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八月, 2023的博文

精简

受一个 YouTube 视频 的启发,我昨天决定停止使用诸如 Instagram、Reddit 以及刚出来的 Threads 这些社交应用一段时间,我删除了这些应用程序,同时将账户私密化或停用。剩下的社交媒体应用只有 YouTube,网速不好时其体验很差。微信无法不使用,但我早已关闭了朋友圈。 我想留出更多时间来看自己计划看的书,相比而言,社交媒体的功用很一般。与陌生人或熟人的沟通,最佳的还是面对面,其次是通过短信息,最后才可能是社交媒体。说的夸张一点,人们参与一个社交平台多数无非是凑热闹,无形中还成为广告商或平台的盈利基础。 就像时不时需要清理一下房屋,做一次家务一样,自己的网络活动也需要被审视与精简。不这样,自己周边的东西会繁杂而混乱,会看更多的东西,刺激自己,哪怕那些并没有什么意义。 保持小而精,可能会给自己更多的自由。记得以前读书时,很喜欢各种社交平台,使用邮箱注册了各种国内外的服务,绝大多数都没有怎么使用,后来也差不多都关闭了或变成了小众平台。现在很热的那些平台,我想了一下,如果是一个需要扩大知名度的人,是会需要的。不过作为普通人,不想通过互联网平台出名和赚钱,我觉得使用少数几个并一直使用,就好了。我现在只使用 Blogger 写文章,使用 YouTube 发布视频。一个更遥远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我比较信任 Google。

局限性

最近我在让自己作一种思维游戏,比如说我觉得 A 是对的 B 是错的,那么我试着想为什么 B 有可能对而 A 不一定全对,然后我再反过来思考一遍。记得大概 10 年前那时候自己思维比较简单,自己心里面所认为的就觉得很对,有底气把它说出来。慢慢的,我在思考自己所认可的是否有问题,自己所不认可的是否有一定道理。这样不知道能不能够让自己局限性减少,还是会成为一种“骑墙派”,怎么说都有道理,故作中立。 通过与人沟通或者听人说话,我能够发现对方的某种局限性,即对方所认为“千真万确”的东西其实还可以有另外一种思维与解读。比如说许多人期盼的进入体制内拿到稳定工作这件事情,可能确实会很不错,工作轻松而待遇好,不过也不一定,跟很多客观因素与外部条件有关,最重要的还跟一个人的性格有关。一个人可以平常心应对的工作,另外一个人可能就无法忍受。所以所谓的“令人羡慕的好工作”很可能因人而异,并不是一定绝对好。反过来,稳定轻松工作确实有其吸引力,从这个角度又能够得出另外一套结论。 许多事情存在或出现在社会和生活中,有其一定的道理,或者是某些原因导致的。我不认为存在的就合理。这里,“合理”是考量了我自己的价值观;而“道理”则跟我自己的喜好无关,我能理解它,尽管我可能不同意。我发现如果常常思考人或者事情背后的道理,从别人角度看事情,能够降低自己的“愤世嫉俗”的感觉,即似乎怎么大家都是傻瓜和笨蛋。其实大家都是精明的聪明人,都在做自己认为最合理的判断与选择。 是不是我们每个人看待事物都像是在“盲人摸象”,看到的只是局部,得出的结论也是带有偏见的?这可能是常态,而且这种局限性不因人而异,似乎是普遍的。同时,看问题的角度和深度每个人不一样,导致有的人的观点比其他人更有价值,也是事实。所以承认自己的这种局限性很有必要,虽然挺难的。我发现自己经常显得理直气壮甚至有“得理不饶人”的气势,现在反思实际上大可不必,自己也有考虑不周全的方面,自己所坚信的也不一定能够放之四海而皆准,我得允许不同的看法和想法,哪怕自己确定它们没有道理。

不是认真的

Elon Musk 和 Mark Zuckerberg 之间的“笼中决斗”似乎 不会发生 了。Zuckerberg 说 Musk“不是认真的”。之前看到 一篇文章 分析了 Elon Musk 说的话和作的各种承诺,包括之前不久的一个,即无上限的替在 X 发布贴文或喜欢贴文而被雇主不公平对待的人提供法律援助费用。文章认为先别急着相信他说了什么,看他最终做了什么才对。他虽不像 Trump 那样靠谎言“生存”,但他所说的也值得怀疑。 Zuckerberg 说既然 Musk 不是认真的,那就到时候继续前进(翻篇)了,他的注意力已经转移。不只是这种媒体关注度大的“事件”,生活中的人(以及事),如果发现对方不是那么认真对待,其实也应该赶快翻篇,把注意力集中到应该的地方。反过来看,我们在面对人和事的时候,应该尽可能认真的去对待。认真、坦诚,不需要过多的努力,其实只是一种态度,把一个人、一件事当成重要的对象去面对。 可能是性格和习惯使然,我不太能够食言。工作中如果我许诺了一件事情,哪怕对方是完全不认识(但刚刚取得联系)的陌生人,我也会尽可能将其落实。正是如此,我也不太愿意许诺,因为说了什么话而事后没有履行,会让自己心里别别扭扭的。 不过无法避免自己接触的人都是如此认真和坦诚的。首先,需要放低对别人的期待。其次,不苛求,不寻求对等对待。自己无法控制和管理别人该如何行事。第三,把自己这方面的事情做好。这其实就需要很大的精力。最后,也是很重要的,是及时判断形势,即对方是否足够认真,不纠缠于沉没成本,当机立断,翻篇(move on)就好了。

两个宇宙

经由 Twitter 简单地浏览了一些左派的和右派的言论,中文和英文的都有,我发现似乎两群人生活在两个宇宙中。比如 Trump 被起诉的事情,不同派别的人有很不一样的解读。起诉书表明,Trump 和他的共谋者企图使用假的选举人投票来获胜;而在那些 Trump 支持者眼中选举舞弊(偏向 Biden)的证据确凿,板上钉钉。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中外都一样。 我以为这样很不好。我们支持谁,喜欢什么,就自然的倾向于赞扬它,而批评甚至贬损对手。这是言论自由所允许的。不过我觉得特别重要的是大家有没有去看事实,还是说依靠或故意编造事实来证明自己。以上的做法,哪怕是编造事实(其实是谎言),也是言论自由的范畴,不过这不是一个正直的、体面的选举或政治活动应该有的样子,至少不应该是主流。作为个体我们仍然具有选择权,而不是等而下之,不择手段,那样就把政治和人性的丑陋面变得更加丑陋了。 昨天看了以前的一期《锵锵三人行》, 里面 饶毅和一个年轻人也是辩论 Trump 2016 年选举获胜的事情。我能同意饶毅的主要观点,他的看法反映的是许多看英文主流媒体报道的知识分子的意见。对面那个年轻人其实不能算是反驳他,只是指出许多华人支持 Trump 的事实,不过他所列举的原因的论据靠不住,比如控枪问题。这两个人都自称不是 Trump 或 Hillary 的支持者。我在想另外一个问题。2016 年 Trump 选举获胜后大家去分析原因;有没有人在 2020 年 Trump 败选后分析他失败原因,还是传播选举欺诈、被操控的阴谋论。把自己变得跟 Trump 一样输不起,那其实是人格和品质问题,是缺乏民主素养的典型毛病。 饶毅对支持 Trump 的人有比较负面和标签化的评价,我觉得不算客观,但这是他的评价,觉得不好听也没有办法,最多不听好了。批评 Hillary 和后来的 Biden 也是你的权利,和这个道理一样。我是觉得除了那种极端分子以外,支持谁反对谁都是一张选票的事情,没有必要大惊小怪。就像我们看一个人,无法产生好感是很正常的,那么投另外一个就很正常。“极端分子”我的意思是那些不尊重选举规则和“传统”的人,包括 Trump 本身,他可能也给了其他很多人以榜样的力量。这些人中的少数进了 监狱 ,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在“1 月 6 日事件”上 Trump 现在 被起诉 。无论结局如何,这也是一次很好而且很重

川普再被起诉

断断续续看完了 USA vs. Trump 的 起诉书 。为了推翻选举结果,保留自己继续当总统的权力,Trump 和他的共谋者真是煞费苦心,坚持不懈,可以看出非常执着,直到最终彻底无望。Trump 和他的同谋者不是因为说了一些谎话而被起诉,谎话、谣言也是言论,起诉书说了,他有权利说那些东西。如下图所示,他是因为阴谋欺骗美国、阴谋阻挠国会议程以及阴谋取消公民的选举权和投票被记录权,而被起诉的。 他们那么执着地挽救一场失利的选举,不是因为他们心里坚信选举存在重大舞弊,自己确实获胜了。恰恰相反,他们早就知道没有任何可靠证据来证明这种想法,这些仅仅是一些“理论”,其实就是谎言。然后他们故意的传播和放大谎言,误导民众和相关人员,企图改变选举结果。“误导节目”的高潮是阻止副总统在国会确定选举结果,企图让副总统宣布自己获胜。除了那些无知的选民和死忠支持者,没有人配合他们,然后就导致了国会骚乱。 从起诉书我读出一些普遍的东西,我觉得不只是美国,其他国家和人们都可以学习和借鉴。 1. 重视证据,依据证据来作判断,而不是立场。起诉书里提及的若干州的议会议长、检察长等官员,有的投票给 Trump,觉得他做的不错,希望他赢,继续当总统。可是当涉及选举舞弊的说法时,虽然 Trump 和共谋者企图说服他们怎么说怎么做,但没有一个人真的去说和做。他们一直关心的是证据在哪里,有证据才有可能做对应的事情,不能无中生有,颠倒黑白。 2. 原则不可变。遵从许下的诺言:维护宪法和法律。应该说一些摇摆州的官员投票给 Trump,当然希望他获胜。不过当没有证据表明存在大规模选举舞弊时,他们遵守了法律,做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情,而不是更多。没有权力做的事情,他们都没有按“要求”去执行。这种信守诺言的传统应该说是优良品质,但似乎并不是稀少的,而是相当普遍。自己虽然不喜欢一个结果,但能够在法律范围内去尊重它,而不是利用职权玩弄和操纵它,既是对选民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职位、自己的人格的尊重。 3. 把事实和观点分开。起诉书全文没有一个观点,全部都是被告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有什么后果。后果也只是简单的事实,没有描述。我觉得这篇写作值得借鉴。 4. 尽可能地说真话,而不是假话。共谋者说的话和出的计策满足 Trump 的愿望,但他也无时无刻不得不面对那些说真话的人,尽管真话不好听。胜任总统职位的人会听进去那些真话,Trump

怀疑态度

有人给我转来微博上一个比较有影响力的大 V 的一则贴文,在这则贴文里作者推荐了一个播客节目,说内容专业程度是“普利策奖”级别的。我后来简单搜索了一下,不说这个播客节目,而是播客节目背后的制作人团队,他们两个人似乎没有多大影响力。有一个 网站 ,我查阅了他们的少量节目,比如 Trump 被起诉背后的故事。他们似乎还制作了一个关于 Hunter Biden 的影片。 关于 Trump 被起诉的那个节目,他们可能使用了 被扭曲 的事实。因为节目挺长,我无法一一查证。关于 Kevin Spacey 被起诉的节目,其中一个 说法 (此说法来自微博大 V 账号,节目我没有怎么听)无法被查证。我若是只在微博看看,看他这种转述的内容,长此以往我可能就具有了他所持有的观点甚至思维方式。 有大量误读(解)——无论是无意的还是故意的——其实都非常容易识别,只需要 Google 搜索和英文阅读能力。当然前提是对主流媒体保持一定的信心,而不是完全彻底不信。 看自己喜欢看的内容可能是大多数人的习惯,我也不例外。比如我倾向于什么,就认可那些顺着自己倾向说的人和观点,而不耐烦于那些挑战我的看法的人和观点。这应该是人性使然。另一方面,我对论据的要求比较高,我不会轻易相信一个人的说法,尤其是他所转述的别人的报道或说法。简单的搜索,我便能够初步判断一个说法是否可能是真的。也就是说,凡事得自己调查一番,尽管这里的“调查”其实就是搜索。 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左、右之分,其实完全没有必要通过扭曲事实来完成。严肃的讨论必须是基于事实的论证,有人觉得应该保守一点,有人觉得应该激进一些,其目标和目的应该是一致的,至少其依据的事实应该是一致的。我看一些 Trump 支持者为了满足其粉丝的心理,不顾事实而故意说一些与事实相违背的东西,这种误导是短视的。如果老百姓都不相信民主选举或者法治了,就是让 Trump 获胜他又能怎么使美国再次伟大呢?这方面的前提就是包括 Trump 在内的所有人都必须服从法律而且要为自己违法犯罪行为负责。 在网络上获取信息如果只是为了随意的玩玩、放松自己,那倒没什么,不必在乎真假。可是,在一个环境中呆久了,越来越舒适了,不可避免的就会受环境的影响。我是觉得保持警觉和怀疑态度,能够避免许多不利的影响,使自己更明智一点,而不是更糊涂一点。

小鸟

以前的蓝色小鸟标志换成了 X,Twitter 品牌被重新定义。这篇 文章 写的不错,改变并不意味着 Twitter 的消亡,其实 Twitter 所提供的东西是无法被替代的。 从我的审美角度看,有许多改变其实并不好,比如 Google 一些 app 图标的变化(Phone、Message、Tasks),我觉得新图标没有旧图标好看。然而,也无法知晓这背后的讨论和原因。Twitter 的蓝色小鸟很漂亮,我觉得比现在的 X 好看许多,不过现在也变化了。好多新闻和博客网站上面的分享按钮还有“小鸟”标志,是不是也会逐渐变化成 X 呢? 这些外在的变化相当于品牌的重塑,而内容仍然是一样的,还是那些人在使用 X,发布贴文,进行讨论。现在还没有一个对手能够真正让 X 变得无足轻重,即使 Threads 刚出来的时引起了轰动。 我以前发布推文非常频繁,我甚至把它变成记录自己内心想法的日记本,事无巨细的写自己的想法、生活。现在看来,其实更好的办法是减少发布贴文的数量,提高其质量。写自己想好的内容,最好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或趣味性。 关于交流和讨论,我以为在互联网上不是不可能,而是比较少见。不同观点的人,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面讨论,有可能出现良好的体验;在网络上则需要运气,一些即使不那么有争议的观点,也容易招致恶劣的评论。我不觉得 X 或者以前的 Twitter 促进了人们的交流,只不过让不同的看法都有机会出现,给了每个人一个发言的渠道。 Twitter 被 Musk 买下后所推出的付费服务,让我很失望。以前的付费服务,我不需要关心,因为自己用不到,有少量需要用的用户自然回去付费。Musk 搞了一个 蓝标 ,让各种乱七八糟的人只要付费就有此标记,我认为极大的破坏了 Twitter 的体验。作为长期用户,蓝色标记意味着这个账号背后的人或组织具有官方性质,突然现在没有这种前提了,我觉得非常不习惯。据说付费的蓝标用户的回复推文也会出现在比较靠前的位置,这实际上降低了讨论,是个愚蠢的设计。付费用户可以发布更长视频和更长推文,我认为是合理的,“狐假虎威”则很难接受。 可能一些人会像我一样怀念过去的“小鸟”时代。那时候从来没有考虑过需要付费的可能性,发布推文记录点滴,仅此而已。现在处于付费时代,很多服务需要付费,都没有问题,因为付费用户知道值得付费,自己需要付费来享受某种专属服务。X 的专属服务在我看来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