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每天晚上我都会看一集 CCTV 2014 年拍摄的纪录片《甲午》(第五集 YouTube)。我觉得讲的挺好的,冷静中带着一些反思。中日两国几乎是在一个时间开始睁眼看世界,而且大清一开始的发展看起来比日本实际上更好。可是最终怎么甲午战败了呢?我想这是这部纪录片试图回答的问题。《罗辑思维》几年前也有两期节目专门讲甲午战争,我听过很多遍。
央视的纪录片介绍了清国败给日本的原因,比如日本对大清全方位的了解和分析,他们对人才的培养,等等。其中可能是最重要的,而且也是不少人所主张的,是两国在改革、革新方面的深度。纪录片部分引用了梁启超评价李鸿章的的话。他说,“吾敢以一言武断之曰:李鸿章实不知国务之人也。不知国家之为何物,不知国家与政府有若何之关系、不知政府与人民有若何之权限,不知大臣当尽之责任。其于西国所以富强之原,茫乎未有闻焉,以为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惟枪耳炮耳船耳铁路耳机器耳,吾但学此,而洋务之能事毕矣。此近日举国谈时务者所异口同声,而李鸿章实此一派中三十年前之先辈也。是所谓无颜效西子之颦,邯郸学武陵之步,其适形其丑,终无所得也,固宜。”
清廷试图保留旧有的制度,只学习西方器物方面的优势,事实证明制度也是远远落后于西人的。改的太慢最终导致了辛亥革命,朝廷被彻底推翻。近代中国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探索和挣扎,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是其中最痛苦的阶段之一。现在可说我们进入了现代社会,不过无法否认的是,我们仍然有改进和变革的空间。一种担心是被“全盘西化”,我最近重读资中筠的书,她说这不可能。你的传统、文化、境况很难被彻底“西化”。能够学习的,我认为是别人好的方面,前提是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承认差距,不排除这种情况,主动的吸纳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好的因素,使之为自己所用。
西方社会,例如美国,也是在不断地变革和进步中。美国现在一些普遍为两党所接受的事务在几十年前可能还被视为“社会主义的”。直到现在,社会民主派分子在年轻人中仍然占据较大比例,反映的是年轻人对变革的要求及对现状的不满。变革太快太急甚至变成“革命”,破坏力大,对于一个成熟的社会来说并不一定合适;不变或者像清廷一样“走回头路”也会造成危机。好的路径是一点点的变,逐渐的改善,如何变革属于政策讨论方面的事情,方向和原则则应该形成共识。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