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三月, 2019的博文

100% 值得看

电影  Dragged Across Concrete ,中文名称是 《逃出水泥地》 ,给观众以不一样的观影感受,是一部挺不错的电影。借用电影对话使用特别多的百分比,我认为它 100% 值得看。 对抢劫银行非常常见的一种电影描写手法是制造混乱、紧张气氛,尤其是抢劫犯特别紧张,担心警察包围。这部电影则不同,它的劫匪抢劫银行以及之前、之后的准备,都非常冷静、缓慢、有条不紊,给人以“奇怪”的感觉。 劫匪有条不紊,两个被停职的警察也同样按部就班,进行着自己的对话和活动。这是这部电影的一个特色,所有的情节都不重于在动作、语言上凸显紧张气氛,反而在情节、对话等方面演绎的特别镇定,似乎所有的事情都已经安排好了,没有必要紧张。 我觉得这是此电影与其他绝大多数抢劫银行的电影不同的地方。观众如果像我一样期待有激烈的场面,应该会失望。电影情节比较惊悚,有两个场面相对血腥,有犯罪片应该有的内容。整体上我觉得这部电影讲述完整了一个故事,是一部很好的犯罪主题电影。 电影讨论的话题更值得玩味。 电影的名字里有 Concrete,可能指的是条款、规定、社会习俗、规范等。电影讲的就是突破这些规章制度的故事,探讨的则是这些规章限制的问题所在。 两个警察因为“暴力执法”而被停职,他们正是因为受 Concrete 的限制而工资低微、生活拮据。电影中的坏人(劫匪)是冷漠无情的,执法人员却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制约而不能将坏人绳之以法,导致一个警察所住的社区都很不安全。 如果电影有反映现实的功能的话,我认为电影是想展示一个警察被规章束缚住手脚、坏人能够逍遥法外而破坏社区和谐的情况。 这与通常的“政治正确”是相反的。“政治正确”要求警察文明执法,对待坏人也应该尊重其权利,肯定不可以暴力执法。电影似乎想表达这种“政治正确”所带来的危害。导演高明的地方在于为了表达这种“相反”,既从形式上又从内容上均逆常理而行,使其内容和形式达成了一致。 我觉得电影作为言论自由的一种形式,暴露社会问题、表达观点主张都是必要而合理的。这也是为什么我觉得韩国电影很好看的原因,那里面有很多深刻呈现社会现实及问题的内容。这部电影我揣测创作者可能就想表达一种与主流不同的观点,而这种想法肯定不是少数人所有的。 另一方面,“主流”或者说“政治正确”所要求的警察的文明执法,并不是不必要的。毕竟,警察是国家的暴力机关

两种生存哲学

我昨天听了一个科学报告,两个教授一个来自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同时也是清华的,一个来自同济大学。 前一个教授,特别地风趣,可以说很健谈,讲一两个小时听众可能都不觉得累。早上 9 点半开始,大概 11 点半他还在讲。后面一个教授很快地就讲完了自己的内容,用了约 30 分钟。其中有一段时间停电了,前面那个教授立即出来“救场”,不然可能台上台下就会陷入无话可说的尴尬境地。 在学术上,显然后面那个教授有大量的工作和很好的成果发表。他的内容可以说很深入,只有了解那一部分研究内容的人才可能感兴趣。前面那个教授至少在报告中没有透露出很多研究,不过想当然也是不错的。只不过比较而言,两者的差别实在太明显,也就是说,一个很学术,一个很幽默;一个很拘谨,一个很活泼。 我觉得后面那个比较拘谨、不善言谈的教授,除了大量的工作成果以为,有一点特别值得称赞。那就是他报告前后都表示,自己的内容并不一定正确。我感觉他这样说并不只是礼貌,而是有比较强烈的谦卑的意思。 这是比较少见的情况,很多人肯定不希望别人称自己的工作不对,更不用说自己承认了。可是,在学术上确实很多人的工作、成果是很可能存在错误及偏差的。科学的证伪特征,我觉得就是说如果一个判断是科学的,那么它就是可能出错而有改善的余地的。科学的东西,总是有改善、改正、修正、补充的空间。无懈可击的,不是科学。 我也很欣赏前面的那个教授。他幽默风趣,思维敏捷,口才很好。除了科研,他应该还是一个不错的演说家,比如发表一些激励人心的演讲。根据他的介绍,他在美国应该能够比较好地融入到社会活动当中去。 昨天的报告我觉得让我看到了一枚硬币的里面,由于差别太大而印象深刻,似乎是两个极端。这也许是我们社会现在价值多元的一个反映,无论怎么样的生活,都是这个人自己的选择,其他人无权干涉。一个人因为自己的性格等原因表现的比较内向,或者一个特别外向的人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游玩、社交,这些都不妨碍他们在科研方面取得成就。

《青春·北大》读后感

几年前读高华的《历史学的境界》的时候我就想看胡伯威的回忆录《青春·北大》。没有在图书馆借到,网络上只有很贵的盗版书。好在可以在线阅读,我找到了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民间历史网站 ,在那里看完了这本书。 《历史学的境界》更是一本好书,我第二次仔细读了一遍,可能后面还要再读。 《青春·北大》回顾了作者在 1949 年入共青团到 1957 年左右被打成“反社会主义分子”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变化。作者在建国时是一个初中生,大学毕业时被归入“右派”阵营。这本书展现了作者在这期间的故事,少量作者的评述也很有意思。作者算是比较幸运的,是在离开北大之后才被打成“极右分子”的,高华称如果作者那时候还在北大可能遭遇更为惨烈。 作者胡伯威本来是一个忠实而坚定的共产主义分子,他的智力应该比较高,比较喜欢思考。他作为共青团员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而且是基于自己的见识和思考。我想我们后来很多人成为团员、党员都不清楚自己到底是否对这个事业有信仰。 作者信仰的变化,从书中可以看出来是因为自己有独立思考的缘故。比如,他觉得报纸提供给人们的信息实在是太少,很多事情发生了大家都不知道。再有就是文化内容的单一化和模式化,其中缺少对人的生命的关怀。这些情况作者注意到了,进行了自己的思考,觉得有问题,写文章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就成为他日后被归入另册的“把柄”。 我以前是模糊知道一些 57 年反右的事情的,这本书则对这段时间北大的情况有更多的描述,包括学生写大字报、发表演讲、写诗等。作者作为旁观者观察到了这些事情,不过也参与发表了一些观点。 “右派”对今天的人来说并没有什么,只是一种政治上的偏向。高华曾说,在那个时代,右派就意味着成为“人民公敌”,是极为严重的一顶帽子。我觉得我们现在不应该回避那个时期,应该仔细的研究当时的情况,特别是为什么所谓的“右派”只是发表了一些不一样的主张,就可能遭遇牢狱之灾甚至更大的毁灭性打击? 政治上总是有右派、左派的。我现在观察觉得,有些人特别喜欢迅速地给人或者事物归入某一派,似乎这样其内容就不值得一提了,或者一个事情的原因就找到了。 比方说,我前面看到一则视频报道了 西雅图大量流离失所的人的情况 ,其中的主要原因是这些人药物滥用和成瘾,以及市政府对嫌疑犯的起诉、执法力度不大。可是马上就有人说,这是左派的缘故。事实上,这部影片同时也举了对此问题有很

运动心得

几个星期之前我尝试每天走 10 000 步以上的路,为此每天下午吃完晚饭之后我都有步行 1 个小时来达到这个目标。我用 Google Fit 记录步数、卡路里以及 Heart Points 值,后者是  Google 与美国心脏学会(AHA)合作提出的一个新的运动指标 。 每天走 10 000 步是容易的,只需要步行 1 个小时以上就能达到。我发现,即使我走到这个数量,卡路里消耗仍然难以达到 2 000,往往是在 1 800 作用。如果我一天几乎不走多少路,也可以消耗大约 1 600 卡路里。这些数据参考的是 Google Fit,我以为这个结果是合理的。曾看到一个 报道说运动只消耗很少的卡路里 ,更多的能量消耗发生在消化上面。 每天消耗 2 000 卡路里 是男性保持身材不变的一个要求。也有 一个图表显示 大多数人都能够每天消耗 2 000 卡路里以上的能量。我不清楚这是不是 Google Fit 数据不准确。 这里的“运动”指的是中、低强度的运动,如果强度提升,有剧烈运动,那么消耗的能量也会是很可观的。这也是 Heart Points 这个概念提出来的必要之处。 即使如此,轻度运动例如散步、慢跑也是很有益于健康的,哪怕它不能很快地减掉人身上积累的肥肉。所以,多走肯定是没有错的,不只是消耗能量,它还可以促进人关节的健康。 想要控制体重,可能除了运动,更重要的是减少摄入。这也是最难的地方,很多时候真的很难管住嘴、控制住食欲。健康的方式是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每顿饭所吃的食物量,适当地减少摄入。大多数人可能很难去计算各种食物的具体热量,如果不是自己准备食物的话也很难合理搭配,最容易做的可能就是控制自己少吃一点,但确实也很困难。 我最近发现除了散步,跳绳也是一个不错的运动方式,跳绳所用的时间不会太多,得到锻炼的部位则比较全面,锻炼之后出一身汗,比较酣畅,至少比散步强度要高一些。我一般早上跳 1 000 个,用时大概 10 几分钟。跳绳需要不断地适应,跳得快就可以把时间减少到 10 分钟以内。 其他的运动,我经常做的是俯卧撑和引体向上,这些运动无法一次做很多,往往是一天一组,再加上一些深蹲运动,比较合理。俯卧撑是一种很好的运动,侧重于手臂和肩膀部位肌肉的锻炼,最近 研究还发现它与心脏病风险有关系 。我觉得基础数量的俯卧撑可以

Captain Marvel 值得一看

电影  Captain Marvel 中文翻译为《惊奇队长》,是一部不错的漫威英雄电影。 前一段时间我看了卡梅隆制片的  Alita: Battle Angel ,同样是科幻和特效比较多的电影,比较而言,我更喜欢前者。后者倒不是难看,我觉得也还不错,可就是缺些什么在里面,我说不清楚,感觉可能是节奏或者讲故事的方式我不是很喜欢。 Captain Marvel 的情节就像很多大片一样,时而紧张时而舒缓,夹杂了搞笑幽默的内容。漫威英雄的电影我也看过很多,觉得都挺不错的,比如《美国队长》我觉得就很好。这部电影的一个作用可能是承接两部《复仇者联盟》电影的前后故事发展线,使后面的事情变得有道理起来。 电影的核心点仍然落在主人公找寻自己的真实身份方面,她以为自己是一个战士,最终她发现自己的使命是避免战争。我以为这种设计在其他一些电影里面也有体现,比如《谍影重重》系列主人公也是不清楚自己是谁。 我们人类的一生,也是很可能在寻找自己到底是谁的过程中度过的。简单说,就是确定自己生命的意义。这种位于精神层面的、有哲学意义的思考,往往使我们遭受烦恼和痛苦。在电影中,同样因为这个原因而触发各种矛盾,进而推进电影剧情的发展。 确实,漫画英雄最终拯救了城市、地球或者人类,不过,这个结果并不一定就是英雄在一开始就确定知道和努力奋斗的目标。我以为这种设计才符合现实和逻辑。如果一个伟大的英雄,唯一目标就是为了拯救人类,那这种英雄就太过完美而显得与人类格格不入了。他(她)一定是有一个更个人化的、更深层次的原因,来推动自己发挥英雄本色。 Captain Marvel  电影还没上映, 有一帮人就出动在网络上对其发起差评和攻击 。据说之前《星球大战》系列《最后的绝地武士》的某些演员也曾有此待遇,可能是电影演员的言论令一些人不满意。我感觉这种行为实在是莫名其妙,而且特别地愚蠢。 这种行为破坏了网络评分系统的客观性,IMDb 或者豆瓣都不可信了,可能烂番茄还可以参考一下,而且给我们经常看到的“水军”言论以口实。英语中把这类人称之为 Trolls,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对应为“水军”这个称呼。 我个人并不怎么相信水军普遍存在,比如一部电影评价不高或者过高就一定是水军的操控,一个人粉丝多就是水军的努力,等等。因为我没有看到可以令人信服的证据。不过,这种网络用户群体性的一致操作,也确实有水

《真探》第一季

好几年前曾看过一遍《真探》第一季,不过几乎完全忘记了。现在再重新看一遍,才搞清楚这部美剧的故事大致是什么。 有些电影会在 1/3 或者更早的时候在剧中点题(如果电影名称有特殊意义的话),就像以前学习写作文一样,这可能也是一种编剧技巧。《真探》探讨的核心思想,即光明与黑暗搏斗的故事,直到第八集结尾才显露出来,实在令人佩服。这两者不是同一类事物,不具可比性,我只是觉得它们都可以称作编剧方面的技巧,琢磨起来挺有意思的。或者说,这就是编剧讲故事的方法和能力。 整体上《真探》采用的是倒序方式讲述故事。刚刚上映的第三季同样是倒序,而且还跨度三个时间段,再多观众可能就要糊涂了。 剧中的犯罪行为确实非常的邪恶,它们的代表是黑夜、黑暗。两个主角代表的是光明,或者说是与邪恶作斗争的力量。到底邪恶战胜了正义,还是相反,留给观众去思考。无论如何,剧中进行犯罪行为的所有“坏人”并没有被一网打尽,很多人仍然逍遥法外。这既符合常理,又增添了剧集反映现实、引发思考的意义,使此剧更有深度。 邪恶的力量,根据《真探》的叙述,来自权势集团,而且还可能与州政府之间有勾结。这些内容并没有很多地被描绘,不是故事的主线,只是提到过,为电影的主题——黑暗长存——埋下了伏笔。 两个主人公可以看作是勇敢的斗士。不过,他们也都有自己的故事,特别是有各自的痛苦。他们突破各种阻力进行犯罪案件调查也不是为了完成什么任务、为了某种主义或者其他崇高的东西。我以为这也很写实,是一个第一线警探很可能面临的现实以及抉择。

社交网络里的垃圾信息

新闻报道说 英国王室发布社交媒体指导原则 ,对在其社交媒体账号下面发布冒犯、侮辱言论的人进行屏蔽处理。指导原则是为了保有一个安全的网络环境,呼吁用户表达“礼貌、善意和尊重”。 确实,社交网络里面充斥着太多的垃圾信息和冒犯性内容。Lady Gaga 最近在 Jimmy Kimmel 节目上就说“ 社交网络是互联网的厕所 ”。 我以为,不只是社交网络,不少人使用互联网就有冒犯、攻击、欺凌陌生人的意图,这类人有一个称呼叫做 Trolls 。 Google+ 以后我就没有怎么使用社交网络了,尝试过 Twitter 和 Pinterest,但仍然不喜欢。我发现, 使用邮件订阅来获取新闻资讯,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 。 也许有人会说,社交网络的形态实际上就是社会的真实面貌。实际上,社交网络是有一定程度的匿名属性的,所以某种程度上,社交网络放大了人内心的恶,现实生活中人不一定如此言行。看一看一些可以完全匿名评论的社区,就会发现其恶劣程度更为糟糕。 我觉得攻击性的、冒犯的、侮辱的言论,由于没有交流思想的属性,故可称之为垃圾信息。然而,本着言论自由的立场,我以为这些内容也不是应该被禁止或者删除的。可能有的人需要以这种形式来发泄自己,释放压力。 举例来说,有些人看到某个新闻或者言论,自己不同意,就开始骂或者人身攻击;看到自己喜欢的内容也有可能骂,骂与之相反的方面。这种表达形式值得商榷,表达的内容则没有任何价值。可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很理性、客观、心平气和地表达自己,有的人可能就只会使用脏话来表达自己。所以,我以为这些内容不应该被消失掉,而这种行为则应该被鄙视或无视。 我挺欣赏那种据理力争的言论的。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而不应该空放口号。不过,据我观察,大多数网络言论,特别是评论,都是毫无价值的“反驳”,哪怕还没有搞清楚别人的意思,甚至自己的意思。这不是在交流思想,而是在制造垃圾。 所以我觉得英国王室发布社交媒体指导原则是挺有道理和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