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携程、饿了么服务评价失真的问题

在亚马逊离开中国之前我如果要网络购物,第一个想到,也是最可能选择的就是它。除了亚马逊界面的简洁设计之外,最让我满意的还有它的评价体系。无论是书还是生活用品,它的评价虽然不多,比如有好几万甚至几十万评价,但大多数都是比较靠谱的。评价的文字能够令人信服,是购物时作决定很好的参考。

反观京东,它有非常多的评价,有大量图片和视频,我觉得也不错,可是其评价内容就不那么让人放心了。有的文字评价,看起来很奇怪,使人觉得那似乎不是真实的买家写的评论,比如陈述是不满意的,分数却是 5 星满分;或者不谈产品质量,只谈买家服务,而买家就是京东自营,有什么要谈的?也不是淘宝。因为京东的用户很多,所以也还是可以看到一些真实的评价的。但每次看到一个产品有极高的好评,总是使人担心其中的水分。

我最近碰到两个服务——携程和饿了么——上面显然有大量有水分的、掺假的评价,让人很不满意。不知道是这些平台知道这种情况而不去管理,还是蒙在鼓里,自己的服务被人利用而不自知。不论哪种,我觉得都是我们社会诚信缺失的一个写照。

我在携程上面预订了一个火车站附近的酒店,名字是 7 天连锁。实际上,根本没有这个名字的酒店,是一个个体户,没有接待、票据,我是通过打电话找到那个住处的。价格倒也不贵,80 几块钱。可是,那只是一个很普通的房间,设施很差,厕所冲水马桶一直在流水。赶火车没办法可以住一下,却无法把那个房间就做酒店、宾馆。可是在携程上,这个宾馆评价颇高,里面居然有人说自己是全家出去旅行,住在那里很舒服、满意。就在我入住的时候,老板还让我在微信上给他凑一个单(他转钱给我,我再付钱预订他的房间)。

不清楚携程上面有多少酒店或服务通过这种虚假的评价来招揽客户,不过消费者肯定是会被骗到的。往往因为损失不多,可能也就抱怨几句,而这些抱怨也被大量的好评淹没了。我不是说好评都不应该,都不可信,不过我们应该根据事实来判断好评到底是否是对的。如果好评与现实相去甚远,那么好评就没有什么可信度了。

我也经常使用饿了么点外卖。不过,我可能一段时间不会使用饿了么了,因为它上面也有大量虚假的评价。甚至可以说,外卖行业也许和酒店、宾馆行业一样,使用虚假的评价来拔高自己的服务和产品,招揽客户。

我在饿了么遇到的情况是这样的。一个餐馆宣称自己是全国连锁,有一些优惠套餐。我买到手的,实际上就是一包超市里可以买到的榨菜、6 个小笼包和 3 个肉包。榨菜 6.8 元,小笼包很小,2 块多钱一个,3 个肉包好象是 9 块多。当然,老板推出打折优惠,实际上只需要 15 块钱,可是这些东西确实很少,很不值。

这个店的评价也很高,有 4.7 分,不清楚是如何做到的。根据我个人的体验,它不可能有这样好的评价。现在在外面吃一笼真正的小笼包,也就 6 块多钱,也比这个店 15 块钱的要饱的多。我十分怀疑它的评价有大量水分。

上面说的评价里的水分,是我个人亲身体验后感受到的,也没有什么证据。我觉得平台是可以有一些措施或行动,来杜绝这些行为,或曝光这些操纵的,当然前提是它真的存在。我作为一个消费者,没有什么渠道或办法去找证据,只能根据自己的体验和评价的描述,来推测评价可能的失实。

我不清楚更广泛的事实是怎样的,比如这种有水分的可疑的评价是不是到处都在,人们都习以为常。我是很担心这种误导人的假的评价的。

像外卖、廉价酒店这样的服务,人们不会花很多钱,感觉上当之后除了不高兴可能也不会有什么动作。提供这些服务的人,借助网络,也不需要培养自己的忠实客户,能够增加一个客户就等于多赚一笔,反正还有大量的人可能需要使用他们的东西。这些特点,使这些不真实的评价几乎是泛滥式存在了,至少就我所体验到的两个服务是这样的。因为它们的服务与好评度相距甚远,我是可以确定的。

可能人们并不清楚宣传和操纵的差别。做生意是需要宣传的,把自己的东西、服务说的很好,这没有错,有一些夸大也是能够理解的。广告就是一种宣传手段。在一个平台上使用虚假的账号去美化自己的服务,淹没负面的评价,这种做法实际上就是在操纵服务平台,可能是法律所不允许的。我觉得关键还是在于平台是否有动力去改善自己的评价系统,使真正的好评、差评都呈现出来,使虚假的好评、差评消失掉。

无论是做人还是做生意,我认为“诚信”都是挺重要的。做人自不必说,没有诚信的人可能有一些小利,但难有大成就。做生意也需要如此。不过因为现在人口流动性很大,一个商店、商户没有动力去服务好自己的客户,使他们变成回头客。他只需要拿下一个客户一次,就算是成功了,因为钱已经赚到手。这使得商家和消费者之间没有什么诚信可言。

我担心的是如果大量的商家都如此做,消费者也大量的不信任商家获得的评价,谁信谁吃亏,那么我们社会的诚信是不是有大量流失的可能?到后来,陌生人之间缺乏基本的信任,警惕取而代之,这并不是一个令人温暖放心的处境。

我的教训是,不再使用饿了么,少用携程,少吃外卖,不再信任绝大多数网络评价。我并不想如此,但被骗的怕了,也没有办法。这种经验、经历,使人无奈。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在 Google Docs 里如何设置中文字体

Google Docs 是一个特别有用和强大的办公服务。微软 Office Word 也可以在网页上进行编辑,不过我觉得它远没有 Google Docs 顺畅,设计的也没有后者简洁、合理。 Google 账户默认语言是英语的时候,Google Docs 的默认字体是 Arial,打出来的中文汉字是宋体,属于标准、通行而且美观的字体。不过,当我们需要把 Google Docs 下载下来发给别人时,或者需要把 Docs 文档转换成 PDF 格式时,一个情况是,Arial 显示的汉字会变成 Arial Unicode MS 显示的汉字,我个人觉得不是很好看。感觉 怪怪的 ,而且显然不是宋体。 我之前不知道如何解决此问题。现在发现只需要添加中文字体(英文界面里,在 File 菜单 Language 里选择中文),就可以在语言栏选择宋体、楷体、华文中宋等更适合显示汉字的字体。当然,如果文档不需要下载、转换,那么就没有必要切换其他字体了,因为 Arial 足够漂亮。

Google Docs 如何多级自动编号?

编辑文档时,我们经常需要自动编号。这样使内容结构更清晰,也省去不少以后修改可能会引起的序号变动的麻烦。 使用 Microsoft Word 时,这种问题似乎不存在。测试发现,输入数字和标题后,Word 会自动形成编号,如下图所示。不仅是一级编号,次一级的二级编号也是如此。这样就很方便。 可是,Google Docs 则不是如此。一级编号可以自动排列,而次一级的编号则无法形成自动编号。网络上,也有很多人询问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参见这个 Google 搜索页面  google docs numbering 1.1 。 解决办法其实很简单,需要使用"increase indent"(增加缩进)这个按钮。当需要对某一级编号增加二级编号时,点击“回车键”,形成此一级编号的下一个一级编号。点击“增加缩进”,就使此一级编号成为上一个编号的次一级编号。对于编号的格式,则可以在 Numbered list 里面进行切换。 因为 Google Docs 可以在网页上随时使用,我倾向于使用它来进行文档编辑工作。Google Sheets 和 Google Slides 也很方便使用。

两个 Gmail 账号同时使用的技巧问题

此处我只讲一种情况,就像我遇到的状况一样,有两个 Gmail 账户,一个用户名比较正规、合理而很少使用,一个比较随意但使用了很多年,积累了大量数据。 “正规”、“随意”指的是 Gmail 邮箱的拼写。好的 Gmail 用户名很可能都被其他人申请了,所以用户需要进行创造性设计。最好的情况,应该是自己姓名的全拼或缩写,添加数字是普遍现象,其他的各种形式,可能都比较“不正规”,不完美。我有一个比较正规的 Gmail 用户名,以及一个自己创造的不算正规的用户名,但都没有数字,我不喜欢数字在邮箱拼写里。 我本来打算将老的那个不怎么正规的 Google 账户废弃,使用全新的那个账户。我发现,这很难办到,我推荐那些有这样想法的人,也最好不去尝试。关键的一点在于,使用了很长时间的账户里有太多数据和偏好被保存着,切换到新的账户并彻底抛弃旧账户太困难,会带来很多不便。比如 Google Photos、Google Keep 里面的内容,以及 YouTube 观看记录。 当然,有一些数据是特别简单转移的,比如 Google Drive,只需要 与另一个账户分享文件夹 就好了。 最重要的可能是 Gmail。这就是我想说的重点。我的意思是,你不需要因为不喜欢一个邮箱用户名就抛弃这个长时间使用的,而去使用那个新的、你觉得好的账户。只需要在 Gmail 里进行一些设置就可以很简单地两个账户同时使用。 具体的,就是使用 POP 功能将新邮箱的邮件自动推送到自己经常使用的旧的那个账户里。如何做, Google 支持页面 有介绍。再设置一下在旧的邮箱可以使用新的邮箱地址发送邮件的选项,那么你就可以接收和发送与新的邮箱相关的任何邮件了。 其实,用户也很容易切换自己的 Google 账户,所以不进行这种设置也无关紧要。不过,如果你习惯于只使用一个账户,而又希望另外一个账户的邮件时刻存放在自己经常使用的邮箱里,同时却对自己目前使用的邮箱地址不怎么满意,那么上面说的这种变通就是一种解决办法。 我感觉,对于一些长时间使用的 Google 账户,用户越来越不容易抛弃。如果 Google Drive 的免费空间使用完了,我可能就需要 Google One 来付费使用更多空间,而不是开一个新账户,因为原先的那个账户实在有太多东西无法丢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