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五月, 2019的博文

试着去理解而不是仇恨

《好奇心日报》是我挺欣赏的国内中文媒体。它有一些比较长的文章、采访,其文章则一般会有引用来源,方便读者继续阅读,就这两方面形式上的特点,我觉得就很难得。 昨天我读了它的 一篇采访报道 ,介绍的是一位哲学家的观点。我感觉访谈的内容实际上是政治层面的,不是那种典型的哲学思想的论述。当然,哲学思想与现实世界的结合,也算是政治层面的内容。哲学,在这里充当的是如何看待现实的作用。 这篇文章比较长而且内容比较不容易把握,这可能是其难得的地方。只有那种宣传内容、口号式的文章和观点,不需要娓娓道来,只需要读者知道并领会其要旨就好。与之对应的是说理方面的文章,读起来可能不那么容易,“中心思想”并不那么容易找出,但价值更高。 文章中提到一个观点我很认同,即不要轻易“妖魔化”政治上的对手。现实世界中这特别正常,可是却不是可取的。原因我想其实很简单,怎么会有那么多特别邪恶的、本质上是坏的人呢? 政治讨论中,因为观点不同、思想理念的差异,很容易形成对立的派别,即左派、右派。前提是,如果把这些不同派别的人都定义为爱国者,那么就不应该有太多“你死我活”的攻击。而应该出现的是相互的了解、理解和沟通,继而寻求共识,达成目标。毕竟,总体的目标应该是一致的,也就是建成一个更好的社会或者世界。 实际情况远不是如此。 无尽的攻击、谩骂甚至实质性的伤害,都曾发生过。把在政治立场上的不同——本质上是观点的不同——演变成现实中的敌对双方的殊死搏斗,我觉得是民主政治需要特别警惕的敌人,它破坏了民主的根基。 试着去理解、而不是无限的仇恨,可能是比较可取的一种政治立场。理解,并不是一方服从另一方,放弃自己的主张。在坚守自己主张的同时,试着理解别人的不一样的观点的可取之处和背后的原因,才有助于修正自己观点的偏颇之处,继而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形成共识,实现民主政治的最终目的。 文章还提到了这样一种情况,即有一些人大谈政治,似乎是一个“权力”方面的专家,实际上却犯了某种狂妄病。政治这个话题入门比较简单,可能所有人都可以谈,不过真正谈的好的,谈的深入的并不多。我同意文章的看法,即少谈政治角力中的权力,多观察背后的思想、意识、理念方面的交锋。这些思考有助于我们锻炼自己的思维,修正自己观察世界的方法。 以上是我从此文章中了解到的两点我认为很重要的东西。

HBO 迷你剧《切尔诺贝利》的警示

刚刚看了三集 HBO 新出的迷你剧 《切尔诺贝利》 ,特别地震撼。 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以前有所耳闻,不过我还没有仔细了解过,也没有看过与之相关的影视剧。 HBO 的这部作品,从与之相关的当事人多个角度呈现了这场灾难发生时的情形。首先是两个科学家,掌握核物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其次是负责此灾难处理的苏共的“职业党员”,他很快便意识到与自己同行的科学家的认识是对的,没有一味的否认专家的意见。还有一个丈夫是消防员的女性,爱夫心切,不惜冒着自己的生命危险守护丈夫。再有就是若干名勇敢参与灾难抢救的人,之前有三个人冒死志愿完成任务,而后是一批煤炭工人。还有若干决策者、领导,虽然不懂核泄漏危害,但也参与了决策,特别是一个年老的长者,他有一段演讲,让人印象深刻。剧中还出现了苏共书记戈尔巴乔夫和 KGB,也是很有意思的。 看 HBO 这部迷你剧,哪怕是看开始一小段,最容易发现的一个叙述场景就是:外行领导内行。或者说,专家的意见得不到重视。这在这部剧我所看过的 3 集里都有不断的呈现,而这恰恰是我们社会的一个问题。剧中有一句话很有分量,意思是如果不搞清楚这次灾难发生的原因,那么这样的灾难就会重复出现。往大了说,我觉得如果一直是不懂的领导内行的,那么类似的问题肯定会层出不穷。这是此剧我认为最具现实意义的内涵。 这样一部剧居然在豆瓣的页面被移除了,我实在觉得不可思议。这反映出我们当前面临的第二个问题。我不会试着替审查者找理由,去理解他们的“良苦用心”,相反,这种愚蠢的行为必须有人为之承受谴责和道德的审判。正是由于此剧遭到了审查,恰恰表明其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因而值得观众去认真体会。

《权力的游戏》的完结

我今天读了 Yahoo 的一篇关于《权力的游戏》的 报道 。文章介绍两个演员接受采访的言论,一个说观众不喜欢这部剧的结局,是对制作人员的不尊重,另外一个说自己不关心你喜不喜欢这个结局。 我还看到 一篇文章 展示了演员们分享的 Instagram 照片,有各种造型,感觉挺有意思的。 老实说,我并不觉得《权力的游戏》这部美剧有多么好看。它一共八季,制作精良,我觉得是不容错过的美剧。不过,我也不太可能反复看,我觉得它不属于那种能够经常看、反复看、历久弥新的美剧。如果要评分,我个人觉得给它 8/10 分就可以了。 我觉得可以反复看的,非常好的美剧,是比如《生活大爆炸》、《摩登家庭》和《傲骨贤妻》、《纸牌屋》这样的美剧。英国的《唐顿庄园》也可以。这可能是个人喜好的关系,总之我是觉得《权力的游戏》是很不错的美剧,但又只可以看一遍,不是那种我最喜欢的系列。 至于《权力的游戏》的结局,我觉得观众应该有所体谅。第八季保持了与之前的剧集一致的制作水平,每个角色都有最后的交代,形成一个个完整的故事。可能很多人自己对结局有所想象,一旦出现偏差就觉得不对。报道说有 100 多万人请愿重拍。 另一方面,既然是电视剧,无论如何都难免遭受到观众的指摘,从这个角度看,有很多人不满意,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不满意”恰恰表明很多人很在意这部美剧,有一些电视剧无论结局如何可能都没有人去关心呢。 《权力的游戏》结局把丹妮莉丝·塔格利安设计成如她父亲一样的“疯王”(Mad King),这在本季最开始的几集里都有些许铺垫,我隐隐担心她可能最后并不能成为“七国之王”。最核心的逻辑,我认为是她有一种拯救天下苍生的使命感,想象自己要解放天下所有人,创造一个新的美好世界,这种想象,加上她最亲近的人被残忍杀害,导致她被迫屠杀了君临城的成千上万的无辜百姓,而又最终被自己心爱的人忍痛杀害。 我不知道导演、编剧是否有这方面的考量,不过我觉得这个设计似乎是想表明,或者折射出,“不破不立”的那种创造美好新世界的思维,具有相当大的破坏性,哪怕其初衷有多么高尚。世界本身就是复杂而不完美的,改变需要立足于逐渐的、循序渐进的进步,而不是推倒重来、“眼里揉不得沙子”那种完美主义。这种思维往往造就一位暴君,而这位暴君又有极为广泛的支持者,这是人类需要警惕的。 但凡事物,总是复杂而变化的。“毕其功于一役”想起来

如何移除亚马逊 Kindle 阅读软件的开屏广告?

亚马逊 Kindle 是一款使用广泛的阅读软件。很多正版书籍可以免费或者以比较低的价格在亚马逊买到电子版,然后放到手机上阅读。我觉得 Google Play Books 是一款更好的阅读软件,两者我都在使用。 在国内应用市场下载 Amazon Kindle 后,一个“麻烦”是它有开屏广告,大约 2~3 秒。解决办法很简单:在 Google Play 下载 Amazon Kindle,然后再使用国内版 Kindle 登录亚马逊账号,成功后返回到 Amazon Kindle 国际版,下载书籍阅读。删除国内版 Kindle。 一些国内流行的应用比如微博都有开屏广告,我所使用的微信、腾讯 TIM 和支付宝则没有。我手机上以前自带的一个应用市场是干净的没有开屏广告的,后来更新后增加了开屏广告,我只好将其禁用。 国内的应用还存在大规模收集用户数据的问题。一些简单的应用,偏偏要用户的电话、短信、联系人信息,你如果禁止其访问,并不影响应用的正常运行,所以这种行为就很可疑了。 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卸载了猎豹的免费 Wi-Fi 软件,因为很久没有使用了。可是,猎豹很快“警告”我要移除电脑上的垃圾文件。以前一段时间,我时常发现电脑屏幕上多了几个图标,可能是游戏。我很怀疑电脑上是不是安装有什么“恶意程序”向我推送这些“广告”。猎豹已经被我归入“需要警惕和远离”的垃圾软件行列了。 我觉得,上述现象——开屏广告、侵入式访问权限要求、恶意程序——之所以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大家都这样干,环境如此。另一方面,用户已经漠然。用户不关心自己的数据是否被收集。即使数据收集出了问题,这些服务商不太可能被用户起诉而遭受重大损失。 我是很反感这些做法的,可能是我比较多地使用国外的应用和服务,已经不能忍受哪怕是开屏广告这种比较普遍的东西。办法是,一方面避开它,比如猎豹软件,而 猎豹是金山旗下的 ,所以金山的东西值得警惕。另一方面,找替代、解决途径,比如本文所述的避开 Kindle 开屏广告的办法。第三,强烈地抨击和反对这种行为。这不太可能使它们变得更好,但也许会使少数人能够免于“灾难”。

新闻简报也许是互联网的一片清静之地

我 使用邮箱订阅邮件 (新闻简报)来阅读新闻有一段时间了。这可能是一种比较好的获取信息的方式,算是互联网里的一片清静之地。 以前的 RSS、后来的推特都是获取及时新闻的最常用的渠道。后者的崛起加剧了前者的没落,不过仍然有一些人习惯于 RSS 订阅。邮件订阅与 RSS 没有太多的区别,不过来得更谨慎、更不给读者以压力一些。 读者使用邮箱订阅,相当于把自己的邮箱地址交给对方,这是一种足够的信任。RSS 订阅则是网站把链接放在那里,读者使用阅读器去抓取,双方没有多少联系。这种情况决定了邮件订阅的内容要比 RSS 以及 Twitter 的信息流更精华一些。 我注意到很多英文媒体都会提醒用户输入邮箱订阅其邮件。这说明在美国网络媒体中,邮箱订阅仍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获取读者的手段,尽管社交媒体也非常流行。也正是读者的信任,所以邮箱订阅获得的读者比较不容易离开,这是社交媒体所不具备的优势。 互联网是一个复杂的地方,和社会一样复杂,可以称作“江湖”。因为网络的匿名属性,一些现实中不常见到的攻击、群体式行动在互联网非常常见。难怪很多人说互联网就是一个垃圾桶,充斥着很多不好的、负面的、低级的东西。 邮件订阅的好处,就在于它剔除了很多无关的东西,只呈现最重要的内容给读者阅读。这是社交媒体所不具备的它的第二个优势。 社交媒体一般被认为是联系人们、促进交流的平台。这种属性确实有,不过与之同时出现的还有分裂人群、激化人群的特点。这可能是无法避免的,但却可以刻意地避开。 我曾经担心如果自己只关注一方面的信息,是否会影响自己对事物的整体看法,比如形成自己的“回音室”。我现在发现,这种情况的出现关键不在于看什么、关注什么,而在于读者是否有一个开放的心态。 举例来说,如果我只读偏左的媒体的报道,而不关注偏右的观点,是否我就越来越左了呢?反过来,只看保守派的媒体报道,是否有利于形成对事物的客观看法?实际上,看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看了之后,有什么思考和反应。 假如看完之后就暴跳如雷、义愤填膺,那不是形成观点的过程,那是被媒体“带着走”的局面。媒体充当的并不是传播信息的媒介,只不过是强化其内心主张的一个渠道。假如看完之后有自己的调查,特别是有思考和批判,我估计这才是形成比较合理的观点的途径。 媒体,只是获取信息的一个途径,它代替不了我们去调查和思考。只

《往事并不如烟》读后感

在手机上重新读完了章诒和的《往事并不如烟》。这本回忆录记录了若干民主党派的政治人物(著名右派)在新中国反右运动前后的言论和生存状况,算是从一个比较私人、独特的角度对“反右”时代进行的叙述。 胡伯威的回忆录《青春·北大》同样回忆了北京大学在 57 年反右前后的情况,作者后来也成为一个“右派”。不过,那本书主要描写的还是作者在反右之前的心路历程。《往事并不如烟》则是比较集中地讨论受这个运动影响的一些著名人物,即“著名右派”。 作者章诒和作为全国第一号右派章伯钧的女儿,对史良、罗隆基、储安平、翦伯赞等人,有非常近距离的回忆和描述。这些人和其他所有人一样,既有美、善的一面,也可能有不那么光彩的一面。这是回忆录难得的地方,它使读者能够对历史人物有一个多方位的观察,逃离出那种固定化的叙述模式。 我们现在的人,在评价、看待历史人物的言行的时候,很重要的一点在于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环境来理解,尽量地跳出善、恶、好、坏这种评价体系。我觉得这才是历史阅读比较有意思的地方。好的电影、电视剧,其实也应该做到这样,使观众即使对于一个“坏人”又能够产生恻隐之心,对于一个好人也可以看到其身上不那么正面的东西。总之,人性的复杂,并不是很容易被刻画出来的。 关于“右派”,现在看来是匪夷所思的。这可能属于中国的一个特色,也是我们国家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首先,在政治思想上偏右一些,就像偏左一些的人一样,我觉得本身是没什么的,只是在看待、解决问题方面有一些不同的思路、策略罢了。我认为关键的在于有没有经过调查,有没有尊重事实。比如反科学的若干思潮,那实际上并不是“右”,那是反智甚至愚蠢的表现。 反右运动时期的一些偏右的言论,很可能给当事人带来灭顶之灾,这是令现在的人不能理解的。除了当时特殊历史背景下的政治斗争因素以外,我觉得一个关键问题在于我们到底是否认可不同意见有自由表达的必要? 不同意见的自由表达,我认为可以形成一个意见市场,然后留给听众自己去抉择、判断。正所谓“有理不在声高”,好的、中肯的观点,必然可能有更多人支持。让人不敢发表不一样的意见,确实可以形成“一边倒”式的舆论,可是那并不是真实情况,也使很多问题得不到暴露、解决。 我有时候会故意读一些我不认可的观点文章,平心静气地仔细地读。我估计,这些观点是有不少支持者、赞同者的。我能看出其文章中的破绽,或者不合理的地

摘录 -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推动美国革命的,是对自由的发自内心的热爱,而不是对独立的盲目的和没有限制的渴求。这个革命没有受到造反激情的支持,相反,它是在爱好秩序和法治的口号下进行的。 美国的立法者认为,不能过于相信人的忠诚,但他们断定人是有理智的。因此,为了法律的顺利执行,他们总是重视私人权益。 在美国,乡镇和县的组织都以同一思想为基础,即认为每个人都是仅与本身利益有关的事情的最好裁判者,都完全能够以自力满足本身的需要。 与全国各地都有利害关系的领导权集中于同一个地方或人手中的做法定义为政府集权;国内某一地区所特有的事情的领导权集中的做法是行政集权。 如果政府集权与行政集权结合起来,它就获得了无限权力。它便会使人习惯于长期和完全不敢表达自己的意志,习惯于不是在一个问题上或只是暂时地表示服从,而是在所有问题上和天天表示服从。因此,它不仅能用自己的权力制服人民,而且能够利用人民的习惯驾驭人民。它先把人民彼此孤立起来,然后再个个击破,使他们成为顺民。 我绝不能设想一个国家没有强大的政府集权会生存下去,尤其是会繁荣富强。但我认为,行政集权只能使它治下的人民委靡不振,因为它在不断消磨人民的公民精神。不错,在一定的时代和一定的地区,行政集权可能把国家的一切可以使用的力量集结起来,但将损害这些力量的再生。它可能迎来战争的凯旋,但会缩短政权的寿命。因此,它可能对一个人的转瞬即逝的伟大颇有帮助,但却无补于一个民族的持久繁荣。

再读《论美国的民主》

好书无疑是应该反复读的。我最近的经验是,读之前看过的一本书,会有完全不一样的感受。模糊的感觉是,人的认识似乎有了提升。 比如托克维尔的《论美国的民主》,几年前我读过上册,现在再读,仍然像读一本新书一样,到处是新的信息。 新的感觉,首先是我体会到作者的“文笔”特别流畅连贯。以前不知道什么是“文笔”,也没有确切的定义,可能就是一种阅读文字时的感受。翻译过后的托克维尔的文字,就有那种魅力。 其次是托克维尔写此书的目的。我感觉他是带着研究的目的去了解、介绍和思考美国的民主制度的。他写作的目的在于从美国那里汲取经验,以应用到法国自身的发展上面。他当然不认可完全在制度细节上进行照搬,不过他认为民主的原则极为重要,需要学习。 《论美国的民主》绪论一篇就很精彩。他写道: 美国各项制度所依据的原则:遵守纪律的原则,保持政权均势的原则,实行真正自由的原则,真诚而至上地尊重权利的原则,对所有共和国都是不可或缺的。 我印象深刻的还有托克维尔第一章介绍北美印第安人的情况。他既没有过度地贬低他们,也没有过高的评价,可以说是比较客观的。他说印第安人虽然残忍,不过也没有“文明人”那种对财物的过度欲望和其他小心思,他们对外来者基本上是友善的。

重读《昨天的中国》

今天去图书馆重读了袁伟时的《昨天的中国》。没有读完,但仍然很有感触。 这是一本好书。讲述的是中国的近代史。不过,并不主要讲发生了什么。因为,对于史实,要么人们对发生了什么都已经知道了,要么对于到底发生了什么现在也不可能完全揭晓。这就是说,对于历史,既要重视史实,又不能完全局限于史实。我更喜欢有分析、评论的历史著作,而不是那种“讲故事”的历史书。 袁伟时的这本书基本上属于文化和历史分析类著作。我今天看了大约 30 多页,作者一再强调的仍然是学习西方先进的制度经验,拒绝无知,崇尚学术自由等观点。我深表认同。 对于一些历史人物和事件,因为教科书和宣传材料的缘故,我们很容易迅速地给此人下结论,比如袁世凯、孙中山。实际上,由于人总是复杂的,所以这种眼光肯定是有问题的。有句话说,历史人物要历史的看,袁伟时的书就在一些方面纠正了我们对这些历史人物的刻板印象。这种纠正,我觉得实际上是使历史人物的轮廓丰满起来。读者了解到这个历史人物的整体,包括历史事件的整体,这些信息是有助于读者形成历史眼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