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在不久以前取消了很多微博上的关注者,想把自己的微博页面变得更加生活化一些,但没有成功。为什么要取消那么多关注?一方面是因为"感觉"自己对自己关注的对象不了解,唯一了解的是他的简介和微博内容,他们宣扬的思想意识难道不会是他们有所图的目的的手段吗?另一方面是因为关注太多人之后会发现满眼都是天下的坏事,都是社会的不好的东西,"感觉"自己会不会逐渐的对社会对未来失去信心?现在想明白了这些"感觉"都是不可靠的,都是一时的感觉,或者说是错觉,是一种误解。
网络是一个表达观点的地方,抛开"言行一致"的道德要求,通过阅读一个网友的简介和帖子,这就已经足够对一个在屏幕那一端的人有初步的了解。不管一个人的立场有多么和自己的相抵触,也应该允许每个人表达自己的看法,对一件事物有至少两种看法不是多了一种分析事物的眼光吗?只要不是恶言疯语,只要不是妖言惑众,这种观点就值得存在和被了解。而且,贸然的对别人的目的做武断的猜测更是小人之心的表现,不应该固步自封。所以说,第一方面的顾虑可以消除了,多关注一点多角度的观点不是一个错误或愚蠢的做法。
对社会对未来的失望、没有信心绝不可能通过网络上面的言论就会产生,我们很少人是叔本华那样的对人生有了全面的哲学的认识和领悟,消极的人生不会源自网络言论,而只会源自个体对自我价值的否定。只要你相信自己的能力能够实现成功,能够做出一些工作,能够为社会创造价值,而且你也用自己的双手实践了自己的计划,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那就不会对未来完全失去信心。自我的实现关键在于自己而不是社会,社会存在着很多问题阻碍了我们大多数人的发展,但只要是大多数人都在这样的社会中奋斗,那就是基本公平的,这是我们的载体,抛弃载体是一种多么愚蠢的想(做)法啊。所以说,担心对社会失去信心也是无稽之谈,纯属子虚乌有的错误意识。只要社会问题是你关心的话题,那就应该持续的关注下去,这才是一个理智的公民应该做的事情。
所以后来我增加了很多关注者,社会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我们去观察思考。现在能够打开Twitter和Google+,世界也在掌控之中了。我清楚的记得打开Twitter的那瞬间的感受,尽管关注的都是母语为英文的用户,但还是能体会到世界就是身边的感觉,之前使用过Google+,就有这样的感受。特别是在Twitter上面找到了不少电影电视剧明星,不算是巨星但个人比较喜欢,看到他们写自己的生活拍自己的照片,那种似乎看到老朋友的感觉很温馨很兴奋。即使我和他们素不相识也不可能认识彼此,但就是通过这种桥梁拉近了彼此。我不喜欢追星,更不关注八卦,但我喜欢这种感觉。
又提到了"感觉",感觉一般不靠谱,可是人就是感觉的动物,继续感觉下去,珍惜现在的感觉,因为在不久的将来,这种感觉就会成为记忆。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