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十二月, 2017的博文

钱满素三部曲之一《自由的刻度》

昨天晚上读完了钱满素的《自由的刻度》,这是一本关于美国不同历史时期重要的历史文献的简要汇总性书籍。后面会有一段介绍或评述,帮助读者了解背景,理解意义。通过这本书,我是第一次完整读了《独立宣言》,美国宪法,以及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说》等著名文字。也读了一些之前不知道的文章,比如梭罗的《论公民的不服从》,胡佛总统的就职演说,实用主义哲学演讲等。 最有印象的,是沃伦法官的一份关于新闻自由的论述。我以前一直以为,新闻媒体应该保持尽可能地客观的立场,来报道事实,或者至少是部分事实。我比较担心而反感的是,媒体的倾向性问题,比如明显的左或者右。 这份材料则声言,媒体的这种倾向性是无关紧要的,是应该被许可和接受的。当然,这份内容的主要议题,是出版自由问题。出版自由不同于言论自由,前者保护的是媒体组织,后者保护的是个人。 此前,我是觉得因为媒体也是由人组成的,所以如果一个媒体上发布了某个观点,这肯定就是作者的观点。不过,媒体平台是可以有选择的,以此来确保某倾向性,也可以看成是媒体的观点。既然如此,媒体的倾向性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作为媒体,具有倾向性还可能是有诱惑的,因为这样可能吸引一批读者或观众,使之成为自己的忠实粉丝群体。因为人们就是喜欢看自己喜欢的内容的,而不是非常客观、理性的。不同的倾向性彼此成分交融,就促成人们观点总体的趋向于中间水平。 胡佛总统的就职演说,也很不错。可以看出来,他是非常自信美国的体制的,担任总统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确保人们的自由。尽管而后遭遇大萧条,总统职务很快被富兰克林取代,但他的演说却是值得一读的,可能是一类美国人所认为的如何治理国家的理念的集合。 胡佛的演说,不只是喊口号,进行感情渲染。里面有很多数据方面的列举,以表明共和党执政的成就。这也是演讲,或者说理的一种很重要的方法,即以事实和数据说话,而不是浮在文字表面上。当然,文字和情感的传播,也是可行而重要的,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选择。 这本书的名字就很好地说明了这本书的价值。随着时间的推进,若干重要的历史文献依次呈现出来,从而构建出更为广泛的、坚实的自由的天地。这也说明,自由等任何人类珍视的文化成就,不是从天而降、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逐渐上升的过程。这些文献,就是一些重要的刻度,标记着不断进步的道路。 书中有一篇与众不同,讲实用主义哲学,文字阅读上不是很好理解。我觉得,实用主

如何在 iPhone 上配置 QQ 邮箱:无图示指南

简单说,就是需要知道:独立密码。或者说,两步验证。 配置 QQ 邮箱需要输入的密码,不是 QQ 密码,不是 QQ 邮箱保护密码(如果有的话),而是在开启 IMAP/SMTP 功能时弹出的一个随机密码。我觉得这类似两步验证。 QQ 邮箱里面的教程,现在已经不能成功使用了,比如端口什么的,我弄了半天,没有效果。网络上,有很多介绍如何配置 QQ 邮箱的详细教程,从原理到图示,很少见到有提到随机密码的。当然,那可能是以前的办法。现在,只要输入此密码,而不是自己邮箱的密码,就很容易配置成功了。 然而,QQ 群邮件是不能收取的,那实际上就不是邮件。如果群邮件对用户来说没有什么重要的,我觉得配置 QQ 邮箱比下载应用要好一些。 我以前知道这个需要输入随机密码的办法,后来又忘掉了。我决定通过一篇博客来加深印象,或者帮助到某些人,尽管这是一个很小的事情。 关于腾讯的真正的“两步验证”,我实在不清楚他们是怎么想的。我之前写过反馈,没有作用。我的意见是,他们的两步验证,实在是多此一举。腾讯,经常需要用户首先发送一条短信,然后在反过来给用户发送一条短信,进行两步验证。这很麻烦,所以,你就应该安装腾讯的什么安全应用。我觉得,这是不把用户的需求放在第一位的突出表现。 你既然已经有用户的手机号码,何必再要求用户发送一串数字去获得两步验证的号码呢?如果用户很急,需要登录 QQ 处理事情呢?只要服务有两步验证功能,我都会开启,只有腾讯的,让人使用了,还很不舒服。确实是很糟糕的服务。

对电影《手机》的思考

刚才看了电影《手机》,是一部好电影。 电影给我的第一个感受就是,科技进步(电影里就是手机的使用,或者说电话的普及)促进了人们的沟通便利性,而人们却更容易说一个又一个谎言了,没有了真情和真诚。通过电影本身的故事和一头一尾两个旧时代的场景对比,这一主题就更加明显了。 倒不是说,是因为手机或科技的进步,导致了人们谎言的盛行。可能,这只是对不同时代的氛围的切身感受。一些过去存在的、为人们所严格遵守的道德规范,现在却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则是物欲横流下的道德沦丧。我估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或听到过这样的评论。但是,这和手机、科技进步、时代进步、物质丰富等等,又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呢? 旧有的文化和道德因素已经被消灭,新的又还没有确立起来,人们的大脑从而被物质享受所充斥着,似乎也是毫不奇怪的。为了追求自己的物质享受,填补精神上的空虚,使用手机作为一个工具,来帮助自己实现这些享受,看起来是很自然的事情。 我觉得电影所扣问的,就是这种人的精神空虚、物质欲望无法满足的趋势。 我是不赞成比如“今不如昔”的论调的,似乎过去的就是美好的。过去,问一句“最近回不回来”都需要花一天时间,坐自行车走远路,排队打电话。这看起来很温暖,可能也确实是真情,但未免代价太大。 现在的人们,如果能够在满足自己物质欲望的基础上,有一些精神上的追求,或者只是去做一些利于他人的事情,承担自己的社会的责任,贡献自己的力量,可能会更好。当然,这只是一种选择,不能强求。更基本的是,一些基本的家庭、社会伦理观,需要确立起来,诺言、责任是需要维护和信仰的。 电影中范冰冰所饰演的“小三”的角色,剧情最终设计为她通过要挟的手段而要取代严守一,我觉得是一个败笔。似乎她是处心积虑的,有所目的,或者只是为了给每个角色一个最终的交代。如果把她也当成一个受害者,我认为也是可以的。

一次只能读一本书

借了不少书,也买了一些书,都是我想读的,但往往由于时间和精力的限制,很难将其完全读完,更不用说反复读一本书,理解书中的思想精髓了。 买书,我觉得已经不划算了。我以后可能会尽量不去买书,更多的是去图书馆借,买的一些书也要将其捐赠给图书馆。既然可以借到,我觉得大多数书都是没必要花钱买着看的。 借书,和买书一样,总以为自己因为想读,所以就能够读完。读一点,然后放着再读其他的,最后感觉读了很多,实际上可能什么也没有读到。所以,尽量少地借书,然后一次只看一本,如果要停止,那就是真正的不读了,而不是留着“后面读”。 读书,我发现写一些笔记或感想是好的。如果没有,那就相当于给自己眼睛和大脑一时之快,没有回顾和思考。我自觉这方面很欠缺,所以需要加强。写博客或分享到 Google+ 里,是我目前对所读内容的回顾的方式。

文化相对主义

一种文化环境中自然形成一系列道德规范,另外一种文化环境中又形成另外一套道德规范。前一种认可的、认为天经地义的事情,可能在后者看来就无法理解了。反过来也是一样的。那么说,这些道德规范都是合理而应该的吗? 《道德的理由》一书开篇,就谈到了这个问题,也就是文化相对主义的观点。作者否定了这种观点,作者的分析很有说服力,是从逻辑角度看的。前者和后者对某些行为的判断,出现了不同的结果,那是文化等因素影响的结果,这种不同是事实,但并不能推论出关于行为本身的合理性来。换句话说,比如甲认为合理的事情,乙认为不合理,“理”即道德;乙认为合理的事情,甲认为不合理。这是事实。但是,不可以认为事情本身是合理的,或者合乎道德的。一个对象所认为的只限于这个对象本身,而不能判断对象之外的事实。 我觉得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之前完全没有这样考虑过问题。作者想阐明的,就是本身的核心观点:道德是需要理由的。人们习以为常的事情,实质上可能并不合乎道德“底线”,尽管人们见怪不怪,但这也是人们所处的社会需要进步的原因。否则,所有社会就没有进步的理由了。 把这种论述应用到观点上,我觉得也是可以的。比如对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无论什么看法,无论是否公开出现,都是看法。但是,事情本身是相对固定的,比如说,是好事情,还是坏事情,是正义的,还是邪恶的,等等。这些基本的判断肯定是有的。不可以因为众说纷纭,人们各执一词,就否认事情本身的基本判断。 我们应该容忍那些自己不认同的判断,甚至显然是错误的判断。我们也应该意识到,自己并没有掌握住真理,或者说事情的全貌。我们需要做的是,竭力去搞清楚事情的基本事实,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并保持获取更多信息并随时修正判断的态度。这样做,我认为对自己比较有利。

电影《Sleight》

《Sleight》这部电影在 IMDb 和豆瓣的评分都不高, 烂番茄大众评分也一般,但烂番茄指数还可以(72%) 。我看这部电影觉得非常不错。故事很不错,情节也很紧张,最后还有一点出人意料,演员的表现也很到位。 首先让我觉得震撼的,是电影中讲的一段话,也是主人公身体力行的,即真正的魔术师要做到别人不能做到的,而不是大家都能够做的。一个传说中的魔术师,把自己的手掌扎穿来表演魔术;剧中的主人公在手臂中通入电线来表演使物体(金属的)悬浮或隔空移动的场景。 魔术总是令人觉得不可思议,除了魔术师的手法极快之外,可能就是这种做别人不能做的事情的决心,来让观众大开眼界。掌握这种能力,就具有了生存的能力。剧中的主人公与妹妹相依为命,正是以此为谋生手段的。 贩毒也是他的一个副业,这也是引发后来他的麻烦的原因。 为了按时凑齐毒枭所要求的巨款,他表演魔术,贩卖毒品,变卖财产,甚至去盗窃。最后,他不得不求助于自己的老师。我当时想,他是不是可以借一笔钱。但是,这就不是电影所要表达的了。老师帮助他提升了魔术的技能,而这也正是他能够与毒枭一刀两段的能力。他用手挡住了飞来的子弹,救出了自己的妹妹。移居到另外一个城市,完美的结局。 主人公最后还展示出什么魔术技能,令他的女朋友非常吃惊?电影在这里结束。 他所付出和牺牲的,即以获得神奇的魔法技能的,不只是生活的依靠,最终也挽救了他。这令他痛苦的东西,也给他带来了幸福。对应的,夜间销售毒品的生意很容易赚钱,却给他和他的家人带来麻烦,甚至生命危险。 电影可能要传达这种意思,但这也不是什么非常具有哲理的高深莫测的道理。电影也可能没有这层意思,只是我作为观众从电影剧情中理解到的,而事实上只是推进剧情的设计而已。不管怎么说,我喜欢这部电影是因为其故事完整而脉络清晰,体现了城市底层群体生活的不易。人们都期望获得某种魔法技能,来实现自己所不能实现的。实际上魔法技能只存在于巨大的牺牲和决心当中,大多数人可能都没有那样的毅力来真正掌握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