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四月, 2022的博文

好用的待办事项应用

之前我一直使用 Google Tasks 记录自己的待办事项。后来使用了微软的 To Do 和 iPhone 自带的待办事项(Reminders)。它们都还可以,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微软 To Do 是跟工作相关的,基本功能都有。iPhone 的待办事项应用一个好的方面,我觉得是其在不同设备间的衔接,也就是你在一个设备上创建的提醒或待办事项会自动出现在另外一个设备上,然后给你提醒。此外,Siri 也挺强大的,创建提醒往往不需要使用手指,提供语音就能完成。 最近我发现 Google Tasks 有一个方面做的比较好,比那两个都好一些,而且只限于手机应用。这个功能就是重复提醒。使用这三个应用都可以设置重复提醒,每个月提醒一次或每周、每年。Google Tasks 则能够定位到比如每个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五,或每周的周一。我觉得这个设计很方便,因为具体到每月的某一天有时候没有意义,如果那一天是周末呢?具体到周几,则更符合工作上的要求。美国的一些假期也是这样设定的,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而有了这样的考虑。 再有就是 Google Tasks 有日期的任务会出现在 Google 日历里。Google 日历是一个漂亮的服务,它能够把用户的日程、待办事项和提醒聚合在一起,很方便也很有用。

断章取义

有时候我会看一下普通用户的 Twitter 时间线。今天看到一则 推文 ,附上的文字是:CNN 驻华盛顿特区的国家安全记者 Kylie Atwood 摊牌:就是要抹黑中国。也有人在 YouTube 分享 了稍长一些的这个视频。听这个记者说的,我理解她大致意思是分析、对比了 Biden 政府跟之前的 Trump 政府在对华策略方面的异同。Reddit 有人 指出 了此信息的误导性,即她指的是 Trump 政府的做法,当然我们知道后来被 Biden 政府延续了。 我判断此视频是典型的“断章取义”。原因有二。(1)CNN 记者说的不是 CNN 这个媒体要“抹黑中国”,这里面完全没有这个意思。如果这样理解,那就是理解力低下或没有去理解的缘故。(2)美国历届政府的对华策略、战略并不取决于一个 CNN 记者,不会由她来发布。策略这种信息也不是机密,之前大家都不知道,现在因为一个记者而泄露出来。策略会变成行动,行动反映的也是策略。Trump 政府执政 4 年对华行动有目共睹。她说出来了,根本不算“摊牌”;她不说,也不是没有人知道。她在对比 Biden 策略跟他前任的区别,有一个“合作”,但现在还看不出来有具体行动,这是她的意思的一部分。 我猜测现在是不是有一批人喜欢或者擅长搞这些东西,感觉是“煽风点火”。准确的说,是把自己已经持有的观点用更多的“证据”佐证、确定下来。说实话,这到底传达了什么新的东西了呢?实际上完全没有。我在 Twitter 上也看到一些人有类似的做法。明明是一个无关紧要的评论,却被解读或表现的似乎是权威专家的看法。对于任何问题,大家有不同的看法其实非常正常。有错的,就有对的,有左的,就有右的,有温和的,也有激进的。批评别人的看法可能还有一些益处,断章取义的歪曲别人的看法则背后似乎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人们在网络上或者是匿名化状态下,更容易表现出自己的情绪。这些内容会是不是专门为这些情绪设计的?爱的愈爱,恨的愈恨。如果是有意为之,有所企图,倒也无可厚非,算是一门生意;可如果习惯于此思维,是真正的被误导,则需要想办法发展对事物有更深一层的认识的能力。

做就是了(Just Do It)

我一直想完整的读一本英文书,今天终于读完了一本,第一本。这本书可能是畅销书,读起来不难,而且也不长。算是一本励志书籍吧,我觉得。说的道理不晦涩,只不过可能少有人这样表达。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runsheng (@runshenghe) 除了解释一个道理,还要发明一些概念,这样才能把自己的道理上升为理论。这是我的感觉。我觉得我们在思考和看待一些事情的时候,也可以试图发明一些概念,这很困难却值得。 这本书谈了失败、困难、痛苦,感情,婚姻,幸福,最后还谈了死亡,所围绕的中心点是一个词:Entitlement。作者显然是批判它的,认为人不应该老是认为自己应该享有什么。我还需要再看一遍它,来理解这个词的深刻含义。 看第一遍后,我从这本书中得到了一些我认为有益的启发。以下是我的一些印象。 首先是如何看待失败、困难、痛苦。没有人愿意经历这些,但经验表明人生大多数时候就是这些。面对这些,承受这些,而不是逃避它。而且不应该是被迫的承受,要主动经历和感受这些痛苦。有人可能会说这是“自虐”。这是从结果看。其实如果从来源看,如果确实存在这些磨难,无论你怎么应对,你最终都需要去面对和应对。逃避只是延迟感受痛苦的时间,而那时候痛苦可能更巨大。我觉得这是对像我这样有“拖延”习惯的人说的。一旦有觉得比较困难的事情,就故意的把它放到下周或更久远的时候去做。其实,开头动手是最关键的。真正做起来,事情也没有那么难。而且,有问题和困难就去解决,而不是等着期盼它们自动消失。 其次,我们得思考和研究那些事情对自己是有价值的,哪些不是。譬如说友谊、爱情、婚姻、事业,其重要性很可能比其他一些事情要突出。我们得重视和在这上面投入,而不应该把重点放到其他地方。这个经验看起来容易,但真正判断和执行的时候却没有那么简单。我觉得人总是愿意体验一些肤浅但直接的愉悦感受,而忽略了思考这些东西之下的价值,并与自己的价值观作比对、筛选。 还有,我觉得对我来说特别重要的,是过自己的生活,还是过给别人看的差别。总是希望自己是“对的”,我指的是在任何方面,这样会给别人以及自己一种错觉,即这个人接近于“完美”。遭受到别人的误解,自己会觉得非常难受,急于纠正和解释。我前段时间有过这样一次经历。后来我想了一下,有两个原因支持自己没必要这

MacBook Air

几天前下单买的 MacBook Air 很快到了。5 年前买的那台 Dell 电脑最近显示不正常,是到了换电脑的时候。我对电脑的使用要求不多,能够访问 Google 和 YouTube 就好了。昨天晚上开机后进行了升级,安装了 Chrome,确保 Google 可访问,电脑的其他方面还没有仔细研究。 让我大吃一惊的是 Mac 上面的应用市场居然一款 Google 应用都找不到,我起初还以为是我所在的应用市场不对。好在可以自己下应用程序进行安装。其实安装好 Chrome 后我常用的服务都自动有了。 我从去年年底买了 iPhone 到现在把 Apple 各个类型的设备都买了一遍,用了大概半年时间。我觉得我追求的就是一个可靠性问题。无论是手机、手表还是电脑,我相信在未来几年内它们都能够发挥出稳定的表现,方便我随时使用。HomePod Mini 是最令我意外的,本来都准备退掉了,后来已经发货了就算了。拿到后发现它真的很适合在家里听音乐和播放播客,比耳机不知道要舒服多少倍。 Apple 设备间的互通性作的挺不错。还有人觉得它的生态系统不错,除了系统设计之外,这可能还与自己的熟人圈子的选择有关系。这些都是用户所体验到的。仔细想想我自己为什么选择 iPhone,除了前面提到的那个主要因素之外,还就是 Apple 的广告。有很多广告确实拍的很好,很耐看。 买了商品之后就是体验了。我会注意商品的设计元素,有的东西真的设计的不错,跟其他东西拉开差距。就像一个网站的设计一样,差别还是挺明显的。 手机方面我还想体验一下 Google Pixel 6,据说不错但也有很多问题。因为当前疫情管控的原因,我是不敢通过 Amazon 海购手机了。以前 7 天能到的东西,现在很可能需要等上 1 个月。这些商品杀毒之后还要隔离,幸好我之前买的东西不是急需使用的。

海外包裹

三月底我在亚马逊德国买了两个东西。4 月 7 日,这个包裹由顺丰从荷兰运到了广州。过了一天过海关,又过了两天被拉去“隔离”。然后离开广州到了顺丰赣州的仓库,然后可能又要隔离 7 天。时间加起来,我很可能要等 1 个月才会拿到我的东西。 我估计各地的防疫政策可能类似,对于海外包裹,需要隔离 7 天。广州还 要求 收到快递的人去测核酸。不过,我觉得不太合理的是,我的海外包裹不是已经在广州隔离了 7 天了,怎么去到另外一个地方又要 7 天?可能,政策下达的时候没有把细节写的那么细,“全部海外包裹”涵盖了各种情况,无论这个包裹之前经历了什么,在一个新的地方都不算数。 这样当然易于管理,因为适用于任何地方,不过却降低了效率。听顺丰客服人员说,不少人的海外包裹都经历了这样的延迟。疫情期间我觉得还是不要在亚马逊买海外产品了,否则这之间的等待时间很有可能会比较长。没有了以前海外购时那种快速送达的体验。 我一开始比较怪顺丰,在与客服讲话时有点情绪。实际上跟它们没有关系,它们也无能为力,不这样做看起来是明显违背政策。可是,我仍然觉得这样执行政策也没有道理。主要是没有真正对病毒进行控制,在之前的城市不是已经控制了一番了。疫情期间总是会有一些奇怪的情况和事情出现,跟疫情一样,是百年不遇的。

机会主义者

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也有一个节目叫《60 分钟》,跟 CBS 的同名。好几天前看了这个节目的 一集 ,内容是关于 Trump 卷土重来的可能性的探讨。印象很深的是节目中主持人对美国一个竞选州长的政客的采访,这个政客之前在 Fox News 工作,现在得到了 Trump 的支持。采访者问她对 1 月 6 日冲击国会事件怎么看,她没有正面回答,却反击说澳大利亚的人缺少自由,也就是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所赋予的持枪的自由。这跟记者的提问完全不相关。查了一下,澳大利亚 并没有 禁止人持枪,只不过管理相对严格许多。这跟历史上的 枪击惨剧 有关系。“自由”并不等同于持枪的自由,看“新闻自由”排名其实澳大利亚还 高于 美国,公民 自由指数 排名上澳大利亚进入全球前 10,里面也没有美国。当然,这些排名只能作为参考,很可能不是绝对的和最权威的。 这个竞选州长的政客更突出的一点是重复和鼓吹 Trump 的谎言,即选举被操纵,存在舞弊,民主党、主流媒体、多个法院都联合起来压制证据或者对证据视而不见。这可能是她得到 Trump 支持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还有一个竞选者不愿意重复他的谎话,之后被抛弃了。具体这个人我查不到,是在 Twitter 上看到的。媒体对这种“模式”有 报道 。 It’s not a coincidence that @GOP response to losing an election by over 8 million votes is the same as Russia’s response to war crimes: it didn’t happen. Accuse the other side of what you did. That’s the playbook of autocrats. Truth and facts have no meaning. Call it a hoax. — stuart stevens (@stuartpstevens) April 4, 2022 Twitter 上有人把共和党人罔顾事实的思路跟普京相类比。我倒觉得他们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两者可能都是一样的,无非是希望拥有权力的时间更长一些。 那个竞选州长的候选人表现的对“大选舞弊”深信不疑的样子,要么是愚蠢,要么是机会主义者。头脑稍微不简单的人都不太可能相信阴

两种工作状态

我发现最近我的工作状态实在太差,给我留下的印象就是自己似乎没有做什么东西。几周几个月也就这样过去了。再晃荡一会儿,今年也将差不多了。一个背景信息是,我接手了一些比较困难和之前没有做过的任务。领导也有参与,使我觉得自己似乎按着领导的指示办就好了。 这里面有两个问题值得我写这篇文章。首先,是我时常出现的拖延。以前有过很可怕的经历,所以我现在不算是特别的拖延,但也有故态复萌的趋势。最近看了一本书的一小部分, The Subtle Art of Not Giving a F*ck 。 作者谈了“幸福”,人的幸福感不在于人处于幸福中的状态,即无忧无虑的时候,而是把忧虑处理解决掉的过程中。作者还谈了“付出”。大意是,你所纠结的、苦苦思索希望解决的问题,决定着你的成功。这些“纠结”就是痛苦的来源,人愿意为什么痛苦付出,反映出痛苦的价值。这些论述让我想起了叔本华的幸福论。 拖延其实就是回避问题的一种反应。把问题放到明天、下周或者下个月,反正现在自己先舒服一下。有点像饮鸩止渴,并没有真的舒服,而是积累着将来的更大的痛苦。所以,勇敢的面对问题和困难,采取行动总比什么都不动要好。 其次,使我不积极主动的毛病。喜欢做领导分配好的任务,没有分配任务则自动将其视为自己的时间。不是说这样不可以,偶尔放松一下也没有关系。可是,问题是,如果自己一种使用这种态度去工作,那自己和很多人是不是就一样了,就放弃更高的追求了?“混日子”是一种很容易也很让人沮丧的状态。如果说对自己负责的话,就得脱离这种状态。 工作其实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不需要多少大脑的参与和思考,一部分更偏重思维。我觉得自己在等工作的时候,思维就几乎停滞了,不想思考问题,也不愿意去了解问题。转变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去主动沟通,了解问题,从问题中寻找自己可以开展工作的方面。有时候多跟领导交流一下,自然就有一些问题和工作出现了。 我得加大力度解决这两方面问题。近期我还要继续开始跑步,天气热了,得加强锻炼了。

饭否

几天前我又登录了有四五年没有使用的饭否,这个类似 Twitter 的特别的网站。饭否的用户有很多把这里当成自己的“树洞”,很多私密的内容发在那里。不过其活跃用户数量估计应该不很多。我以前把它当成是 Twitter 的替代选项,那时候我还用着豆瓣,而且是狂热用户。 现在饭否的人似乎更少一些了,当然也有那些仍然在发帖的人。它有两个突出的变化:(1)发布的贴文需要等待审核时间;(2)不能上传或更改自己的头像。我想这应该是不得已而为之。 饭否作为一些人发表简短内容(140 字)的地方,仍然有它吸引人的地方。我觉得重要的是发布,而不在乎传播,或有多少人看到。大量账号都是需要申请才能看到的。可能“私密”恰恰是它吸引人的一个重要因素。有很多想法和看法,我们并不希望自己认识的人或朋友圈里的人看到、了解,饭否恰恰填补了那个空缺。 我个人不太放心它的地方,一是内容无法导出,没准儿那天它关闭了,自己的内容就消失了。二是它的内容审查,这一点尤为重要。其实我个人也没有遭遇过什么审查,遇到过几次,只不过是说内容不适宜而被删除了。我估计我发布的东西 99% 不会被过滤掉,而且受众也很有限。可是,我喜欢的那种感觉就是自己的东西没有人可以将其移除,或者说,对于某些内容我很确信没有人会去将其删除掉。 我看到很多人在 Twitter 上讨论“言论自由”。首先需要明确的是,Twitter 作为一个平台并不负责保护你的言论自由权利。同时,它必然尽可能让用户体验到那种自由,否则它就失去了吸引力了。很多人 投票 认为 Twitter 没有坚守这个原则。比较而言,我认为 Twitter 的自由度还是挺大的。 我知道有一种看法或者说“叙事模式”,说自由派的媒体、科技公司都在审查保守派的言论。不只是 Twitter,也有许多证据支持 Facebook、YouTube 在做这些事情,更不用说看起来立场更明显的媒体了。一种应激反应是离开这些平台,去自己喜欢和舒服的地方。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要仔细考虑是否确实是因为自己的观点有人不同意和反对,而就把自己“禁言”了。还是说,自己也需要遵循某些规则,而这些规则适用于所有用户。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各大科技、互联网平台串通起来打击某一部分他们不喜欢的人的观点。这其实是有阴谋论色彩,需要有证据作支持。没有证据之前,此论不足道。

事实检查

美国前总统 Trump 最近接受采访时 提到 了 Biden 家族接受莫斯科市长夫人一笔 350 万美元巨款的事情。我在手机上 Google 了三个关键词“moscow mayor biden”。第一条信息来自 CNN 的 事实检查 ,不是说此声称不属实,而是没有证据支持。第二条来自一个应该是印度的 网站 ,把 Trump 说的内容说了一遍,并提及了“生物实验室”和俄国国防部的说法。我搜了一个关键词(Metabiota ),了解到:俄国有消息是关于美国在乌克兰建设生物实验室的( 新华网 也有报道),这可能也与 Biden 的儿子有关,《华盛顿邮报》对此进行了 分析 。回到 Trump 说的给钱的事情,《南华早报》几乎就是 转述 了他的话,“全盘接受”,没有分析。 我发现有个新闻报道的模式还比较普遍的,那就是把某个人的言论发布出来就好了,无论此人的观点也没有道理或者依据。前提是这个人得比较知名,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往往就是某某某说了什么,乍一看很不可思议,打开却发现没有什么。 Trump 作为政治人物其发言具有很强的目的性,那就是为自己获取权力赢得支持,当然他似乎也不怎么尊重选举和选票。那么,对于他的言论我们是不是要考察一番再去报道呢?很可能,考察一番他的话会发现他 十句话有九句 是谎话或者没有依据,这很可能让他的支持者不满意。不少人喜欢生活在 Trump 编造的谎言和阴谋论当中,其他人能够怎么办呢?准确的说,Trump 的阴谋论和谎言也有来源,往往是一些“无名小卒”,它们摇身一变则能够影响一个总统的观念甚至判断。我这样说是因为我昨天晚上看了一个纪录片。 PBS 和 ProPublica 联合制作的纪录片  Plot to Overturn an Election 。这样的调查报道我认为挺好,探究了一场关于选举的阴谋论以及它随后发展壮大的实际情况。这不得不令人警醒,即通过阴谋论和谎言在地方层面试图当选,获取权力的政客,将来会如何改变国家层面选举的结果,以及国家、民主政治的命运。 In “Plot to Overturn the Election,” FRONTLINE and @ProPublica trace the hidden sources of misinformation about the 2020 election. WATCH NOW: h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