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七月, 2013的博文

“意义”源于每个人的内心

我今天安装了一个盗版的Office 2010,比之前的Office 2007看起来要好一些,突然就想着来用一下,实际上之前好长时间都没有碰过Office了。早些时候发现并注册了Blogger一样,很想每天写点东西贴在上面,就像那种每日一篇博文的人,记录着自己的生活和想法,觉得很厉害。人就是这样一种情况,新鲜的事物总会激起人的欲望,我的家乡有个词语形容为"抱新鲜"。很多事情,都是这样一种情况,新鲜的游戏很多人去玩,新鲜的书很多人去看,但稍微这种新鲜感消逝一些之后,人就会一哄而散。事物还是那个事物,人的态度已经不是之前的态度了。 此种情形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如果涉及到关乎人的认知或者利益的时候,也就出现了"坚持"这一说法。坚持下去,坚持做很多事情,即在自己的监督之下,也有可能在大众的监督之下。坚持是一个难能可贵的品质,因为时间的流逝基本上能够消磨掉人任何试图坚守的信念,与此对抗的念头本身就已经很难得了。 这种做法的确有利于个人提升和新习惯的培养形成,人的自我塑造就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实现的。就像我现在在写日记,要是我能够――实际上肯定不行――坚持每天写几百上千字的内容,要是还能够学习模仿一下别人的文笔手法,再要是能够坚持多看多读充实自己,那么我就觉得自己不错了。但是,以上的假设仅仅是假设,我不敢说自己能够做到,我只能慢慢的趋近,甚至有倒退走偏的可能。也就是说,自我磨砺式的坚持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效果绝非那么良好。 相比较来说,没有任何实际愿望激发的来自内在的渴求则显得更为难得。一件事情并不是因为对我自己有实际的好处我才去做,也不太可能是因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理由促使我去做,而在这两种选择之后还有一种选择,即我就是愿意去做这件事情,完全是出于内心的指引,以获得内心的愉悦。实际上,这就应该是精神上的追求了。我也得到了回报,是感觉层面上的,不是物质上的,但也难以脱俗。 鉴于以上的考虑,"意义"这个词也只有自己能够给出最恰当的定义。有时候人会做出在别人看来很无聊的事,甚至坚持把这件事做很长时间,显得很不可思议。但就是这样的,当事人内心的感觉是好的,出于对自己的内心的尊重,他必须做出一些常人看来没道理的事。而有可能你专心致志所追求的目标在他看来则毫无意义,

为了拉长生命去旅行

我是个不怎么喜欢外出闲逛的人,每次回家之后总是在家里面宅着,走亲戚看朋友总是有点拘谨。旅行对我来说更是少的可怜,一方面旅行是个需要花钱的项目,担心入不敷出的我不敢随便外出旅行;更重要的是,我觉得旅行的快乐在于之前的期待、之后的回忆,至于过程通常会显得疲惫不堪,甚至心烦气躁。远的不说,单就是市内的景点随便去看看,一般都是人头攒动的场面,过程中除了拍照就找不出能够做的事情了。 很喜欢看别人的旅行日记或照片,因为人的一生是这么的短暂,这个星球上美丽的地方还有那么多自己无法都去亲身感受,借助别人的视角看看也不错。有时候我还会打开Google Maps或Google Earth,随便打开远方的某个地方的街景,看看那里的风景人物,感觉自己就像已经身处此地一般。科技帮助我实现了部分愿望,但这是绝不能够代替亲身感受的。我在想我们去到某地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是什么力量促使自己愿意去到一个陌生地体验一番? "名气"某种程度上说明了一个地方的"火"的情况,名气越大肯定越有可能跻身于"某某不得不去的美丽景点"排行榜。但这就像是盘踞"某某畅销书排行榜"的书,并不一定名副其实。就算名副其实了,也难免游人趋之若鹜,人山人海。所以,我觉得关键在于对某个想去的地方做好去之前的功课,知道自己去有什么可以关注、景点背后的渊源何在等等。 前段时间和室友看了广州市内的几个主要景点,专注于历史遗迹的博物馆游览的确见识了不少之前不曾了解的东西。可是印象最深的就是那次有导游介绍的游览,对一个文物的背景知识了解程度决定了对此文物的欣赏水平。如果自己能够在之前多了解一些自己准备游历的景点背景,我想对旅游体验是很有帮助的。 去一个陌生地方的最明显的感觉就是时间变得长一些了。打破了日常的时间安排,似乎一天的时间被拉长。生命中如果能够经常体验这种感受,会感觉到自己的人生要比实际的长一些。相比于"名气"这个原因,我觉得"感觉"更能够吸引我一些。每个人都想把生活过得丰富多彩,都想沉浸在幸福中多一些时间,旅行实现了这种愿望,即使可能仅仅是"感觉"上的,毕竟人都是"感觉"着面对并认识世界的。

我的一个30天的短期锻炼计划

明天去韶关取水样的车票今天下午都已经定下来了,我就要和几个同学去那里采水回来做实验。我是第二次去那里,后天就能够回到广州。 我是个有选择性障碍的人,我自己觉得。我喜欢选择,但总是担心自己的选择不是最好的。其实,没有最好的选择,只有最合适的选择。作出了自己的选择,就要坚持自己选择,坚持自己的意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我觉得现在好多了,没有以前那么纠结了。很多事情只有坦诚的和别人交流,就能够获得一些很宝贵的、通过自己难以得到的东西,尽管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摸索和坚持。 昨天晚上我给自己拍了两张照片,分别是正面照和侧面照,看看自己的身材实在是不行了,特别是肚子上的肥肉很是吓人。我准备坚持30天看看效果,每天几组仰卧起坐(Sit-up),把每天的数量记录在饭否(Twitter)上面,我想看看30天之后的情况,如果效果明显,我会继续坚持下去,至少不会放下,就像我经常俯卧撑( Push-up )一样,不过引体向上(Pull-up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Pull Ups vs Chin Ups )好久没有坚持做了,现在只能做3/5个实在太少,我觉得保持在10个左右是比较好的情况。 拍摄于2013.07.21夜 拍摄于2013.08.21夜 我不相信我不能坚持30天,特别现在是夏天,在地上做运动很方便。我还想以后工作有必要买个专门的做仰卧起坐的器材,但等到那时候就晚了,现在穿衣服都看得到很明显的小肚子,我觉得我要坚持30天看看到底有没有作用。经常在网络上看到别人的对比图,我不希望有那么大的改变,但我觉得只要我在坚持是会有一些改变的。昨天第一天,做了100个,记为3×30,今天及以后继续。30天之后再看效果图,期待到那时候有大的改观。 我喜欢规律化的生活,我每天晚上的安排应该是这样的,10点钟回宿舍,11点钟洗澡,11点半之前睡到床上。10点30左右洗衣服,之后的20-30分钟时间开始锻炼,不要求很多组,我的目标是坚持30天。我现在还是有点虚,不能保证自己能够完全做到,但既然博客都写了出来,不管怎么样,30天之后,也就是8月22日,我是会把效果图贴到这篇文章下面以作对比的,另外每天晚上还要发Tweet做记录,所以我还是有动力做下去的。 竞技类运动我不怎么适合,或者说是不擅长,我应该逐渐的培养自己在那方

我所管理的Google豆瓣小站的一些情况说明

自从我创建 Google豆瓣小站 以来已经1年有余了,喜欢这个完全出于自愿的小工作。发一些关于Google的小消息,以及一些我自己的对Google的看法等等,很有意思。毕竟在自己的帐号上写这些能够看到的人数有限,而发布到小站之后能够看到的人就有数百人,这两者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很多时候,看到自己发布的东西得到了一个"赞"我都会很开心,回复和红心就更好了,这算是对我的劳动成果的肯定,我喜欢这样的感受。 Google豆瓣小站并不是豆瓣那种付费品牌小站,我想每个人加入进来更多的是人们愿意在豆瓣上面搜索Google这个关键词,当然广播内容的转播也能够吸引部分网友关注小站。单就网友在豆瓣搜索"Google"这个动作,我认为这就是Google品牌的强大号召力的体现。特别是Google获得社会广泛认可的时候,小站人数会出现较大幅度的上升,比如有一次四川地震时Google迅速推出的找人服务。另外,豆瓣网友的主流人群定位,也决定了关注Google、关注互联网的人群不是一个小数目。 在网络上不时会看到对Google的负面新闻,特别是带有强烈民族热情的偏见,夹杂着对美国精神的敌视态度,对民主、自由思想的抵制。作为Google粉丝我看到这些很不舒服,就像是对自己喜欢的明星的诽谤看着很不理解这些人为什么这样。当然我知道我喜欢的东西肯定有人不喜欢,我喜欢的东西也不是肯定就是光辉伟大的,Google也不一定就是那个肯定值得人们尊敬的互联网公司,作为粉丝我想我的崇拜夹杂了一些不理智的东西,可是我对此并不认为有问题,我只是需要更加淡然的看待持不同意见的人群。 就我使用Google服务一直以来的感受,我认为我是幸运的,我体验到了我认为是较为创新的互联网服务,以及在这些背后所蕴藏的文化理念,比如对界面的极简化要求,就这一点看来,我觉得Google影响了我。作为粉丝,我能做的就是让更多人的人去了解Google,感受Google产品,仅此而已。因为我的专业并不在此,我不能更多的从专业角度认识Google,我也不太可能去到Google工作,但我喜欢这种持续关注的感觉。 早些时候的小站广播,集中在对网络报道新闻的转述附带链接,目的性不强,只为让人们看到Google新闻;后来偶尔穿插自己的评论,但还是以网络报道内容为主;再之后广播则完全选择类似

Google Reader

I really hope the Google Reader will not be closed, but I know it is just a willing that can not change the trends and facts. Happy to find another tool which call Digg reader, but I can never have the feeling when click on the Reader. What a pity! RIP, Rea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