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十月, 2018的博文

由国内视频网站界面想到的

我几乎不打开国内的视频网站,因为其广告时间实在太长而又不能跳过。今天看了一会儿直播,打开了两个视频网站,发现自己完全不能适应和喜欢。 首先是弹幕,遮挡着视频内容,而很多评论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刷屏。我找了半天,发现很难看到迅速关闭它的按钮。即使找到了,也不能杜绝所有的,某些人可能有会员权限,仍然可以发一条内容到你的屏幕上来。 其次是布局,烂七八糟的东西围绕着视频框,给人一种很丰富、很热闹的感觉,但到底有什么用,实际上也不那么明显。比如,我想看一看有多少人在看直播,很难发现这个数字。应该是我不经常使用的缘故,但放那么多关不掉的元素,真的有助于用户观看视频吗? 也许我和其他人不同,但是我真的不能忍受这些视频网站嘈杂、无序、使用不方便的特点。在我看来,它们与 YouTube 有天差地别,完全不是一个世界一样。 说到体验,我此前在某个贴吧看到有人抱怨一款手机的图片处理功能不好,没有他喜欢的“圈图”的功能。我知道,他所指的图片编辑功能是与 Google Photos 类似的一个界面,有必要的、不多的图片处理选项,确实没有在图片中直接画圈的设置。 在我看来,这完全合理和应该。可是,也不能否认,某些用户更喜欢更复杂一些的设置,这可能也是国内这些视频网站界面很复杂、很热闹的原因,因为有用户喜欢,属于用户需求。我不能因为自己喜欢简洁,就不顾更多用户的偏好。当然,我是可以不去使用的。 我倒不认为国内用户和国外用户在欣赏美方面有什么巨大的差异。我觉得这是产品塑造用户、用户塑造产品这种互相作用的结果。因为用户偏好,所以产品会那样做;因为产品那样做,所以用户习惯于这种设计或模式。 这属于产品方面的相互影响。我认为内容方面也有相互影响的存在。即,内容塑造了大众的消费习惯,大众反过来又影响内容的形式。两者倾向于维持平衡或保持一致。比如,内容审查的环境,塑造了人们消费新闻等内容的思维和大脑,而人们又潜意识地认可这种环境下产生的内容,对于非此环境中出现的内容往往无所适从或感到不愉快。 这就好比我习惯了 YouTube 的简洁的界面,再去看国内那些直播平台的界面时,完全不知道怎么操作一样。 我们应该尝试体验一下新的东西,接触一些自己不熟悉的事物,这就是丰富阅历的过程。 有人把这种“无所适从”称之为“用户习惯”,这种看法忽视了产品形态的影响力。毕竟,用户和产品是一个相

一种思维误区

我在与人讨论的过程中注意到一种思维误区,觉得有必要阐述一下。 我们生活在中国,观察并熟悉着中国社会。有时候,我们会对中国目前的种种问题表达不满情绪,这都很正常。这些不满,有的是事实,有的不太符合事实;有的是我们亲身经历,有的则是我们道听途说的。 我认为的一种误区是,当你指出某些社会问题的时候,他们会说,美国社会不照样有这些问题?这看起来是一个很有力的反驳,因为这是事实。然后,当你具体对比中美差异时,他们又说,不要拿美国来比较,中国自有“国情”。 这种误区,或者说思维,使其几乎处于“不败”的境地。你谈问题,他说大家都一样;你具体谈到底大家怎么都一样时,他又谈我有独特性。如果你继续接着谈这种独特性,他可能有说独特性下面的问题大家都有。 我是在仔细思考之后才发现这里面的问题的。讨论双方根本没有在谈一个事情,所以不可能形成有意义的对话。 这种反驳方式基本上就是在找借口和理由,而没有触及原因层面的内容。 我认为这是应该注意避免和警惕的一种思维模式。

武汉 - 十一

今年十一的时候,去武汉玩了几天。主要是拍了很多照片,四五天时间拍了 1 000 多张。 总体的感受是,人真的很多,大家都争着抢着花钱消费。本来是很惬意的一个事情,也可能变成激烈的竞争。 按照顺序,我们去了如下这些地方。 1. 黄鹤楼 2. 首义公园 3. 户部巷,长江大桥和汉口 4. 武汉动物园 5. 园博园 6. 中山公园 7. 植物园 8. 归元寺 9. 科技馆及汉口

我的 Android 使用感受

我这几天在频繁刷新手机的系统升级信息,希望使用上 Android 9 Pie 系统。这个系统比 Android Oreo 有比较大的改变,所以还是很期待的。可是,因为没有准确的信息,所以也不知道到底什么时候能够升级,但肯定是近期了。 转念一想,这也是我使用 Android Oreo 为数不多的一段时间了,升级之后就要说再见。 我此前使用过一段时间 iOS,现在使用上 Android。我觉得都挺不错的,特别是后者,没有什么很重要的地方令我不满意得了,主要是 Android 手机使用起来让我很满意。 一个经常看到也有很多人争论的问题就是 Android 和 iOS 的优劣,或者 Android 手机与 iPhone 到底谁更好。我觉得这种争论是没有意义的,不可能有结果,却很容易形成某种偏见。 我觉得,两者——从系统层面看——都有优劣,没有谁高谁低的分别;从手机层面看,那就是一款手机与多款手机的对比了,显然有很多种结果。

美国人为什么要庆祝哥伦布日?

在美国,10 月 8 日是哥伦布日。哥伦布日在美国是联邦节日。美国很多大大小小的城市、街道也都以哥伦布命名。实际上,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根本就没有到过北美大陆,他只抵达了加勒比海的一些岛屿。 这个视频解释了哥伦布在美国受如此推崇的原因。 首先,美国从英国独立时需要找一个不是英国人的英雄作为代表,哥伦布是一个好的象征。其次,意大利移民大量涌入美国,在身份、信仰遭受歧视的情况下,哥伦布——意大利人、天主教徒——自然成为意大利移民的偶像,用以证明自己也是美国的一部分。 哥伦布在美国文化中的影响力正在遭受质疑和挑战,因为历史事实不容粉饰。哥伦布既是新大陆发现者、英雄、先驱,也是残忍的殖民者,他无情杀害妇女、老人、小孩的历史细节尽管被教科书删除,但绝不会被后人忘记。 美国社会在偶像化哥伦布之后,对哥伦布的认识也在发生变化。现在,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庆祝哥伦布日,哥伦布神话已不再那么令人信服。特别是 60 年代的民权运动,把美洲原住民所承受的来自欧洲殖民者长达数世纪的歧视和摧残提上议程。 历史学家在研究、澄清关于哥伦布的很多神话。人们对哥伦布的历史功绩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比如现在不去庆祝哥伦布日,而是去庆祝原住民日。当然,目前有半数美国成年人还是认可哥伦布日的。 每一个民族、国家都可能会找一些偶像人物加以“崇拜”,这是人的天性,因为这可以加强民族、国家、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但是,哥伦布美好、伟大的神话不能掩盖他做过的残忍、无情的历史事实。美国人需要自己去判断和抉择,是相信一个友善的、英雄光环笼罩下的哥伦布,还是一个真实的哥伦布? 注:上述文字参考了视频内容,但没有完整表达视频的意思,只属于我个人的理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NqOGhDMm8k

喜剧电影的套路

今年十一的时候我看了两部国产喜剧片,分别是《胖子行动队》和《李茶的姑妈》。从喜剧效果来看,我觉得电影还是比较搞笑的,虽然我没有放声大笑,但有的部分也令人很难不发笑。所以,我觉得电影不算难看,尽管评分比较偏低。 我发现这两部喜剧电影中都有一种设计,可能在其他喜剧片中也能够发现这种套路,即喜剧内容结尾添加上一点关于梦想或者形而上的元素。比如电影《胖》中的主人公就是有一个英雄梦,而电影《李》则告诉人们金钱之外的东西更值得追求。 这可能有助于电影故事的收尾,也能够使电影具有某种教育意义,使观众看完之后觉得可以引人深思。但是我觉得这并不高明,不是很喜欢这种套路。 我以前也曾有这种电影的思路,即每看一部电影都要想想电影告诉了我什么,学到了什么,有什么中心思想。如果说看完电影再去写一篇作文,我觉得这种套路会很适合。可是,我逐渐发觉电影作为一种艺术作品,是可以有很多种解读的,并不一定要有某种“引人思考”的元素,特别是这种“思考”显得直白而虚假的时候。 为什么说这种“思考”太直白?因为电影中的台词就像念标准答案一样把导演的结论告诉给了观众,观众似乎受到了教育,我在电影《李》中深切地感受到了这种气息。 我以为一部电影如果有一个很好的故事,就是好看的电影。比如喜剧片,没有必要添加一些悲伤的、哲学式的思考在里面,这不能真正地把电影的品味提升。就像郭德纲的相声,能把人逗乐就行了,至于教育意义那是观众自己去思考和琢磨的。 我很少看国产片和喜剧片,我不知道这种套路有多少,总之我是不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