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十一的时候我看了两部国产喜剧片,分别是《胖子行动队》和《李茶的姑妈》。从喜剧效果来看,我觉得电影还是比较搞笑的,虽然我没有放声大笑,但有的部分也令人很难不发笑。所以,我觉得电影不算难看,尽管评分比较偏低。
我发现这两部喜剧电影中都有一种设计,可能在其他喜剧片中也能够发现这种套路,即喜剧内容结尾添加上一点关于梦想或者形而上的元素。比如电影《胖》中的主人公就是有一个英雄梦,而电影《李》则告诉人们金钱之外的东西更值得追求。
这可能有助于电影故事的收尾,也能够使电影具有某种教育意义,使观众看完之后觉得可以引人深思。但是我觉得这并不高明,不是很喜欢这种套路。
我以前也曾有这种电影的思路,即每看一部电影都要想想电影告诉了我什么,学到了什么,有什么中心思想。如果说看完电影再去写一篇作文,我觉得这种套路会很适合。可是,我逐渐发觉电影作为一种艺术作品,是可以有很多种解读的,并不一定要有某种“引人思考”的元素,特别是这种“思考”显得直白而虚假的时候。
为什么说这种“思考”太直白?因为电影中的台词就像念标准答案一样把导演的结论告诉给了观众,观众似乎受到了教育,我在电影《李》中深切地感受到了这种气息。
我以为一部电影如果有一个很好的故事,就是好看的电影。比如喜剧片,没有必要添加一些悲伤的、哲学式的思考在里面,这不能真正地把电影的品味提升。就像郭德纲的相声,能把人逗乐就行了,至于教育意义那是观众自己去思考和琢磨的。
我很少看国产片和喜剧片,我不知道这种套路有多少,总之我是不喜欢的。
我发现这两部喜剧电影中都有一种设计,可能在其他喜剧片中也能够发现这种套路,即喜剧内容结尾添加上一点关于梦想或者形而上的元素。比如电影《胖》中的主人公就是有一个英雄梦,而电影《李》则告诉人们金钱之外的东西更值得追求。
这可能有助于电影故事的收尾,也能够使电影具有某种教育意义,使观众看完之后觉得可以引人深思。但是我觉得这并不高明,不是很喜欢这种套路。
我以前也曾有这种电影的思路,即每看一部电影都要想想电影告诉了我什么,学到了什么,有什么中心思想。如果说看完电影再去写一篇作文,我觉得这种套路会很适合。可是,我逐渐发觉电影作为一种艺术作品,是可以有很多种解读的,并不一定要有某种“引人思考”的元素,特别是这种“思考”显得直白而虚假的时候。
为什么说这种“思考”太直白?因为电影中的台词就像念标准答案一样把导演的结论告诉给了观众,观众似乎受到了教育,我在电影《李》中深切地感受到了这种气息。
我以为一部电影如果有一个很好的故事,就是好看的电影。比如喜剧片,没有必要添加一些悲伤的、哲学式的思考在里面,这不能真正地把电影的品味提升。就像郭德纲的相声,能把人逗乐就行了,至于教育意义那是观众自己去思考和琢磨的。
我很少看国产片和喜剧片,我不知道这种套路有多少,总之我是不喜欢的。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