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几乎不打开国内的视频网站,因为其广告时间实在太长而又不能跳过。今天看了一会儿直播,打开了两个视频网站,发现自己完全不能适应和喜欢。
首先是弹幕,遮挡着视频内容,而很多评论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刷屏。我找了半天,发现很难看到迅速关闭它的按钮。即使找到了,也不能杜绝所有的,某些人可能有会员权限,仍然可以发一条内容到你的屏幕上来。
其次是布局,烂七八糟的东西围绕着视频框,给人一种很丰富、很热闹的感觉,但到底有什么用,实际上也不那么明显。比如,我想看一看有多少人在看直播,很难发现这个数字。应该是我不经常使用的缘故,但放那么多关不掉的元素,真的有助于用户观看视频吗?
也许我和其他人不同,但是我真的不能忍受这些视频网站嘈杂、无序、使用不方便的特点。在我看来,它们与 YouTube 有天差地别,完全不是一个世界一样。
说到体验,我此前在某个贴吧看到有人抱怨一款手机的图片处理功能不好,没有他喜欢的“圈图”的功能。我知道,他所指的图片编辑功能是与 Google Photos 类似的一个界面,有必要的、不多的图片处理选项,确实没有在图片中直接画圈的设置。
在我看来,这完全合理和应该。可是,也不能否认,某些用户更喜欢更复杂一些的设置,这可能也是国内这些视频网站界面很复杂、很热闹的原因,因为有用户喜欢,属于用户需求。我不能因为自己喜欢简洁,就不顾更多用户的偏好。当然,我是可以不去使用的。
我倒不认为国内用户和国外用户在欣赏美方面有什么巨大的差异。我觉得这是产品塑造用户、用户塑造产品这种互相作用的结果。因为用户偏好,所以产品会那样做;因为产品那样做,所以用户习惯于这种设计或模式。
这属于产品方面的相互影响。我认为内容方面也有相互影响的存在。即,内容塑造了大众的消费习惯,大众反过来又影响内容的形式。两者倾向于维持平衡或保持一致。比如,内容审查的环境,塑造了人们消费新闻等内容的思维和大脑,而人们又潜意识地认可这种环境下产生的内容,对于非此环境中出现的内容往往无所适从或感到不愉快。
这就好比我习惯了 YouTube 的简洁的界面,再去看国内那些直播平台的界面时,完全不知道怎么操作一样。
我们应该尝试体验一下新的东西,接触一些自己不熟悉的事物,这就是丰富阅历的过程。
有人把这种“无所适从”称之为“用户习惯”,这种看法忽视了产品形态的影响力。毕竟,用户和产品是一个相互影响着的两个方面。
打造产品的人,很多也都是用户,所以形成这种局面就没有什么奇怪的了。只有那些能够打破用户习惯的人,他们才可能创造出具有创新力的新产品,去改变用户的习惯。
用户的习惯是可以发展和变迁的,需要有创新大脑的产品设计者去推动。因为新闻报道等文字内容本质上也属于产品,所以,文字工作者的创新,也有可能促进人们在欣赏文字和新闻等精神产品方面在偏好上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反过来又可能促进内容领域内的改革。
所以,不那么以用户的需求为导向的产品发展或内容生成导向,也许更有利于整个环境的发展。只不过这需要勇气和坚持,不如那些“迎合者”受欢迎,不易成功。当然,这是创新者必然需要付出的代价。
首先是弹幕,遮挡着视频内容,而很多评论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刷屏。我找了半天,发现很难看到迅速关闭它的按钮。即使找到了,也不能杜绝所有的,某些人可能有会员权限,仍然可以发一条内容到你的屏幕上来。
其次是布局,烂七八糟的东西围绕着视频框,给人一种很丰富、很热闹的感觉,但到底有什么用,实际上也不那么明显。比如,我想看一看有多少人在看直播,很难发现这个数字。应该是我不经常使用的缘故,但放那么多关不掉的元素,真的有助于用户观看视频吗?
也许我和其他人不同,但是我真的不能忍受这些视频网站嘈杂、无序、使用不方便的特点。在我看来,它们与 YouTube 有天差地别,完全不是一个世界一样。
说到体验,我此前在某个贴吧看到有人抱怨一款手机的图片处理功能不好,没有他喜欢的“圈图”的功能。我知道,他所指的图片编辑功能是与 Google Photos 类似的一个界面,有必要的、不多的图片处理选项,确实没有在图片中直接画圈的设置。
在我看来,这完全合理和应该。可是,也不能否认,某些用户更喜欢更复杂一些的设置,这可能也是国内这些视频网站界面很复杂、很热闹的原因,因为有用户喜欢,属于用户需求。我不能因为自己喜欢简洁,就不顾更多用户的偏好。当然,我是可以不去使用的。
我倒不认为国内用户和国外用户在欣赏美方面有什么巨大的差异。我觉得这是产品塑造用户、用户塑造产品这种互相作用的结果。因为用户偏好,所以产品会那样做;因为产品那样做,所以用户习惯于这种设计或模式。
这属于产品方面的相互影响。我认为内容方面也有相互影响的存在。即,内容塑造了大众的消费习惯,大众反过来又影响内容的形式。两者倾向于维持平衡或保持一致。比如,内容审查的环境,塑造了人们消费新闻等内容的思维和大脑,而人们又潜意识地认可这种环境下产生的内容,对于非此环境中出现的内容往往无所适从或感到不愉快。
这就好比我习惯了 YouTube 的简洁的界面,再去看国内那些直播平台的界面时,完全不知道怎么操作一样。
我们应该尝试体验一下新的东西,接触一些自己不熟悉的事物,这就是丰富阅历的过程。
有人把这种“无所适从”称之为“用户习惯”,这种看法忽视了产品形态的影响力。毕竟,用户和产品是一个相互影响着的两个方面。
打造产品的人,很多也都是用户,所以形成这种局面就没有什么奇怪的了。只有那些能够打破用户习惯的人,他们才可能创造出具有创新力的新产品,去改变用户的习惯。
用户的习惯是可以发展和变迁的,需要有创新大脑的产品设计者去推动。因为新闻报道等文字内容本质上也属于产品,所以,文字工作者的创新,也有可能促进人们在欣赏文字和新闻等精神产品方面在偏好上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反过来又可能促进内容领域内的改革。
所以,不那么以用户的需求为导向的产品发展或内容生成导向,也许更有利于整个环境的发展。只不过这需要勇气和坚持,不如那些“迎合者”受欢迎,不易成功。当然,这是创新者必然需要付出的代价。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