逻辑学,有一本关于逻辑的书(《逻辑新引・怎样判别是非》),看到一小半就放在那里没有动过了。经常看到有人对别人评论说没有逻辑,这里的“逻辑”换成“道理”应该也可以,也就是每个人都同意的“真理”,不符合我认为是“真理”的东西都是没有“逻辑”的。似乎没有逻辑是很严重的批评和问题,意味着说话做事情都会漏洞百出。但我总感觉这是个严肃的专有名词,只是在某些时候被口语化了而已,就像“道德”本来也是一个很严肃的名词,经常说别人“道德”或者“不道德”一般首先都是以自己的价值观为评判标准,合不合适没有说法,我可以武断的说这显然也是毫无“逻辑”的。到底逻辑在讲什么有什么作用,一时半会肯定说不清楚,还是看了再说吧。
原文来自豆瓣日记
1.我们的喜怒哀乐,对人对物的爱与恨,对事物的喜好与憎恶,都源于我们自身认识力的不全面。倘若人的认识力能够达到完全了解事物的水平,那么很多成见就会消除,原本我们不喜欢的东西和人本没有那么糟糕,有其可爱的部分;而我们喜欢的赞赏的事物和人却也存在着令人沮丧的毛病。恰恰每个人都是没有办法完全认识任何事物的,即使我们自己,即使微小到一个原子。我们都是由于这个认识的局限性的存在才使得人生五彩斑斓,生命才具备了其最基本的意义。能够实现完全了解事物的只有上帝,因为只要承认上帝创世记,是上帝创造了万物,那上帝必然对他所创造的事物完全了解,否则就不可能创造出这个世界,因为上帝设计出自己不了解的世界那还不如说世界产生于随机和无,世界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的上帝存在的意义就没有了。从上帝的眼光看待生命,则生命显得毫无意义,人生又是一种多么短暂而苦痛的体验,这应该就是倘若对事物完全把握之后一个人的感觉。鉴于此,人的缺陷恰恰成了人的生存动力,人的生命之源。
2.电影和书的差别还蛮大。一本要几个月才能大概看完的小说用电影来表达只需要不到两个小时。这两种艺术形式所想要传达的思想有可能是相同的,只是手法不同罢了。一般来说,只要不是很差的电影每个人都能够看完,满足了视觉欲望,但200页的书则不是很多人都能够保证看到最后一页的,看书是很费时间的。还有一个更严重的问题需要解决,即看书过程中不一定能够抓住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而电影则不同,大部分电影的导演都希望有较多的受众能够喜欢他们的电影作品,表达手法上必须保证基本的认知水平。所以我不敢说自己看的书都是完全把握的,甚至基本把握都算不上,在看的书也不一定能够看到最后。我想保持这种习惯,训练自己的阅读速度,希望在长期锻炼中进步。
3.每天都会按时甚至不断的刷新微博,似乎有很重要的东西在微博上面需要我去获知。能够起到的作用应该是随时保持和新闻报道的紧密联系,时下最热最火的事件、人物、短语都逃不脱我的视线。但真正拿某一件事情进行探讨,则马上显现出对此不熟悉的表情,只是大概知道,只是粗略了解,为的应该就是不成为落后潮流的那种人。对比部分值得学习的网友,我发现这些人能够非常细致深入的或者某些知识,这可能不是表面意味上的娱乐,但他们肯定乐在其中。总之,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多学习多了解,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提升。
4.名望是一个很奇特的东西,是部分人具有而大多数人不具有的一种无形的稀有资产,对于名望的渴求有时候甚至超过对于物质财富的渴求,特别是在有一定的物质财富积累之后,那种在精神上才能够感受到的满足远非物质能够代替。前几天看完了最近很火的美剧《纸牌屋》,剧中的主角Underwood夫妇一生无子,虽然在后面妻子有考虑,但没有孩子的日子他们过得也很充实,满足。Mr Underwood位居党内高层,妻子有自己的企业,财富、权力甚至名望他们都已经拥有,那他们到底在追求什么呢?我一直在想。后来经过Underwood之口,知道了他一直在追求的东西还是权力和名望,只不过是更高的权力。对于权力、控制力的渴求没有尽头,实际上也不允许当权者满足,因为满足就意味着踌躇不前,而这种状态最终就会导致一败涂地,正所谓“箭在弦上,身不由己”。
5.托克维尔在他的《论美国的民主》中谈到一种人类认识事物的普遍规律,主要过程是相信——怀疑——相信这样三个阶段。也就是说,人们在对一个事物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自认为能够做出判断的时候,就会选择相信或者不相信,相信的那部分人如果继续深入到事物的内部去探究,就会产生怀疑,但接下去的阶段被认为是很多人难以达到的,也就是抛弃怀疑选择相信这一步,这需要对事物进行非常严密的审视和对本质的思索,凭借自我的智慧和经验作出最后的判断。
6.我一直有打算学一点逻辑学,有一本关于逻辑的书(《逻辑新引・怎样判别是非》),看到一小半就放在那里没有动过了。经常看到有人对别人评论说没有逻辑,这里的“逻辑”换成“道理”应该也可以,也就是每个人都同意的“真理”,不符合我认为是“真理”的东西都是没有“逻辑”的。似乎没有逻辑是很严重的批评和问题,意味着说话做事情都会漏洞百出。但我总感觉这是个严肃的专有名词,只是在某些时候被口语化了而已,就像“道德”本来也是一个很严肃的名词,经常说别人“道德”或者“不道德”一般首先都是以自己的价值观为评判标准,合不合适没有说法,我可以武断的说这显然也是毫无“逻辑”的。到底逻辑在讲什么有什么作用,一时半会肯定说不清楚,还是看了再说吧。
原文来自豆瓣日记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