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以为人们有一些明显是错误的或者缺乏事实依据的言论,包括阴谋论,是因为他们读了具有误导性的文章或者接收了其他形式的材料。逐渐地,我修正自己的看法,我认为原因大致有 2 点。(先声明:a. 暂时想到 2 点,如果有新的发现,以后再补充。b. 本文不考虑那些带有某些特定目的的宣传者的做法,他们的行为无法解释,也没有必要解释。)
(1)偏见。首先给一个对象定位,如果自己与这个对象不属于“同一阵营”,马上反对其如何看法。我见过一个人特别讨厌方舟子,发自内心的那种,刻骨铭心的那种。我给他提出的问题是,他的言论、看法,怎么可能全部错误?这是不可能的,概率上都不可能。我的意思是,要看具体的事物和言论,而不是先入为主、一概而论。
我也喜欢偏见这种东西。譬如一个媒体发布一篇文章与我的看法比较抵触,我使用偏见可以将其列入“假新闻”行列,这时候我就有足够的理由不去读这篇文章,了解它的论据和思考角度。很容易的,我变得“偏听偏信”,自我感觉还不错。
为了破除此问题,我试着看一些此前我“不屑”的媒体和内容。静下心来,平心静气的,了解其观点和论据。如果我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其内容不真,那就忽略它;最有益的地方,我认为在于读一些评论文章,因为那是一种思维的展现。作者说的至少他自己认为有理,那么我就去看一下他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我能从中了解到什么不同与合理的地方。
很难说我在这方面做得够好,实际上还很不够。不过我已经转变了自己之前的看法,即不值得与自己看来“明显是荒谬和错误的”观点进行对话,实际上那才是真正的“交流”。我们很难说自己就掌握了全部的事实和真相,我们更不可能总是处于最正确的那一方。
我历来认同偏见的存在。所以,“有偏见的报道”这种反击在我看来是毫无意义的。没有人能够脱离偏见,彻底的客观。能够做的,我认为是读者保持一个相对开放的心态,尽可能不先入为主。
(2)懒惰。偏见我们每个人很难剔除,但懒惰我认为绝不应该成为一种理由。不过很多人是倾向于懒惰的。比如小时候看电视剧、电影,最想要知道的就是谁是坏人、谁是好人。后面就好办了。这种“非黑即白”的思维对懒惰的头脑非常有吸引力。我只需要判断你的立场,只要跟我不同,你就是错的、坏的、邪恶的。这多简单。我看不到这里面有对立场之外事实、道理的分析,因为那比较困难,需要调查研究,还可能是一团乱麻,懒惰的头脑是没有动力做这些事情的。
如果人是因为偏见而相信阴谋论或类似的不实信息,我觉得杜绝懒惰就能够很好的解决。因为理论上,花一些时间和精力去搜索、调查一番,就可以纠正部分偏见。在偏见上走的太远,很可能是因为当事人懒惰到花功夫搜索、思考一番了。不过我也能理解这种倾向。除了要努力一下搞清楚事情原委,纠正偏见的过程还可能破坏其内心已有的东西,这往往让人痛苦。比如说,发现一个人原来并不是伟人,只不过是一个凡人;或者发现原来自己的看法并不总是对的,有的时候错了也离谱了。
无论如何,我觉得这也值得。因为尽管痛苦,但人可以从比较混沌的状态进入一个相对清晰的世界。看人看物都明晰起来。需要锤炼的境界,是那种既能够认识到人和事的复杂性,又能够从中观察到某些规律的能力。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