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七月, 2014的博文

珠海-东澳岛二日游

研究生毕业的时候总是要出去玩一下的,即所谓的“毕业旅游”。通常是一群同学去到一个商量好的地方,吃一些当地的东西,拍几张照片,记录一下自己这个学习阶段的结束,同时标志着另一个阶段的开始。 好像有些同学都去了很远的地方,至少是在省外。我们这几个同学就没有考虑那么远的地方,实际上一直在考虑的珠海两日游最开始是准备在研二的时候去的,可是一直没有去成。放到现在去,算是满足了所有人的一个愿望,而最重要的是,短途旅行比较便宜,不会花费太多。 我们首先去了珠海,市内有一个微缩版的圆明园,即“圆明新园”,在里面逛了半天。然后第二天到了珠海管辖的一个小岛——东澳岛。 在园内发现有人制作糖画,一种手工艺术。所以我们也找他做了一个,并拍了一个视频。 第二天去到珠海外面的一个小岛“东澳岛”上玩了大半天。 其他男生都下水游泳去了,一者不会游,再者肩膀有伤,我坐在岸边等他们。 Google+自动合成的动态图片 #AutoAwesome 以上即珠海二日游大体内容。 我感觉出去游玩或者旅游最吸引人的地方在旅行之前的期待过程中。没有发生的、心目中向往的总是美好的,可能旅行过程中很疲惫,甚至可能很闹心,但为了那段经历好好的准备还是值得的,过段时间再回首也很不错。 而且,由于旅行中接触事物的突然增多,相比于原来自己已经熟悉的环境,在旅行中自己会感觉到时间突然变得非常漫长。这是一种美好的体验,在运动中,在谈笑中,在观光中度过时光,人是感到满足的。 我很喜欢的一张合影!

对微博客和博客的思考

以前有不少著名的博客和博主,利用博客平台发表自己的种种看法认识。通过Google Reader等订阅工具可以方便地读到博客最新的更新内容。当我自己逐渐接触网络的时候,博客已经不太流行,微博客逐渐流行起来了。现在搜索到以前的那些博客,并不是很多人还在孜孜不倦地更新。微博客的内容简短,更易于阅读和传播,随时都能够分布,方便至极。 有一段时间我也很热衷,写了不少条目,重要的和不重要的,大多数可能只对我有意义,还有一些瞬间的感受,也记着赶紧分布出去,即使读者不多,给自己来说也是一种发泄的渠道。可是,我不记得是在一个下午还是什么时候,看着电脑屏幕上那一条条简短的文字,内心感到无尽的空虚。我问自己:到底有什么东西自己希望看见,希望获知,希望接纳?一条条消息内容千奇百怪,有关心情,有关生活,等等,但我看与不看毫无关系。如果说处于对新闻和信息的需求,那么对于每天海量的新闻内容我也不可能认真地读一遍,哪怕是其中的千分之一,我也不可能读完。而,这些新闻于己又有什么作用?世界在发展,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的事情,对于遥远地方发生的大事小事与我何干? 所以,我慢慢的觉得自己还是写博客更适合一些。写一些自己的想法,生活,等等。用博客记录自己,而不是那永远不会再看的140短文。

《活埋》观后感

Buried/Wikipedia 刚刚看完电影《活埋》,给5星评价,非常不错!最开始是在央视的电影预告了解到这个电影的,也就是一个人被活埋在地下,身边可用的东西很少,讲述他如何自救的故事。一部算是小制作但很深刻的电影,我认为电影深刻在反战、权力与权利和亲情三个方面。 首先是反战。故事的背景就是战争,主人公没有参与战争却因为战争而死,能够想见有多少无辜的生命因战争的逝去。参与战争的美国政府和军方在得到主人公的求救电话时,首先考虑的是有没有“重要的机密”被泄露,一个普通公民的性命反而是次要的东西,这正是战争的冷酷无情的一个方面。从美军介入之初一直到现在,仍然有很多人对美国的军事行动表示怀疑,特别是爆出种种不人道丑闻之后。在这个层面上,能够看到的主要是关于美国对中东国家采取的一系列军事行动的批判情绪。 其次是对权力和权利的思考。电影中进行了多次的对话,主人公惊恐万分,歇斯底里,而电话那一边的回应总是那么平稳沉着,波澜不惊。这种夸张的对比抨击的正是政府对人民漠不关心、草菅人命的现状。高高在上的当权者没有设身处地为民众着想的意识,没有服务于人民的观念,不知道自己的权力最终是来自于广大的人民,电影所要表达的正是对这种政府的愤慨与强烈不满。主人公是美国人,受苦于遭遇战争的伊拉克,而主人公最需要帮助的就是自己的国家和政府。在这个层面上,电影抨击的就不仅仅是美国政府了。世界上有太多的国家有自己庞大的官僚体系,没有很好的制度管理监督公务员的职责和义务,形成了低效的管理系统,并没有真正起到为民服务的初衷。 主人公所在公司及时的解除了和主人公的雇主关系,给主人公绝望的心理上添加了一层阴影。这和政府的漠不关心如出一辙,底层的劳动人民无法确保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害,在绝望的境地遭受无情的抛弃。电影中讲述的是资本主义国家资本家的无情,实际上在一个上层建筑都冷漠无情、效率低下的国家,出现这样的情况实属正常。这一部分暴露的是社会权利的不均衡。 再者就是每个人都会有的亲情,包括友情。被困地底主人公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家人,妻子和孩子。看到自己的朋友被击毙有如自己的世界已经崩塌。在绝望的时候不忘给家人留遗言,不忘和父母告别。这些是每个人生命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可能也是在这个世界上最不愿意割舍的部分。在生命尽头他和自己的妻子通了电话,互相鼓励,满还期待和希望走出去,回家。在有限的生命...

开放的互联网

最近一直在尝试新的翻墙方法。Goagent已经用了不少时间,但是还在继续下载最新版本然后更新。在Google+上面看到的一个解决Goagent断线的方法还真不错,简单设置之后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然后就是Lantern,这个软件如果能够提供稳定的网络传输,那将是非常不错的。虽然在安全性方面有不少问题,但满足我每天必要的搜索还是可以的。还有其他的一些软件,更加简单,但不是很好,比如自由门和无界浏览,显然是为了推广某些内容而设立的。 上网这些年我已经养成了一些习惯,比如用Google搜索,比如Gmail邮箱,比如Google Scholar,等等。突然把这些东西从身边拿走真是非常的不习惯。我经常在想的是,为什么要把网络设置的这么复杂?有谁能够决定人们看到什么,看不到什么?在那些被屏蔽的网站上,无非有部分内容不利于统治阶级。可是到底是因为内容的误导性还是内容的真实性呢?如果是误导性的内容,我相信智商正常的人应该能够分辨;如果是真实性的东西,那岂不是“欲盖弥彰”? 在网络上我很少谈及政治话题,因为我觉得那是很复杂的东西。随便说说,就像八卦一样;仔细分析,有需要补充很多政治理论知识。但是很显然,最近不少高层领导被查出问题,反腐风暴似乎卓有成效。不可否认,习上台以来改变了很多,反腐、节约、中国梦等,特别是腐败问题,是关乎党生死存亡的关键。可是,中国的互联网却越来越紧缩,到现在连Google都无法访问了,这也应该算是习氏举措的一个方面。 即使有墙,那些不愿意让人了解的东西通过口口相传还是会流传很久,而且由于口口相传的误导性,我相信很多事实性的东西会被夸大、误解甚至篡改。希望中国的互联网能够走向开放,否则能够凝聚人心的可能就仅仅是一腔爱国热情了。而爱国,到底爱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