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四月, 2016的博文

读高华《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

高华的著名历史作品《红太阳是怎么升起的——延安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我今天是基本上看完了,因为发现Google Books也可以作为读书应用,而且在网络上上传后立即在手机端同步,与iBooks的iTunes同步要方便,所以后面还可能再读一遍此书,附带地做一些笔记或摘抄。 此书讲的是不太久远的一段历史,以前历史书上也有介绍,但看完这本书之后就对延安整风不仅仅是一种模糊的概念或印象了。对那段特殊的时期发生的事情,以及参与其中的各个角色,都有一些不一样的认识。而延安整风遗留下来的若干思想或方法,之后仍然作用于社会,甚至当下。我觉得这就是读历史的一个好处,通过过去理解现在,认识人。 当然,也不能抱着一种目的去看历史书籍。不同的书,不同的作者,不同的研究对象,给读者的只是一种认识。如果恰恰对那段历史有些兴趣,不妨多读一些,反之就不读。如果能够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有所感悟或理解当然很好,如果没有也很正常。这不是专业书籍,看一下立即就获得某种专业知识或技能。 搞历史研究的,秉笔直书的人值得敬仰。类似高华写的这类书籍属于被禁止阅读的内容,还有一些之前出版而现在又没有销售的书,我认为应该选择性地读一些其中比较好的。我注意到,对于某个问题的叙述,允许一种人的说法而禁止与其不同的一类说法,具体的表现就是同一个问题一本书可以销售另外一本则无法出版。而在目前的互联网时代,禁止人们看到某些内容的做法是可笑的,荒谬的,不可能的。更为重要的是,时间可以检验真理的真伪。一本书,一个历史事件,一段历史时期,都要接受时间的冲洗,最终必然淘汰渣滓留下真金。

新闻的分层次阅读原则

最近在看高华的《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安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几年之前看过一遍,已经基本忘记了,这一次重看顺带做一些笔记,或者标记书签,以后可能还会再读。 今天看的是毛对意识形态宣传部门的整改,高华分析了毛的“新闻学”的主要特征和原则,感觉很有现实意义。昨天一口气看完了王实味的悲剧人生部分,之前还有《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所展现的毛的“党文化”,以及更早的毛思想革命四原则。我觉得,高华的分析是相当到位的,展现的是历史的真实一面,与教科书或宣传有别,使历史人物或事件全面立体起来了。 我还在另外看其他几本历史方面的书,唐德刚的三本讲述晚清、民国和新中国的书,看完了第三本,目前在看第二本,准备最后看第一本。之所以知道唐并读他的书,是因为高华的推荐。读唐的书,感觉到他是一个洒脱的人,有述有评,很有趣味。之前还看完了章诒和的《往事并不如烟》,写的很生动。还有龙应台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读了一小部分。 这些书都是与历史有关的专著或回忆录。首先,我知道这些内容甚至所有材料都不可能完全还原真实的历史。其次,对于观点或史实应该有自己的分析判断,我不是历史专业研究人员,所以应该多看多思考,而不是发表见解。我可能会推荐给别人,但仅此而已。第三,有些书在国内没有出版,出版的又被下架,现在已经购买不到,这是一个遗憾。即使有电子版,我还是希望能够有纸质版的收藏。 高华分析毛的“新闻学”特征,最后一点是:新闻保密和分层次阅读。那时候出现的《参考消息》就属于内部阅读材料。我感觉这和现在的状况完全是契合的,换句话说,延安时期的原则一直被应用到现在。分层次阅读,我理解的:即不同层次的人阅读不同层次的新闻。目前GFW进行的大致就是这样一种有类似理念的事情,只不过这不在新闻方面,而在互联网方面。可是,互联网上也有大量的新闻内容,互联网的作用之一就是信息传播,所以两者也有某种联系。 我觉得这就是读历史的好处之一,也就是能够通过历史理解现在,认识现在所发生的历史或思想根源,通过历史人物认识人这个物种。我不认为这种阅读能够产生多大的作用,但这的确对人的思想有所启发。 对于高华的分析,我截了4张图,如下。 1 2 3 4

GFW成为敏感词

刚才出现了一个尴尬局面:我在月光博客一篇博文下面准备写一段评论,文字中出现了“GFW”从而无法发表。苦笑一下后我立即取消了这个评论。 现在似乎写博客的人越来越少了。自从我不再用Inoreader阅读订阅消息,月光博客我也不怎么读了。或者说,我现在没有在经常读任何一个博客。有些去了微信,成为了公众号。我想,那就这样吧。读与不读都是选择,没有那么重要。因为微信也有审查和删贴,我想这才是重要的。 关于GFW,即长城防火墙,我是极力反对的。很奇怪的是,之前方滨兴在网络上被骂时,有人在知乎讨论该不该骂,我居然参与回答并表示骂人是不应该的。不过,我的另一个看法是,不要为他的这种行为找理由,即如果方不做还会有其他人来做。 最近好像小木虫网站也无法打开了。不知道什么原因,但很快就有人发文表示那是因为防止科研秘密泄露。我不知道这些理由是否真假,但至少这种做法是令人失望的,无论是封锁一个网站或者是替封锁找原因。 我没有经常使用小木虫的习惯,但我的确有必须使用Google及其多个服务的需求。我记得Google无法访问是在2014年6月5号左右,当时令人感到极其愤怒,一个很好的工具被人禁止访问,半年后Gmail彻底被封锁。 GFW的存在,有人评论其终会获得正面的历史评价,非常可笑,但也反映出GFW从后台可能走到前台、名正言顺地管理网络的趋势,这是更加令人沮丧的。Google前段时间突然在国内恢复访问很短的时间,同样是这个网站报道了此新闻并评论称在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应该遵守法律。这是广为使用的一套说辞,而至于到底是什么法律、规定了什么内容却不清晰。 Gmail无法在国内访问之后,我就很少浏览国内网站或发布内容。在月光博客写评论是不多几次中的一次,好在没有写成功,现在看来即使写成功了也是只言片语,还不如在博客写下自己的完整感受。

互联网社交到底是干什么?

在互联网社交方面,我觉得我算是那种所谓的一类人,即不满于国内平台而驻足于国外社交产品Google+、Twitter和Facebook的一类人。作为个人喜好,我倾向于Google+,其他两个已经基本上不打开了。我记得几年前我还非常希望能够注册一个账号,现在想来变得真快。Instagram好像也有很多人在用,不过我试过一下后就没有继续了。至于真正认识的人,基本上都在QQ和现在很热的微信上面。 微信如果仅仅是一个通讯聊天工具我觉得我是会安装在手机上的,因为那样就可以不使用短信而向认识的人发送消息了,Whatsapp就是那样的。可是,微信有一个朋友圈,还有一个订阅号,非常不好的一种设计,使我对其敬而远之。尤其是朋友圈,很可能逐渐地被各种广告占领,既有好友推广的,也有腾讯推广的,类似于QQ空间。 豆瓣以前是我最喜欢的一个平台,那上面基本上没有认识的人,有书、电影和音乐为伴。而2014年底的一次删贴事件,导致我完全放弃了这个网站。对于我喜欢的东西,比如网站,我是喜欢反馈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哪怕我的建议石沉大海,我还是希望其变的更好的。我给豆瓣反馈过不少意见,当然也会受到意见会被考虑的回复,而那次删贴事件之后我就很少登录豆瓣并完全不发帖子了。 墙外的社交网络,Facebook可能是最火的,但因为我没有长期使用所以不清楚具体情况。Twitter比较流行,中文圈有不少活跃账号,甚至是“大号”,而英文账号则更多更活跃了。我写过一些推文,甚至搞过一段时间的饭否同步Twitter,Google+同步Twitter,前不久决定不再打开自己的Twitter账号。即使没有帐号,所有公开的推文都是可以看到的,有时候我会看一些,我不在发推只是因为自己不再喜欢这种模式了。 目前我主要集中于Google+这个平台。通过Collection归类自己的内容,尽量用英文发帖,写一些比较简单的内容。另外,我管理的一个Page的一个Collection关注人数目前达到2500多人,令我感到激动,这个Page的关注人数目前是470多人。这说明,在账号本身并非认证或知名的情况下,获得关注更快的途径是专一的内容,优质的内容,和相对稳定的推送频率。因为我不是依靠这个Page推广某种东西或意识,只是我个人的兴趣,所以我后面会继续保持这样一种状态,看到底能够发展成什么样子。 我注意到Twitter里面有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