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手机上有一个功能叫做 AssistiveTouch,是一个悬浮于屏幕上的按钮,点击可以进行若干操作,比如回到主屏幕、锁定屏幕等。我注意到很多人的手机上都开启了这个功能,我最近也开启了它,这不禁让我想起自己以前的看法和现在是多么的不同。
AssistiveTouch 是一个辅助功能,可以代替 Home 键使用。但是,这个按钮在屏幕上也会显得有些多余和碍事。我以前觉得除非 Home 键出现问题,把这个悬浮按钮放在屏幕上有些显得可笑。Home 键的设计,应该是满足足够多次点击的要求的。去掉这个按钮,界面显得清爽许多。
现在我开启了这个按钮,发现还是有很多用处的。一键启用 Siri、截屏 比较方便,当然肯定会减少点击 Home 键的次数。我决定使用它一段时间,尽管时不时比较碍事。
这就反映出一个现象:对同一个对象事物,在不同时间段里,我们常常会有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看法。引起这种态度变化的因素很多,但可以确定的是:这些看法都是真实的,不是违背意愿的谎言。
所以我想,我们怎么能够确认自己对一个事物的态度在未来不会变化呢?人对事物会有变化着的看法,这也非常正常。事物本身就在不断变化,这说的是自然界,即人之外的客观世界。科学家就是要寻求变化中的规律,总结成知识。人也在变化,这种变化有更大的不确定性,个人经历常常影响人的意识。
网络上派系林立,支持一方和反对一方都无法说服对方,都坚信真理在自己一方,对方愚不可及。这个过程中,辱骂甚至脏话满天飞。因为一个人的看法很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我觉得这种争论变得毫无意义。
无意义还源于争论双方没有任何共识。比如对一个事实的认识、理解,双方都有自己的版本。或者,双方是互不相识的陌生人,没有真正朋友间争论的那种礼貌和理性。
我的看法是,对于一种观点,允许其存在,但不与其纠缠。人人都有表达自己的自由,没有人一贯正确或总是站在真理的一边,很可能你所持有的看法未来你会反对它,所以理性的表达个人看法是应该鼓励的。另一方面,不去与不认识的人争论,甚至言语攻击,似乎对方就是彻底的”傻瓜“。
和周边认识的人进行交流,面对面的讨论,更要多一些倾听,搞清楚对方要表达什么,依据是什么。而不是急于反驳对方。我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做得不够,需要改正。我想只要去倾听,哪怕是存在漏洞或逻辑错误的言论,也好过缺少依据的辩论。据我观察,的确不少人不了解完整信息就大发议论,这应该归于”噪音“。
AssistiveTouch 是一个辅助功能,可以代替 Home 键使用。但是,这个按钮在屏幕上也会显得有些多余和碍事。我以前觉得除非 Home 键出现问题,把这个悬浮按钮放在屏幕上有些显得可笑。Home 键的设计,应该是满足足够多次点击的要求的。去掉这个按钮,界面显得清爽许多。
现在我开启了这个按钮,发现还是有很多用处的。一键启用 Siri、截屏 比较方便,当然肯定会减少点击 Home 键的次数。我决定使用它一段时间,尽管时不时比较碍事。
这就反映出一个现象:对同一个对象事物,在不同时间段里,我们常常会有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看法。引起这种态度变化的因素很多,但可以确定的是:这些看法都是真实的,不是违背意愿的谎言。
所以我想,我们怎么能够确认自己对一个事物的态度在未来不会变化呢?人对事物会有变化着的看法,这也非常正常。事物本身就在不断变化,这说的是自然界,即人之外的客观世界。科学家就是要寻求变化中的规律,总结成知识。人也在变化,这种变化有更大的不确定性,个人经历常常影响人的意识。
网络上派系林立,支持一方和反对一方都无法说服对方,都坚信真理在自己一方,对方愚不可及。这个过程中,辱骂甚至脏话满天飞。因为一个人的看法很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我觉得这种争论变得毫无意义。
无意义还源于争论双方没有任何共识。比如对一个事实的认识、理解,双方都有自己的版本。或者,双方是互不相识的陌生人,没有真正朋友间争论的那种礼貌和理性。
我的看法是,对于一种观点,允许其存在,但不与其纠缠。人人都有表达自己的自由,没有人一贯正确或总是站在真理的一边,很可能你所持有的看法未来你会反对它,所以理性的表达个人看法是应该鼓励的。另一方面,不去与不认识的人争论,甚至言语攻击,似乎对方就是彻底的”傻瓜“。
和周边认识的人进行交流,面对面的讨论,更要多一些倾听,搞清楚对方要表达什么,依据是什么。而不是急于反驳对方。我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做得不够,需要改正。我想只要去倾听,哪怕是存在漏洞或逻辑错误的言论,也好过缺少依据的辩论。据我观察,的确不少人不了解完整信息就大发议论,这应该归于”噪音“。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