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六月, 2019的博文

左右两派

今天早上听了罗振宇以前在《罗辑思维》里讲的两个节目, 一个 是对左派说的, 一个 讲的是美国的右派传统。 前一个节目很短,实际上是对国内某些“左派”的回应;后一个节目有 50 几分钟,详细地阐述了美国保守派思想传统。从节目里了解到两本书,分别是《唐宁街岁月》和《别想那只大象》。 我觉得罗振宇讲的两个内容都挺不错的。这回到了一个基本的问题上面:让人替你读书是否可能?首先,我认为读书是一个私人的、个性化的事情,怎么读、怎么理解都靠自己,真正的读书并不是为了考试,所以很难让他人代替自己读书来节省自己的时间。另一方面,有一些书是可以让人给自己读的,不是为了记忆、理解书中的内容、观点,而只是一次对书的内容的大致了解。如果觉得不错,自己可以深入了去读;如果觉得不喜欢,就可以过掉。总之,我认为罗振宇以前的这些节目是有一些价值的,并不是在实际中不成立的事情。例如,小说、哲学著作并不适合让他人讲给自己听,历史学方面的内容则是可以的。 从他对国内左派的回应看,一些所谓的左派可能在言语上对他进行了攻击。我曾经天真地以为,为了使自己在观点上既不偏向于右又不偏向于左,最好多关注两派人的各种观点,“中和”一下。实际上,观点层面是没有必要搞这种调和的,也没有用。第一,具体的事情有具体的观点,一件事情有左的观点在另外一件事情上又可能有右的主张。第二,观点要基于事实,而非其他人的观点。其他观点需要有说服力,最好也应该有充分的论据。第三,偏左或者偏右都是很正常的,只要不极端到无知、狂妄的地步就好了。第四,“关注”别人的观点并不解决问题,关键是自己的认识和思考。 对于不同意自己观点的人,或者分属“不同阵营”的人,我很讨厌那种将对方妖魔化的思维。比如语言攻击,通过骂来打击与自己观点不同的人,是一种气急败坏和对自己主张不自信的表现。如若不然,把自己的观点讲的更清楚明白、更具有说服力不是更好吗? 罗振宇比较多地介绍了右派的保守主义传统,但他又不是主要地谈政治,而是从右派的思想根源那里告诉听众能够吸收到的人生经验。 比如,保守主义倾向于认为人不能穷尽知识,人很难完全了解一个事物的全貌,所以保守主义喜欢渐进式地改良而不是革命,希望依靠自己的经验积累去推动变革而不是设计出一个完美的未来。又比如,保守主义思想里崇尚个人的奋斗,相信人自己应该且能够对自己的生活负责,而不是等着别人帮助。他将这种思

失手打碎了我最喜欢的 KeepCup

KeepCup 是我最喜欢的玻璃杯。它可以用来泡咖啡,泡茶也特别好,我也经常用它来冲豆奶、麦片。可惜,今天早上不小心打碎了这个漂亮的 KeepCup。

用户有理由使用更好的免费服务

我是很喜欢使用免费服务的,比如 Google、Gmail、YouTube、Drive 这些都是极好的免费服务。这些服务总是能够满足我的预期和需要,又没有多少值得抱怨的地方,在其同类服务当中可以排到第一,我不能想象离开它们会怎样。 免费服务的一个问题可能就是数据和隐私担忧。确实,我会让 Google 收集自己的各种信息作为使用这些服务的“代价”,比如了解我的喜好、投放个性化广告、追踪我的位置等等。这些方面既可以说是比较可怕的,也可以说是能够改善服务体验的。如果我看到的广告符合自己的需要,是不是比看到无关的广告更好一些呢? 我也不是说要对自己的数据、隐私完全地无所谓。合理地付出一些隐私,可以改善服务体验;无限地贡献数据和隐私,那就相当于自愿被监控。后一种情况我是觉得很毛骨悚然的。至于什么是“合理地付出”,我认为首先你应该相信自己的服务供应商,比如我就比较信任 Google。不信任的,最好对其保持戒心,甚至不使用。其次,你应该为自己的决定负责。 我最近遇到一个极为恶劣的服务 Peak。这是一个锻炼大脑的应用,并不是免费的,但可以免费下载。它的问题,首先是频繁地向用户发送推广邮件,“取消订阅”没有效果。第二,它在用户登录之后就立即获取用户的年龄、学历甚至专业信息,我认为是不合理的。第三,用户关闭账号只能通过应用。最后,用户在应用里甚至不能打开自己的信息页去关闭账号,因为首先会有一个评估测试,用户要么付费升级,要么看视频。这是我认为其最恶劣、卑鄙的地方。 我也尝试过几百个 Android 应用了,Adobe 的一系列应用也很差,不过没有比 Peak 这个应用更差劲的了。哪怕是免费的一部分服务,我认为用户也不值得去尝试。 国内的应用问题更多。我不能忍受的有两点。(1)大规模请求权限。一些与服务无关的数据,是很多国产应用要求获取的,这很不合理。(2)开屏广告和推送信息。这似乎成为国产服务的标配了。在我看来,一个应用应该有它的核心服务,用户打开它也只是为了使用这项服务。打开应用就看广告,有些把用户当成自己赚钱的第二个来源的嫌疑。有一个词叫做“割韭菜”,用在开屏广告这里我觉得非常恰当。这会造成很多不方便,我觉得严重影响到用户的体验,反正我是无法忍受的。 哪怕是免费服务,消费者也应该有更好的体验。倒不是说不应该显示广告或者获取数据,我认为应该做的更合理一些,至少

不使用电子支付一周后的感觉

至少有一周时间我没有使用微信或者支付宝来进行电子支付。如果要出门,那就准备好一些钱带在身上。我倒是进行了一次网购,所以也不算完全的不使用。我想后面网购也要减少,没有了亚马逊感觉并没有很好的网购平台,京东我个人并不十分满意。 至于说感觉,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感觉。关键是并没有觉得有多么不方便。包括在超市购物或者麦当劳、饭店吃饭,都没有感觉到不自然的。所以我想我是能够逐渐完全抛弃电子购物的。 使用纸币消费,一个好处是能够感受到钱在减少,有助于理性消费,减少不必要的消费。有些东西我觉得买的时候觉得很好,认为自己很需要,可是一旦买了又会觉得没有什么用,完全是浪费金钱。

什么是“双重思想”?

凡是现在是正确的东西,永远也是正确的。这很简单。所需要的只是一而再再而三,无休止地克服你自己的记忆。他们把这就做“现实控制”;用新话来说是“双重思想”。 知与不知,知道全部真实情况而扯一些滴水不漏的谎话,同时持两种互相抵消的观点,明知它们互相矛盾而仍然相信,用逻辑来反逻辑,一边表示拥护道德一边又否定道德,一边相信民主是办不到的一边又相信党是民主的捍卫者,忘掉一切必须忘掉的东西而又在需要的时候想起它来,然后又马上忘掉它,而尤其是,把这样的做法应用到做法本身上面--这可谓绝妙透顶了:有意识地进入无意识,而后又并不意识到你刚才完成的催眠。即使要了解“双重思想”的含义你也得使用双重思想。 ——摘自乔治·奥威尔《一九八四》

DNA 信息的隐私问题

我昨天在《果壳网》读了一篇介绍 DNA 检测可能存在的隐私泄露的 文章 。文后的几则评论表明一些读者可能不太理解这种担忧的意义。我想了一会后意识到,这篇文章如果提出大规模信息收集可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隐私风险的话,或许就更容易让人理解了。 单个人的基金信息是很容易获取的,现在的检测手段也不昂贵。所以网络上有很多人“晒”自己的 DNA 测试结果,揭示自己的先辈是来自世界上那些区域的。 《果壳网》的这篇文章介绍 DNA 检测,使用了一个例子来说明它的强大之处,警察通过 DNA 信息终于抓住一个连环杀手,可以说大快人心。不过,这种结果也很容易让人担心,自己的 DNA 信息是否有可能被滥用的可能? 这里的一个前提是存在大规模的 DNA 信息收集和处理。因为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进行 DNA 检测,这些信息由 DNA 检测公司保管,它们有泄露的可能。如果一个实体掌握了很多人的 DNA 信息,那么使用这些信息来了解一个人、甚至他/她的后代的健康等状况——如文章中所提到的,就可能存在被滥用的可能,比如歧视。 对于隐私担忧不屑一顾的人,可能说自己也没有什么好隐藏的,或者说自己的隐私无论如何都很容易被收集,担忧甚至采取措施保护都无济于事。还有一种说法是这种信息收集有助于一个社会变得更安全,就像文章里的例子,一个十恶不赦的人终于被抓获归案。 无论如何,我认为这种担忧还是有必要的。任何一个事情无论它看起来多么合理、有益,保持对它的警惕态度也不是没有必要的。确实,我掌握几个人、几十个人的 DNA 信息或者其他什么信息并没有多大用处。可是,如果我能够使用更多人的这些信息来分析甚至监控又会怎么样呢? 对于隐私安全有一种态度我无法反驳可又觉得没有道理,就是上面提到的那种“无所谓”的看法。“收集”和“不收集”信息是一个抉择问题,而“收集”本身则是一个程度问题。不能够因为有收集,就彻底放弃隐私。 类似的,在网络上我们可能会贡献出自己的一些隐私和数据,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无视任何对自己隐私的侵犯行为,“束手待毙”。我们可以审视甚至有意地去抵制,来捍卫自己的一些尊严。

我似乎要更多地写博客了

写博客对我来说似乎是一件很郑重的事情,要有一些思考、语言的组织,很多时候写着觉得不好就将其归入草稿而没有发布出来。即使写出来的,经常的感觉是写的不好,都不敢去看以前写过的东西,所以老是有一种迟疑的感觉。 不过仔细想想,我写博客只是为了完成对自己想法的表达,没有什么扩大影响力或者类似的愿望。写出来,只不过是想让自己对一个话题、问题有更好的思考,至少把自己已经想到的写出来。所以我可能会更频繁地更新博客,来表达自己的看法。 我看到有一个言论觉得很合理,那就是:自己对观点的表达没有丝毫说服别人的意思,无论自己的观点合理与否。实际情况就应该如此,表达的权利是自己的,与别人无关。只要不去攻击、骚扰别人,自己怎么表达、表达的如何,又有什么关系呢? 与之相对的、我认为不好的一种表达,就是抱着说服别人或者打压别人的观点的目的。我曾经就意识到,一个人看法、观念的转变,需要自己去完成,没有其他人可以帮助到。确实,一些人、一些言论、书籍确实可以起到改变一个人的作用,不过对于我们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就不要去渴求那种力量了。 所以我认为应该毫无顾忌和保留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哪怕这种看法不对、极端甚至可笑、错误,最关键的是要真诚,即真正是自己所相信和思考过的。这种真诚的力量最为可贵和强大,其他人就没有必要干预这种支持了。当然,交流、讨论是必要的,我这里所说的“干预”是那种没有交流预期的对话。 对于别人发表的、我们不认可的、认为可笑的言论,我觉得能够做的就是默默地搞清楚其错误、可笑的地方到底在哪里,如果可以的话,检视一下自己在这方面的看法是否有问题,是否经得起事实和逻辑的审查。 对于别人看法的思考,能够使我们一窥其思维方式是怎样的。得到这样一种感觉:哦,原来还可以这样看问题啊。对于自己看法的审视,则是出于谦虚谨慎的前提,毕竟自己也不可能总是正确的。不去攻击别人,主要的原因是我们彼此毫无关系,何必多事和自讨苦吃?

Google Photos 的特效图片推荐功能

Google Photos 总可以把一些照片变得特别好看,比如下面这张我昨天下午拍摄的。 类似的还有两张。

谎言的代价

看完了 HBO 的迷你剧《切尔诺贝利》,这是一部特别精彩而又很沉重的美剧。 这部迷你剧展现了苏联“切尔诺贝利事件”发生前后的不同人的命运,剖析了事故发生背后的原因。因为它是电视剧,属于艺术创作,所以可以肯定的是,它并不完全是历史事实。剧中进行不懈调查事故原因的一个女科学家,就是虚构的,代表的是历史上的若干名科学家。一些情节上肯定也有艺术改编。我认为这种改编不仅是合理的,而且是必要的。 电视剧、电影在演绎历史事件的时候,我认为适当的改编是非常恰当的,否则可能就不具有艺术观赏性。所以,影视作品不太可能向观众传递具体的历史事实。不过,一些理念、思想、意识,虽然历史和现在之间隔着几十甚至上百年,但它们的内涵是不怎么会发生变化的。比如,尊重人的生命的理念,尊重事实的理念,无论如何都是不应该被遮蔽的。 我觉得《切尔诺贝利》所要呈现的就是“谎言的代价”。说谎很容易,说真话则很难,甚至有风险。可是,如果任由谎言横行,那么就相当于背负着真相的“债”,最终是有要偿还的一天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原因如果不调查清楚给人们一个真相,那么类似的灾难还可能继续发生。

广州的居民楼和三元古庙

昨天去白云区转了一转。有一些小巷子,两边的房屋建筑盖得很高,离得很近。看着行人在很窄、很昏暗的巷子里行走,或者在窗口忙碌着什么,感觉很温暖,很有家的味道。 我还去了三元里,那里有一条抗英街。三元里在近代中国历史上是很著名的。 一个很小的古庙,里面有少量的历史陈列,介绍了 三元里抗英 的历史。有一台古炮台,上面刻有铭文,可能是清代的东西。庙虽然不大,不过还有人询问它的位置,可见其名声在外。

默克尔的哈佛演讲

德国总理 Angela Merkel 在哈佛大学的毕业演讲( YouTube )是值得一看的。她分享了几点建议,其中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两点:突破墙的围困和 不要把任何事物当成是理所应当的 。 哈佛网站 报道了她的演讲内容。 默克尔从现实中存在的柏林墙开始讲起。柏林墙是为了阻隔人们的自由移动,不过即使被柏林墙所阻碍,人的内心的思想是无法被阻断的。柏林墙已经倒掉了,不过现在仍然有很多墙,无论是物理意义上的还是虚拟的墙,在发挥着其可笑的违背历史潮流的作用。 人的头脑也可以形成自己的墙。屏蔽掉自己不喜欢的信息、不同意的信息,甚至是事实,选择接收、相信自己喜欢的内容,哪怕这些不符合事实,没有依据。这堵墙,是自己头脑建立的,其他人不可能触及到它,需要自己去反思和突破。 突破墙的一个重要的渠道我认为就是寻求事实。有很多打造自己头脑中的墙的行为,实际上就是不分清楚什么是事实,什么是观点,或者错把观点当成事实。考察一句话、一篇文章的时候,我觉得读者应该意识到自己所看到的内容哪些是观点,哪些是事实。 当然,一个人不可能穷尽事实,阅读新闻报道的时候,也不能看到所有的事实。对于前者,我们应该保持谦逊,时刻能够意识到自己的看法并不完全正确,有可能存在偏颇。对于后者,则要求我们有查询信息、追踪信息来源的能力和意识。转述的东西,往往是不太可信的,或者说不可全信的。 默克尔还一再强调不要把民主、繁荣当成理所应当的。这可能是对当下国际政治环境的一个警告。我理解,如果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相信民主、自由等价值观,不再认可自由贸易所能激发出的市场活力,这些现在看起来很正常的东西也许就会消失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