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西方媒体

前几天北京出现了沙尘暴天气,引起了很多媒体的报道。昨天晚上 Chrome 给我推送一篇来自《环球时报》的文章,重新发布在新浪网上,名字是:十年一遇黑中国的机会 他们终于等到了

我很不喜欢使用“粉”、“黑”这样的形容词,因为缺乏确切的定义。造谣抹黑是黑,说了你不喜欢的听的话,在一些人看来也是黑。

有时候我会看一看这些网络文章到底说了些什么,有什么可取、有道理的观点。按照那篇文章的顺序,我依次分析。

首先是“韩联社”的文章。这篇文章确实有问题,文章说“发源于内蒙古高原和戈壁沙漠的沙尘暴”,实际上它并不是发源于内蒙古高原。“戈壁”是一个更大的区域,可能更合理一些。

其次是 DW。《环球时报》对其报道的解读我认为不妥。原文的意思是,沙尘暴从内蒙古蔓延到北京周边的甘肃、山西、河北省。气象局的说法被引述在引号内。文章在后面说,沙子是春季的风从附近的戈壁沙漠刮起来的。严格来说,这篇文章没有把沙尘暴的来源写的很清楚,即:不是起源于中国本土的。

第三是 NYTimes。《环球时报》说,他们用这次自然灾害做引子,得出一个“中国在后疫情时代工业复苏,污染飙升”的结论。随后,作者再把我们对市民发布的健康警示,说成是“中国官方告诫市民不要外出”。《纽约时报》的原文大意是,本周(的沙尘暴天气)有三个驱动力——后疫情时期工业回升、气候变化对中国北部沙漠的持续影响、冬季末尾的一场风暴——造成这种危险的、让人窒息的情况。

对于第二点,《纽约时报》原文说,北京地方当局下令儿童、老年人和病者留在室内,所有人减少不必要的室外活动。我没有查到北京市的这个通知,估计应该有这样的通知。我觉得“我们对市民发布的健康警示”不就是“中国官方告诫市民不要外出”的意思吗?

最后对于 Reuters报道,作者把文章的两个部分内容联系起来,帮其得出一个结论“中国的沙尘暴把蒙古国害惨了”。路透社首先说沙尘暴从内蒙古蔓延到北京周边省份,这和《德国之声》的说法是一致的,它们之间可能有一方借鉴于另一方。而后,文章又说沙尘暴席卷了蒙古,根据新华社的报道,造成至少 341 人失踪。路透社文章还说,沙尘暴是因为来自戈壁以及中国西北部的风。

读者如果读这两部分文字而得出如《环球时报》那篇文章那样的结论,是需要很大的联想能力的。

文章最后提供的 Google 搜索截图也具有一些误导性,搜索截图中的关键词可以看到还有其他媒体的报道,中国的、外国的都有,“西方媒体几乎无一上榜”是不准确的。我就搜到 BBC(中文)、The Washington PostFortuneWTAJ 等西方媒体的文章。

我估计《环球时报》那篇文章的作者不满意的,是西方媒体没有明确说明此次沙尘暴的来源,即来自国外而不是中国。应该指出,部分报道确实明显有误导性或者直接是错误的。需要注意的是,“西方媒体”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而且那不是一个集体化的组织,具有统一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所以我也不怎么喜欢使用这个词。

我更担心的是这篇文章里作者的“联想”能力的破坏力。似乎那些媒体都抱着一些明确的目的来“抹黑”中国,甚至结合自己国内的问题以此作为“安慰剂”。这种“揣度”别人意图的思路,我很不认同。

我比较欣赏的是类似于“事实检查”那样的报道或分析。它不符合事实的内容,我拿出事实;它符合事实的内容,我尊重或认可。这里面只有“发生了什么、在哪里发生、为什么发生”之类的问题的答案,而没有诛心之论方面的东西。

根据文章下面的部分评论,一些人显然认同这个文章所组织起来的结论,或者相信其列举的论据。阅读了文章所列举的三个英文媒体的原文,至少我是得不出来那些看法的。

我倒不是要替这些媒体开脱,我只是觉得作为读者,我们要确实了解它到底报道了什么,哪些地方有问题,哪些地方没有问题。比如《纽约时报》所分析的 3 个因素——复工、气候变化、风暴天气——我认为就是符合事实的,你硬是要解读为它攻击你复工从而污染了环境,难道工业生产的逐渐恢复不会污染环境?

至于北京的沙尘暴来自哪里,我个人认为有些人可能搞不清楚。说它来自戈壁,是事实。“从内蒙古刮到北京周边省分”,从字面上去理解确实不确切,说它来自蒙古是准确的。

相比于蒙古,我估计世界上很多媒体都更希望报道中国,特别是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所以在北京遭受沙尘暴袭击后,才会有很多报道。之前的那些城市被袭击了,没有人特别关心,除了当地的人。从这个角度看,我觉得就可以相对坦然的看待媒体的报道。

再说到和沙尘暴相关的森林退化、污染等话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比如植树造林,我认为我们必须认识到环境破坏方面的问题,在此之上可以谈我们的成就。在成就之上再找问题,解决问题,继而再谈成绩。循环往复,这就是辩证法的一个实例。

话说回来,这篇文章如果作为观点文章我觉得是没有问题的。你想怎么写、怎么分析,都可以。不过如果将其作为严肃的新闻报道,我认为有失水准。它利用了读者的信任,增加的是读者的愤怒,对那些“西方媒体”来说没有任何作用。这些“更加不信任西方媒体”的读者,会是那些媒体的读者吗?

我以为正确的做法是提供更为准确和专业的报道。读者要能够识别出专业的报道和业余选手之间的差别。更关键的是读者要自己去进行搜索、阅读和理解,而不是人云亦云。有很多情绪以及结论,你以为是自己阅读新闻之后思考获得的,实际上是被人灌输的。后者应极力避免。

更广泛地看,“妖魔化”任何一方我觉得都是要不得的,世界从来都不是“正义”和“邪恶”泾渭分明的那种状态。这种思路延续下去会极化人群,增生偏见。而剔除偏见的最好的做法是每个人都把眼界和心胸放开一些,多了解一些不同的观点,研究其背后的逻辑、事实、根据,使自己真正通过新闻变得更“知情”一些,而不是因为海量的信息轰炸而离“知情的公民”更远。

更正:《环球时报》的那篇文章确实是新媒体账号发布的,因而不属于传统的新闻报道,我之前的理解有错误。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在 Google Docs 里如何设置中文字体

Google Docs 是一个特别有用和强大的办公服务。微软 Office Word 也可以在网页上进行编辑,不过我觉得它远没有 Google Docs 顺畅,设计的也没有后者简洁、合理。 Google 账户默认语言是英语的时候,Google Docs 的默认字体是 Arial,打出来的中文汉字是宋体,属于标准、通行而且美观的字体。不过,当我们需要把 Google Docs 下载下来发给别人时,或者需要把 Docs 文档转换成 PDF 格式时,一个情况是,Arial 显示的汉字会变成 Arial Unicode MS 显示的汉字,我个人觉得不是很好看。感觉 怪怪的 ,而且显然不是宋体。 我之前不知道如何解决此问题。现在发现只需要添加中文字体(英文界面里,在 File 菜单 Language 里选择中文),就可以在语言栏选择宋体、楷体、华文中宋等更适合显示汉字的字体。当然,如果文档不需要下载、转换,那么就没有必要切换其他字体了,因为 Arial 足够漂亮。

Google Docs 如何多级自动编号?

编辑文档时,我们经常需要自动编号。这样使内容结构更清晰,也省去不少以后修改可能会引起的序号变动的麻烦。 使用 Microsoft Word 时,这种问题似乎不存在。测试发现,输入数字和标题后,Word 会自动形成编号,如下图所示。不仅是一级编号,次一级的二级编号也是如此。这样就很方便。 可是,Google Docs 则不是如此。一级编号可以自动排列,而次一级的编号则无法形成自动编号。网络上,也有很多人询问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参见这个 Google 搜索页面  google docs numbering 1.1 。 解决办法其实很简单,需要使用"increase indent"(增加缩进)这个按钮。当需要对某一级编号增加二级编号时,点击“回车键”,形成此一级编号的下一个一级编号。点击“增加缩进”,就使此一级编号成为上一个编号的次一级编号。对于编号的格式,则可以在 Numbered list 里面进行切换。 因为 Google Docs 可以在网页上随时使用,我倾向于使用它来进行文档编辑工作。Google Sheets 和 Google Slides 也很方便使用。

Google Chrome 浏览器的字体设置问题

Google Chrome 更新到 85 版本后界面显示字体变化了。最明显的变化是 Google 搜索结果的字体和 Google Docs 的显示,中文都成了“微软雅黑”的感觉,字大而没有棱角,我觉得是很不好看的一种中文字体。如下图所示。这时候 Chrome 的字体设置 是:Arial、Georgia、Arial、Consolas,和以前一样。我发现问题出在第一个字体 Arial 上,即“标准字体”的设置。 解决办法很简单,把 Chrome 标准字体更改为宋体(Simsun)或新宋体就可以了。其他的不需要变,Google 搜索和 Google Docs 的中文就以宋体显示了,如下图所示。我认为宋体、新宋体是比较好的显示中文的字体,看起来比较舒服,适合于阅读和输入。 Amazon Kindle 的中文书籍有一种显示字体叫做 Droid Serif,也很好看。 对于英文内容,宋体并不适合显示,Google Docs 默认的 Arial 就很好。 在 Google Docs 里建立的中文、英文内容,如果保存为 PDF 其中文文字会以 Arial Unicode MS 字体显示,我觉得也不好看,这种字体对中文的显示并不符合一些字的常规写法。这种情况只有在保存文档为 PDF 会发送文档给别人时才会显现出来,自己看并不感觉到奇怪。目前我能想到的解决办法就是保存为 Word 文档之后再把中文字体修改成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