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经常看到有人盯着手机似乎忘记了周围的世界,例如有一个初中生模样的青少年沉迷于短视频而迟迟不吃早餐。这些短视频服务可能确实比较有趣,让人看着看着停不下来。
更广泛地看,社交网络就有这种让人痴迷的能力。用户总是觉得能够发现什么新鲜的有趣的东西,或者等待着自己发布的内容得到更多人的评论、喜欢。再或者,用户看似是通过社交网络来关注新闻、了解朋友动态,但真正能够激起用户兴趣的新闻又能够有多少?多数情况下我以为这只是在凑个热闹。
后一种情况比较常见。比如发生了一件什么得到广泛关注的事情,看起来大家都在讨论、发表意见。可是,多数人只是在“围观”,表达一下自己的情绪。如果有与自己情绪一致或类似的文章,就评论和转发一番;遇到自己不喜欢的,抨击甚至对骂一番。我认为重要的是参与者是否有调查和思考去搞清楚事情的原委。如果没有,那就是在相互传播观点、情绪、能量,而抛弃了更基本的事实。
总之,社交网络上有很多吸引人注意力的“新闻”,给人以纵论天下大事的虚幻感觉。我以为对新闻的消费建立在对事实的把握和对新闻背后所投射出的意义的思考方面。举例来说,一个事情发生了,读新闻首先要比较清晰地知道发生了什么,各方的意见怎样,为什么发生,有什么后果。其次,也是更重要的一点,我以为在于从新闻事件中看到新闻本身没有表达的信息,比如一个社会运动的发展,一种思潮的蔓延,一种力量的积蓄,等等类似的。
我个人觉得 YouTube 也是这样一个能够让人上瘾的服务,有各种各样的视频,还有不少中文电视剧。
Google 和 Apple 可能意识到用户沉迷于科技产品/服务的危害,所以推出了数字健康(Digital Wellbing)功能,让用户知道自己在各种应用上面花费了多少时间,并通过一些变化来”驱离“用户。
一方面,YouTube 希望用户更长时间地留在平台上消费视频,这样广告效果能够更好;另一方面 YouTube(Google)又推出某些功能提醒用户不要在 YouTube 花费太多时间。我觉得这大概就是互联网服务健康发展的一种模式。
首先,互联网服务总是希望用户越来越多、越来越活跃的。只有用户生成更多数据,才有利于广告和盈利。其次,互联网服务也不应该成为损害人们健康的”帮凶“。人的自制力往往不够强大。可能是出于为用户健康的考量,也可能是受到外界批评的压力,反正我们看到 Google 等科技公司已经把”数字健康“纳入到产品功能中去了,就像”用户隐私“一样。
更广泛地看,社交网络就有这种让人痴迷的能力。用户总是觉得能够发现什么新鲜的有趣的东西,或者等待着自己发布的内容得到更多人的评论、喜欢。再或者,用户看似是通过社交网络来关注新闻、了解朋友动态,但真正能够激起用户兴趣的新闻又能够有多少?多数情况下我以为这只是在凑个热闹。
后一种情况比较常见。比如发生了一件什么得到广泛关注的事情,看起来大家都在讨论、发表意见。可是,多数人只是在“围观”,表达一下自己的情绪。如果有与自己情绪一致或类似的文章,就评论和转发一番;遇到自己不喜欢的,抨击甚至对骂一番。我认为重要的是参与者是否有调查和思考去搞清楚事情的原委。如果没有,那就是在相互传播观点、情绪、能量,而抛弃了更基本的事实。
总之,社交网络上有很多吸引人注意力的“新闻”,给人以纵论天下大事的虚幻感觉。我以为对新闻的消费建立在对事实的把握和对新闻背后所投射出的意义的思考方面。举例来说,一个事情发生了,读新闻首先要比较清晰地知道发生了什么,各方的意见怎样,为什么发生,有什么后果。其次,也是更重要的一点,我以为在于从新闻事件中看到新闻本身没有表达的信息,比如一个社会运动的发展,一种思潮的蔓延,一种力量的积蓄,等等类似的。
我个人觉得 YouTube 也是这样一个能够让人上瘾的服务,有各种各样的视频,还有不少中文电视剧。
Google 和 Apple 可能意识到用户沉迷于科技产品/服务的危害,所以推出了数字健康(Digital Wellbing)功能,让用户知道自己在各种应用上面花费了多少时间,并通过一些变化来”驱离“用户。
一方面,YouTube 希望用户更长时间地留在平台上消费视频,这样广告效果能够更好;另一方面 YouTube(Google)又推出某些功能提醒用户不要在 YouTube 花费太多时间。我觉得这大概就是互联网服务健康发展的一种模式。
首先,互联网服务总是希望用户越来越多、越来越活跃的。只有用户生成更多数据,才有利于广告和盈利。其次,互联网服务也不应该成为损害人们健康的”帮凶“。人的自制力往往不够强大。可能是出于为用户健康的考量,也可能是受到外界批评的压力,反正我们看到 Google 等科技公司已经把”数字健康“纳入到产品功能中去了,就像”用户隐私“一样。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