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看到一篇文章,评价最近完结的《生活大爆炸》第八季,读完之后我总想把这个网页链接分享出去,可笑的是没有找到地方去分享。分享到Google+——似乎应该加一点评论才好;分享到Twitter——本来已经准备不再使用。社交网络的频繁使用使得“分享”这个操作异常简单,大量的网页和图片、视频被分享到各个网站。这是很奇怪的一种状态,希望把自己见到的分享出去,即使没有人真正在意。
我觉得这是因为在做某事情之前,预先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一个次要的不重要的目标。比如说以前读书,睡觉之前或者吃饭之后总要读几页,这没什么不好,但内心深处还是希望自己能够尽快读完,希望在豆瓣上将这本书标记为“已读”,希望想象中的某些人知道自己“读过”这本书。仔细思考之后发现,自己抛弃了读这本书的最重要的目的,读懂作者写了什么。我认为,受不受教育倒是其次,阅读一本书难道不是为了了解一个故事或思想的全过程,感受作者所要传达的思想或理念吗?俗话说,鞋穿着难不难受只有脚知道,至于到底穿什么鞋即使别人对此有看法,其实也不重要。“分享”的冲动是掩耳盗铃的做法,营造了一种假象,在别人看来似乎这个人热爱阅读,而实质上只有自己才知道“读过”一本书是怎样一种体验。
与读书类似的就是看网页了。Inoreader目前是我最主要的阅读来源,但实际上我在这上面看新闻的时间并不很长,每天会浏览几次,最喜欢的是“新闻”栏目的纽约时报和Solidot,以及“博客”栏目的某些博文。由于写博客的越来越少,所以时不时能够看到自己想看的内容。实际上,这和Twitter的模式有些类似,大量带着或不带链接的标题式内容出现在屏幕上,真正读过的是绝少数,而似乎是出于习惯的原因,总是会分享几条。出于以上的原因,我觉得自己应该减少在Inoreader上面逗留的时间,再加上登录Twitter非常麻烦,所以我也控制自己浏览Twitter的次数,尽量减少到不再浏览。感谢有Instapaper等应用的出现,有些内容可以保存下来以后再看,但我觉得真正重要的是自己去看,而不是向别人表明自己看了什么。
所以,首先应该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读一本书,看一个网页,等等,如果自己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在这上面,就应该明确什么是最重要的,什么是自己想要的,什么是目的,无论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从精神上的目的这个角度看,好像以上所说的无意义又有了一点意义,不过应该清醒的是,那种东西很廉价,不应该付出太多精力去追求,适可而止即可。
Moderation is the key of lasting enjoyment. (Hosea Ballou)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