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底我开始重读高华这本书。现在主要是把书的第二部分,也就是写孙科的论文看完了。以前买这本书的时候,看到孙科这部分就没有兴趣,跳过了。现在仔细看看,有点收获。
孙科在政治方面是属于非常善变的一类,从左到右常常变化,时而批评蒋介石,时而跟他结盟。高华的这部分论述解释了这背后的原因。孙科是有他的道理的,有时候是局势使然,有时候又是不得已。
由此我联想到一般的政客,其实也差不多,比如说前后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的话,这往往被攻击为“虚伪”(Hypocrisy)。可以说确实是的,但在政治活动中可能少有人能够长期保持一致性,风云突变的时候为了政治资本和利益,“闪转腾挪”可能都是必备生存技能了。其他人如果处在那样的位置和情形中,未必不会作出那些选择。所以,“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情况很多,也就是从局外人的角度去看,很容易陷入“不理解”的陷阱。其实都是比较合理的,毕竟当事人的抉择肯定是其认为最为合理的一种选项。
另一方面,无论是政客还是普通人,也应该有所坚持,对于信仰、价值观或者理念。“突变”的过于夸张和频繁,缺乏中间的过渡阶段,只能说明这个人善于见风使舵,毫无原则。所以两者之间是比较合理和普遍的,走极端的情况则相对少见。
孙科在政治方面的不断变化,源于一个矛盾的方面:既想维持和确保国民党的领导,又看到国民党统治的诸多弊病。所以他时而支持共产党,呼吁宪政民主,时而反对,讲“国情论”。他虽然地位很高但不掌握实权,在军队中没有影响力,所以往往成为蒋介石利用的对象,尽管他也常常严厉的批评蒋。我的一个困惑是,为什么蒋对孙的批评、指责以及建言没有关注?因为孙说的至少部分是事实。是蒋知道而没有采取行动,还是毫不关心,不得而知。我猜测蒋也有自己的理由。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