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 Google 宣布实现量子优越性的时候,有很多新闻报道和观点文章出来。我没有怎么读相关文章,主要是不太懂,只是觉得如果真的有突破,那会是很不错的,但也有质疑的声音,可能表明突破并不那么被认可。
偶然看到一篇科学网文章,文章作者应该是持质疑态度的。文章同样我也不理解,不过作者开篇有这样一句话“找了 Nature 站台”,指的是 Google 等研究人员的成果发表在 Nature 杂志上。
我很奇怪,难道国内的科研人员对 Nature 都不重视了吗?据我了解,这个杂志是科学领域的最高水平了,能在上面发表文章一般可以引起轰动。
作者这样写,我揣测是对 Google 实现的量子优越性不屑一顾,也就是不认可。不过,不认可也没有必要连经过同行评审的论文所发表的杂志也不屑一顾吧?
当然,这些科学论文是有可能出错,并不是板上钉钉的真理。不过,我是觉得对于发表的论文,尤其是在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是重要性是应该得到重视的。专业人士完全可以从专业角度去反驳,这是一种正常的态度。而不应该因为自己不认可其成果,然后连发表论文这种事实也不屑一顾,称之为“站台”。如果以后你所认可的成果也发表在某个期刊上,你怎么说?在我看来,这是彻头彻尾的“偏见”,没有任何保留的。不清楚写文章的人是否注意到这一点。
我们老是说媒体偏见,或者某个人有偏见,如何界定呢?我以为,偏见是正常情况,没有人可以避免。问题是,这个人是否故意隐瞒事实或者先入为主地显示立场。如果是,那就是偏见;如果不是,那还可能是其他原因,比如说个人能力、所信仰的价值等等。
批驳一种观点、看法、事实,在我看来,比较好的做法是先摆出自己批驳的对象,以一种比较准确和客观的形式,然后再去说自己的理。我很反感的,是那种从第一句话就亮明自己态度的做法。
以前中学写作文,一个技巧就是要很快地亮明观点,不知道上面列举的这种做法是否受写作文的影响。写作文为了拿分,受篇幅和时间限制,这样做也无可厚非。我所不能同意的写法,是“为了反驳而反驳”的这种思维。一旦要反驳某个观点、成果、事实,那就连与之相关的事物都尽可能地否定。反过来,一旦要支持,那就一股脑的同意、吹捧。这不是就事论事的态度,是典型的偏见。
偶然看到一篇科学网文章,文章作者应该是持质疑态度的。文章同样我也不理解,不过作者开篇有这样一句话“找了 Nature 站台”,指的是 Google 等研究人员的成果发表在 Nature 杂志上。
我很奇怪,难道国内的科研人员对 Nature 都不重视了吗?据我了解,这个杂志是科学领域的最高水平了,能在上面发表文章一般可以引起轰动。
作者这样写,我揣测是对 Google 实现的量子优越性不屑一顾,也就是不认可。不过,不认可也没有必要连经过同行评审的论文所发表的杂志也不屑一顾吧?
当然,这些科学论文是有可能出错,并不是板上钉钉的真理。不过,我是觉得对于发表的论文,尤其是在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是重要性是应该得到重视的。专业人士完全可以从专业角度去反驳,这是一种正常的态度。而不应该因为自己不认可其成果,然后连发表论文这种事实也不屑一顾,称之为“站台”。如果以后你所认可的成果也发表在某个期刊上,你怎么说?在我看来,这是彻头彻尾的“偏见”,没有任何保留的。不清楚写文章的人是否注意到这一点。
我们老是说媒体偏见,或者某个人有偏见,如何界定呢?我以为,偏见是正常情况,没有人可以避免。问题是,这个人是否故意隐瞒事实或者先入为主地显示立场。如果是,那就是偏见;如果不是,那还可能是其他原因,比如说个人能力、所信仰的价值等等。
批驳一种观点、看法、事实,在我看来,比较好的做法是先摆出自己批驳的对象,以一种比较准确和客观的形式,然后再去说自己的理。我很反感的,是那种从第一句话就亮明自己态度的做法。
以前中学写作文,一个技巧就是要很快地亮明观点,不知道上面列举的这种做法是否受写作文的影响。写作文为了拿分,受篇幅和时间限制,这样做也无可厚非。我所不能同意的写法,是“为了反驳而反驳”的这种思维。一旦要反驳某个观点、成果、事实,那就连与之相关的事物都尽可能地否定。反过来,一旦要支持,那就一股脑的同意、吹捧。这不是就事论事的态度,是典型的偏见。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