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五月, 2013的博文

写在妈妈生日这一天:改变从现在开始

又要到毕业的时间了,开始答辩开始留影开始话别,到处充满着朋友之间的那种淡淡的忧伤。明年这个时候就是我和我的同学们走出校园走向社会的时刻,我到底准备好了没有,我不知道。这种感受就像是高考之前的时候对未来的感觉,既有期待,但更多的是担忧。甚至发现生活一直在担忧之中,总是有需要考虑需要操心的东西,这应该就是常态,不然叔本华也不会认为人生就是在苦难中穿梭和煎熬的过程,而对儿时的无忧无虑则表现出深深的怀念。 写到小时候想起了家人,家里的妈妈,今天是她生日,时间好快,转眼又是一年。中午的时候忘记给家里打电话了,有些惭愧,父母还是希望在有很多客人的时候接到自己孩子的远方的问候。但还好这个时候不算太晚,打回家去没说几句话,可听听家乡家人的声音就足以温暖内心。 我自己的事情可以说是百废待兴,启动起来是如此的缓慢,对此我必须要自我检讨。深知问题症结所在而无所适从和病人得了癌症、AIDS有何差异?是放弃了对未来的希望,还是得过且过的自我放纵?我不想自责很多,也不想和别人对比而后自卑,我想用自己的行动、自己的变化来改变现状,我不喜欢这种状况,那就必须改变,改变了才有可能得到自己喜欢的结果。 时常写一点感受或者经历我认为很有必要,是一次梳理也是一种记忆。回过头来看的话会是很不错的个人资料。这不需要检查,成为习惯就好。

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G蛋白偶联受体(GPCRs)研究

之前做过一个很粗糙的对关于 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 的调查,看了很小一部分文献和介绍,对这个奖的基本内容有一些认识,但只限于了解层面,后来在向老师和同学们汇报的时候就发现自己其实很多都不懂,我能做的就是把我知道的东西告诉给想要知道这方面知识的那些人,尽可能的用能够理解的方式。我发现一旦对某个领域产生兴趣想要了解其基本内容,就会发现这个“对基本内容的了解”的过程也不是那么简单,这就像是一个人突然觉得哲学有点意思,想要了解一下西方著名的几个哲学家的思想,打着浏览的口号去看几本关于那个人的书,但最终会发现“浏览”和“不看”的作用是一样的,有些知识可以浏览,但有些知识越浏览自己会越无知。所谓“隔行如隔山”就是这个道理。 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是关于G蛋白偶联受体( 维基百科 )的研究,由两位美国科学家罗伯特·莱夫科维茨( 维基百科 / 个人网页 )和他的博士后学生布莱恩·科比尔卡( 维基百科 / 斯坦福大学个人主页 )获得。他们的研究长达30年之久,他们的研究成果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我们对细胞内的受体如何完成错综复杂的工作有了分子机制层面上的理解[1]。 G蛋白偶联受体(GPCRs) 那G蛋白偶联受体(GPCRs)到底什么是什么东西呢?通过我们对细胞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形体极其微小的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有非常复杂的特点。细胞内的细胞器各司其职,在各种酶的调节作用下完成各自的代谢工作,保证了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的稳定运行。而把细胞内部与外部分隔开的就是细胞膜。细胞膜有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夹杂部分蛋白质成分,正是这层膜保证了细胞内部的稳定环境,使外部环境的剧烈影响不至于导致细胞的死亡。 G蛋白就是一种细胞内部(浅蓝色)的蛋白质,如图中的红色部分所示。细胞外(蓝色)存在着分散的配体物质(黄色),G蛋白偶联受体则是图中横跨在细胞膜上的杆状物质。细胞外的配体相当于刺激物,有机体(比如人)在受到某种外部刺激之后神经系统会发生作用,指挥某种细胞(分泌细胞)分泌出某种调节物质以应对这种外部刺激。而这种刺激物是如何导致其作用细胞(区别于分泌细胞)作出相应的调节的?这一调节过程是如何在分子水平上完成的?这就是对G蛋白偶联受体的研究内容。 截至现在已经有三项诺贝尔奖与G蛋白的研究相关,而且这三项诺贝尔奖分别针对细胞外、细胞内和细胞膜三个研究对象展开,具体研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