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五月, 2015的博文

崔永元华盛顿演讲——教育

在YouTube看到一个视频,是崔永元在华盛顿的演讲,主题是“教育”。 以下是我记录的一点东西。 有文化——宽容。 统一口径就是事实。 教育奠定了我们的人格,锁定了我们的眼界,甚至能左右我们的思维。 如果知识分子没有良心,都看别人的脸色说话,这个国家就没有希望。 爱这个国家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她变好。 明哲保身? 自爱 平民教育——合格的公民 开启民智 我觉得他的演讲思路是这样的:首先是说自己接受的教育,然后说到当下的教育及问题,再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辅之以一个详细的例子说明。核心的内容是,教育应该是帮助人成为合格公民,开启民智的过程。

网络实名制

出于兴趣的原因,我一直在更新一个Google+页面: Google Fans 。大多是一些翻译或转载的新闻,或者一些我觉得有趣的东西,然后就分享出来了。这种做法源自之前在豆瓣创建的一个小站,类似的东西,只不过在Google+不需要考虑140字的限制,当然,更重要的是没有担心分布内容消失的必要。 某网友可能觉得Google+人气不高,或者其他原因,在新浪微博创建了一个类似的账号,转载了我发布的部分帖子,以及分布在Blogger的博文内容。对比新浪微博和豆瓣,可以感觉到的是前者对内容的审核力度要小于后者,不少博文能够在新浪微博读到,但已经被豆瓣删除。只不过,豆瓣删除的是我以前发布的内容,2014年12月28日之后就没有发表任何内容了,新浪微博的内容是网友同步发布的,不知道是复制粘贴还是其他方法。 该网友觉得自己比较忙从而把微博的帐号密码发给了我,但我也表明自己不太可能经常去更新新浪微博。原因一方面是太麻烦,自己的微博帐号都已经好久不登录了;另一方面是感觉没必要,发布内容并不是希望得到什么,只是出于兴趣,对于有多少人看到并不十分在意。 今天早上本打算去新浪微博分布一条消息,登录之后贴上照片,文字内容刚好满足字数要求,点击“发布”的时候弹出了对话框,要求输入手机号或者身份证验证身份。为此只好作罢,然后登录了自己的微博和豆瓣账号,解除了手机绑定。不过微博以前已经做过身份验证,现在已无法更改了。 此外我自己心血来潮建立了一个Twitter账号,通过同步工具可以将Google+上面的内容同步到这个Twitter账号上,目前的打算是仅仅打理Google+ Page就好,多了难于应付,而且往往还需要精简字数。 对于实名制我不知道到底是好是坏,但我对此的感受是不习惯。我的手机号码应该是已经实名制了的,不过对于需要实名制的网站或账号,我是打算尽量远离的。我并不担心自己会出现现实生活和虚拟网络的双重人格,我只是不喜欢这种被人监控而且还出于自愿接受监控的感觉。

稍后阅读:Instapaper还是Pocket?

上面的图片来自一个网页,标题是 Pocket vs Instapaper: The Read-Later App Comparison For iPhone and iPad ,对比了两个“稍后阅读”应用。虽然这篇文章已经非常详细地分析了这两个应用的优缺点,我还是想说一下我的感受。不那么专业,但的确是我的真实想法。 以前小时候过年的时候要去买衣服,那是我最难受的一段时光,因为买衣服意味着要马上做出选择。对于这两个应用,Instapaper和Pocket,我也有同感。以下是我的关注点。 1. 开放或封闭设计。在Instapaper上可以把自己的阅读列表选择公开或者不公开,我不知道能否看到别人的Instapaper列表,但的确Instapaper会有热门条目推荐,用户可以立即保存到自己的阅读列表,另外还可以订阅每周邮件。与此相反的是,Pocket没有那么开放,没有推荐内容,用户只能通过邮件分享给自己的好友。 不知道是不是开放的缘故,我每次在Chrome上打开Pocket的时间要远小于Instapaper,而且后者还经常出现显示不正常的情况,我甚至担心某一天Instapaper被屏蔽掉。 2. 连接服务。Instapaper可以连接Evernote,点红心或高亮内容会直接成为笔记内容,另外还能够连接社交媒体,将阅读内容发送到Twitter等网站。Pocket没有这一功能。 3. 搜索功能。Instapaper的搜索需要付费才能够完成,Pocket则是免费。输入关键词,后者能够马上找到与之相关的条目,这个功能非常方便。 4. 导出和导入。Instapaper完全可行,Pocket只能够导出,不能导入。 5. 界面。网页界面方面,Instapaper的字体有最大字体显示,不能加大到我认为的“非常大”的程度,Pocket则可以。我喜欢选择深色背景,但不是纯黑色,这时候Instapaper的显示效果要好于Pocket,后者文字是白色,稍显刺眼。 6. 存档。网页版基本一样,手机端则有差别。以我使用的Android App为例,存档文章在Pocket里面无法再次阅读,如果不联网的话;Instapaper则可以在存档文件夹找到之前的文章。 7. 链接消失问题。The Verge的一篇 报道 提到了一个现象,保存在Pocket里面的链接一段时间

第一次做英语组会汇报

今天早上做了一个英语演讲(Presentation),汇报工作形式的。第一次做英语演讲,非常紧张,语无伦次,不知道自己讲什么,下面的人肯定也没有听懂。PPT我也觉得没有很好的逻辑和内容,也就是没有“干货”。原因很简单,自己没有认真去做,没有认真准备。我平时觉得自己英语口语不错,实际上真正站在台上就口词不清了,之前给自己列了一个提纲,在大脑里构想了自己如何将这些内容,但是站到台上的时候,完全没有用上那个提纲,草草了事。所以,之前的演练非常重要。我记得自己之前做汇报也没有很好的演练,所以也是很不令人满意的。我发现自己心里面想的总是很美好,而实际则大打折扣。只有充分地准备,认真对待,提高实际的效果,努力地和自己心中的想象靠齐,才能在结果回顾时有所欣慰,这可能也是对“实现梦想”的一种理解吧! 最后放一张组会汇报结束之后的照片,手机拍摄。说到“手机”,我想起来有人问我为什么又继续使用NOKIA 6300手机时,我简洁地回答道:不习惯使用那种(智能)手机。 这的确是我的真实想法,我总是觉得手机是次要的,手机上的服务才是核心,而目前的情况是,Google的服务在智能手机上基本上都无法使用,而存在的各种APP我又不太需要,所以我才使用照常NOKIA手机,另一方面也减少了我低头看手机的时间。我的那个ZTE智能手机,主要作用是看电子书。我感觉不错而且也经常使用的APP有Anyview、Evernote、Instapaper、Threes,豆瓣阅读(升级前版本)。当然Google的APP我很想尝试使用,比如Gmail、Google Keep、Google+、YouTube等等。不过因为手机无法访问,应用也无法安装(深度定制Android),这些服务现在都是通过电脑访问,也还不错。 后来回想起来,感觉自己那样说不太合适。换位思考,我会觉得这个人不靠谱。即使这的确是我的想法,但没有说明的想法很容易被人误解,可能应该用更委婉的手法表达要好一些。而我的表述是“不习惯”,并不是“不喜欢”,我的意思是我对智能手机的拍照功能还是很喜欢的,希望自己能够有一个能拍出高清照片的手机。 下午准备去岗顶看《复仇者联盟》而没看是因为票价太贵,至少100块。后来去了华工,随手拍了几张照片,当时坐在西湖边上的石凳上。

鞋穿着难不难受只有脚知道

几天前看到一篇文章,评价最近完结的《生活大爆炸》第八季,读完之后我总想把这个网页链接分享出去,可笑的是没有找到地方去分享。分享到Google+——似乎应该加一点评论才好;分享到Twitter——本来已经准备不再使用。社交网络的频繁使用使得“分享”这个操作异常简单,大量的网页和图片、视频被分享到各个网站。这是很奇怪的一种状态,希望把自己见到的分享出去,即使没有人真正在意。 我觉得这是因为在做某事情之前,预先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一个次要的不重要的目标。比如说以前读书,睡觉之前或者吃饭之后总要读几页,这没什么不好,但内心深处还是希望自己能够尽快读完,希望在豆瓣上将这本书标记为“已读”,希望想象中的某些人知道自己“读过”这本书。仔细思考之后发现,自己抛弃了读这本书的最重要的目的,读懂作者写了什么。我认为,受不受教育倒是其次,阅读一本书难道不是为了了解一个故事或思想的全过程,感受作者所要传达的思想或理念吗?俗话说,鞋穿着难不难受只有脚知道,至于到底穿什么鞋即使别人对此有看法,其实也不重要。“分享”的冲动是掩耳盗铃的做法,营造了一种假象,在别人看来似乎这个人热爱阅读,而实质上只有自己才知道“读过”一本书是怎样一种体验。 与读书类似的就是看网页了。Inoreader目前是我最主要的阅读来源,但实际上我在这上面看新闻的时间并不很长,每天会浏览几次,最喜欢的是“新闻”栏目的纽约时报和Solidot,以及“博客”栏目的某些博文。由于写博客的越来越少,所以时不时能够看到自己想看的内容。实际上,这和Twitter的模式有些类似,大量带着或不带链接的标题式内容出现在屏幕上,真正读过的是绝少数,而似乎是出于习惯的原因,总是会分享几条。出于以上的原因,我觉得自己应该减少在Inoreader上面逗留的时间,再加上登录Twitter非常麻烦,所以我也控制自己浏览Twitter的次数,尽量减少到不再浏览。感谢有Instapaper等应用的出现,有些内容可以保存下来以后再看,但我觉得真正重要的是自己去看,而不是向别人表明自己看了什么。 所以,首先应该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读一本书,看一个网页,等等,如果自己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在这上面,就应该明确什么是最重要的,什么是自己想要的,什么是目的,无论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从精神上的目的这个角度看,好像以上所说的无意义又有了一点

金庸的武侠小说

看完了《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这两部很精彩的武侠小说,接着要看“射雕三部曲”的最后一本《倚天屠龙记》了。印象里好像以前看过,但不确定,即使看过,至少是没有看完。有一天晚上听广播,里面有个重播节目叫做“重温80年代经典”,那一期说的就是金庸的武侠,忘记是电影还是电视剧了。最后主持人说在神雕侠侣里面郭靖和黄蓉战死襄阳,弄得我在读《神雕侠侣》最后一部分的时候一直想着这个,心想可能马上就要发生,感觉很可惜。幸好,小说里没有写这一结局,对我来说也算是可以心满意足了。 《射雕英雄传》看过电视剧,黄日华和翁美玲主演的,《神雕侠侣》以前电视上播放过,但没有全部看过,2014年好像还出了一个新的版本。不得不说的是,看书所感受到的精彩远比电影或电视剧来的强烈和持久。因为首先,看书需要更长的时间。这两本书都是长篇,看完一遍要花数倍于看电影或电视剧所需的时间,这样就在大脑中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象。其次,与电影或电视剧构造出的场景不同的是,文字呈现的画面没有那么直接,需要读者自己去想象,甚至郭靖、黄蓉、杨过等人的长相,都要在大脑里面自己创造。尽管影视人物的形象会对心中的想象有所导向,但可以肯定的是,大脑想象出来的人物会更丰满,更立体,更不用说心理活动和大场面场景的再现了。 除了看金庸武侠小说之外,关灯之后我还喜欢听武侠评书。以前有很好的广播电台在固定时间播放评书节目,现在没有这样的电台就自己下载到手机里面播放着听。主要听的就是单田芳的评书,《童林传》早就听完了,《三侠五义》也刚刚听完,现在在听《白眉大侠》。听武侠评书我喜欢的是那个味道,它不像小说那样纷繁复杂,评书里面的角色比较脸谱化,故事情节也较为简单,所以非常适合睡前听几段。单田芳的口音很有趣,是东北口音,有不少歇后语和贯口,而且他还能赋予不同角色以不同的口音,比如几个典型的角色:房叔安、徐良、臭豆腐冯渊。 根据金庸的武侠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有很多,昨天在YouTube上听了几首主题曲,非常不错。我还有小时候看《倚天屠龙记》的印象,不过在剧情方面没有多少记忆。看完小说我觉得基本上就可以不看电视剧了,不过如果把某些段落拍成电影,或许还值得一看。还有几部很好的武侠小说还没有看过,比如《天龙八部》就只是读了一点点,后面会持续读下去。至于说从小说中获得什么,我觉得应该是一种体验,江湖英雄豪情万丈。小说本身的剧情就已经非常吸引人,

《生活大爆炸》第八季结束

《生活大爆炸》第八季最后一集今天看完了,最后一集是明显的剧情收官,对这个剧里面的每个主要角色做了交代,Penny和Leonard去结婚了,暴露一点隐情可能为后面一季做铺垫,Howard一家出现了尴尬的“第三者”,Raj找到对象,而Sheldon却和Amy分了手。 IGN 网站上有一篇对这一季剧情的分析和评价,作者认为《生活大爆炸》逐渐变得低沉,下一季也可能继续这种感觉。 不得不承认的是,我也有同样的感受。当然我基本上是每个星期五最迟星期六就下载最新一集的《生活大爆炸》来看,考虑到这一季已经结束所以我搜索了关键词看了一篇评论文章。这一季以及包括之前的2到3季给我的感觉就是没有以前那些剧集那么搞笑了。有时候想看一点搞笑的东西我还是会重复播放前3季的《生活大爆炸》,有些部分的确非常搞笑。我想,之所以喜欢看之前的剧集而不是最近的,应该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看宅男、极客不同寻常的生活故事吧。正是由于这样的群体在生活中基本上没有原型,而电视剧用非常夸张地手法表现出来了。而当剧中主要人物遇到意中人之后,慢慢地就开始考虑将感情稳定下来的事情了,和以前不同的是,他们生活中出现更多的是感情问题,因而也就有很多这样的场景。Penny开始了新的职业,获得了稳定的收入,Sheldon遭遇了职业危机,不过也最好过了关。种种迹象表明,生活已非昨日,生活还要继续。 我也看了不少美剧, 《生活大爆炸》并不是最好的美剧,但是却 是在闲暇时候最适合观看的,比如吃饭的时候,或者不希望自己太注意剧情的时候,可以完全的放松。后面还至少有两季,我想我是会继续关注的。

翻译:What Girls are Good For: Happy birthday Nellie Bly!

2015年5月5日,Google在首页放上了 Doodle ,以纪念Nellie Bly的151岁诞辰。我尝试着对那段说明文字进行了翻译。 原文如下: What Girls are Good For: Happy birthday Nellie Bly! googleblog.blogspot.com · by Google · May 4, 2015 In 1880, the Pittsburgh Dispatch published an article titled "What Girls Are Good For.” In dismissive terms, the column’s author wrote that women shouldn't be allowed to work because their place was at home. Days later, a pseudonymous rebuttal appeared in the paper. The response, by a 16-year-old girl whose real name was Elizabeth Jane Cochran, argued how important it was for women to be independent and self-reliant. Within a decade, the author of that response would become known worldwide as Nellie Bly: a hard-hitting young journalist who went undercover at a lunatic asylum and traveled around the world in a record-breaking 72 days. Throughout her life and career, Nellie Bly spoke up for the underprivileged, the helpless and minorities, and defied society’s expectations for women. We

这副眼镜经不起我这样折腾

戴眼镜时间长了就想,要是自己不戴眼镜该有多爽啊!但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而目前我戴的这副眼镜才配了1年多一点,已经不成样子了,所以我打算明天去再配一副。不敢去眼镜店,主要是太贵,花不起那个价钱。 我现在戴的这副眼镜,第一次被我连衣服一起放到洗衣机里面洗了,不久之前的事,让我度过了一个模糊的早上。还好有备用的眼镜,取下螺丝凑了一副新的。第二次被我坐了,没有第一次洗衣机洗的变形的厉害,但也是差点戴不了了。就在今天下午,我把眼睛放到坐凳上,心里面还在想,一会一定不要忘记眼镜,否则会被坐坏。可就是转身拿件衣服的功夫,就完全忘记了刚才的嘱咐。悲剧! 我觉得自己还是比较有把东西归位的意识的,把用过的东西放到原来的位置上,不太乱放东西,可显然这种意识还不够强烈,有时候还是会把东西随手放,以为自己记得。以后可不能这样了。特别是眼镜,离不开的东西,脆弱的经不起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