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七月, 2020的博文

如何在 Google Docs 添加包含总数的页码(X/Y 型)

编辑文档、幻灯片时常见的一个元素就是页码。对于文档还应该有页眉,页码则在页脚处。这样在形式上显得规范一些,如果文档、幻灯片很多的话,有页码也便于检索。 页码有多种多样的,最常见的是一个数字,此外我觉得包含页码总数的形式(X/Y)会更好一些,比如下图这种写法,或简单写作 “3/5” 也行。 在微软 Word 里可以添加页码然后选择页码形式,实现此显示形式。在 Google Docs 里的方法不太一样。我参考了一个 视频 了解到如何做。 具体的分为三步:(1)添加页脚或者页眉,即找一个地方放置页码。(2)添加页码,页码有不同形式,可以首页不显示,等等。(3)添加页码统计(Page count),文档会自动统计总页数然后显示为一个数字。 关键就在于第三点。我觉得,Word 是把各种不同形式的页码当成页码来插入文档,Google Docs 则是把页码的组成当成一个个单一的任务,首先统计当前页页码,然后统计页码总数。至于如何显示这两个数字,用户可以自己决定。

Is the United States "hitting bottom"?

我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采访,从历史角度回顾美国这个国家的“低谷时刻”。核心话题我觉得只有一个,那就是美国现在缺乏真正的领导力,无论是联邦层面还是州层面。所以今年 11 月份的选举的重要性凸显出来了。 我认为一个国家或社会的前景,并不完全取决于领导力,当然有时候领导力很重要。其他方面的因素,如民间的力量、民众的智识,也非常重要。民间的力量也有很多种,有的是社会团体的活动,有的是公益基金会的参与,有的是媒体的调查和报道,等等。

微信投票有时特别无聊

投票本质上是一种观点的表达,有时却异化为集体被操纵的事实。 互联网服务比如 YouTube、Facebook、Twitter 这样的,都禁止一个行为:对平台的操纵。这种操纵情况 正在恶化 ,其目的是操纵公众的观点。 操纵与个人行为不同,它是大规模的。个人行为无论如何,都没有操纵行为的广度和影响力。当然,如果一个人特别有影响力,那又另当别论了。可是,改变一群人的观点是很难做到的,哪怕是影响力人士。关键还在于,操纵是隐藏起来的,见不得人的。宣称基本上是公开的。 我时不时接到微信上好友的信息,让我关注某某公众账号,或者是给某人投票,特别的讨厌。一个公众号的粉丝是需要自己依靠内容去争取的,而不是求人关注。关于各种网络投票,经常是选“最美某某”,我很反感。 它首先要获得你微信账户的基本信息,而且这种投票也毫无意义。投票者和被投票者之间没有任何联系,你都不知道你投的人是否符合自己的“口味”。对于这些投票系统,我认为被这种行为所操纵了。当然,它们可能关心的是有多少人投票,有多少人气,至于是否体现了真实情况,它们并不在意。 投票行为的核心我认为在于赞同、认可。在政治生活中,投票是民众表达意见的基本渠道。一个政客不够好,人们可以通过投票把他(她)换掉;一个人特别自信自己的治理策略,那么就有机会通过竞选使自己成为执政者来实施自己的愿景。 与政治无关的娱乐性质的投票,不会有什么严重的后果,可我仍然反感这种操纵投票的行为。一个人只要人缘广,或者他认识的人有人缘,他(她)似乎就可能在选举中胜出。这种投票选举出来的人,具有虚假的影响力。 我认为我们每个人——至少大多数人——应该诚实。在小事情上耍手段,很难相信在大事情——比方说政治投票——上不会动这种心思。 无论何种情况,我觉得投票者至少应该了解自己投票赞同或不赞同的对象,进而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通过自己的一票表达这种意见。作为投票者,我挺讨厌有人告诉我选谁。把投票行为变得特别的随意,也是一种对自己和他人意见不够在意的表现。尊重每个人的观点,我觉得可以从尊重每个人的选择开始,比如说一次投票活动。如果我不清楚自己需要投票的对象,我可以选择弃权,这也是一种表达。

重新开始跑步

我已经大概有半年多没有跑步了,昨天(星期六)早上和上个星期三晚上分别跑了十分钟左右,觉得不错。星期三那次我跑了大约 8 分钟 1.5 km,昨天早上是 12 分钟 2.2 km。跑步速度也不快,在 5:45 /km 左右。我希望自己能够最终坚持跑 15 分钟左右,速度提升到 4:00/km 左右。 第一次跑步之后我的右膝盖立刻感觉到不适,我赶紧做了必要的拉伸动作,只需要略微做几次就好很多,第二天没有出现因为膝盖肌肉痛而无法上下楼梯的情况。我听说有的人跑步问题不会出现在膝盖而会是脚踝,可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易受伤”位置,我主要是右膝盖,以前出现过好多次。经常跑的话,只需要在跑之前做好准备工作,就基本上没问题。 我对跑步运动的看法是,不需要设定任何目标,如跑步的频率、速度、长度以及时间,以及是否约有同伴。我把它当成是一个非常个人化的活动,不希望因为其他预先设定的因素而使自己对其产生厌恶情绪。一些目标限制,很容易被自己所打破,这样就消磨了自己跑步的信心。如果和人约定时间,又可能需要等人或被人等,使跑步成为一种社交负担。在跑步中交谈更是一种痛苦。 根据我以前的经验,经常跑一跑可以提升自己的耐力和速度,每一次跑完不会觉得特别痛苦就好,那么接下来就会再跑一次,长此以往就成为一种运动习惯。夏天的时候早晨跑步比较好,人不算多,没有很多小朋友和老年人。 操场和户外跑步是两种不同的感受,操场的环境固定而且地面平缓,不需要注意路面状况,但其周边景色单一,容易使人厌倦。尤其是操场跑步不可能不知道自己跑了多少圈,无形中给自己增加了压力感。户外跑步比较危险一些,我不觉得可以在马路上跑步。户外跑步景色变化很快,似乎可以增加继续跑下去的意愿。而且需要时刻注意行人。

比烂主义 / Whataboutism

我是通过《纽约时报》的 一篇文章 知道“Whataboutism”这个词的,文章作者将其翻译为“比烂主义”我觉得挺恰当的。维基百科则使用了直译,这个词汇与 冷战时的宣传 密切相关。最近我在 YouTube 上看新闻报道时也听到这个词,不记得是 CNN 还是 MSNBC 的内容,说的是白宫媒体秘书的事情。 这种“Whataboutism”的思维,比如说媒体报道说 Trump 打了 很多高尔夫 ,Trump 则反驳说奥巴马打的也多,时间比他长。你如果 相信 他说的话,那么花纳税人钱经常打高尔夫,就不成问题了。 我觉得这种思维有一个缺点就是默认、承认自己做的也不怎么对或者合理。但自己的理由就是别人也这样做,也做得不好,所以我的“不好”就名正言顺了。这种思维也有优势,就是它非常有利于躲避真正的交流讨论,把重点引到其他方面。 我记得以前百度出了一些问题时,有人就说 Google 也这样做,似乎百度的做法就没有问题了。这种看法太过简单,Google 和百度处于两个不同的环境,有各自的定位,有各自的抱负,单纯地对比毫无意义。我倒不是关注百度有什么问题,毕竟也用不上它。此处只是说明“Whataboutism”很常见。 普通人也有这种思维习惯。哪怕一个人做的事情不太符合公德,但只要此人之前有人同样做了并且没有事,那么这个人似乎就获得了“正义”似的。 能够意识到这种思维,就能够避免陷入到其中进行无谓的争论。正所谓“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把一个问题的一个方面抽象出来与其他事物的一个方面进行对比,明显是偏颇的。再有,就是我认为每个人的思维必须具有一贯性,不能时而这样时而那样。可以比烂,为什么不可以比优秀呢? 科学研究工作者知道对事物进行对比时需要非常小心,因为对比需要控制变量,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涉及到社会议题,我觉得对比的意义不大。做好自己比什么都强、都有意义。

从彗星抵达地球一事想到的

昨天晚上看到 NASA 关于 彗星 NEOWISE 的信息后,我意识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看一看天空的星星了。我比较喜欢看夜空,很多星星对于一个人来说几乎是永恒的,但事实上又没有永远存在的星星。星星构成星座,如果有设备,还可能看到更多的星星及星座里的星云。 想象一下一颗恒星离我们的距离,它的体积,或者一颗彗星再次被地球人看到的时间(NEOWISE 是 6 800 年),我觉得人类和每一个人实在都是渺小而短暂的存在。另一方面,人类又是地球上最具有灵性的生物,短时间内创造出辉煌的文明成果。两者相互对比,让人感动。 日常工作和生活琐事容易使人忘记天空中的星星还存在着。不是天文爱好者的人,可能也会忘记一些自己以前的爱好,被具体的事物和信息淹没。我认为人应该在两者间寻求一种平衡,既具体的过生活、做工作,又有一些精神层面的、虚无的大脑活动。后者往往容易被视为“无用”的东西,我倒觉得“无用”也是有价值的。过于追求“有用”的事物和生活,容易让人疲惫,甚至于无聊。 比如说看书。我无法想象只看“有用”的书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看一些自己喜欢的、与工作生活无关的书也没有什么坏处,它无法给人回报,但却能够给人以眼界。再比如说我们所关注的社会,身边的事肯定比遥远地方的事对我们的实际影响大,但除了实际影响之外的东西呢?我认为不一定。 以前上学的时候有的老师喜欢问“这有什么用、那有什么用”。我认为这不是一个好问题。一些人还认为上学读书没有用呢,这种看法基本上就否定了老师的存在的意义了。可是,老师应该是我们社会最为重要的职业之一。人类社会有很多人在做一些看起来没有用处的事情,我觉得其中的一部分也是很有价值的,哪怕它没有现实意义。还有很多人在做着自己及同伴都认为有用的事情,可实际上却没有什么用处。但到底有没有用,应该由当事人去判断,而不是替人判断,或形成一种社会习俗,迫使人遵从。这些能够讨论的问题,应该永远让人讨论下去,并尊重每个人的选择。

NEOWISE 彗星

今年 3 月底发现的一颗彗星 NEOWISE 在 7 月的北方天空将能够被 肉眼看到 ,下一次它靠近地球要再等 6 800 年。日落后彗星出现在北斗七星勺子的下方,使用天文观测设备会看的更清晰。这颗彗星出现在夜空中是继 1997 年 海尔-波普彗星 “造访”地球后的 第一次 。NEOWISE 彗星尺寸大约为 5 公里 ,7 月 3 日抵达离太阳最近的位置,飞行到水星轨道的内侧,7 月 23 日抵达 离地球最近 的位置。

偏见与观点

几天前我听到电台广播里一位主持人说自己对整容有偏见,她的意思是她并不认可整容,拒绝整容。我意识到她可能误用“偏见”这个词汇了。 我觉得一个人喜欢什么、讨厌什么、支持什么、反对什么属于个人观点,只要这个人能够确认他(她)是通过足够的信息和证据并依靠自己的理智得出这些结论就可以了。这并不是偏见,这是个人观点。偏见,我认为是罔顾事实的见解,一般是先入为主的。譬如说,我完全不了解整容,然后就表现出厌恶,这可能就属于偏见。 当然,绝大多数人不可能收集到足够多的信息,然后客观地分析进而得出自己的判断。所以说,每个人都可能是带有偏见的。这是一个事实。一旦涉及到表达看法,总会有喜欢或不喜欢以及程度的选择,而这种判断往往是基于不完整信息和不绝对客观判断的。 要想不带有偏见的表达观点,除非对任何事情——无论本质上好坏——都从正反两个方面去看,而且分别 50%。这样我觉得就没有什么意思了。有些事物确实是坏的,本质上就不对。非要从中找出积极因素来,有些“助纣为虐”的意味。 可是我仍然不同意随意地使用“偏见”这个词。如果说自己的看法带有偏见,我认为可能是一种谦虚,给自己观点可能的错误留有余地;如果把别人的观点视为偏见,我认为至少要有论据和分析,纠正此观点中不合理的部分。否则,就是滥用词汇。如果一个观点是带有偏见的,那么你判断此观点是偏见的,理论上也是有偏见的。 观点可以五花八门,有偏见,偏见多少,都没关系。关键在于事实层面,是否足够充分。20% 的事实所形成的观点,显然不及 80% 事实所形成的观点有价值。无论这两种观点是什么,有什么偏见在里面。 从观点中寻求其背后的事实有多少,我觉得是一种很有用的能力。

生活与工作哲学

当一个人离开学习进入工作状态时,我们常说这个人进入了社会。我以前觉得社会不就在我们每个人身边吗,何谓“进入”?可能这里说的进入社会,就是和社会里的人开始打交道,而不是以前主要是和老师同学打交道。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人要比学校环境复杂得多。 复杂的社会并不一定意味着可怕,事物总是朝着复杂性发展的,不复杂、不千奇百怪的社会才可怕呢。当然,生活中需要时时刻刻提防着别人,确实心会比较累。据我观察,真实社会给人的感觉一个是不公平,第二个是藏污纳垢。这里我是概括性地说,依据是我的一些经历,特别是观察。我相信人类社会大致都是这样的,没有例外。 关于不平等,我倒也不认为是错的,我并相信绝对的平均主义。我所说的“不平等”是一个中性词,比如说思想上的差别,就是一种不平等。 我最近与人交流后发现,不同的人,哪怕他们在做类似的事情,但其思想水平却有天壤之别。有的人很会思考,有战略头脑,会想一些抽象的问题;有的人则只会做事情,做根据指令而设定的工作,却不会思考、布局。坦率地说,大多数人包括我自己在内工作只是在做事,缺乏反思。 从工作拓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是一样的,这种思想上的差距比实际上的差距要大得多,对人的影响也应该更大。并不是说你知道的比别人多,你就在思想上超越别人。我以为关键的原因还是在于人头脑中的哲学。几天前我看到一个 YouTube 视频,John Bolton 说 Trump 没有哲学。他的意思可能是说 Trump 没有 GOP 的原则、理念。如果有了这种哲学,比如生存哲学、生活哲学、政治哲学、工作哲学,我觉得就可能出现一些比较高水平的思考,立即把自己的头脑变得和许多人不一样。做事、说话也会依据这些原则来进行,而不是依靠直觉和冲动。 思想上的差别决定了每个人的行事方式和表达,所以说它特别重要。以前老师也讲过这方面的话,但我当时没有领会老师的意思。举例来说,我们的信仰是什么,我们认为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我们如何开展工作,如何生活,关键在于我们心中的哲学理念。如果没有也没关系,随大流即可;可是如果确立了这种理念,那么你就从根本上,同时也是特别自信地,理解了自己的追求并为之而奋斗。 研究生阶段对我来说极为重要,就是因为这段时间我的思想理念发生了巨大变化。我清楚地记得自己在大学毕业时的心理活动是什么样的层次,这和后来的情况可以说转了 180 度的弯。印象里这种变化开始是剧烈而后逐

父母亲所认为的“好”可能并不是真的好

这几天我在看赵本山、范伟主演的老电视剧《马大帅》。这部电视剧的起因是马大帅女儿逃婚的事情,而后他进城找自己的小舅子范德彪(范伟),全剧讲述了马大帅是如何逐渐立足于城市的故事。马大帅女儿小翠的婚姻问题,马大帅和小翠的舅舅范德彪都想干预,其理由是为了小翠好。赵本山不是主演的另外一部电视剧《乡村爱情》中“特别让人恨”的一个角色谢广坤,在“为了自己孩子的好”方面已经到了“让观众无法忍受”的地步,他希望彻底控制自己儿子、儿媳的生活。他的“霸权”其实也是这部电视剧矛盾的中心之一。正是因为他的这种极端,所以谢广坤的人物性格特别深入人心。刘能必须通过口吃、赵四需要依靠嘴抽的补充元素,才能够与之相匹配。 作父母的,往往做一些子女不喜欢、不乐意的事情,理由便是为了子女的好。这在子女小的时候,如果是未成年,还情有可原。不过要是在子女已经长大以后仍然处处干涉,可能并不合适。我觉得面对面的交流,推心置腹地说出自己的观点,会更好一些,不必要让孩子完全根据自己的判断去生活。父母亲干涉子女的生活是很常见的一个现象。一些无关紧要的干涉,可能还是一种幸福。我也不是说这样做不应该或者不对,我只是觉得在尺度上要有所把握,知道自己什么地方可以发表意见,什么时候不可以。 我相信一个成年人,能够自己判断什么好,什么不好,特别是在生活方式方面。这个成年人,也必须承担责任,如果自己的判断失误的话。父母可以提供指导、建议,唯独不能够代替自己的成年子女作决定。那样,似乎子女是永远不会长大的孩子,需要父母亲的呵护。这句话从情感角度说是可以的,可是从事实角度则不可以,有些侮辱子女的智商和能力。此外,如果子女能够独立于父母亲而生活,双方离得远一些,就能够有效避免这些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