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完了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在看第二遍。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话则是:一流的国民可能会有三流的政府;三流的国民绝不可能有一流政府。
书里面对于中国人丑陋的方面的批判,我觉得是很到位的。柏杨在书里反复论述的一个概念就是“酱缸”,被酱缸浸染后所有人都差不多了。我真希望自己能够早点看到这本书,对自己早些发挥价值。
柏杨所表达的观点可能并不一定都被人认可,不过这本书的初衷我认为是值得赞许的。近代以来,我们的国家一直处于比较贫穷弱小的状态。有的人认为是器具方面不如西方,洋务运动正是对这一看法及症结的反应。有的人认为是制度问题,最后导致了大清的结束。
晚清时期去到西方考察学习的有识之士比如郭嵩焘已经看出来大清跟西方国家如英国的差距不只是武器方面,更重要的是制度层面。老百姓有权利的生活状态跟大清子民的情况反差很大。清朝的当政者没有及时做出作出调整和改正,最终被革了命。其实,为什么说老百姓比较有权利的生活,就能使一个国家富强、强大起来呢?我觉得主要是在一个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中,普通人的聪明才智可以尽情发挥出来,创造无限的价值,丰富社会财富的同时也使国家富裕强大了。
往更深层次去思考,制度方面的改进其实需要从文化方面入手,如果不考虑暴力推翻一套制度的情况的话。也就是说,社会里大多数人是什么样的状态取决于文化,这些人的存在自然就使某个制度合理化了。所以制度革新的原动力应该来自文化革新。不然,即使来了另外一批人治理社会,仍然逃不出之前的制度“窠臼”。
柏杨的书现在不少人看了可能会不同意。这是好现象,有不同意见才正常。毕竟,他在说中国人的丑陋的方面,完全可以说他以偏概全了,也可以是不只是中国人,外国人也如此。可是,这样就陷入一直什么都不能说和批评的局面了。
他指出了国人的毛病,比如不讲卫生、不认错、嘈杂、爱说大话、空话、窝里斗等。我觉得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其实是应该形成一种共识或风气的,这样的话大的环境才会改变。此外,我觉得他的批评让我有些“无地自容”,例如中国人的懦弱、怕惹麻烦、独善其身、缺乏正义感、不容易较真等。权利意识薄弱,我觉得这个“诊断”很恰当。在我看来,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并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权利,以及如何维护这些权利。
我在读的过程中感觉他指出的很多问题即使在现在仍然存在,甚至很普遍。所以这本书我觉得仍然有现实意义。读起来并不轻松,可却有意义。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