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四月, 2019的博文

中规中矩的印度电影《看不见的旋律》

有一个法国短片叫做 《调音师》 ,今年印度拍了一部与之类似的电影 《调音师》 ,可能称作《看不见的旋律》会更好一些。因为电影里主人公并不是负责调钢琴音的,不像法国短片里主人公那样作为一种职业生存。他实际上是个弹琴的。电影的英文名  Andhadhun 根据维基百科翻译为 The Blind Melody,比较对应于后一个名称。 电影确实不错,值得一看。首先,我觉得电影里面的音乐很好,有歌唱,有美妙的钢琴旋律,很好听。印度电影似乎普遍都有若干段歌曲和舞蹈,感觉是一种特色,作为情节的补充或者过渡,我觉得很有意思。 电影的情节可以看作是在法国短片上的延展。法国短片属于那种让人遐想、给人意犹未尽感觉的作品。短片大概可以这样,也取得了成功。电影则设计了更多的故事,给演员更多表演的时间,张弛有度,我觉得也很不错。 一句话,这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使观众看完之后了解到短片之外的更多故事,比如主人公的结局,剧中最坏的那个女人的结局。有评论说最后的“反转”是电影精彩的地方,我不同意。我认为那是导演有意设计的一个伏笔,它最开始出现,到电影最后一刻才使观众了解到其作用何在。当然,如果说女人要杀男人而最终被杀是反转,我也无法反驳。 好像导演电影有一个技巧,那就是把最开始出现的东西、情节放到最后揭晓,让人觉得最开始的东西(或者情节)并不是没有用的,而恰恰是很重要的。类似的手法,比如揭晓故事的最终结果(主人公受伤),然后切换到前面展示故事是怎么发展到那个地步的。 不能把电影和短片相比较,正如前面所说的,短片有短片的味道,电影有电影的手法。电影借鉴了短片的故事设计,演绎了自己的故事,而且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所以电影我认为是不错的。 这部电影我又不认为有那么好,可以一看的电影,不值得看第二遍的那种电影。

我对“民主”的思考

我长期以来对“民主”有关注和思考。让我困惑的一点在于我不理解我们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与美国的民主(资本主义民主)到底有什么区别。而且,时不时能够看到有人特别地“反民主”,可是“民主”一词不是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成吗? 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一篇文章,曾发表在《光明日报》上,题目是 《两种不同性质的民主不可混淆》 。不清楚作者是什么人,可是这篇文章基本上讲清楚了两种民主的区别。 我的摘录如下: 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区别: 【国体】“由谁统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人民当家作主,既民主,又专政;少数人的民主,局限在资产阶级内部,本质上是为了保护生产资料私有制、保障资产阶级利益。 【政体】“如何统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人翁精神;资本主义民主虽标榜主权在民、人人平等,但在私有制条件下,实质仍然是少数人轮流坐庄。 此外,差异还体现在政党制度、民族关系和基层民主方面。 也就是说,我们是从国体、政体两个角度去看待和实行“民主”的。如果不从这两个角度分析,单纯地从操作手法或者形式上是很难区分两者的差别的。 按道理说,这种民主的区别决定了我们社会里的人是不应该有“反民主”立场的。因为你本身就生活在民主体制当中,你反对什么?外国人的民主是资产阶级性质的,跟你又不会发生什么关系,你替别人操心干嘛? 让我对“民主”有深刻认识的一句话来说“华盛顿邮报”的口号: Democracy Dies in Darkness ,我以为特别地震撼。这里对民主的界定是以“黑暗”为标准的,即公开的、透明的、没有遮掩的与“黑暗”相对立的环境,才有民主,否则民主就可能凋亡。 这种民主信仰的是开放透明,什么东西、观点都可以且应该被拿到台面上来公开展示和辩论,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没有什么暗箱操作。 在 YouTube 上有时候能够看到美国的一些城市或小地方在公共议题上展开讨论的情形。一些美国西部片讲述西部早期社区生活时,也有一群市民聚集在一起发表看法的情景。我以为这就是基层民主的一种表现形式,应该让普通民众参与其中,表达观点和看法。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提到,美国的民主扎根于基层,在地方自治的过程中民主被运用的最为彻底。我觉得这是我们还应该学习的方面。 还有一个感觉是,我认为有些时候我们的一些活动太过于民主而不

哲学有意思

多年前我曾经读过若干本哲学著作,没有仔细读,也没有思考和读懂,不过总算是读过,知道几位著名的哲学家。那时候有一种“炫耀”的意思,读一些别人不怎么读的、知道的书。 最近重读《哲学的慰藉》使我对哲学有了新的认识。这本书不错,是一本很好的入门级读物。作者介绍了若干名特别重要的哲学家的生平、思想,勾起了我再读他们的作品的欲望。这些哲学家是苏格拉底、伊壁鸠鲁、塞内加、蒙田、叔本华和尼采,分别对应于于世不合、缺少钱财、受挫折、缺陷、伤心、困难的慰藉。 关于哲学,我觉得书中给我一个印象很深的意识是:哲学是给人以智慧的东西。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影响力巨大的哲学家,他们有各自的言论和理论。我们现在去读它,相等于跨越时间限制倾听作者的教诲。这里面没有谁对谁错的问题,因为它本质上只是一种看待世界和万物的态度。了解到这些思想,有助于我们对自己的问题有更好的解决或者态度,这就是一种慰藉。 反思我过去的读书习惯,我以为真正的读书是应该重复读自己喜欢的作品的,比如《哲学的慰藉》我就会读多次。第二,读书倒不是为了记忆书中的观点、书中的理论,那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形成的条件反射。我觉得读书应该逐渐地发展成为辅助自己思考、帮助自己理解美的过程。所以,适当的进行笔记和写作是必要的。 我曾经靠热情通读了《西方哲学史》上册。现在看来,还需要再读几遍才可能算是真正读了这本书。

我对亚马逊中国的看法

报道 说亚马逊中国电商业务将被关闭,只保留云业务、Kindle 和海外购。我觉得挺遗憾的,亚马逊一直以来、特别是较早一段时间我最喜欢的网络购物网站。 亚马逊给我两个美好印象。首先是它的包裹干净、整洁。一般会用一个漂亮的纸盒装用户的物品,这个纸盒用户抱在怀里也不会嫌脏,纸盒通常也不会被挤扁,所以还可以继续使用。用纸盒包裹物品,是好几年前亚马逊就在进行的,我印象里早于京东,而且后者的纸盒往往看起来质量很差。更不用说很多网购物品被放在一个塑料纸带里,外面脏到都无法拿的境地的情况了。 第二个好印象是亚马逊的速度。现在不少人称赞京东的速度,它能够当天送达。这可能与京东的发展壮大有关。我记得大概 2012 年左右,那时候亚马逊就可以当日送达了。我经常使用这种服务,早上下单下午拿东西。当然,这种服务速度取决于用户的位置和亚马逊的物流情况,应该不是普遍的。 亚马逊令我失望和特别生气的一个事情,是其客服和售后的问题。简单说,就是我在亚马逊买了一个东西,拿到手的有多余的物品,表明卖家那边出了问题。我实际也想退货。我启动了退货程序,却等了很长时间。这在以前是不曾有过的。 我的经验是,亚马逊的退货,对于自营产品,是很快捷和方便的,没有多余的等待。 我所购买的那个我想退货的物品,网站上标明是自营,而我与之联系的则是一个私营者,这从物品发送错误的事实也可以推测出来。我自己花钱把多余的东西连带自己购买的一起寄给了发货人,联系地址也是私人的,并不是亚马逊。交涉了几次,才得到退款。毕竟,让人从口袋掏钱没有人愿意。这是我尽量不购买非自营产品的原因。我很怕买的东西不是自营的。 亚马逊客服在当中充当的调节者。首先,客服主动询问我退货情况,我说物品已寄出,对方表示过几天会再询问退款情况。我觉得挺好的。可是,这个承诺的电话我后来一直都没有接到过,毫无音讯了。我想说,如果你不能履行承诺,何必一开始要表示自己将会怎么做。这种客服,和态度恶劣的客服一样,让人特别不满意。 亚马逊中国业务关闭的迹象,可以从其网站上物品大量缺失的现象推测出来。可惜的是这样一个不错的购物网站以后就不能够再频繁使用了,可能只能用于买一些国外的东西的情况。它的售后服务的不合理方面,则令我这个自认为是亚马逊忠实用户的网购者痛心。 另外需要补充的是,亚马逊网站的界面设计要比国内诸多购物网站的页面漂亮的多,实用的多,

佳作《江湖儿女》

《江湖儿女》的英文名称是 Ash Is Purest White ,讲的是一段往事,背景是江湖,主题是爱情,是一部极好的中文影片。 故事很简单,情节也不跌宕曲折,我认为出彩的还是电影的表现手法和其展现的主旨。 电影很快就“点了题”。两个人看着一座火山说出了电影名称所对应的意思,即火山灰应该是最纯净的。 两个人都在江湖上。女方为了自己心爱的人不惜为他坐牢,出狱后又去南方寻找他。分手后自己回到家乡,从事起之前的生意。男方为了能够“衣锦还乡”,漂泊他乡最终也没能够东山再起,倒是把自己的腿弄残废了。可以说,这个男人比较失败。不过,到了电影最后,女方仍然接纳他,当他是以前的“大哥”。为什么?女人说自己在江湖上,讲的就是个“义”字。 我以为“最纯净的东西”指的是女人对男人的真挚的爱,无论男人是老大还是坐在轮椅上的人,无论男人是否还在自己身边爱自己。变成灰才是最纯净的,意思是那种能够为爱燃烧自己的生命的行为,是最纯粹、最干净的爱情。 剧中的女人显然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人。 电影另外一个特色是对歌曲、音乐的声音,我认为是亮点,很切合时代和意境。比较印象深刻的是《有多少爱可以重来》和《男儿当自强》,还有一些粤语歌也很不错。 山西方言听起来也很有味道,以前没有看过山西方言演绎的电影,比较新鲜。 影片讲述了若干个小故事,作为大故事的插曲,我认为挺机智、有趣。比如女人在酒店骗取陌生人钱财的手段,骑走陌生买春者摩托车的举动,在火车上遇到另外一个陌生人差点跟他去新疆的故事,形成了女主角全面、立体的性格。女人雨中骑在摩托车上的感觉,特别地“江湖”和耐看。 中文名“江湖儿女”我认为指的是在江湖上漂泊、生存的普通人。他们可能有雄心壮志而不能实现,或者曾经辉煌过而后来目睹了人去楼空、世态炎凉,亦或是有刻骨铭心的爱情而不能重来过。一个“义”,一个“爱”,是他们最珍惜的东西,也是他们最可爱的地方。

用脚投票比什么都更有说服力

德国电影 Balloon 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里,一群东德居民乘坐自制的热气球成功飞往西德,寻求自由生活。这是“用脚投票”的实际行动,我觉得比任何说教、宣传都有说服力。 因为写实,所以电影的情节没有多少可以设计的。剧中穿插着若干矛盾,我以为是为了使电影看起来更有意思的创作。电影没有夸张的创作,比如电工之子与秘密警察之女的爱情,就没有搞成最后一刻一起搭乘热气球飞往西德。这一点我认为挺好,保持了某种感情上的克制,不像一些电影、电视剧一样遇到爱情元素就使劲地渲染,给人以俗套感和压力。 向往自由,可能是所有正常的人类应该具有的愿望。东德居民不顾生命危险逃往西德,反映出当时东德社会人们生存的压力和不自由的状态。电影中秘密警察也是比较干练的,差一点就抓住了计划逃离的人。可是,人们希望逃离的心这些秘密警察是无法禁锢的。 东德 当时是社会主义国家,即民主德国。理论上,社会主义国家应该比资本主义国家更有自由、更平等,更民主。我估计实际上情况恰恰相反,不然就不会有那么多人逃离她。人们逃离这个事情本身比其宣传的效果要大许多倍,逃离背后的意义就更大了。现在,后人还可能记得这些逃离的故事,但有谁记得当时的宣传攻势呢。 以前有柏林墙,现在有互联网上的墙。对于后者,我认为是一些极为愚蠢的人,使用一群极为邪恶的人,打造的应该会遗臭万年的东西。 同样的,对于网络上的墙,人们照样用脚投票,要么想办法穿越它,要么去没有它的地方。网络上的墙限制的只是人们生活里的一部分自由,甚至可能是比较小部分的。不过,如果各种自由都被加以限制而严重影响社会的公平、正义以及自由的话,我相信人们不会停下自己的脚步。 这种选择与宣传的聒噪相比没有声音,但却振聋发聩,发人深省。

“口诛笔伐”值得注意

昨天晚上我读了《纽约时报》中文网的 一篇文章 ,不是很同意这篇文章的观点。 这篇文章回顾了 Apple 公司的成功与近期的不如意。作者认为 Apple 应该更有作为,在若干领域作出能够“改变世界”的产品、服务来,就像以前乔布斯那样。我能理解作者的这种心态。几年前 iPhone 热卖、成为众人追捧的时候,我曾看到有中文文章认为 Apple 何不作搜索引擎,来超越 Google。 当然,iPhone 现在也很流行,Apple 的创新特别是技术上的优势仍然是很大的,这很难否认。只不过 Apple 公司的业绩出现了一些情况,我觉得这很正常,无论什么产品或者服务都不可能保持持续的快速上升态势。而且也可能说明 iPhone 的质量比较可靠,一般人能够使用好些年而不用换。 这篇文章里作者赞赏了 Apple 对用户隐私的重视,继而认为 Apple 可能作的更好,有更伟大的产品,而不是现在这样的很常规性的产品发布。 这里的背景信息是,与 Apple 同样处于科技领域的巨头如 Google、Facebook 目前正遭遇隐私、信任、安全等危机。特别是 Facebook 似乎已“臭名昭著”了。 所以作者认为 Apple 为什么作社交网络呢?它那么重视隐私,它的社交产品不会是很棒的吗?这种想法和认为 Apple 应该作更能保护用户隐私的搜索引擎的思路是一致的。 我不太认可此文章的观点,首先是我不认为一个公司在某方面很突出并不意味着它做什么都可以。一些汽车制造商能够制造很高性能的汽车,可是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它们就不一定优秀。类似的,Apple 在硬件和软件方面的控制力,并不意味着它可以打造一个你所喜欢的社交网络。 “跨界”并不是不可以,而且也是被鼓励的,不过我总是怀疑“跨界”能否形成“超越”,我几乎不能相信 Apple 的搜索服务能够有 Google 杰出。 其次,也是更主要的,我不太同意那种“出了问题你就什么都不是”的思维,这和“赢者通吃”的逻辑一样,你做得好,那么什么都可能做得好;你出了问题,你什么地方都有错。 确实,Google、Facebook 这些对用户数据需求很大的公司最近几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人们比较担心是正常的。可是我认为它们的服务给人类、社会带来的便利,也很巨大。关键是,这些服务都是免费的,它不会以经济实力而排斥你。 我相信,Go

付费阅读新闻也许是趋势

中文新闻比较少有付费订阅阅读的,国内至少我还没有听说过。英文新闻有大量的付费订阅,甚至邮件订阅也有付费版,我觉得那可能是以后高质量新闻的趋势。 对媒体来说,付费订阅至少比广告收入来来的稳定,后者并不被媒体所控制。付费订阅就像以前买报纸一样,人们同样是花钱阅读新闻。报纸现在很少人去买了,不过电子版本的报纸仍然有销量。报纸作为一种媒介的作用式微,而报纸所承载的内容永远不会过时。 对读者来说,我觉得付费订阅也是一种很不错的新闻阅读方式。 习惯了免费消费,似乎网络上的所有内容都应该是免费而取之不尽的。这种想法应该改变。道理很简单,因为这些内容是人创作的,有创作就应该有报酬,否则谁会有动力创作呢? 读者花钱订阅新闻还可以保证自己阅读的新闻内容的质量。媒体有了稳定的经济支撑之后,就可以把工作侧重于内容的深度和质量。这对读者来说也是有利的。 对于那些免费新闻等内容,尤其是那些希望吸引流量、关注、点击率的内容,它们的制造者就不可能去关心内容的可靠性和质量,更不会关心自己的读者,他们只关心自己的内容能否给自己带来访问。我以为这就是网络上“标题党”泛滥的一个原因。 付费订阅恰恰可能根治“标题党”,使高品质内容物有所值。 尽管现在几乎没有人买报纸了,不过很想愿意花钱看新闻的人还不是特别稀少。免费的内容如果质量越来越差,付费订阅的市场可能就更大。

对迅雷彻底说不

现在所谓的迅雷 X 版本,糟糕到透顶了。 Apple 来了一个 iPhone X,你立马就搞一个 迅雷 X,这种“模仿”很低级而俗套。你就不能坚持自己的套路,一定要跟着别人走?要是 Apple 的 iPhone X 变成 iPhone 10,你是不是也有称自己为“迅雷 10”? 我不知道为什么现在很多软件、硬件产品从名称上都开始模仿,更不用说内容、形式上的千篇一律了。没有创新,不敢创新,有自己的特色我觉得也不错啊。怎么一定要追着别人、等别人做出变化之后自己再跟风呢? 迅雷 X 的体验糟糕到无以复加。 一个浏览器窗口,彻底毁掉了迅雷软件以“下载”为核心的功效。迅雷已经不是一个很好的下载软件了,迅雷对不起自己的名称。迅雷 X,我看不如改名为 SX。 浏览器里面搞了若干所谓的影评,都是一些没有质量、只有标题党的吸引流量的垃圾文章。 影评本来应该是交流电影心得的个人创作,这些为了吸引关注、流量而制造的“影评”只会使影评在电影中的作用越来越低。观众不再相信影评,甚至不再读影评,这些粗制滥造的“影评”几乎可以看作影评领域的毒瘤。 再说,人们如果想看影评,那也是去豆瓣啊,关你迅雷什么事?你想成为豆瓣、IMDb、烂番茄,来影响电影?可是迅雷你又没有高质量的内容创作者。通过大量垃圾评论就可以推测迅雷核心用户的成分。 迅雷 X 窗口右上角有模有样地搞一个“举报”按钮,可是却需要用户登录账户。我想说,你页面上的大量内容都属于不健康或者踩线的内容。这个按钮看着特别地讽刺。你平台推荐的内容举报给你去处理?你迅雷身兼两职,我怎么不相信你对举报内容有诚意去处理呢。 接下来,用户还可能接收到弹窗,一个具有“性”暗示的直播窗口。 我不知道为什么迅雷沦落至此? 可能,免费下载影视的业务,确实不容易发展成为一个有利可图的产品。因为免费下载本身就与版权保护相背离,并不是法律所允许的行为。而“免费”却成为很多国人习以为常、觉得天经地义的消费模式。很难想象如果马上人们不能在网络上下载电影或者美剧会产生多么大的震动。 不过,我觉得理性的消费者应该逐渐转变自己的消费理念,尽可能地支持正版,保护整个制作行业的存活,否则可能以后就没有什么资源可以下载了。 关键还有一点,迅雷软件已经彻底垃圾化了。 也许迅雷意识到这种变化,在积极转型。不过我认为迅雷产品的设计已经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