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一部电影,叫做《杀瓜》。我差一点没有准备看下去,因为电影节奏缓慢,有一些镜头时间挺长的。不过看到中间部分我觉得电影还是不错的,它想表达的意思不错;场景设置简单,类似于舞台剧,把重点放在了内容和对话方面。
豆瓣网一篇评论说电影的表达形式与其批判的对象一样“低级”,如果认为此片不错,就是双重标准。作者有句话这样说“这是一种目的论的逻辑,直白一点说,只要能够达成目的,不择手段也是可以被接受的。”
按照我对此评论的理解,我是非常不认可这则评论的。如果此评论还有其他方面的意思我没有领会到,那是另外一种情形。我上面引述的一句话,虽然看起来挺有道理的,不能为了目的而不择手段。可是,电影在什么地方“不择手段”了?我确实无法理解这句话的作用。
再说电影内容。首先,电影的拍摄手法可能比较简单,布局更简单,我觉得在舞台上演此电影完全可以。我想电影并不依靠场景、拍摄手法等元素去烘托、营造氛围或制造戏剧冲突,而是通过人物的语言来实现。我们应该认可一些不同拍摄手法的电影,特别是低成本、小制作的。
其次,我都不认为电影是批判现实与体制的。确实电影中出现了不那么高大上的“领导”,不过这是批评或讽刺吗?现实中这样的领导比比皆是,溜须的村长则更为普遍。电影为了讲故事必须有这样的角色存在,我觉得倒不是为了去批判。
然后说我为什么觉得它好。电影的一个主题我觉得是如何看待传统。三纲五常(君臣、父子、夫妻,仁义礼智信)对于电影主角来说,一开始是很正确的,仁义礼智信不用说了,都是很好的标准。大臣听皇帝的,儿子听父亲的,妻子听丈夫的,在他看来也是应该的。
一个逃犯启发了他,使他最终开始质疑自己之前的“价值观”。历史上“君要臣死”的事情很多,难道都对、都应该?儿子一定要听老子的?妻子和丈夫可以“离婚”,但几乎没有听说过古代人可以离婚的。这些“启蒙思想”使主角开始认识到,自己的儿子不听自己的,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关于“谁听谁”的价值取向,其问题就在于它抑制了反叛思维的产生。这种规矩确实可能给人带来秩序感,不过确实以压制、牺牲一部分人利益和权利为代价的。现代社会不存在“君为臣纲”等类似的要求,因为无论是上下级、父子还是夫妻,其作为“人”是平等的。
电影还以西瓜是否有裂缝来强调自由的重要性。野生西瓜小而不好吃,但绝无裂缝。“不自由”的人工种植的西瓜,则总是会有裂缝。我以为裂缝象征着人的某种道德上的缺陷,精心培育的人反而不如自然生长的人,容易出现道德缺陷。逃犯之所以成为逃犯,正是因为自己的不屈从,那个被他打伤的村干部作为对比,恰恰是道德品质极差的典型。这里的“自由”,我觉得是呼吁道德建设方面的自由,不要以一种“理所当然”的道德要约束和要求所有人。因为历史上有过例子,被证明是行不通的。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