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看了一部韩国电影《The World of Us》,觉得很好。电影并不是题材很深刻,引人思考;不是演员演技高超,主演实际上都是小孩子;不是情节动人心弦,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可能很个人小时候都经历过。这恰恰是我觉得这部电影高超的地方。
童年的时候,我们可能都有自己喜欢的伙伴,有时候也会与某些人发生矛盾,决定“不和他玩了”。我记得以前小学时,老师为了惩罚一个同学,让全班同学都不和他说话。这给他的压力应该是很大的,当时自己并没有什么感觉,可能我和他本来就不熟悉。
如果是自己的好朋友,疏远自己,那可能就是很伤心的事情了。电影就是以这个事情为中心展开的。一个被疏远的同学,突然遇到另外一个被疏远的新同学,很快彼此成为好朋友。然而好景不长,很快自己再次被疏远,曾经的好朋友开始因为误会、挑拨等原因,变得陌生甚至敌对,互相伤害。故事并没有一个美好的结果,实际上是戛然而止的。主角通过弟弟的话,似乎有所感悟,原谅了那个令自己伤心的以前的好朋友。弟弟的意思是,即使朋友之间互相打闹甚至伤害,但过后还是要在一起玩的,不然就没得玩的了。
童年在回忆里总是给人以“无忧无虑”的感觉,这当然是成年人的看法。童年也可能是很痛苦的,时刻觉得自己是被伤害的。这些感觉和事情,在大人看来可能不值一提,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我在看这部电影时,就有这样的感觉,认为电影所呈现的都是孩子间的小纠纷,很可能一会就和好了。所以,我看电影过程中一直有“很温暖”的感觉,也可能是因为电影拍摄的场景是在韩国居民区的夏天。
成年人可能也有自己的烦心事,这是孩子们无法了解的。成年人自己可能认为这很重要,但这只是角度变得,可能每个人每个阶段都有自己所烦恼的事情,一个阶段看另外一个阶段,就觉得那事情无所谓,可是身处其中的人则有相反的感受。
这样一部我看起来很“温暖”的电影,是我喜欢它的原因。如果说意义,或者说思想,我觉得就是要对烦心事、烦心人坦诚相待,这些事情、这些人(朋友)可能令我们很痛苦,我们也可能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但这并不是生活的全部,继续生活、继续做朋友才是明智的。过了这个阶段,再看这些事和人,都风轻云淡、不值一提了,不是吗?
我不清楚从电影中还能够挖掘出什么意思来,比如电影中突出的一个“反面”角色,她故意孤立主人公,伤害主人公。还有就是父母亲的婚姻状况,给孩子的影响。
越来越多地,我不再觉得电影一定要有一个“中心思想”或者“意义”了,特别是“教育意义”。以前读课文的时候总是要归纳这样的东西,逐渐地变得在看电影时也有意无意地企图抓住这些东西。可是后来我发现,作者可能赋予电影很多的想法和意义,也可能没有,一些场景和内容可能只是推动剧情或构成故事完整性的素材。电影完全可以是一个很好的故事,而不是教育或思想载体。
那么,没有归纳出这些思想,没有例会电影导演的匠心,是否就无法判断电影的好坏在哪里?也不是。这完全是个人的判断,感受,不需要找原因来证明自己。一部电影我们以前觉得很好,以后觉得很差,也是很有可能且正常的。
《The World of Us》给我的感受就是很温暖,温馨,截取了一个童年时期令人痛苦的片段表现出来,这可以说是成年人对童年印象的清晰化。有痛苦,有忧伤,但是还可以继续做朋友、做伙伴。每个人的生活不都是这样吗?
童年的时候,我们可能都有自己喜欢的伙伴,有时候也会与某些人发生矛盾,决定“不和他玩了”。我记得以前小学时,老师为了惩罚一个同学,让全班同学都不和他说话。这给他的压力应该是很大的,当时自己并没有什么感觉,可能我和他本来就不熟悉。
如果是自己的好朋友,疏远自己,那可能就是很伤心的事情了。电影就是以这个事情为中心展开的。一个被疏远的同学,突然遇到另外一个被疏远的新同学,很快彼此成为好朋友。然而好景不长,很快自己再次被疏远,曾经的好朋友开始因为误会、挑拨等原因,变得陌生甚至敌对,互相伤害。故事并没有一个美好的结果,实际上是戛然而止的。主角通过弟弟的话,似乎有所感悟,原谅了那个令自己伤心的以前的好朋友。弟弟的意思是,即使朋友之间互相打闹甚至伤害,但过后还是要在一起玩的,不然就没得玩的了。
童年在回忆里总是给人以“无忧无虑”的感觉,这当然是成年人的看法。童年也可能是很痛苦的,时刻觉得自己是被伤害的。这些感觉和事情,在大人看来可能不值一提,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我在看这部电影时,就有这样的感觉,认为电影所呈现的都是孩子间的小纠纷,很可能一会就和好了。所以,我看电影过程中一直有“很温暖”的感觉,也可能是因为电影拍摄的场景是在韩国居民区的夏天。
成年人可能也有自己的烦心事,这是孩子们无法了解的。成年人自己可能认为这很重要,但这只是角度变得,可能每个人每个阶段都有自己所烦恼的事情,一个阶段看另外一个阶段,就觉得那事情无所谓,可是身处其中的人则有相反的感受。
这样一部我看起来很“温暖”的电影,是我喜欢它的原因。如果说意义,或者说思想,我觉得就是要对烦心事、烦心人坦诚相待,这些事情、这些人(朋友)可能令我们很痛苦,我们也可能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但这并不是生活的全部,继续生活、继续做朋友才是明智的。过了这个阶段,再看这些事和人,都风轻云淡、不值一提了,不是吗?
我不清楚从电影中还能够挖掘出什么意思来,比如电影中突出的一个“反面”角色,她故意孤立主人公,伤害主人公。还有就是父母亲的婚姻状况,给孩子的影响。
越来越多地,我不再觉得电影一定要有一个“中心思想”或者“意义”了,特别是“教育意义”。以前读课文的时候总是要归纳这样的东西,逐渐地变得在看电影时也有意无意地企图抓住这些东西。可是后来我发现,作者可能赋予电影很多的想法和意义,也可能没有,一些场景和内容可能只是推动剧情或构成故事完整性的素材。电影完全可以是一个很好的故事,而不是教育或思想载体。
那么,没有归纳出这些思想,没有例会电影导演的匠心,是否就无法判断电影的好坏在哪里?也不是。这完全是个人的判断,感受,不需要找原因来证明自己。一部电影我们以前觉得很好,以后觉得很差,也是很有可能且正常的。
《The World of Us》给我的感受就是很温暖,温馨,截取了一个童年时期令人痛苦的片段表现出来,这可以说是成年人对童年印象的清晰化。有痛苦,有忧伤,但是还可以继续做朋友、做伙伴。每个人的生活不都是这样吗?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