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我听了一点 BBC Radio 4 的播客,其中采访了《侍女的故事》书籍的作者 Margaret Atwood 以及瑞典的环境活动家 Greta Thunberg。这是一个非常简短的采访,大概只用了 3 到 5 分钟。我记得主持人提问她们如何应对网络上的“负面信息”,其中肯定包括互联网 Troll。Atwood 的意思是直接无视它,忽略它;Thunberg 说她也不太在意这些东西,因为如果自己在意这些,就没有时间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了。
我似乎突然明白了一个简单的道理,也就是:人应该集中精力和时间在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上,无论这种行为是否被人理解、被人推崇、被人喜爱。比如说那些记者们,尽可能地报道事实是最重要的,至于这个报道是否被人称之为“假新闻”以及有多少人附和,有多大关系?太在意别人的认可,很容易落入一个俗套,即为了“满足谁或者一种心理”而活,这时候人就丧失了自我。
前面提到的两个人都不算是娱乐明星,后者可能更在意大众怎么看待自己,自己是否被很多人喜爱。这也是社交媒体给人制造的一种体验,似乎每个人都能够理论上成为明星,自己的言行为万人追捧。如果有很多言论是不利于自己正面形象的,自己可能觉得压抑,或者进行反击。在这类人群看来,名就是利,出名是最重要的,而且最好持久。由此我想到一个词:网红。我知道 YouTube 上一些创作者渐渐地积累了很高的人气,算是“网红”。一些人表达过 Burn Out 的感觉,即长期处于压力下的疲惫感。我估计这是因为长时间为了获取关注度(流量)而积累的负面情绪。想象一下,你必须经常性地创作内容已获得粉丝的认可。一方面是内容方面要挖空心思,另外一方面则是保持“火”的深层焦虑感。
还有一个词现在很常见:自媒体。它们和视频创作者比较类似,在意的也是流量、阅读量、读者人数。这是让我比较不太相信自媒体而倾向于传统媒体的一个重要原因。自媒体首先需要“火”起来,关注者众多才有可能继续下去;传统媒体已经确立品牌很多年,没有人不知道,侧重于“质”(内容)而不是“名”的可能性更大。我认为自媒体的报道,尤其是新闻方面的,只能算是观点,其中夹杂着事实和论据,需要读者辨识;传统媒体也有观点文章,但与新闻报道区分开了,读者很容易搞清楚什么是报道,什么是评论。
因为我们绝大多数人不是明星也成不了一呼百应的人气明星,所以我觉得 Thunberg 的话挺有道理的。我自己有很多重要的事情去做,我怎么有精力去纠结于你是否喜欢、同意我的观点、事业?放不下这些东西,那你就仍然是处于“明星”那个层次的公众人物。
说明一下,我没有鄙视明星的意思,实际上很多明星也都非常关注社会问题,并积极参与到改善社会的工作中去,我觉得这是很让人佩服的。一个明星的影响力肯定比普通人大很多,恰当的运用这种影响力,也是尽自己公民义务的一种不错的途径。
我后来又听了梁文道《八分》最新的一集。他上一集节目可能指出我们社会存在问题的内容比较多,一些人对此进行了“反击”。比如有人说(我理解的大意,非梁的原话),你这个节目有多少农民工听众,听你在这里阴阳怪气的为农民工鼓与呼?还有人说你批评这么多,为什么不移民(指的对象可能不是梁而是其他听众的留言)?诸如此类的。
挺佩服的是梁文道的坦然。不同意情况下的坦然应对。
我想这些类似的评论倒也反映出一种很普遍的国人心态,即:受不了批评意见和相对负面的报道;特别喜欢正面的叙述。这既是一种虚荣心,也是一种自卑,又有自大的成分,比较复杂。我觉得自己也逃脱不了上述三种心理,特别是自卑在我身上显示的比较多。合适的做法,我觉得既要正视这些因素,也要注意不过度沉溺于其中,或者在一个方面走的太远。
归结上述内容我想说的是,于我心不利的东西,可以无视之。心,也就是我的想法、观点、态度、我做的事情,等等,很可能不那么正确和高明,但确实是出自真心;不利,我指的是反对、否定、嘲笑等等有意、无意以及善意、恶意的打击。如果你真的在意你自己的事情,这些噪音不必过于在意,否则你就分心了,做不好自己的事情。可是如果你真的在意这些看法,那么恰恰证明你缺乏的是别人的认可,而不是自我认可,对于自己的“事业”你还没有足够的自信。
除了负面的、否定的攻击属于“噪音”,我觉得过誉的内容也是一样的。只不过人很难拒绝别人的吹捧,而往往对攻击性的言论特别的敏感。我认为如果一个人非常自信地认为自己做的事情、说的话合乎道理,就没有必要在乎别人怎么看,因为那必定浪费时间而于己无益。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