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隔一段时间,人的认识、观点、想法发生变化是再正常不过的了。推翻一些东西,建立新的东西,然后再推翻,再建立,就是这样的一种过程,人度过了一生,事物得到了发展。似乎有点哲学的意思,但我感觉说不清楚,但的确是这样的。
以我自己为例,以前认为能够上网真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现在发现网络、电脑都是工具,而不是玩具。在电脑前面呆久了人的精神消沉,还严重影响我的脊椎。以前觉得豆瓣是国内最好的网站,满足了我大多数的网络需求。而实际上那这是我的个人幻觉。实际上,豆瓣并没有那么完美,甚至连一个完善的社交平台都不算,对我个人来说是一个“鸡肋”似的网站。再比如,饭否/Twitter类的微博客网站,以前觉得非常不错,能够交流信息、记录生活,后来我发觉,看太多无关紧要的短消息,而没有认真读过一篇链接文章,会逐渐变得浮躁、肤浅。不愿意了解一句话背后的信息,甚至连140个汉字都不愿意读了。
一个人不愿意多读一段文字的原因在于:1. 担心错过其他信息。其他信息可能会更有趣,更有价值。2. 分享的需求。分享按钮就在文章的前后左右,先分析再说。可分享之后就读不下去了,即使自己心里面告诉自己链接已经到了自己的时间线,我们都知道自己再次点击此链接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担心错过的心理在信息爆炸时期容易理解,谁知道关注的内容什么时候会对自己有用呢?分享的需要,这个心理我一直在思考,里面的原因有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存在感和影响力;
2. 信息的收集、存储;
3. 生活记录,情绪疏导;
4. 沟通交流;
5. 趣味内容。
不管是出于何种初衷,把一条消息或链接分享出去的时候,自己是否已经达到满足的目的是评判分享初衷的依据。譬如第1条,需要大量的转发或评论;第4条,互动性对话。所以,分享合适的内容,才能丰富自己的网络社交活动。
在读一本书或一本杂志的时候,就没有以上的两个问题(错过信息和分享需求)了。所以除了便捷性以外,我不认为纸质媒体和电子媒体有多大的劣势。前者的式微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运营成本较高。读书能够弥补无法深入阅读的问题,可是能不能够在网络上认真地读一段文字呢?我认为是可以的。只不过我们误解了网络的作用,就像电脑的作用也被误解一样。
网络和电脑都是工具性产品,目的是为了生活更方便,更智能,更美好。包括手机在内的所有智能设备迅速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但必须注意的是,那些东西的工具性要大于其娱乐性,即使娱乐性也很重要。
在精简了我的网页浏览量之后,在Google+上面停留的时间变长了,这很不值得。时间线上总是有新东西出现,看不完,看完也没多大作用。另外,由于关注对象大多数是欧美账户,中国白天的时候那边正是夜晚和深夜,没有多少内容出现也属正常。偶遇的感觉很好,能够在Google+遇到一张美好的图片或者视频,或者文章,读完它,就很不错了。至于后面的分享,视情况而定,没准我只想保留链接或内容而分享到我自己的空白圈子呢。
由于一段时间之后我的看法又会发生变化,那我现在的做法、想法有没有意义呢?又有谁知道我要否定的是哪些呢?所以即使我们知道自己要不断的否定自己,也无法确认现在的状态哪些需要否定,哪些需要坚持。至少,不确定的东西现在无法否定。
关于此,我认为个人的动力非常重要。要有自己改变自己的意愿。自己认识的自己的不足,自己的落后,自己的差距,自己的不完美。有意识的改变自己的现状,这其实就是局部的否定自己,一旦达到质变要求,人的层次就更进一步,就获得了提升。
还有一个问题在于说和做。说,谁都会,做,大多数人都不行。我自己就是这样一种情况,需要改变。大道理谁都会讲,而真正用自己的经历讲大道理的那才是成功人士。空口无凭,没有人相信,甚至还有心灵鸡汤的疑点。
以我自己为例,以前认为能够上网真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现在发现网络、电脑都是工具,而不是玩具。在电脑前面呆久了人的精神消沉,还严重影响我的脊椎。以前觉得豆瓣是国内最好的网站,满足了我大多数的网络需求。而实际上那这是我的个人幻觉。实际上,豆瓣并没有那么完美,甚至连一个完善的社交平台都不算,对我个人来说是一个“鸡肋”似的网站。再比如,饭否/Twitter类的微博客网站,以前觉得非常不错,能够交流信息、记录生活,后来我发觉,看太多无关紧要的短消息,而没有认真读过一篇链接文章,会逐渐变得浮躁、肤浅。不愿意了解一句话背后的信息,甚至连140个汉字都不愿意读了。
一个人不愿意多读一段文字的原因在于:1. 担心错过其他信息。其他信息可能会更有趣,更有价值。2. 分享的需求。分享按钮就在文章的前后左右,先分析再说。可分享之后就读不下去了,即使自己心里面告诉自己链接已经到了自己的时间线,我们都知道自己再次点击此链接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担心错过的心理在信息爆炸时期容易理解,谁知道关注的内容什么时候会对自己有用呢?分享的需要,这个心理我一直在思考,里面的原因有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存在感和影响力;
2. 信息的收集、存储;
3. 生活记录,情绪疏导;
4. 沟通交流;
5. 趣味内容。
不管是出于何种初衷,把一条消息或链接分享出去的时候,自己是否已经达到满足的目的是评判分享初衷的依据。譬如第1条,需要大量的转发或评论;第4条,互动性对话。所以,分享合适的内容,才能丰富自己的网络社交活动。
在读一本书或一本杂志的时候,就没有以上的两个问题(错过信息和分享需求)了。所以除了便捷性以外,我不认为纸质媒体和电子媒体有多大的劣势。前者的式微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运营成本较高。读书能够弥补无法深入阅读的问题,可是能不能够在网络上认真地读一段文字呢?我认为是可以的。只不过我们误解了网络的作用,就像电脑的作用也被误解一样。
网络和电脑都是工具性产品,目的是为了生活更方便,更智能,更美好。包括手机在内的所有智能设备迅速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但必须注意的是,那些东西的工具性要大于其娱乐性,即使娱乐性也很重要。
在精简了我的网页浏览量之后,在Google+上面停留的时间变长了,这很不值得。时间线上总是有新东西出现,看不完,看完也没多大作用。另外,由于关注对象大多数是欧美账户,中国白天的时候那边正是夜晚和深夜,没有多少内容出现也属正常。偶遇的感觉很好,能够在Google+遇到一张美好的图片或者视频,或者文章,读完它,就很不错了。至于后面的分享,视情况而定,没准我只想保留链接或内容而分享到我自己的空白圈子呢。
由于一段时间之后我的看法又会发生变化,那我现在的做法、想法有没有意义呢?又有谁知道我要否定的是哪些呢?所以即使我们知道自己要不断的否定自己,也无法确认现在的状态哪些需要否定,哪些需要坚持。至少,不确定的东西现在无法否定。
关于此,我认为个人的动力非常重要。要有自己改变自己的意愿。自己认识的自己的不足,自己的落后,自己的差距,自己的不完美。有意识的改变自己的现状,这其实就是局部的否定自己,一旦达到质变要求,人的层次就更进一步,就获得了提升。
还有一个问题在于说和做。说,谁都会,做,大多数人都不行。我自己就是这样一种情况,需要改变。大道理谁都会讲,而真正用自己的经历讲大道理的那才是成功人士。空口无凭,没有人相信,甚至还有心灵鸡汤的疑点。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