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一月, 2019的博文

伊壁鸠鲁的幸福观

有一天在《纽约时报》中文网看到一篇 文章 ,探讨了如今人们使用智能手机的方式与乔布斯以前设想的样子的巨大差别。确实,现在手机越来越强大,可玩的东西又越来越丰富,使人似乎不可能离开手机,有意或无意地查看手机可能是许多人的日常动作之一。 文章作者说,乔布斯所设想的智能手机应该能提升人们使用手机的某些功能的体验,而又不占据人们生活的主要部分。商业模式的发展和经济推动力改变了这种愿景,手机几乎无所不能,人沦为手机的“奴隶”,而非主人。 昨天我看了一篇介绍伊壁鸠鲁哲学思想的文章(资中筠翻译的《哲学的慰藉》第二章),其中有类似的看法。伊壁鸠鲁认为人必须要快乐,而快乐由三个要素组成:友谊、自由、思想。 友谊就是有人关心自己,自己也会关心别人,关爱不以世俗标准为参考,朋友看重的是我们的本质。自由,是不以物质标准衡量自己,简朴生活换取独立、自由。思想,则是对若干烦扰自己的事情、事物进行理性思考,“思考”就可能使人摆脱焦虑、烦恼的状态,有焦虑,也许是没有理性思考的原因。 其中的第二点“自由”,我觉得指的是追求一种相对简单、平淡的生活,不对物质享受有太多的欲望,不为自己实际上并不需要的东西花费心思。在智能手机这个议题上,如果遵从伊壁鸠鲁的理念,就是尽量少的使用手机和应用,只使用能够提升自己生活品质的、必不可少的服务,而不是全身心地投入,后者可能损害自己的身体或精神健康。 这种对简单、自由的生活的追求,并不完全符合经济发展、物质文明、人类进步的要求。人类社会现在可以说已经进入了高度的物质文明时代,不知疲倦地消费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人类如果没有这种欲望也不会取得这样巨大的成就。 如何生活并不是一个对错问题,而是一种抉择,或者说思维方式。欲望驱动着进步,哲学指导着幸福。伊壁鸠鲁的哲学——据书本上的介绍——的目的就是为了告诉人们如何保持幸福。 书上说,幸福是生活的一部分,或者说是生活的目标。人们看起来都会生活,都知道幸福的重要性,都在追求幸福。然而,根据伊壁鸠鲁的哲学,如何生活也是需要有专业人士提供指导的,就好比人身体生病了需要医生发表意见一样,人自己并不一定清楚自己应该怎么生活才能幸福,人自己的预估并不可靠。 在这里,对“如何生活”向人们提供指导的人,就是哲学家。 回到乔布斯的话题上。我并不认为乔布斯以前所设想的智能手机或者说生活就是比现在更好的。他那时

打比方和讲事实

昨天我偶然在 Twitter 上看到两个人的对话。大意是,A 说微信是腾讯的一个封闭平台,公众号创作的内容不能受益于开放的互联网。A 的意思是自己认为离开微信公众号是最好的选择。B 说,不在微信公众号,你的内容有谁读呢?我们知道微信确实积聚了很多用户。A 又打比方说,我们到餐馆是去吃饭的,不是去吃屎。意思是,微信所提供的公众号服务不好,可能还有审查,文章有被删除的风险。B 说,你到火锅店去要吃日本料理,当然吃不到了。A 反驳说,所以应该去别的餐馆啊。 我思考了他们的对话,我发现他们说的都没有问题,我都同意。(1)我并不喜欢微信公众号,使用了很短一段时间后就放弃了。我不喜欢通过关注公众号来获取自己需要阅读的内容。重要原因是,公众号文章多数缺少引用和来源说明,还有很多标题很吓人的文章看着浪费时间。(2)微信确实有很多用户,都超过 10 亿了,可以说非常的成功。想要通过写文章来集聚起读者群,公众号可能是无法错过的一个平台。 然而,他们对话中通过“打比方”这种形式进行对话,我认为不好。思考后发现,他们的比方都很好地反驳了对方的意思,而增强了自己的观点的正确性。可是,他们所讨论的问题并不是很高深、专业的、难以理解的问题,而是一个很简单的话题:微信公众号的优势和劣势。或者说,一个强调微信的属性,一个更关注微信所处的环境。 问题就在于,这本来是一个很容易说清楚的问题,无论是观点还是论据。增加了“打比方”的内容以后,反而掩盖了讨论的主题,使各自都更坚信自己的主张,却失去了更多了解对方的观点合理性的机会。 我在其他地方也看到有人喜欢使用“比方”来说事情,可是比方的对象,本来就是很容易理解的事情。我认为没必要。 我以为“打比方”应该应用于外行人很难或不容易理解的问题,而打比方的主体有对这个问题很深层次的理解,才可能打比较恰当的比方,使自己对问题的阐述可以为听众所理解。 反过来,在很简单的事情上打比方,或者说随意地打比方,无论这个比方是否恰当,都可能强化在本来很简单的事情上自己所坚持的道理,而忽略掉了解对方观点。 读者(听众)实际上也应该对这种“打比方”的行为保持警惕。如果是比较难懂的事情,打比方可能有用;如果是很简单的事情,打比方就有可能出错或误导人,哪怕打比方的人没有主观意愿这样。喜欢随便打比方的人,则往往无意或有意地夹杂自己的观点、主张到比方当中,来增强

网格式道路设计

有时候在 Google Maps 查看美国城市时,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其道路横平竖直的设计,这种格局被称作“网格式设计”。比较震撼的旧金山的道路,大片区域完全的网格化,非常规整。其他的城市,大城市不用说,就是一些比较小的城市也有区域明显看出来是经过规划的。 在网络上搜索后发现,这种网格式设计的城市规划源自欧洲,欧洲的一些古老的城市在很早以前就有规划道路。在美国比较早的是在费城的应用,华盛顿特区是经过专门设计的。 这种网格化划分土地,有一个好处是方便城市管理者确定地块的面积而进行交易买卖。现在我们从地图上看这些道路会觉得很漂亮美观,而以前的设计者更可能是处于经济考量而作出这种抉择。 我以为这种抉择(网格化)也是众多设计里比较简单的,如果还有其他设计方案的话。画直线可能是最简单的设计了,而城市设计需要的就是这种简单。剩下的,就是没有规划、没有设计的道路。这种情况在中国城市里非常常见。中国城市里有明显设计的,我看到的只有长春,据称那是以前日本人设计的。 网格化设计现在看来还有一个好处是方便人们出行导航。无论是开车还是步行,网格化的道路使人走不错,即使走错了也很容易找到对的路,只要知道大体方向就好了,因为道路总是四通八达的。 从经济层面看,网格化也有优势。土地的面积很容易确定而买卖也很方便。对于土地购买者来说,如何使自己的土地有最大利用率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因为地块之间便是道路,这种设计几乎可以在很长时间里有效保证道路不被侵占,或者需要推倒房屋新建道路。 我想,美国很多城市都有这种网格化的设计,一个重要原因是她很多城市都是新建的,从一个小城镇开始,而之前又有从欧洲带过来的理念或者如费城这样比较早的模板。 中国的城市则不然。这些城市很多比较古来,城市在以前可能是农村。农村居民各自为政,自己觉得这么好怎么来,所以造成了很多弯曲不整齐的道路。这些道路的维护、延展与房屋的冲突,形成了一些矛盾,其中的经济损失可能是巨大的。 此外,中国人比较重视风水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在农村新建房屋以前,人们总是要看风水,来确定一个最佳的地点,最好的朝向,保证自己和家人的幸福安康。所以农村的房屋和道路是最没有规则的,大家有很大的空间使用。 美国的很多城市都处于大平原上,不像中国的城市很多有山、有水。我以为这不算是主要原因。因为,道路和土地规划不是因为面积不够而不做。有多大

即使发财了,继续追逐梦想

昨天晚上看完了《皇家酒店谋杀案》( Bad Times at the El Royale ),是非常好的一部电影。完整的故事,有趣的台词,张弛有度的节奏,至少很对我的胃口。 我以为电影不必要传达出某种一致性的结论、思想,应该给观众留下一些空间去想象和回味,因为电影属于艺术作品,而不是文章。 本文的标题“即使发财了,继续追逐梦想”来自我对这部电影最后一个情节的联想。电影里,落魄的女歌手最终得到了一笔巨款,可以说衣食无忧了。我们看到她仍然去到那个预定的地方,进行歌唱表演,买了一件漂亮的衣服,因为之前的那一件破了。和她一起死里逃生的“牧师”(实际上是一个刑满出狱的劫匪)作为她的观众,与她相视一笑,电影落幕。 我从这个场景中看到了女歌手对自己梦想的不懈追求。她不出名,没有钱,却很珍惜有表现自己歌喉的机会,她在房间里练习演唱就是佐证。其次,她也是一个正直的人,她没有走“捷径”使自己迅速变“红”,也很厌恶那些有权优势的男人希望把别人玩弄于鼓掌之间的行为。不至于此,她还从这些人“势力”的做法当中看出了这些人内心的弱小和卑微。 《皇家酒店谋杀案》重要的不在于我上面提到的对“追求梦想”道理的阐述,这只是我的理解,很可能导演都没有这个意思。电影之所以好的主要原因,我认为是它讲清楚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然后在酒店里相遇,产生新的故事。 演员的表演也很到位。第一次看,总觉得他们的表情、动作有什么掩饰的地方,似乎不太对劲。看完之后,再看第二遍,这些“不太对"的方面就变得合理了,有“原来如此”的感觉。所以这是一部可以多次看的电影,使人有回味细节的感受。 电影的音乐是一大亮点,我没听过电影里的歌曲,但确实很好听。

互联网服务的沉迷属性

最近我经常看到有人盯着手机似乎忘记了周围的世界,例如有一个初中生模样的青少年沉迷于短视频而迟迟不吃早餐。这些短视频服务可能确实比较有趣,让人看着看着停不下来。 更广泛地看,社交网络就有这种让人痴迷的能力。用户总是觉得能够发现什么新鲜的有趣的东西,或者等待着自己发布的内容得到更多人的评论、喜欢。再或者,用户看似是通过社交网络来关注新闻、了解朋友动态,但真正能够激起用户兴趣的新闻又能够有多少?多数情况下我以为这只是在凑个热闹。 后一种情况比较常见。比如发生了一件什么得到广泛关注的事情,看起来大家都在讨论、发表意见。可是,多数人只是在“围观”,表达一下自己的情绪。如果有与自己情绪一致或类似的文章,就评论和转发一番;遇到自己不喜欢的,抨击甚至对骂一番。我认为重要的是参与者是否有调查和思考去搞清楚事情的原委。如果没有,那就是在相互传播观点、情绪、能量,而抛弃了更基本的事实。 总之,社交网络上有很多吸引人注意力的“新闻”,给人以纵论天下大事的虚幻感觉。我以为对新闻的消费建立在对事实的把握和对新闻背后所投射出的意义的思考方面。举例来说,一个事情发生了,读新闻首先要比较清晰地知道发生了什么,各方的意见怎样,为什么发生,有什么后果。其次,也是更重要的一点,我以为在于从新闻事件中看到新闻本身没有表达的信息,比如一个社会运动的发展,一种思潮的蔓延,一种力量的积蓄,等等类似的。 我个人觉得 YouTube 也是这样一个能够让人上瘾的服务,有各种各样的视频,还有不少中文电视剧。 Google 和 Apple 可能意识到用户沉迷于科技产品/服务的危害,所以推出了数字健康(Digital Wellbing)功能,让用户知道自己在各种应用上面花费了多少时间,并通过一些变化来”驱离“用户。 一方面,YouTube 希望用户更长时间地留在平台上消费视频,这样广告效果能够更好;另一方面 YouTube(Google)又推出某些功能提醒用户不要在 YouTube 花费太多时间。我觉得这大概就是互联网服务健康发展的一种模式。 首先,互联网服务总是希望用户越来越多、越来越活跃的。只有用户生成更多数据,才有利于广告和盈利。其次,互联网服务也不应该成为损害人们健康的”帮凶“。人的自制力往往不够强大。可能是出于为用户健康的考量,也可能是受到外界批评的压力,反正我们看到 Google 等科

观点与事实

我是在《好奇心日报》多次看到“观点与事实”的提醒的。这种警告我认为是重要的,因为目前网络上很多讨论都模糊了“观点”与“事实”的界限,“观点”往往代替了“事实”进行传播,似乎群情激愤,讨论热烈,可是却毫无成果。 仔细想想,重视“观点与事实”的分别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你有你的观点,我有我的观点,大家交换观点,即为讨论。我们双方讨论的观点所立足的,就是“事实”,这应该是我们双方都有一致认识的才对。不能我们连事实都不能达成一致,而还可以进行讨论交流的。 所以我一直强调讨论至少要在事实层面达成一致(共识)才行。没有相同的事实基础,我不认为能够形成多么有效的讨论。 然而,区分“观点和事实”也不是那么简单。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人习惯于表达观点但不在事实(论据)方面打好基础。 也就是说,人们通常都会有各种观点,对各种事物、事件、人物等等。经常发生的情况是,大家立即表达出自己的看法。这似乎形成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不过,绝大多数人所形成的看法没有可靠的依据(事实、论据)作为支撑。 信息接收者(读者)如果不能够意识到自己所读的,只是一个人的观点而缺少佐证其观点的论据时,无形中就放弃了自己思考判断的机会,感觉上像是被“灌输”了某种观点。 反过来,如果读者留心区分自己所看的内容哪些是观点、感情,哪些是论据、事实、证据的话,就会很容易发现内容的质量的高低。 假如一篇文章表达了某种观点,而缺少足够可靠的事实证据,那么这种文章几乎是没有多少意义的。如果这篇文章在论据方面有重大错误,则更证明其观点可能存在的荒谬性。即使一篇文章列举了各种证据,也有待读者去辨别,因为引用也可能出错,更何况那些没有引用来源的道听途说。

慢性鼻炎怎么办?

过去两三个月我患有鼻炎。以前没有遇到过这个情况,倒不是很痛苦的那种。不过,鼻炎导致我几乎每天都有经常打喷嚏,一打就是连续不断的那种,还伴有很多鼻涕。如果是一个人独处,倒也没有什么;可是如果在公众场合,就会比较尴尬了。 我以为鼻炎会自动消失,可实际上并没有,反而是更加严重了。印象比较深的是近期每天早上起来就要打喷嚏,平时坐在那里不知道为什么就突然又打起来。 一个月以前我去街边药店询问了,然后开了两种药,一种口服,一种喷剂,花了大约 50 块钱。我使用了这两种药几个星期,虽不是频繁使用,但在睡觉前基本上都有喷药剂,或者吃药。然而,症状并不见好转。 然后,上个星期我不得不去医院挂号看医生。医生检查之后,也是诊断为慢性鼻炎,和药店售货员判断的一样。医生给我开了两种药,一种喷剂,一种口服。口服的又分为两种,一种西药,每天一次一粒;一种中药,每天三次五粒。 当天晚上,我吃了西药一粒,喷了药剂。第二天,让我惊奇的是,症状完全消失了。那一整天我都没有打一次喷嚏,鼻子也没有被刺激出现想打喷嚏的时候。 后来几天,偶尔也有打喷嚏的时候,但要比之前少很多。几个月以来鼻子终于体会到了通畅的感觉。这几天我都有吃药和喷药剂。 我不禁想起药店和医院的巨大差别。 街边药店现在非常常见,到处都是,就像突然出现的水果店一样,可能这是一个比较赚钱的生意。在药店买一些感冒药、非处方药,还是很方便的。关键是,药店的药要比医院便宜不少。以我的情况为例,在药店花了 50 元,在医院花了 250 多。此外,医院拿药非常麻烦,要挂号排队,现在比较著名的医院一天到晚都是人头攒动的。 我发现街边药店不足的地方,首先是售货员不专业,可能完全不懂医学,其次他们有销售压力,往往推销用户不需要的那种药。在药店,买药的人完全靠自己去判断,而不能依靠售货员的意见。我去药店买药的时候,那个售货员尽管判断我的情况是慢性鼻炎,也给了我两种药,但她还推荐我买比较贵一些的补充维生素的药。还有的售货员完全不知道用户的症状应该服用什么药,只是询问用户要什么药。我没有买售货员推荐的药来增强抵抗力,现在想来,那些药价格不菲,吃了也没问题,不吃也行,好像就是那种补品一样。药店售货员的工作之一可能就是推销这些药品。 这也不能怪街边药店。现在想想,那些药店就像超市一样,只不过销售的都是药品。里面的营业员都穿着白大褂,给人

杂感一则

看自己几年前的博文,感觉都不能认识那时候的自己了。 人的思维、习惯、习性、品行真的可以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呢。 以前可能确认无误的东西,后来很可能就不再认可或者相信。人的思想的变化真的很奇妙。 不能相信自己以前写的博文,还有一个原因是,自己的写法、理念发生了变化,不再有那时候那样的心态了。 所以说,人总是在学习的,而且很可能是在进步的,而必然是在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