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同学聚会说道微信,只有我和另外一位同学还没有。严格地说,那位同学没有微信是因为还没有换智能手机,我其实去年在别人手机上就注册了微信,今年也在自己手机上安装过,可觉得没什么可玩的就卸载了。大家都觉得微信很重要,能够保持和同学朋友的沟通,不看微信的话,同学们的很多变动情况自己都一无所知。所以,很快我又安装了微信。
首先是朋友圈。我还以为微信是那种点对点的交流模式,但现在看来如果对方的朋友也是我的朋友,它们之间的交流我是可以看到的。如果不是,那就无法看到了。我觉得最难理解的是,为什么我要发一条微信必须要拍照?尽管我可以发一条微信不带图片,但也没有一个发表文字内容的按钮,所以,一定要拍照,即使假装拍照。除了这两点,我觉得是不错的。避免了陌生人的窥视,能够和自己认识的人交流分享。最重要的是,可以代替短信功能,快速地和通讯录里面的大多数人传递消息。
其次是公众账号。好像很多网站和组织都有公众账号,有一些有点用处,比如“广州市图书馆”,关注之后可以和自己的借书帐号绑定,查看自己的借阅记录等信息。其他的就很普通了,就像那时候尝试用一个新的RSS阅读器一样,努力地回忆自己希望关注哪些帐号,一个一个地添加,然后等着给自己推送消息。我一边想自己还有哪些帐号没有关注,突然发现我难道真的能够每天来阅读这些帐号给自己的信息吗?或者说,这些信息哪些是自己真正需要的?
至于能否读完这个问题,我知道就像以前用Google Reader一样,大多数信息都是一看而过,顺手点个星,只有很少的条目自己认真阅读,订阅的微信公共账号应该也是如此。什么是自己真正需要的?我认为,恰和自己兴趣点的,自己关注的,可能对自己有用的内容就是自己真正需要的。一个网站或帐号能够推送给我一条我愿意认真阅读并获得知识或乐趣的可能性,很低。微信公众账号就是要我在大量信息中筛选出自己喜欢的内容。这种方法不能说好与坏,但的确不是我喜欢的方式。
所以,“网络社交”,一方面是另外一条与同学朋友沟通的渠道,无法见面的时候通过利用互联网迅速交换意见,获取朋友的状态等等。另一方面,是获得自己生活工作之外有趣、有价值信息的方法。当然,这只是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的,因为工作性质、地位身份等,许多人还利用网络社交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构建自己的价值平台。
总之,这就是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网民,即没有推广商品的压力,又没有推销自己的需求,为什么需要社交网络的原因。与此同时,这也是满足这类群体的社交平台需要努力的方向。
首先是朋友圈。我还以为微信是那种点对点的交流模式,但现在看来如果对方的朋友也是我的朋友,它们之间的交流我是可以看到的。如果不是,那就无法看到了。我觉得最难理解的是,为什么我要发一条微信必须要拍照?尽管我可以发一条微信不带图片,但也没有一个发表文字内容的按钮,所以,一定要拍照,即使假装拍照。除了这两点,我觉得是不错的。避免了陌生人的窥视,能够和自己认识的人交流分享。最重要的是,可以代替短信功能,快速地和通讯录里面的大多数人传递消息。
其次是公众账号。好像很多网站和组织都有公众账号,有一些有点用处,比如“广州市图书馆”,关注之后可以和自己的借书帐号绑定,查看自己的借阅记录等信息。其他的就很普通了,就像那时候尝试用一个新的RSS阅读器一样,努力地回忆自己希望关注哪些帐号,一个一个地添加,然后等着给自己推送消息。我一边想自己还有哪些帐号没有关注,突然发现我难道真的能够每天来阅读这些帐号给自己的信息吗?或者说,这些信息哪些是自己真正需要的?
至于能否读完这个问题,我知道就像以前用Google Reader一样,大多数信息都是一看而过,顺手点个星,只有很少的条目自己认真阅读,订阅的微信公共账号应该也是如此。什么是自己真正需要的?我认为,恰和自己兴趣点的,自己关注的,可能对自己有用的内容就是自己真正需要的。一个网站或帐号能够推送给我一条我愿意认真阅读并获得知识或乐趣的可能性,很低。微信公众账号就是要我在大量信息中筛选出自己喜欢的内容。这种方法不能说好与坏,但的确不是我喜欢的方式。
所以,“网络社交”,一方面是另外一条与同学朋友沟通的渠道,无法见面的时候通过利用互联网迅速交换意见,获取朋友的状态等等。另一方面,是获得自己生活工作之外有趣、有价值信息的方法。当然,这只是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的,因为工作性质、地位身份等,许多人还利用网络社交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构建自己的价值平台。
总之,这就是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网民,即没有推广商品的压力,又没有推销自己的需求,为什么需要社交网络的原因。与此同时,这也是满足这类群体的社交平台需要努力的方向。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