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在 YouTube 看了一个《锵锵三人行》节目的视频,是关于谈论《巨婴国》这本书的。早些时候罗振宇在节目里谈了这本书的内容,没有很听明白。既然这本书现在买不到了,我倒是想有机会读一下。
视频最后,提到一个现象:人们支持这一方,必然要反对那一方;反对这一方,比如要支持那一方。主持人提问:为什么不尝试接受双方,而丰富自己呢?这部分内容不属于这个视频谈论的内容,我倒是觉得很有启发。
我觉得主持人的意思是,你所反对的可能有长处,你所支持的可能有毛病。如果你能够比较包容地接纳两者,这对于你认识你所支持的、或者你所反对的,都是有帮助的,从而你本人的认识得到了充实。
而事实上,人们的思维模式大多是倾向于自己愿意看的内容。自己不喜欢的人,或者内容,可能有意识无意识地避开它,通过接触自己相信的内容,在坚固自己之前的观点。
我是通过看到一些网络上的评论而注意到这一点的。
一个常见的例子是,比如有这么一条信息,可能是一句话,或者几句话,或者是很长的比较详尽的叙述,甚至附有链接以供参考。那么,总是有部分人不会管信息到底说了什么,立即得出自己的结论或者发表评论,信息对他们的唯一作用是:佐证了自己之前的预判。
我觉得自己也有类似的问题,所以写一篇博文提醒自己注意。
我觉得解决办法,不是去关注那些与自己意见相左或自己不喜欢、反感的人的观点,用他们的言论和立场来冲击自己所认为的。以前使用新浪微博时,自己确实这样做过,但很快放弃了。
现在想起来觉得很幼稚。(1)认识的提升,不是通过社交网络能够简单实现的。社交平台,传递的是信息,或者说影响力,与知识的累积关系不大。(2)接受不同的信息,并不能改变自己的认知,接受是被动而外在的,而自己的认知的改变和提升是内在的、主动的。
我现在想到的我觉得可行的办法是:
1. 利用好参考内容。比如信息的参考链接。Google 可以帮我很多,搜寻更多链接作为参考。
2. 分析信息的全面性和客观度。从字里行间,是可以感受到信息比如新闻报道的客观性的,纵观全文则能够查看其全面性。我觉得这是一个重要的参考。
3. 搞清楚事实,也就是到底发生了什么。媒体的报道,有时候刻意地强调某部分信息,而突出另外一部分信息,以此吸引注意,或者满足宣传的需要。我在中英文的网站上都见到过。所以,通过阅读和调查看清楚事实是什么,是第一位的。
4. 基于事实的判断要冷静和谦虚。人是不可能洞悉一个事物的全部事实的,人的大脑也不可能对大量信息作出准确的整理和判断。换句话说,一个人的观点是主观的,受信息、知识、环境、经历等方面因素影响。那么,谦虚地作出自己的判断,而不是以自己的为“真理”,我觉得是值得敬佩的。
5. 积累知识是永恒的。看书,比看社交网络的帖文要重要的多。人只有了解更多信息,才能够深入认识事物。书本给人的帮助是没有什么其他能够代替的。培养兴趣,增强自己的兴趣,我认为很重要的就是要去阅读兴趣相关的书籍。分析,吸收,总结归纳,将书中的信息积累为自己的东西。
上面这 5 点归结起来就是:不要轻易地下结论、反驳别人的观点。如有要,那就应该有依据,搞清楚事实。更重要的是,能否从调查中自己获得一些新的信息和知识,提高自己。
我不能要求别人如此做,我只能告诫自己要尽量如此。人都有自己的选择,目前为止,这是我认为比较好的一种选择。
这个视频实际上的话题是关于武志红的这本书。
根据视频的讨论,我估计作者是想通过这本书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或者说,回答“人为什么这样”这个问题。可能我需要读过这本书再去讲书传达了什么。
一位嘉宾的观点我很认同。嘉宾认为很多人试图通过一套理论来解释世界,科学、哲学、心理学都有这样的尝试。武的书应该就是其中一种。他不能解释所有问题,但确实可以揭示某些现象背后的“实质”。
各种不同解释体系的差别在于,有的体系经历很长时间仍然为人们所讨论,有的则很快烟消云散。这需要时间来检验,就像真理一样。这实际上就是科学的态度,即给任何合理的解释以审视的余地,解释本身也应该给自己限定一定的范围来确立体系。随着时间的推移,体系有消亡的,有错误的,但更多的是被丰富和完善。这就是人类积累知识的方式。
就像有各种不同的观点一样,同一个领域里也有不同的理论来解释事物。以审慎而谦卑地态度去了解任何一个理论,我觉得都是有益处的。只不过人的精力有限,在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多了解一些就足够了。
再回到之前提到的如何认知事物的方法上,实际上就是要有不卑不亢的态度。不迷信与一个人或一群人,就事论事,就文字内容考虑思想内涵。与之对应的是那些缺乏依据或调查的判断,而那些总是无足轻重的。如果不能在这方面改变自己,那就只会是一个凑热闹的比较无知的观众。
视频最后,提到一个现象:人们支持这一方,必然要反对那一方;反对这一方,比如要支持那一方。主持人提问:为什么不尝试接受双方,而丰富自己呢?这部分内容不属于这个视频谈论的内容,我倒是觉得很有启发。
我觉得主持人的意思是,你所反对的可能有长处,你所支持的可能有毛病。如果你能够比较包容地接纳两者,这对于你认识你所支持的、或者你所反对的,都是有帮助的,从而你本人的认识得到了充实。
而事实上,人们的思维模式大多是倾向于自己愿意看的内容。自己不喜欢的人,或者内容,可能有意识无意识地避开它,通过接触自己相信的内容,在坚固自己之前的观点。
我是通过看到一些网络上的评论而注意到这一点的。
一个常见的例子是,比如有这么一条信息,可能是一句话,或者几句话,或者是很长的比较详尽的叙述,甚至附有链接以供参考。那么,总是有部分人不会管信息到底说了什么,立即得出自己的结论或者发表评论,信息对他们的唯一作用是:佐证了自己之前的预判。
我觉得自己也有类似的问题,所以写一篇博文提醒自己注意。
我觉得解决办法,不是去关注那些与自己意见相左或自己不喜欢、反感的人的观点,用他们的言论和立场来冲击自己所认为的。以前使用新浪微博时,自己确实这样做过,但很快放弃了。
现在想起来觉得很幼稚。(1)认识的提升,不是通过社交网络能够简单实现的。社交平台,传递的是信息,或者说影响力,与知识的累积关系不大。(2)接受不同的信息,并不能改变自己的认知,接受是被动而外在的,而自己的认知的改变和提升是内在的、主动的。
我现在想到的我觉得可行的办法是:
1. 利用好参考内容。比如信息的参考链接。Google 可以帮我很多,搜寻更多链接作为参考。
2. 分析信息的全面性和客观度。从字里行间,是可以感受到信息比如新闻报道的客观性的,纵观全文则能够查看其全面性。我觉得这是一个重要的参考。
3. 搞清楚事实,也就是到底发生了什么。媒体的报道,有时候刻意地强调某部分信息,而突出另外一部分信息,以此吸引注意,或者满足宣传的需要。我在中英文的网站上都见到过。所以,通过阅读和调查看清楚事实是什么,是第一位的。
4. 基于事实的判断要冷静和谦虚。人是不可能洞悉一个事物的全部事实的,人的大脑也不可能对大量信息作出准确的整理和判断。换句话说,一个人的观点是主观的,受信息、知识、环境、经历等方面因素影响。那么,谦虚地作出自己的判断,而不是以自己的为“真理”,我觉得是值得敬佩的。
5. 积累知识是永恒的。看书,比看社交网络的帖文要重要的多。人只有了解更多信息,才能够深入认识事物。书本给人的帮助是没有什么其他能够代替的。培养兴趣,增强自己的兴趣,我认为很重要的就是要去阅读兴趣相关的书籍。分析,吸收,总结归纳,将书中的信息积累为自己的东西。
上面这 5 点归结起来就是:不要轻易地下结论、反驳别人的观点。如有要,那就应该有依据,搞清楚事实。更重要的是,能否从调查中自己获得一些新的信息和知识,提高自己。
我不能要求别人如此做,我只能告诫自己要尽量如此。人都有自己的选择,目前为止,这是我认为比较好的一种选择。
这个视频实际上的话题是关于武志红的这本书。
根据视频的讨论,我估计作者是想通过这本书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或者说,回答“人为什么这样”这个问题。可能我需要读过这本书再去讲书传达了什么。
一位嘉宾的观点我很认同。嘉宾认为很多人试图通过一套理论来解释世界,科学、哲学、心理学都有这样的尝试。武的书应该就是其中一种。他不能解释所有问题,但确实可以揭示某些现象背后的“实质”。
各种不同解释体系的差别在于,有的体系经历很长时间仍然为人们所讨论,有的则很快烟消云散。这需要时间来检验,就像真理一样。这实际上就是科学的态度,即给任何合理的解释以审视的余地,解释本身也应该给自己限定一定的范围来确立体系。随着时间的推移,体系有消亡的,有错误的,但更多的是被丰富和完善。这就是人类积累知识的方式。
就像有各种不同的观点一样,同一个领域里也有不同的理论来解释事物。以审慎而谦卑地态度去了解任何一个理论,我觉得都是有益处的。只不过人的精力有限,在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多了解一些就足够了。
再回到之前提到的如何认知事物的方法上,实际上就是要有不卑不亢的态度。不迷信与一个人或一群人,就事论事,就文字内容考虑思想内涵。与之对应的是那些缺乏依据或调查的判断,而那些总是无足轻重的。如果不能在这方面改变自己,那就只会是一个凑热闹的比较无知的观众。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