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九月, 2020的博文

主流媒体的价值

在手机上打开 Chrome 浏览器用户可以选择查看 Google 推送的文章,类似于 Google 应用的推荐,基于 Google 对用户关注话题的判断。应该是上个星期我看到一篇关于 COVID-19 的文章,是关于它的起源的报道。使用 Google News 我查看了关于此消息的其他媒体的报道,有很多,但大多数都是不知名的媒体,知名的也是知名的保守派媒体如 NP Post 这样的。 我不是说保守派媒体就一定不可信,但我确实更倾向于自由派媒体。关于此新闻,我初步感觉是不可靠的。因为它只是在说“某人说了什么”,而任何人都有可能说错一件事的。昨天我看到 NY Times  关于 COVID-19 虚假信息的揭露页面,其中有对上述信息属于不可靠信息的说明。因为属于付费内容,我只看到标题没有看到内容。 Vox 也有 一篇文章 详细叙述了为什么此前的报道不足够可信的原因。 我很厌倦于这种“为了黑而黑”的报道。必须说明的是,我并不反对负面的报道,实际上我很认同,暴露问题的报道我认为是最值得读的。同时,我也很失望于一些人比较信奉于这种报道,其实质和我们司空见惯的宣传是一样的,效果也一样。 没有阴谋论的、比较尊重科学事实和精神的报道,来自于“主流媒体”的报道。综合起来看,只要有信息的自由流通,也就是言论自由,更为专业、客观的报道就能够凸显出来,被人们所了解。宣传者所依靠的、目的在于影响受众的,恰恰就是那些片面的内容,这些内容最容易被人所理解和接受,譬如阴谋论和党派偏见。

总是要读点什么和学点什么

阿西莫夫有 一句话 被经常引用。这句话这样写道: There is a cult of ignorance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re has always been. The strain of anti-intellectualism has been a constant thread winding its way through our political and cultural life, nurtured by the false notion that democracy means that "my ignorance is just as good as your knowledge". 这句话批评的是美国的反智主义现实和人们普遍的无知,比如对事实、历史、科学等信息的无知或故意的忽视。阿西莫夫写于 1980 年,不过仍然具有 现实意义 。 我找到阿西莫夫的那篇文章(《对无知的崇拜》)读了一下,他主要批评的是人们不阅读、不学习的现实问题。多数人不属于社会精英,因而也不信任精英,排斥精英甚至阅读了解基本的文化知识。 这显然不利于民主进程。我理解,民主政治需要人们充分了解信息且心智健全,基于事实和逻辑讨论各种社会话题,进而寻找到合理的解决办法,或者选举出有胜任力的政客去推行其理念。当然,这是理想状态,不可能在现实中彻底实现。不过,要是完全不顾事实和以科学为依据,完全的“政治化”,只为掌握权力,那么无论过程如何,都不能算是健康和真正的民主。 阿西莫夫的文章其实已经警告普通人切莫把自己与精英、专家、知识分子等群体对立起来,似乎自己不相信他们的言论反而是一种光荣。有时候,一些伪专家、伪知识分子会伪装起来“唬弄”到一些人,这相对于“污名化”了这些群体。然而,真正的专家和知识分子仍然存在,其见解仍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不乏真知灼见,因而值得大众去了解。许子东有 一个演讲 ,观察到一个事实,即很多人在现实中想成为精英,在网络上却特别鄙夷精英。这确实是一个有趣的现象。 我以为精英与否,或者我们每个人身份是什么,如果能够有一点时间做与生活琐事无关的事情,阅读和学习可能是最值得的。从阿西莫夫的那篇文章中我了解到一个词:Obscurantist,意为 蒙昧主义 者。我估计少有人希望自己或承认自己是蒙昧的,然而确实是少

社交媒体“极化”人的现象

昨天 TED 推荐给我一个演讲视频说的是社交平台在“极化”(Polarization)方面推波助澜的作用,我今天在 Google Podcasts 上面听了 这个演讲 。演讲者之前的工作是在国外易于被极端化的社区里去极端化(可能是反恐的一部分),她说现在美国国内的这种情况也很严重,已经威胁到民主了。 当媒体或政客攻击 Facebook 传播虚假信息时,我认可 Facebook 的一个辩解论据,即它不应该是 事实仲裁人 。实际上没有人可以垄断事实和真理。信息的充分流动,理论上可以使真相和事实凸显出来,另一方面也更不容易被隐瞒。不过 TED 演讲者批评 Facebook 的是它受用户参与度和经济利益的趋势,不仅没有动力尝试解决极化问题,反而促使人更加极端化,加深社会的分裂。 社交媒体的算法,为了确保用户更长时间停留在平台上消费内容,会不断了解用户喜好,用“智能化”技术推荐更多用户可能喜欢的内容。内容制造者则希望用户更多地“参与”(Engagement),比如说评论、分享。有一种说法是,越是极端化的、虚假的、阴谋论的内容,更容易获得更多用户的点击、参与。我无法确定这种判断是否有充分的数据支持。不过我想到了我们日常吃的饭菜和食物,通常越是好吃的东西越为垃圾食品,越是健康的食物越不好吃。比较接近事实的新闻报道可能并不如阴谋论等内容那么激起人的情绪。 从言论自由角度,我觉得无论多么离谱的内容,只要符合平台规则,我认为不应该由平台或某个人去决定它不应该存在。从社会利益、民主价值等角度看,我也认可演讲者的看法,即社交媒体平台应该承担一部分责任,真正做到“使世界变好一点”的目标。 演讲者提到人们在 Facebook 被极化与现实中极端恐怖主义招募组员时的类似模式。人被极端的一些想法所淹没,内心充满着仇恨,自己的观点则被不断地确认,自己似乎属于某个群体一样,有一种归属感。网络上可能人更容易“直抒胸臆”,不太给不同意见者表达不同意见并了解这种意见的机会。现实中则不一样,讨论一般不会以谩骂、侮辱人而结尾。 不管社交媒体平台怎么设定规则和管理其服务,我觉得个人在网络上可以心态平和一点,多质疑自己听到的、看到的信息,很多时候一次 Google 搜索就能够发现问题。我发现一些言论,夹杂着事实和自己的判断,唯独没有其消息来源的参考链接,比较容易“唬”住人。往好处想,是人还没有太搞清楚具体的事实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