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贤亮的中篇小说《绿化树》(豆瓣读书)讲了一个刚刚走出劳教营的知识分子章永璘来到劳动农场干活的故事。《夹边沟纪事》说的是真实发生的在夹边沟劳教的右派的悲惨生活,章永麟则以“我”的口气叙述自己在终于获得宝贵的自由之后生活的变与不变。
在那个贫困的年代,吃不饱是大多数人面临的难题。有门路能变通的往往命若游丝般地活下去了,还有很多人就因为没有粮食而活活饿死。章永璘就是从“死人堆里面爬出来的”。即使是现在世界上仍然存在饥饿问题,虽然已离我们远去。出现那种“人吃人”的惨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统治者的失误造成的,没有按规律办事。居于领导地位的人应该注意,可能自己的一个小小的失误就让一部分人失去饭碗甚至活命的机会。实际上,这又是权力的运用和监督的问题。一个人或者一个集体的权力过大实在不是好事,什么都是他说了算那还怎么分辨对错、真伪?
章永璘来到农场劳动,遇到了三个劳动人民,马樱花,谢队长和海喜喜。这三个人都是好人,都给予了他很大的帮助,特别是马樱花,两人的关系最后还发展成为爱情。与之对应的是和他一起来到农场的“营业部主任”,处处和他作对最后还害他去了“九死一生”的另一个农场而与心上人永远分别。作者歌颂的就是像马樱花这样的劳动人民,朴实,真诚,善良。从1949年建国到现在,中国走过弯路也最终走上了快车道。不少人想起特别是这30年中国的迅猛发展无不对领导阶级大加赞赏。或者,往旧中国看,那更是天壤之别。但想来想去,真正起作用的,或者说是这一切的根基的,正是中国数以亿计的劳动人民。
劳动人民是最可爱的人。我经常在坐火车的时候注意观看外出打工的农民工乘客,有男有女各式各样。听他们聊天,无非是在干什么活,去过哪里,见到干什么值得炫耀的事物,再就是自己的孩子怎么样,等等。想着这样一位父亲或母亲走出家门,为自己的家人出门打拼,为了自己和家庭的生存奉献出自己的所有。这种奉献无所谓高尚与否,但想着就很感人,温暖。中国能够发生这么大的变化,真正实现这一切成果的还是劳动人民。不断地遭受天灾人祸而仍然为生计默默承受,盼望的仅仅是能有一个好的收成,一个好的带路人,一个好的政策。张贤亮在小说中也表达了这样的看法:劳动人民并不是想象中的形象,或者说是塑造出来的光辉形象。劳动人民是具体的,有棱有角,有缺点有毛病的,但这确是最真实的也是最应该歌颂的劳动人民。
这本书的好处是,在小说结束之后,有几篇张贤亮的评论,更重要的是,有两篇观点相反的评论,一篇极力赞扬,一篇极力批判。后者是高尔泰写的,让人耳目一新。作者生动细腻的景物描述和内心独白的确很好,但高尔泰则看出了这部小说的不真实性。作者实际上描述一个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经受非人折磨、拼命求生存的时候,遇到了一位能够给予他温饱的劳动女性,产生朦胧爱情,并从马克思的《资本论》中汲取了精神力量,改造了自己的资产阶级思想,最终走上了红地毯。那个时代人的生存是最大的问题,一个人能否通过拼命劳动而改造思想,获得马克思主义坚定信仰?如果没有这篇负面的评价,我是无法看出这些东西来的。
所以后面的计划是,再重新看一遍《绿化树》,把《资本论》借过来读读。
在那个贫困的年代,吃不饱是大多数人面临的难题。有门路能变通的往往命若游丝般地活下去了,还有很多人就因为没有粮食而活活饿死。章永璘就是从“死人堆里面爬出来的”。即使是现在世界上仍然存在饥饿问题,虽然已离我们远去。出现那种“人吃人”的惨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统治者的失误造成的,没有按规律办事。居于领导地位的人应该注意,可能自己的一个小小的失误就让一部分人失去饭碗甚至活命的机会。实际上,这又是权力的运用和监督的问题。一个人或者一个集体的权力过大实在不是好事,什么都是他说了算那还怎么分辨对错、真伪?
章永璘来到农场劳动,遇到了三个劳动人民,马樱花,谢队长和海喜喜。这三个人都是好人,都给予了他很大的帮助,特别是马樱花,两人的关系最后还发展成为爱情。与之对应的是和他一起来到农场的“营业部主任”,处处和他作对最后还害他去了“九死一生”的另一个农场而与心上人永远分别。作者歌颂的就是像马樱花这样的劳动人民,朴实,真诚,善良。从1949年建国到现在,中国走过弯路也最终走上了快车道。不少人想起特别是这30年中国的迅猛发展无不对领导阶级大加赞赏。或者,往旧中国看,那更是天壤之别。但想来想去,真正起作用的,或者说是这一切的根基的,正是中国数以亿计的劳动人民。
劳动人民是最可爱的人。我经常在坐火车的时候注意观看外出打工的农民工乘客,有男有女各式各样。听他们聊天,无非是在干什么活,去过哪里,见到干什么值得炫耀的事物,再就是自己的孩子怎么样,等等。想着这样一位父亲或母亲走出家门,为自己的家人出门打拼,为了自己和家庭的生存奉献出自己的所有。这种奉献无所谓高尚与否,但想着就很感人,温暖。中国能够发生这么大的变化,真正实现这一切成果的还是劳动人民。不断地遭受天灾人祸而仍然为生计默默承受,盼望的仅仅是能有一个好的收成,一个好的带路人,一个好的政策。张贤亮在小说中也表达了这样的看法:劳动人民并不是想象中的形象,或者说是塑造出来的光辉形象。劳动人民是具体的,有棱有角,有缺点有毛病的,但这确是最真实的也是最应该歌颂的劳动人民。
这本书的好处是,在小说结束之后,有几篇张贤亮的评论,更重要的是,有两篇观点相反的评论,一篇极力赞扬,一篇极力批判。后者是高尔泰写的,让人耳目一新。作者生动细腻的景物描述和内心独白的确很好,但高尔泰则看出了这部小说的不真实性。作者实际上描述一个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经受非人折磨、拼命求生存的时候,遇到了一位能够给予他温饱的劳动女性,产生朦胧爱情,并从马克思的《资本论》中汲取了精神力量,改造了自己的资产阶级思想,最终走上了红地毯。那个时代人的生存是最大的问题,一个人能否通过拼命劳动而改造思想,获得马克思主义坚定信仰?如果没有这篇负面的评价,我是无法看出这些东西来的。
所以后面的计划是,再重新看一遍《绿化树》,把《资本论》借过来读读。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