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九月, 2017的博文

再论 Google 和英语的重要性

Google 搜索和英语阅读能力实在是重要。我 去年还写过一篇博文 来阐述这个看法。现在看来仍然是很必要的。当然,Google 搜索和英语,都只是我们获取信息的一种工具,所以更通用的看法是,获取信息的工具很重要。 这似乎是明摆的,无需多言。人的智慧就是能够使用工具。 但是,网络上经常会有一些罔顾事实的内容,却也能够吸引足够多的读者,形成一种意见。我觉得就是工具缺失或读者不愿意使用工具的结果。 刚才我花了一点时间,读了一篇在微信上被分享出来了的赞扬 Trump 的文章,作者据称是在美国生活多年。这篇文章可能阐述了某些事实和独到的观点,但也存在若干不是事实的说法,作者却以此来佐证自己的看法。其中一个说法,我 Google 搜索了几个关键词,就出现一个 Fact Check 链接指明这个说法是假的。还有一些说法是存在争议的,或者至少至今是没有事实依据的。 所以,这篇文章的价值在我看来就不高了。当然,这篇文章的措辞有那种 QQ 空间传播的大段文字的感觉,也给人以不可靠的感觉。不过,最重要的不是感觉,而是内容。 实际上,对某个人的赞扬,并不一定要以贬损其对手的办法来进行。或者说,用没有足够依据的内容来污蔑对手,并不能使自己所支持的一方更正确,特别是在政客之间。这是我从这篇文章中了解到的一种思维模式。 也就是说,为了表明自己的正确,一方面一定要把对方说的无恶不作,而且手段极为下流,无所不用其极;另一方面一定要突出自己的丰功伟绩,所说所行都完全正确而英明。而这两方面的结论的依据,都是经不起事实推敲的。这就是问题所在。 我觉得合理的、客观的做法是一定要陈述事实,比如数据、图表和确切的实际情况,好坏自有公论,何必把内容和观点都抛给读者呢,让有些读者失去了自己判断的机会。读者还可以自己搜索各种信息,来完善自己的理解,或修正自己的认识。上面所讲的那种思维方式所形成的报道模式,就不利于形成客观、接近真实的观点。 这篇文章背后还有一种思维,就是资中筠在书中所谓的“颂圣”文化。资中筠认为中国的“士”,也就是知识分子,一直以来有这种情结。此微信文章的作者,实际上也是在大加赞扬美国当选的总统,似乎美国因此得救了。 仔细想一想,美国的强大与否跟一位总统可能并没有那么大的关系。即使这位总统英明神武,特别的杰出,他也一般只能执政 8 年,更不用说国会、反对党、自己党内

发表看法的意义和原则

我觉得自己经常不愿意把自己的看法表达出来,这是不应该的。在网络上,有时候写到半途中又放弃继续写。这里面有担心自己的看法被别人反驳的因素,因为之前曾有过那样的经历。不过,更重要的是,担心自己表达的是否正确。 首先,对于之前的一次不愉快的经历,我觉得自己做的不好。就事论事就行了,不应该对陌生人反唇相讥或嘲笑。如果对方的观点自己不赞同,在表述完自己的看法之后大可以不再进行对话就好了。特别是这种陌生人之间的交流,没有谁有责任纠正另外一个人的看法,哪怕那是明显错误的。更何况,也不能确信自己所坚持的就完全正确。 接着上文所述,即我们不可以保证自己的看法是没有问题的。只要是人的看法,就有可能存在不客观或错误,瑕疵。观点就是拿出来进行讨论的,通过讨论有可能修正自己的观点,使自己获得在自己观点以外的信息。 即使没有实质性的讨论,把观点写出来也比其存在于头脑里更有价值。大脑中的想法是跳跃性的,而写出来则需要进行思考和组织,甚至促进更全面的思考。 讨论和争论还是存在差别的。最不可取的一种情况就是,企图压制对方的观点,我觉得我之前就曾经犯过这样的错误。讨论好比是座谈会,大家各抒己见,君子动口不动手。争论可能让人想起辩论赛,但我认为辩论赛也是讨论,据理力争。 我这里所谓的“争论”我觉得更恰当的比喻是一场体育对抗赛。其目的是,一定要想尽办法压制对方,打击对方,获得胜利的满足感。交流中如果弥漫着这样的“硝烟”,那就变味了。 所以,我的结论是:(1)自己的所思所想,应该自觉地发表出来,修正和完善自己的思绪,也有“立此为证”的意味。(2)维持讨论的氛围,能够判断偏离讨论意义的情况。

读《资中筠自选集》

我希望能够读完资中筠的自选集,不过目前只能借到 5 本中的 3 本,即《感时忧世》、《闲情记美》、《士人风骨》。现在已经全部看完了。有一些内容,当然还包括其他的书的内容,我分享在“ 阅读 ”这个收藏集里面,相当于给自己做的记录。 这三本书有很多资中筠自己的思考和观点,很多是我深有同感或赞同的,通过读书我了解到不同的视角;也有很多我不知道或不清楚的地方,通过阅读有所了解。这正是读书的乐趣,总能够获得一点新东西。 我想我不可以把她的观点、言论列出来或记下来作为自己的观点,而且这对于读书是不足取的,毕竟不是考试。我有一些大体的感受,我想应该分享出来。这些方面,可能成为我后面阅读的方向,并促进我更多的思考。 比如作者在《感时忧世》最后一篇提到学生的辩论赛,我之前也参加过班级的。作者对辩论赛抽签决定正反方不以为然,因为人之所以辩论是因为相信自己的观点,而不是随机选定的观点。我在之前从来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当然,辩论赛的抽签机制并不是什么非常严重的问题,但凸显出来了的却是一种导向,即人的想法是可以不断变化的。 我认为人的看法随时间发生变化是必然的。但此处的变化,更倾向于墙头草、说假话这种情况。资中筠希望青年人能够尽量的不说自己不认可的话,至少不应该那么积极和“口若悬河”。她希望的是人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判断,来得出自己的结论,然后尽量可能的表达和坚持自己的立场。这篇文章举了一个历史上骈文写的很好而曲意逢迎的人的例子,很贴切。 资中筠经常强调的是“启蒙”,就是先知带动后知。她的这些文章,基本上都可以属于“启蒙”范畴,至少我自己从中得到了一些启发,使之前不清楚或模糊的东西清晰化了。其次,讲道理是最关键的。不是强词夺理或故弄玄虚,而是很清晰地表达出能够说服人的事实和道理来。 看了这三本书,谈一下我的一些体会: 1. 一切落实在“人”上面。 人是基础,也是根本。这个“人”就是单个的人,或者说公民。人要生存,就需要有自由,由此发展出教育、民主、人权、宪政等等方面的可以说是普适的追求。这些都是真正的人,或所谓“公民”必需的,是属于第一层的文明。 网络上有人大谈”民主“,或避谈”民主“。我觉得自己对民主了解的不够,所以在读一些经典的或近代的作品以了解。资中筠的书,是我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应该说,全人类是有一些普适的价值的,不存在地域或文化的差异,这种价值观就

读资中筠《美国十讲》

看书,通常作为学习、休闲或者精神上满足等目的。书就是信息的载体,看书就是获取信息。现在信息渠道多了,书只是一种选择,还有很多其他的途径我们能够获取信息。 对于信息——包括书籍在内——的选择,一种情况是,看自己喜欢看的,并且多看,这是一个基本的选择。我觉得这和“不去看自己不喜欢看的”是一致的。这是符合常理的,我不认为人倾向于拿自己讨厌的事物来刺激自己,让自己不舒服。 在此之上,我觉得更好的选择是,使自己能够从阅读的信息中得到一些新的东西,就像是获取信息的向外拓展了一点。一味地接收自己肯定满意的、赞同的信息,而没有新的内容,促进自己的思考,那不是学习的好的路径。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那就是对信息的判断。比如同样是谈论历史,一个以扎实的事实资料为参考的论述,肯定要比捕风捉影或干脆无中生有式的内容更具价值。这就是一个作者的名声的根本,不同名声的作者可能都有一批受众,但意义和影响却非一样。 我看资中筠的《美国十讲》,使我得到不少信息,又深有同感。她讲了很多关于美国和中国的内容,多数是我基本了解的。可贵的是,她在书中讲了一些我不知道或不清楚的内容,这是我觉得很不错的。也就是说,她的书纠正了我以前的一些模糊的认识。 她并不是故意要以新奇的内容来吸引读者,而是企图纠偏。有不少的认识是建立在不符合事实或逻辑的误传上的。理清事实就很可贵了。 不过我觉得,也不能说她书中的信息就被确立为权威,或者其他任何人的书也不可以这样。需要做的,是继续进行阅读和学习,了解更多信息和思维方式,来更新、更正自己以前的认识。看书,我觉得就是为了这么一个过程。 这本书在图书馆被放在最下面一层的角落里,网上好像没有货了。我之前看到此书,随便翻了一下就放回去了,因为那一次借了好几本书,拿不动了。资中筠我也不了解,不知道在哪里听到过一次。 这一次看了前面的一节,就决定借回来看。因为她的语言非常简单易读,3 天时间不到就看完了 300 页左右的书。现在继续写这篇博客的时候,我已经读完了她的《美国十讲》《老生常谈》,以及三本自选集《闲情记美》《感时忧时》《士人风骨》。 《美国十讲》给我留下很深刻印象的地方是: 1. 美国是谈出来的。《宪法》的诞生经过很长时间的会议讨论,在此之前有长期的地方自治时期,而这是在吸收欧洲大陆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这包括对自由的极端重视,对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