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七月, 2022的博文

早起

夏天日出的时间普遍比较早,我所在的地方大概是 5:20。前段时间我测试了一下早起去跑步,感觉还行。今天早上是第一次在要上班的一天早上起来去跑,感觉更好。今天跑了 2 公里,我给自己设定的距离最多是 3 公里,如果这样长此以往,我的运动计划就能够容易实现了。 Morning run. pic.twitter.com/ophVPbS9mF — Runsheng (@runshenghe) July 19, 2022 上班的时候如果不早起跑步,晚上的时候人又特别多,不太方便跑步。我计划今后多进行早晨的运动,晚上可以散散步,因为那时候温度似乎更高。 我还有一个想法是今后尽可能每天都 5:20 起床。跑步之后,上班之前,还有时间看书。如果不跑步,会有更多时间去阅读。早上的时候比较安静,也不太想去娱乐,是读书的好时间。 我想从今天开始慢慢的形成这个习惯。以前起床比较晚,放假能睡到 9 点,平时也 7 点多。早起的一个好处是,会觉得那一天时间比较长。不知道能不能养成这个习惯。因为我知道很多事情开始的时候有兴奋点,容易做。长此以往,就容易放弃。 如果几个月我都是 5:30 之前起床,而且冬天早上也能够起来,那才算是形成习惯了。现在先测试 1 个月吧,从今天开始。 ————更新———— 我还以为我可以每天早起,实际上那太难了。不过我觉得我可以做到的,是一周两三天早起,早起之后我会去河边、湖边跑跑步,运动一番。这是可以做到的。这样的好处是,我在工作日也可以起早运动。有时候晚上睡得比较晚,早起确实很困难。我想,如果我一个月每周都有几天跑步和早起,那就不错了。我不敢下决心每天早起。之前的决心下的有些草率了。

词语表达

上个周末我去另外一个城市见一个人,火车出站时有个横幅,大意是自愿检测核酸。可全部人员都自动被导入到检测点,接受检测。如果不检测,后面进地铁、住酒店都成问题。我想“自愿”那个词在这里被滥用了。 我们所使用的中文,在语义表达方面可能不如英文具体,有很多模棱两可的话。比如说某个工作做的“效果不理想”,可以;说“有待提高”,可以;说“暴露问题多”,可以;说“没有达到既定目标”,也可以。不同的词语确实给人的感受不一样。当然,中文也是非常简洁和美丽的,特别是古代的文言文,更简洁。 我觉得我们也不能不注意词汇的具体意义。在我看来,“自愿”就是征求当事人的意见。如果不想征求意见,那就写“务必”、“必须”不是更好?可能有的人认为使用前者给自己留下余地,更明智,其实我担心的是信息传递的效果问题。 写了“自愿”而实际上并不是,那下一次再写个什么,人们也不会按字面去理解。揣摩深意是很让人费脑筋而没有必要的事情。推而广之,我们的法律法规是不是也可以这样理解呢?所以我觉得要尽可能地把信息表达清楚,使用准确的语文表达,然后实际做的跟宣布要做的能够吻合。这样就会有条条框框把其中的各方都限制住,是更合理的管理。 说到底,这还是一个是否“坦诚”的问题。如果足够坦诚,想怎么做就怎么说,怎么说的就怎么做。反之,则很可能做的与说的不一样。柏杨批评中国社会假话、空话、大话盛行,我觉得如果大家都坦诚了,这种问题会慢慢解决掉。不然,我们就只能依靠自己的经验和直觉去判断事情,怎么说怎么写都不是关键的。我认为这样不利于法治社会的建设。

拖延

无论是遇到一篇文章还是看一本书,我老是告诉自己下一次再看时要仔细去读,这就给自己一个理由,即现在看的时候不需要仔细。或者,现在先不去看,等到时机成熟后再去看。今天整理 Google Drive 我发现自己积累了很多文件没有阅读,而这些都是当时自己认为要立即阅读的。这是我“拖延”的一个表现。 所以,要把这一次当成最后一次去面对,不给自己理由,这样反而会比较有效果。我记得老梁说他为了确保自己在直播时不看记录,就在上节目之前记住所有关键信息,这样就使得材料立即变成自己的东西。在看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时,如果自己真的感兴趣,就得认真领会,使之立即发挥出作用,而不是浅尝辄止,因为谁也不知道下一次再来看会是什么情况。 由此可以推广到很多事情上面。如果我把一件事情当成自己最后一次做这件事情,虽然给自己一些压力,但也可能会有更好效果。我以前一直有一种观念,为了给自己缓解压力,就给自己留退路。这样我发现对自己没有多少好处,反而浪费了机会。

酱缸

最近读完了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在看第二遍。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话则是:一流的国民可能会有三流的政府;三流的国民绝不可能有一流政府。 书里面对于中国人丑陋的方面的批判,我觉得是很到位的。柏杨在书里反复论述的一个概念就是“酱缸”,被酱缸浸染后所有人都差不多了。我真希望自己能够早点看到这本书,对自己早些发挥价值。 柏杨所表达的观点可能并不一定都被人认可,不过这本书的初衷我认为是值得赞许的。近代以来,我们的国家一直处于比较贫穷弱小的状态。有的人认为是器具方面不如西方,洋务运动正是对这一看法及症结的反应。有的人认为是制度问题,最后导致了大清的结束。 晚清时期去到西方考察学习的有识之士比如郭嵩焘已经看出来大清跟西方国家如英国的差距不只是武器方面,更重要的是制度层面。老百姓有权利的生活状态跟大清子民的情况反差很大。清朝的当政者没有及时做出作出调整和改正,最终被革了命。其实,为什么说老百姓比较有权利的生活,就能使一个国家富强、强大起来呢?我觉得主要是在一个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中,普通人的聪明才智可以尽情发挥出来,创造无限的价值,丰富社会财富的同时也使国家富裕强大了。 往更深层次去思考,制度方面的改进其实需要从文化方面入手,如果不考虑暴力推翻一套制度的情况的话。也就是说,社会里大多数人是什么样的状态取决于文化,这些人的存在自然就使某个制度合理化了。所以制度革新的原动力应该来自文化革新。不然,即使来了另外一批人治理社会,仍然逃不出之前的制度“窠臼”。 柏杨的书现在不少人看了可能会不同意。这是好现象,有不同意见才正常。毕竟,他在说中国人的丑陋的方面,完全可以说他以偏概全了,也可以是不只是中国人,外国人也如此。可是,这样就陷入一直什么都不能说和批评的局面了。 他指出了国人的毛病,比如不讲卫生、不认错、嘈杂、爱说大话、空话、窝里斗等。我觉得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其实是应该形成一种共识或风气的,这样的话大的环境才会改变。此外,我觉得他的批评让我有些“无地自容”,例如中国人的懦弱、怕惹麻烦、独善其身、缺乏正义感、不容易较真等。权利意识薄弱,我觉得这个“诊断”很恰当。在我看来,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并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权利,以及如何维护这些权利。 我在读的过程中感觉他指出的很多问题即使在现在仍然存在,甚至很普遍。所以这本书我觉得仍然有现实意义。读起来并不轻松,可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