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九月, 2019的博文

首次订阅一个月的《纽约时报》

几天前在《纽约时报》读到它的发行人写的 一篇文章 ,本来是一场演讲的内容,说的是新闻报道在全球面临的挑战的现实。我看的是这篇文章的 中文版 ,确实是一篇很有力量的文章。很快,我花了 4 美元订阅了《纽约时报》英文版 1 个月,表示支持。 付费之后可以在 Google News、时报的应用和网页上看《纽约时报》的所有内容,体验不错。它里面有不少有深度的、高质量的调查性报道,还有很多观点文章,非常值得阅读。可能也是因为看免费新闻时间长了,突然看一些付费的新闻,有新鲜感、优越感。 这里的“优越感”,应该也是实际存在的,不是想象的。因为那些付费新闻,必然的比免费新闻报道要有深度,要更专业。读者只需要稍微注意,就可以看出两者的差距。我读了很多《纽约时报》翻译成中文的文章,就觉得它的报道可信度比较高,视角也独特。 时报发行人发表的演讲,是对当前世界范围内记者这个职业以及媒体这个行业所面临挑战的一个警告。普通人如果不关注或不知道,是不能了解我们日常阅读的新闻报道及其背后的工作者所遭遇的压力甚至危险的。口头上表示支持不如付出实际行动,所以我付费购买了一个月。 不少著名的新闻媒体都使用了会员制,比如 WSJ、《卫报》、《经济学人》等,使高质量的新闻内容能够有稳定的收入。我认为我们如果真的习惯于阅读这些媒体的内容,花一些钱也是合理的。倒不是说这些媒体报道的内容和观点自己就一定喜欢,这不可能,我们付费是因为我们尊敬它们报道的手法和专业性。从这个角度看,付费订阅新闻与微信的那种“打赏”可谓有天壤之别。 付费订阅获得的是一套服务,有什么内容还不知道;“打赏”在我看来只不过是“点赞”的一种变体,属于粉丝层次的东西。可是,我们阅读新闻报道、观点文章,以期得到对世界的更多的、更全面、深入的了解,难道只是我们满足自己的“粉丝”情结的附带品吗?如果是这样,我觉得显然我们本末倒置了。 媒体的报道纷繁复杂,得益于“言论自由”权利的保护。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评述美国的出版自由时,有如下句子: 与一切强大物质力量相反,思想的威力却往往因表述思想的人为数甚少而增强。 在完全按人民主权理论施政的国家,设立出版审查制度不仅危险,而且极其荒谬。 为了能够享用出版自由提供的莫大好处,必须忍受它造成的不可避免的痛苦。想得好处而又要逃避痛苦,这是国家患病时常有的幻想之一。 有一点是明确的,那

在用户自己动手之前提供信息的能力

今天晚上出去吃饭的时候,Pixel 3a 又给我以惊喜。吃饭的大厅里人声鼎沸,我们面对面说话都需要很大声音才勉强听的清楚。背景音乐在播放的时候,Pixel 3a 自动提示我播放的歌曲是什么。 当然,它能够识别英文歌曲,吃饭的时候识别出两首,中文歌曲则没有识别。尽管如此,这个功能也是很让人满意的,因为毕竟是在那样一个环境中。 Google Assistant 实际上也有这样一个“听歌曲”的功能,需要用户询问,它听一段之后回复用户歌曲名称。Apple 有一个应用 Shazam 也能够如此做。我认为这些都不如 Pixel 手机上面的这个功能实用,毕竟我只是启用了它,并没有与手机有任何交互,结果就呈现出来了。这可能就是 Google 想要实现的目标,即提前搞清楚用户需要的信息。 Chrome 空白页最近不知道是在测试还是算作推出了一个功能,在搜索框下方、书签上面的区域显示几个搜索关键词组,这些推荐是基于用户的搜索历史,但又不重复。换句话说,Google 在用户想要搜什么之前就试图推荐用户去搜什么。 根据我看到的几次推荐,我认为 Google 推荐的搜索是符合我的预期的。当然,如果不喜欢,我可以关闭这个推荐,或无视它。但我是希望它有更强大的能力的,就像自动呈现歌曲名称一样,在用户进行操作之前提前告知用户下一步的信息。 推荐搜索也是一个很大胆的尝试,毕竟你推荐的很可能不让人满意,甚至被人说成是试图影响人们的判断力的努力。后一种说法荒谬的地方在于,它完全无视人类决定的复杂性,在搜索和人的决定之间硬是建立了联系,因为用户搜索看到了什么,就被搜索引擎影响、控制了。如果人类这么好受控制,世间的事情不是非常简单了吗?还需要政治活动干什么? 另一方面,这也是在搜索方面的进一步创新。这种功能如果推出了,全面化应用了,也不是什么流行的、风靡的、新鲜的事物,它甚至都不是一个应用,只是一个功能,嵌入到 Google 搜索里,在恰当的时候推荐用户搜索什么新鲜的句子,获得更多与之相关的信息。 Google CEO 老是说要使 Google 产品变得有用起来,从 Pixel 3a 的表现,以及 Chrome 内置的 Google 搜索的这个推荐功能看来,我认为 Google 并不是说说而已,确实有一些让人叹服的服务在打造过程中,使用户更觉产品、服务的有用。

腾讯的产品真的是垃圾

我以前最抱怨腾讯的产品设计的,是 QQ 登录手机验证码(相当于二次验证)的规定。用户登录 QQ,因为有手机号码绑定,所以需要输入验证码来保证自己登录安全。奇葩的是,用户要首先给腾讯的一个号码发短信,然后才收到验证码,再输入登录。 作为对比,Google 服务都不在中国有,却能够很快地把验证码立即发送到用户手机上,那才是两步验证的体验。所以我觉得腾讯实在是很差。关键是,腾讯的这种验证码发送方式的设计,按照逻辑,何必要求用户绑定电话号码到 QQ 号上?它根本不是从用户角度考量的。 最近我发现腾讯的差有了新的深度。TIM 是腾讯的一款类似于 QQ、远远好于 QQ 的通讯工具。TIM 有一个存储空间,10 GB 大小,方便用户创建文档,进行协作。与此同时,QQ 号码对应的也有一个 QQ 网盘(腾讯微云),也是 10 GB 免费。可是,TIM 用户无法方便地把文件保存在 QQ 微云里,只能存在 TIM 空间里。一个事实是,TIM 没有很好的网页服务,它在电脑上是一个软件;QQ 微云则有不错的网页界面,方便用户通过浏览器使用。 所以问题就在于,用户如果选择使用 TIM,那么就要在电脑上安装 TIM 软件,通过网页访问文件变得不可能;用户只有还使用 QQ,才可以把文件在手机和电脑浏览器里顺利地打开。用户选择使用 TIM,就是不能忍受 QQ 糟糕、臃肿的体验。腾讯不关心用户方便与否,就是这样安排。 我的解决办法,就是通过蓝牙将文件传送到电脑,然后再上传到微云。如果腾讯能够让两个存储空间通融起来,或者设计一个 TIM 空间的网页版,那么会是不错的结果。我能想象的一个使用场景就是在打印店,用户接到一个文件,需要马上打印出来。最好的方式,就是将文件存到微云,到打印店打开网页,下载文件,打印。可能使用微信传送文件也是可以的,我没有试过。 我感觉,腾讯在设计产品时,并不十分在意用户是否能够在各大平台上都使用到这些服务。相反,它十分在意用户是否以它认为用户应该使用其服务的方式而使用服务,即 TIM 就是一个软件,无论是手机还是电脑上。用户使用 TIM 分享文件却无法在微云或网页上打开、下载,是因为用户没有安装 TIM 软件,而不是 TIM 服务没有网页界面造成的。 这种麻烦实际上也是中国用户的悲哀。很好的云服务 Google Drive、Dropbox 在这里都不存在。

在文章里添加照片的意义

买到 Pixel 3a 之后我很喜欢它的拍照功能,尽管前置摄像头不是很令人满意。下面贴几张我拍的照片。需要说明的是,我喜欢拍照,但并不专业。我是那种能够每天拍摄几百张照片的人,自己觉得好的都想拍一张。以前 Google+ 相册,后来的 Google Photos 使我可以尽情拍摄,不用担心存储空间不够。 再有就是因为我是 Google 本地向导,有上传照片到 Google Maps 的习惯。所以经常性地,我会拍摄一些地点的照片来丰富 Google Maps。意识到自己的照片可能会成为别人访问某个地方的参考的时候,我会尽可能好地呈现我所拍摄的对象,而不是随意地拍照。 Google Camera 里面有一个功能叫做 Playground,利用了 AR 技术使一些卡通形象出现在现实场景中,比较有趣。Google Arts & Culture 里面的 AR/VR 功能则使艺术品出现在现实场景中供用户近距离观摩。VR/AR 技术如果能提升服务的趣味,或者使一项服务更有用,我觉得就完全可以了。 关于文章中使用图片的做法,我一直想说的是,不要在文章中添加一些无关紧要的、莫名其妙的照片。一篇文章有图片,肯定能够增强文章被打开的可能性。可是,与内容没有关联的照片,完全是不应该有的。所以,文章创作者应该尽可能使自己的图片与文章内容有关系。同样重要的是,不要侵犯图片的版权,使用那些自己的、或者没有版权的照片,而不是简单地从网络上下载,尽管那种方法也不太会带来什么麻烦。 最让我不能忍受的,是那种夹杂大量照片,而没有一张有实质性意义的文章。这些文章可能在微信里比较多。不知道其他人,反正我是很难读这种“简单”文章的。我有时候就想,如果你对自己的内容有自信,何必添加一堆无关的照片?这可能算是一种技巧,因为读者买账,喜欢看这样的文章。文章文字稍微多一些,段落长一些,不少人可能都没有耐心读完文字了。 这其实也是一种浮躁的表现。就像网络评论,以前使用 Google+ 我就看出来,没有几个人愿意写完整的评论,多数都是一句话,让其他人猜测评论者的完整意思。有的平台比如 Twitter 也不允许用户写很长的评论,所以大家表达情绪就好了,越是表意不清越常见,“段子”成了消费主体,“冷嘲热讽”层出不穷。 倒不是没有高质量的评论。比如《纽约时报》一些文章下面的评论,就会很长,表明读

今天跑了第二个 10 圈

今天以比较慢的速度跑了第二个 10 圈。没有感觉太累,正是我想要达到的效果。如果在后面加速跑的话,我估计能够跑 6~7 圈,这是我一般的距离,不过今天我没有在后面加速,维持一个比较恒定的速度,使自己不感觉到太累,喘的厉害,因此可以维持到第 10 圈。 我没有带手机记录跑步。实际上我什么都没拿,这样感觉更简单。不过也可以通过 Google Fit 在跑步之后记录,但不如实时监测准确。Google Fit 实际上会在你不怎么运动之后提醒你修改自己的运动目标。比如之前今天我没有怎么运动,它就建议我降低每天设定的运动时间。所以说,还是要每天都拿出一段时间——最好是 1 个小时——进行一些运动,哪怕是散步也好。 我尝试经常性的跳绳,因为感觉跳绳也是一个不错的有氧运动,和跑步一样,还没有场地限制。不过还没有形成习惯,一次跳 10 分钟都感觉很困难,所以还有待加强。 无论是跑步、散步还是跳绳,我觉得应该遵从以前的计划,即每天拿出 1 个小时进行这些运动。最重要的,是先要走出去。出门了,后面的事情就好说了。 一天如果睡觉 8 小时,工作 8 小时,自己的时间还有 8 小时。拿出 1 个小时进行运动,甚至用 2 个小时进行前面的准备和后面的梳洗,也是很合理和能够做到的。有时候看一个电影或玩一会游戏,也能花费 1 个多小时。所以,关键还是在于自己能否形成习惯,每天定时、足量地完成自己设定的计划。 有时候比如早上走路比较多,可能晚上就不想出去运动了,我觉得这也不好。如果没有其他事情走不开,我认为还是要有一个固定的时间段是属于自己的,属于运动的。最好的运动,也是最简单的,就是散步。哪怕是 Google Fit 已经记录自己完成了一天的量,那个时间段没有运动,也可能不是很好。

Pixel 3a 所带来的一种新的体验

在使用 Pixel 3a 之前,我使用的是 Nokia 7 Plus,一款中低端 Android One 设备。诺基亚的这款手机也比较简洁,没有多少不能移除的应用,相当接近于纯净版 Android 的样子。它可以安装 Google Play 和一系列 Google 应用,使用户能够有真正的 Android 体验,我觉得是不错的一款手机。 Nokia 7+ 最令人头疼的一个问题,可能也是它的一个功能的体现,在于它强制性关闭一些后台运行的应用,导致很多应用不能给用户发出提醒。手机应用提醒太多确实会干扰用户,不过没有提醒也不是一个手机应该有的样子。更何况一些应用需要在后台运行,比如那些睡眠监测应用、运动追踪应用。有开发者设计了 一个网站 来控诉 Nokia 的这种“设计”。Nokia 这样做当然也有道理,因为强制关闭后台应用可以节省电池电量,使用户使用更长时间的手机。 Pixel 3a 终于恢复了一个手机应该有的样子,即如果有通知,用户就可以收到。用户可以关闭某些提醒通知,或者关闭除电话以外所有的,后者只需要扣上手机平放就好了,这个功能被称作 Flip to Shhh 。 我目前不太满意 Pixel 3a 的地方有两处。首先是它的自拍相机不是很好,没有后面那个摄像头那么清晰。其次是手机内存不大,有时候会有反应慢的状况,当然这取决于用户使用手机的情况。 Google 通过 Pixel 3a——实际上是 Android 10——给用户提供了一套服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用户使用电子设备的习惯,使用户从设备中受益,而不是沦为设备的“奴隶”。除了上面提到的 Flip to Shhh,数字健康(Digital Wellbeing)是一个更为有用的服务。它展示用户每天打开手机多少次,在各种应用上花费多少时间,帮助用户作出调整。如果用户使用 Google Calendar 的话,还可以设定各种生活目标来提醒自己去阅读、运动、冥想,以此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 我使用 Pixel 3a 之后才接触到数字健康服务,马上就觉得它很重要。就像 Google Fit 追踪用户的运动情况一样,它记录用户使用手机的情况,提醒用户少打开手机,多关注手机之外的事物。 认真想一想,确实手机上有我们的联系人,还有整个互联网,游戏、娱乐,感觉总是很有趣的样子。不过,很多事情即使我们不去做,

观点对立的好处

我是有阅读美国一些媒体报道的习惯的,主要是通过 Google News 服务。我也订阅了一些媒体的邮件,有时候会大致浏览一下。 无论是一些网络文章还是报纸媒体的报道,这些英文网站篇幅长而内容丰富,我觉得这是英语媒体专业的方面。像《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或《华尔街日报》这样的付费媒体,如果不把报道文章写的丰富多彩而且具有深度,那么读者为什么要掏钱去看你的东西呢?这种形式上的、外在的东西,我觉得就是专业性的一种表现。 这种报道、写作的专业性,即方法论层面的专业训练,中文媒体里肯定也是有的,因为学新闻报道的人,在学校里学的东西,应该大体上是一样的。 中文媒体里这些年出现最多的词是“自媒体”。我觉得它几乎指的就是以微信公众号聚集读者群体的一种媒体形态。除了微信,其他平台也有供写手传播内容的。微信用户很多,高质量的公众号势必是存在而且不少的。不过,我对它敬而远之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公众号的内容没办法 很方便地进行链接 。如果说是观点评论,那么没有链接也无所谓,毕竟你谈的东西读者很可能已了解。然而,一旦涉及到引用、转述或者表明事实论据,我觉得有链接会是比较合理的。我作为读者,完全不能相信一个我不怎么认识的人所转述的话,无论他的理解力多么强。 反观英文媒体,包括一些网络博客,其中文章有大量的链接,有的是链接自己的文章,还有的是直接链接自己的消息源,使读者能够有机会读最原始的、独家的报道。这样做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如果自己引述的、转述的、解读的东西出了错,倒也不至于使读者被蒙蔽下去,因为肯定有读者去点击链接,发现两者之间的差别。 有些所谓的“自媒体”的文章出现在网络上,我看到其没有链接原文,而是截图来表明有这样一篇英文文章。这有欺负读者的嫌疑。既然你都截图了,何不把原文链接放到文章里呢?读者倒也买账,对于其转述的东西,照单全收,毫无在意原文到底是怎么说的。我查证过几篇这样的文章,其中有随意的摘取内容的现象。 英文文章中有一部分是观点评论。因为有互联网,所以这些观点能够很容易被读到。在以前,可能是通过报纸、杂志和电视传播出去。我注意到,这些文章即使对同一个事情,也有不同的、截然相反的观点,我认为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机制,即观点层面不同看法的自由表达,没有压倒性的、一致的、不容置疑的观点存在。 几乎不可能的是,不同的观点必定有一方正确,一方错误。最可能的是看

Pixel 3a 保护套到手

Google Pixel 3a 的保护套今天也到手了。亚马逊易客满快递,多花了 30 多块钱,大约 4 天时间就从纽约到广州,比标准速度要提前好几天。 亚马逊真是一个让我既喜欢又不满意的服务。我订购的是黑色,它发给我的是雾色,退货倒也没什么损失,可是又需要等待很长时间,确实不想等了。亚马逊还禁止了我的一则评论,可能是其中有链接,让人挺很不高兴的。 这个保护套确实是很不错的。织物的感觉,由 Google 设计,中国制造。我看到有人说这个保护套不能很好地保护手机,我不知道到底什么样的保护套能够保护手机,或者说,你的手机到底需要怎么样的保护? 这个保护套至少可以是手机摄像头得到保护,因为摄像头有一些突出。其次是它的手感很好,有比较温暖的感觉,完全不同于普通塑料材质。 我昨天尝试给手机贴一块膜,因为有免费的贴膜,只需要关注微信公众号。不过,并没有 Pixel 3a 适合的膜,毕竟这款手机在国内是很少见的。最终还是贴了一块,感觉很不好,几分钟后我就移除了。 我的这个保护套,也只是因为它是 Google 设计的,所以我才购买了一个。否则,我是不太可能买保护套的。一旦有保护套,手机似乎大了许多。 贴膜的时候,对方了解到我花了 3 000 元钱买了一款手机但不是骁龙 8××,而国内很多手机价格比这个低就有那样的芯片,似乎是我买亏了。我几乎哑口无言。事后想想,我的原因,首先,也最重要的,是 Pixel 3a 能够提供给我的体验,国产手机是无法做到的。最基本的比如 Google Play,很多国产手机都不具备。我一直认为,手机最重要的是其承载的服务,而不是手机本身。一款很高端的手机,如果它没有 Gmail,我不知道自己会有什么兴趣去了解它。 其次,我认为芯片等等参数并不是用户购买手机的最重要的指标。当然,芯片可能代表着性能,不过我们使用手机并不只是为了追求性能,而是追求一整套体验,性能只是其中一个部分,它很重要,但绝不是全部。其他的,比如隐私、拍照、应用市场等等也都是考量。 从这个角度看,我觉得 Apple 的 iPhone 之所以成功,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它提供了一整套服务,使用户的体验有全面的提升、改善。也就是说,iPhone 在很多方面都挺不错的,用户进入了它的体系,自然能够感受到那种优质的体会,从而流连忘返。 Google 的 Pix

如何使 Google 联系人的姓氏按字母顺序排列

Google Contacts(联系人)是一个很有用的应用。无论是 iPhone 还是 Android 设备,用户只要备份了自己的联系人到 Google 联系人,那么这些联系人就永远跟着自己的账号,彻底不用保存、复制自己的联系人了。当用户使用新的设备时,登录 Google 账户,联系人就都出现在手机上了。 我发现,当手机使用英语为显示语言时,如果联系人中有中文名称,那么这些中文姓名的联系人,都归入了 “#” 里面。而那些英文联系人,则根据其姓名而有正常的排序,即按照字母顺序排列。 在 Google 联系人应用里解决此问题,方法很简单,但是如果不去操作,也不能实现。方法就是,用户需要将手机语言改成中文,然后再返回到英文。这时候,Google 联系人里面的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姓氏字母而迅速地定位。 因为 Google 联系人与 Google Phone(电话)应用是共通的,所以这种变化也体现在电话应用里。 当然,使用 Android 设备不去管这些事情也没有关系。Google 应用有一个“个人搜索”(Personal Search),搜索的都是关于个人的邮件、文件和联系人信息。用户可以使用 Google 应用立即搜到自己需要联系的联系人,而不需要翻开联系人列表。但是如果用户希望自己的联系人按照姓氏依次排列,这种中英文转换一次的办法,可以使 Google 联系人(可能也适用于其他联系人应用)显示的更合理。我记得以前使用 iPhone 时,中文状态下联系人有正常的、按照顺序的排列,转换到英文后,联系人似乎是按照笔画顺序排列的,反正我是没有搞清楚排列依据,这在有的时候会很麻烦。

立即进入 Android 10 时代

昨天到手的 Pixel 3a,今天系统就升级到了 Android 10。我最喜欢的 Android 10 的功能,就是其系统黑色主题模式,Google Photos 和 Chrome 的界面都变成黑色了,非常好看。另外一个比较大的变化表现在手势操作方面,报道说这基本上模仿了 Apple 给 iPhone 的设计,可见 Apple 在设计领域的突出影响力。 上一个手机为了使用 Google 的一些服务不得不找链接下载 APK,比如 Google Camera、Google Phone 和 Pixel Launcher。现在有了正式的、从 Google Play 下载安装的版本,比较能够真正体会其原始的样子。 因为网络不属于真正自由的互联网的原因,这款 Google 制造的手机一开始给我带来了一些麻烦。当然,麻烦来自互联网,而不是手机本身。即使如此,能够使用 Google,我不相信自己解决不了这些问题。实际上,即使有这种障碍,Pixel 3a 在设置、安装过程中也极为流畅和迅速。 从 Android 8 到 Android 9 令我等了好一段时间,那时候经常查看 Reddit 的帖子来查看更新状况。Pixel 3a 就没有这种必要了,Google 可以非常迅速地把更新推送到手机上,免去了等待的苦恼。

Pixel 3a 终于到了!

期待了很久的 Google Pixel 3a 终于到手了。这是我用过的最贵的手机,而且关键是 Google 出品的手机,所以比较让我激动。 在亚马逊海外购上面购买 Pixel 3a,从下单到拿到手里用了 7 天。实际上 DHL 配送只用了 3 天,在美国几个地方周转花了更长的时间。不知道劳动节是否延迟了产品的配送。DHL 还是挺快的。 Pixel 3a 作为 Google 手机系列的一款,其中有很多 Google 服务。在大陆,这些服务绝大多数都是无法正常使用的。可是作为 Google 用户,这种阻碍又能够算得了什么?作为 Google 用户,我觉得实在找不到比 Google 所提供的服务更很好的了。 我花了较长时间开机,值得注意的是,用户在第一次开启 Pixel 3a 的时候,不要连接互联网。我用了比较长的时间尝试用蓝牙传送文件到 Pixel 3a 而不能成功。我实际上是忘记了 Pixel 3a 本质上是一款 Android 手机。Android 手机作为硬盘使用也是很常见的,连接到电脑上,这个问题立即解决了。 我使用了一段时间,包括更新应用,拍照,打电话(移动 4G)这些,都完全没有问题,令人满意。尤其是拍照效果非常不错。我是很喜欢拍照片的,Pixel 自然成了我的首选。 可能还需要继续使用一段时间,比如几个月,才可以给 Pixel 3a 一个完整的评价。网络上有很多评价、测评,我也有看一些。这些测评者可能见过、用过很多手机,所以评价起来比较有对比意识,能够比较客观,不像我这样的粉丝一样看待手机;另一方面,他们测评很可能是一种工作、任务性质,有的会缺少用户的那种温度,或者夹杂着自己的主观意见。所以,我觉得测评是别人的,可以作为参考,而自己的评价、测评,才可能最能打动自己,因为它反映了我们自己的感受。

购买了 Pixel 3a

终于在 Amazon 上购买了 Pixel 3a,它是 Google 今年推出的一款廉价手机。还没到手,很期待! 作为 Google 用户,除了使用那些免费服务以外,我认为花一些钱也是很重要的。比如在 Google Play 购买游戏、应用,订阅 Google One,以及使用 Google 推出的很不错的手机等设备。 购买、使用这些服务在中国大陆有些不方便。不过,仔细想想,实际上也没有多么不方便。我觉得自己并没有花费很多努力,就使用上了这些服务,Google One 等以后 Drive 免费空间不多时再订阅。 一个关键的要素,我认为在于用户是否离不开 Google 搜索、Gmail、Drive 等这些东西。如果说你完全不使用这些服务或觉得其替代品也还不错,那么我觉得花钱使用 Google 的产品就显得有些多余了。可是如果你和我一样不可能不使用 Google 的一系列服务,没有这些就像生活中少了一块而人就像丢了魂一样,那么为了使用这些服务而多余做的努力也是值得的。 我还是很期望我们的互联网可以更自由、开放一些,使 Google 的服务可以为那些想要使用它的人所用;也使那些提供与 Google 若干服务类似的服务的选手,有强有力的竞争者。不过,我对这种情况并不乐观。据我观察,至少有相当一部分人已经把“墙”作为合理的存在来看待了,我实在不能同意这种看法,也觉得挺可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