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经常看到一个词叫"信息茧房",大意是要看一些跟自己不同意见的观点,哪怕自己不喜欢,不然就老是看自己认可的,把自己"作茧自缚"了。有人退出 Twitter 了,去到一个自己感觉更舒服的平台,就"信息茧房"了。似乎 Twitter 上面五花八门、鱼龙混杂的信息都值得看似的。
我不同意这种简单的分析。我当然觉得可以看一些不同的内容,自己不同意的观点,甚至和与自己不同意见的人交流,似乎更好。对事物的看法当然可以不同,因为每个人看问题、看事物的角度不一样。不过,基本的事实不能不同,否则就可能"鸡同鸭讲"。譬如现在当选的川普,明明 2020 年选举失败了,你再狡辩,拿出的也只是阴谋论和假消息。
我觉得人可以选择自己看什么,特别是跟谁在一起。乌烟瘴气的人,满嘴跑火车,没有什么思想,纯粹的阴谋论和垃圾信息,也希望别人认真对待吗?路边的垃圾桶,很多人都会绕着走,在网络上何尝不是。把自己的思想整理好,搞清楚基本的事实,然后认真表达观点,自然有识货的人会去了解你。不然,那并不是别人在"信息茧房",而是看到有人制造垃圾提前避让罢了。
人还是要有识别信息的能力,对于垃圾内容和信息,完全不必理会,不看,将其屏蔽,是讲卫生的好习惯。认真交流的内容,可以去了解,核心是对自己的观点不要那么自信,低调一点,别人的观点可能有可取之处。动不动批评别人进入"信息茧房",我觉得是过于在乎形式,而忽略了内容的质量。我以前用微博,也故意关注一些不同观点的人,左派右派,其实很傻,先不谈他们的观点,其内容的可靠性和质量我都没有去甄别判断,好在后面没有微博了。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