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能够读完资中筠的自选集,不过目前只能借到 5 本中的 3 本,即《感时忧世》、《闲情记美》、《士人风骨》。现在已经全部看完了。有一些内容,当然还包括其他的书的内容,我分享在“阅读”这个收藏集里面,相当于给自己做的记录。
这三本书有很多资中筠自己的思考和观点,很多是我深有同感或赞同的,通过读书我了解到不同的视角;也有很多我不知道或不清楚的地方,通过阅读有所了解。这正是读书的乐趣,总能够获得一点新东西。
我想我不可以把她的观点、言论列出来或记下来作为自己的观点,而且这对于读书是不足取的,毕竟不是考试。我有一些大体的感受,我想应该分享出来。这些方面,可能成为我后面阅读的方向,并促进我更多的思考。
比如作者在《感时忧世》最后一篇提到学生的辩论赛,我之前也参加过班级的。作者对辩论赛抽签决定正反方不以为然,因为人之所以辩论是因为相信自己的观点,而不是随机选定的观点。我在之前从来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当然,辩论赛的抽签机制并不是什么非常严重的问题,但凸显出来了的却是一种导向,即人的想法是可以不断变化的。
我认为人的看法随时间发生变化是必然的。但此处的变化,更倾向于墙头草、说假话这种情况。资中筠希望青年人能够尽量的不说自己不认可的话,至少不应该那么积极和“口若悬河”。她希望的是人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判断,来得出自己的结论,然后尽量可能的表达和坚持自己的立场。这篇文章举了一个历史上骈文写的很好而曲意逢迎的人的例子,很贴切。
资中筠经常强调的是“启蒙”,就是先知带动后知。她的这些文章,基本上都可以属于“启蒙”范畴,至少我自己从中得到了一些启发,使之前不清楚或模糊的东西清晰化了。其次,讲道理是最关键的。不是强词夺理或故弄玄虚,而是很清晰地表达出能够说服人的事实和道理来。
看了这三本书,谈一下我的一些体会:
1. 一切落实在“人”上面。
人是基础,也是根本。这个“人”就是单个的人,或者说公民。人要生存,就需要有自由,由此发展出教育、民主、人权、宪政等等方面的可以说是普适的追求。这些都是真正的人,或所谓“公民”必需的,是属于第一层的文明。
网络上有人大谈”民主“,或避谈”民主“。我觉得自己对民主了解的不够,所以在读一些经典的或近代的作品以了解。资中筠的书,是我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应该说,全人类是有一些普适的价值的,不存在地域或文化的差异,这种价值观就属于全人类的文化精华。
我觉得,很多词汇、概念值得去深入的理解,而不能够停留在字面意思。也就是说,你支持什么、反对什么,需要建立在深入认识的基础上,通过逻辑思考,而得出判断。没有这样一个过程,是没有价值的判断。当然,读几本书并不能最终解决一个人对某个概念的理解,这个人可能会有更全面的认识,概念本身也会发生变化,所以,持续的研究你所感兴趣的内容是必需的。万物没有定数,需要不断学习。
回想自己几年前的思想,就觉得有很大的变化,认为那时候自己很可笑。我不敢保证,过去几年后自己不会不认为自己现在很可笑。所以,要承认自己是会变化的,特别是思想方面是无法穷尽真理的。这可能也是思维的乐趣。
《哲学的慰藉》列举了几位哲学家的思想,写的挺有意思,其中叔本华我是读过几本他的著作的。很明显的事实是,这些哲学家有不同的、甚至完全对立的人生态度和哲学思想。不可能将这些思想判断为对或错。我想,还是因为他们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论,能够适用于不同的人的精神状态。一个人处于一个阶段可能接纳一位哲学家的思想,下一个阶段可能转而接受另外一个。哲学家所提供的,就是一种选择,一种思维和精神上的选择。
所以,一定要非常谦逊地对待自己的观点。即使自己了解了什么,或者认识到了什么,只能将其视为一点浅显的片段,作为自己继续学习的基础。对待别人的观点,同样的,也要有思考,完全的接纳或反驳是没有力量的。应该说,只存在接受或反对的比例问题。所以,发表某种观点,也要有谦虚的精神,否则就基本相当于宣传了。
2. 冷静的思考。
当下确实存在诸多问题,她的文字是以非常冷静的态度根据事实来表达看法的。我觉得这是很好的。以前用微博时,比较喜欢关注一些人来看他们的观点。就像资中筠在文章中提到的,那种阅读方式是存在一定问题的,至少是不完备的。几句话或若干名词形成的短文,不足以让读者了解形成看法的脉络和依据。读者看起来可能很兴奋,似乎了解了不少知识,实际上根本没有很好地吸收。
当然,看书也不一定保证就比读简短的博文更好。这是看书和阅读的方法问题。
冷静,包含一种她们那代人所具有的忧患意识。她说,现在的年轻人可能这种意识较少。对应的,民族主义情绪和虚骄之气更多。个人应该对此有所意识,即深刻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而不是被别人的可能是真心、或者是无意的赞扬而迷惑。
1840 年以来,我们历经屈辱,而今终于扬眉吐气了。但是如果冷静的分析,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既要自信变强大了,又要意识到落后的事实。对于批评、负面的意见或报道,比较好的态度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说的对,我就承认,改正之,即使不改也可作为参考。说的不对,也不会给我造成任何损失。
潘光旦在《自由之路》里列举了三个原因,解释我们不能接受批评意见的原因。首先是要面子;其次是没有面子之后的自卑;再就是妄自尊大的心理,习惯于被吹捧,容不得别人的指摘或污蔑。最后一点,潘用了一个比喻,水泼在石头上,不但不能吸收,还会被弹出去。
我之前在网络上见到过这样的人,对正面的、好的事实如数家珍,而不容许——我感觉是暗含的意思,而不是真的不容许,因为其目的似乎就是要反驳对方我不行的意思——有与我不利的、不是赞扬的东西。这可能并不是骄傲,而是真实的感受。其所讲的内容,可能也都是事实。但如果讲这些还不够好、还有改进和上升的空间、别人的更好,是不是也是合理的呢?受欺负久了,有时候就容易误解。这至少对自己来说是没有好处的。
资中筠的部分文章,是针对社会上发生的一些事情的评论,也很有启发意义。很多事情发生了,大家表示关注,过去了就忘记了。善于思考的人,是能够根据一个事情探究背后的深层次的含义或意义的。这首先需要去思考,然后是广泛地阅读和积累。
3. 启蒙的意义。
先知先觉,后知后觉。所以,如果有能力了解到新的、接近于事实的东西,资中筠鼓励这部分人能够起到启蒙的作用。对于事物的认识,首先是事实和真相,没有事实依据就不可能谈认识。我觉得,这也是交流的基础,无论观点怎么样,一些基本的事实如果不能确定,交流也是无法进行的。
资中筠认为,读一些中国近代史的书籍,包括近代思想文化方面的内容,是大有裨益的。我对近代史很感兴趣。通过阅读了解了一点近代史,包括高华的著作,若干回忆录,长征系列,唐德刚的书。还有更多的书值得去读。
近代中国的思想家的著作,也是很重要的。那些最开始睁眼看世界的人,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润和西方文化洗礼的作用下,结合了两者的精华,抛弃了糟粕的东西。这是一个很丰富的思想宝库。他们谈论和争论的话题,有些直到现在仍然具有意义。
4. 文明的传承和责任。
资中筠对我们文化的断裂持非常担忧的态度。现在,常常有对社会上”道德滑坡“、”道德缺失“的叹息。这应该是事实。这种价值观层面的变化,有文化和制度上的因素的影响。物质层面的丰富和精神层面的匮乏,不是健康的发展模式。
有一个现象,就是现在路上到处随意摆放或倒着共享单车。首先,我批评那些使用自行车而没有责任心的人,为什么不自觉地把车子放到该放的地方,有时候就几步路远,却似乎是故意放在路中间让别人麻烦一点。其次,我觉得自己做的也很不够。我遇到这种情况,往往是绕开自行车,心里面鄙视一下那些用车的人,实际上也不知道是谁。
可能是因为我们大多没有公民意识,没有主人翁的感觉,不认为自己有义务使社会更好一点。实际的观点看,尽一点义务,自己得不到什么好处。所以,自扫门前雪是非常普遍的。另一方面,也没有行使自己的权利的意识。这两方面,归结在一起就是,这个人还不是合格的公民。
假使我们能够深刻地意识到,自己的任何公共举动,都将影响到他人和整个社会,自己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也能够使自己从中受益,受那些长远的利益。我想,情况可能会好一些。这种氛围的构建,能够扭转当前的比较冷漠的感觉。
上面的议论只是一个很小的部分,还有很多方面值得每个人为之努力。我还觉得,有时候我们做一件事情或不做一件事情,完全是自发的,没有经过大脑。我想,这就应该是文化的作用,它能够潜移默化的修正人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从而形成一种环境,然后继续强化之。
强调道德,文化传统,我觉得不是让每个人或大多数人去作”圣人“。实际上可以从很小的事情做起,意识到自己是有义务于这个社会和他人的,哪怕是与自己毫无关系的人,哪怕是完全的付出而没有精神和物质的回报。这是一个共识。
这三本书有很多资中筠自己的思考和观点,很多是我深有同感或赞同的,通过读书我了解到不同的视角;也有很多我不知道或不清楚的地方,通过阅读有所了解。这正是读书的乐趣,总能够获得一点新东西。
我想我不可以把她的观点、言论列出来或记下来作为自己的观点,而且这对于读书是不足取的,毕竟不是考试。我有一些大体的感受,我想应该分享出来。这些方面,可能成为我后面阅读的方向,并促进我更多的思考。
比如作者在《感时忧世》最后一篇提到学生的辩论赛,我之前也参加过班级的。作者对辩论赛抽签决定正反方不以为然,因为人之所以辩论是因为相信自己的观点,而不是随机选定的观点。我在之前从来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当然,辩论赛的抽签机制并不是什么非常严重的问题,但凸显出来了的却是一种导向,即人的想法是可以不断变化的。
我认为人的看法随时间发生变化是必然的。但此处的变化,更倾向于墙头草、说假话这种情况。资中筠希望青年人能够尽量的不说自己不认可的话,至少不应该那么积极和“口若悬河”。她希望的是人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判断,来得出自己的结论,然后尽量可能的表达和坚持自己的立场。这篇文章举了一个历史上骈文写的很好而曲意逢迎的人的例子,很贴切。
资中筠经常强调的是“启蒙”,就是先知带动后知。她的这些文章,基本上都可以属于“启蒙”范畴,至少我自己从中得到了一些启发,使之前不清楚或模糊的东西清晰化了。其次,讲道理是最关键的。不是强词夺理或故弄玄虚,而是很清晰地表达出能够说服人的事实和道理来。
看了这三本书,谈一下我的一些体会:
1. 一切落实在“人”上面。
人是基础,也是根本。这个“人”就是单个的人,或者说公民。人要生存,就需要有自由,由此发展出教育、民主、人权、宪政等等方面的可以说是普适的追求。这些都是真正的人,或所谓“公民”必需的,是属于第一层的文明。
网络上有人大谈”民主“,或避谈”民主“。我觉得自己对民主了解的不够,所以在读一些经典的或近代的作品以了解。资中筠的书,是我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应该说,全人类是有一些普适的价值的,不存在地域或文化的差异,这种价值观就属于全人类的文化精华。
我觉得,很多词汇、概念值得去深入的理解,而不能够停留在字面意思。也就是说,你支持什么、反对什么,需要建立在深入认识的基础上,通过逻辑思考,而得出判断。没有这样一个过程,是没有价值的判断。当然,读几本书并不能最终解决一个人对某个概念的理解,这个人可能会有更全面的认识,概念本身也会发生变化,所以,持续的研究你所感兴趣的内容是必需的。万物没有定数,需要不断学习。
回想自己几年前的思想,就觉得有很大的变化,认为那时候自己很可笑。我不敢保证,过去几年后自己不会不认为自己现在很可笑。所以,要承认自己是会变化的,特别是思想方面是无法穷尽真理的。这可能也是思维的乐趣。
《哲学的慰藉》列举了几位哲学家的思想,写的挺有意思,其中叔本华我是读过几本他的著作的。很明显的事实是,这些哲学家有不同的、甚至完全对立的人生态度和哲学思想。不可能将这些思想判断为对或错。我想,还是因为他们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论,能够适用于不同的人的精神状态。一个人处于一个阶段可能接纳一位哲学家的思想,下一个阶段可能转而接受另外一个。哲学家所提供的,就是一种选择,一种思维和精神上的选择。
所以,一定要非常谦逊地对待自己的观点。即使自己了解了什么,或者认识到了什么,只能将其视为一点浅显的片段,作为自己继续学习的基础。对待别人的观点,同样的,也要有思考,完全的接纳或反驳是没有力量的。应该说,只存在接受或反对的比例问题。所以,发表某种观点,也要有谦虚的精神,否则就基本相当于宣传了。
2. 冷静的思考。
当下确实存在诸多问题,她的文字是以非常冷静的态度根据事实来表达看法的。我觉得这是很好的。以前用微博时,比较喜欢关注一些人来看他们的观点。就像资中筠在文章中提到的,那种阅读方式是存在一定问题的,至少是不完备的。几句话或若干名词形成的短文,不足以让读者了解形成看法的脉络和依据。读者看起来可能很兴奋,似乎了解了不少知识,实际上根本没有很好地吸收。
当然,看书也不一定保证就比读简短的博文更好。这是看书和阅读的方法问题。
冷静,包含一种她们那代人所具有的忧患意识。她说,现在的年轻人可能这种意识较少。对应的,民族主义情绪和虚骄之气更多。个人应该对此有所意识,即深刻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而不是被别人的可能是真心、或者是无意的赞扬而迷惑。
1840 年以来,我们历经屈辱,而今终于扬眉吐气了。但是如果冷静的分析,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既要自信变强大了,又要意识到落后的事实。对于批评、负面的意见或报道,比较好的态度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说的对,我就承认,改正之,即使不改也可作为参考。说的不对,也不会给我造成任何损失。
潘光旦在《自由之路》里列举了三个原因,解释我们不能接受批评意见的原因。首先是要面子;其次是没有面子之后的自卑;再就是妄自尊大的心理,习惯于被吹捧,容不得别人的指摘或污蔑。最后一点,潘用了一个比喻,水泼在石头上,不但不能吸收,还会被弹出去。
我之前在网络上见到过这样的人,对正面的、好的事实如数家珍,而不容许——我感觉是暗含的意思,而不是真的不容许,因为其目的似乎就是要反驳对方我不行的意思——有与我不利的、不是赞扬的东西。这可能并不是骄傲,而是真实的感受。其所讲的内容,可能也都是事实。但如果讲这些还不够好、还有改进和上升的空间、别人的更好,是不是也是合理的呢?受欺负久了,有时候就容易误解。这至少对自己来说是没有好处的。
资中筠的部分文章,是针对社会上发生的一些事情的评论,也很有启发意义。很多事情发生了,大家表示关注,过去了就忘记了。善于思考的人,是能够根据一个事情探究背后的深层次的含义或意义的。这首先需要去思考,然后是广泛地阅读和积累。
3. 启蒙的意义。
先知先觉,后知后觉。所以,如果有能力了解到新的、接近于事实的东西,资中筠鼓励这部分人能够起到启蒙的作用。对于事物的认识,首先是事实和真相,没有事实依据就不可能谈认识。我觉得,这也是交流的基础,无论观点怎么样,一些基本的事实如果不能确定,交流也是无法进行的。
资中筠认为,读一些中国近代史的书籍,包括近代思想文化方面的内容,是大有裨益的。我对近代史很感兴趣。通过阅读了解了一点近代史,包括高华的著作,若干回忆录,长征系列,唐德刚的书。还有更多的书值得去读。
近代中国的思想家的著作,也是很重要的。那些最开始睁眼看世界的人,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润和西方文化洗礼的作用下,结合了两者的精华,抛弃了糟粕的东西。这是一个很丰富的思想宝库。他们谈论和争论的话题,有些直到现在仍然具有意义。
4. 文明的传承和责任。
资中筠对我们文化的断裂持非常担忧的态度。现在,常常有对社会上”道德滑坡“、”道德缺失“的叹息。这应该是事实。这种价值观层面的变化,有文化和制度上的因素的影响。物质层面的丰富和精神层面的匮乏,不是健康的发展模式。
有一个现象,就是现在路上到处随意摆放或倒着共享单车。首先,我批评那些使用自行车而没有责任心的人,为什么不自觉地把车子放到该放的地方,有时候就几步路远,却似乎是故意放在路中间让别人麻烦一点。其次,我觉得自己做的也很不够。我遇到这种情况,往往是绕开自行车,心里面鄙视一下那些用车的人,实际上也不知道是谁。
可能是因为我们大多没有公民意识,没有主人翁的感觉,不认为自己有义务使社会更好一点。实际的观点看,尽一点义务,自己得不到什么好处。所以,自扫门前雪是非常普遍的。另一方面,也没有行使自己的权利的意识。这两方面,归结在一起就是,这个人还不是合格的公民。
假使我们能够深刻地意识到,自己的任何公共举动,都将影响到他人和整个社会,自己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也能够使自己从中受益,受那些长远的利益。我想,情况可能会好一些。这种氛围的构建,能够扭转当前的比较冷漠的感觉。
上面的议论只是一个很小的部分,还有很多方面值得每个人为之努力。我还觉得,有时候我们做一件事情或不做一件事情,完全是自发的,没有经过大脑。我想,这就应该是文化的作用,它能够潜移默化的修正人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从而形成一种环境,然后继续强化之。
强调道德,文化传统,我觉得不是让每个人或大多数人去作”圣人“。实际上可以从很小的事情做起,意识到自己是有义务于这个社会和他人的,哪怕是与自己毫无关系的人,哪怕是完全的付出而没有精神和物质的回报。这是一个共识。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