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十月, 2014的博文

给每一个不同声音碰撞的机会

周小平这个人突然“火”起来了,得到了不少关注,不仅是因为他写过《请不要辜负这个时代》等文章,而且他还出席了最近的一次文艺座谈会,并和习近平主席见了面。实际上他还写过其他的文章,“网络作家”也是其身份之一。有人将《请》文章链接发到QQ群,搜索之后简略地看了一下,唯一的感受是:不确信他所说的是否全部是事实,给人歇斯底里的感受,可信度不高。早前就听说过这篇文章,Google搜索能够看到反对的声音,包括在知乎上的评价内容。人人上还有针对该文的分析,知乎上的评价已经不存在了。 如果你是在说你心目中的美国,或者说,你在表述你对某件事物的看法,那么这就是你的自由。肯定有人赞同有人反对,无可厚非。比如说方舟子就反对周某篇文章中的某些论据,早上在新浪上面看到了这个逐条批驳的文章,下午的时候就消失不见了。虽然Google搜索还能够搜到新浪、搜狐等网站的与之相关标题的链接,但打开链接都显示无法内容,也就是说,方的批驳文章被删除了。目前已经无法阅读方舟子的新浪博客,方在腾讯的微博显示他的很多微博内容都被删除。总之,含有“周小平”的反对的声音都无法发声了。 “被删除”这种经历实在是司空见惯,只要是不符合“规定”的都有可能被删除。但问题在于:规定到底指什么?不知道有没有具体的法律条文界定“规定”的内容?还记得自己曾经读《西方哲学史》上册的时候记录了里面的一句话,记不住原话但确定有“乌托邦”三个字,在饭否写下然后同步到豆瓣、网易微博和腾讯微博。后来不经意打开网易微博,看到一个提示说我这条内容被删除了,突然感到非常的莫名其妙。如果说有严格的法律界定,那为什么其他的地方没有删除该微博? 还有一次在知乎回答了一个有关Google+的问题,后来获得了一点赞同就拓展了回答的内容。记得我的回答的主要意思是:翻墙出去并不是一定要看被禁止的、反对的内容,如果有可能的话,阅读一些权威的英文网站的报道,更有助于帮助自己获得事实的可能。很快,该回答包括该问题都被删除,知乎告诉我回答内容会被发送到邮箱但到现在仍然没有收到有我回答内容的邮件。关键在于,“不适合公开讨论”作为删除内容的依据,不清楚哪些内容是不适合公开讨论的,哪些是适合的。 以上是我个人遇到的被删贴的经历,其实都是小事情。总给人一种不安全的感觉,你的东西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消失了,就不属于你了,被抹去了,就是这样。而更为严重的是,方舟子和周小平这...

杂想

完美主义 做一件事情是从大处着手还是小处着手反映的是思维方法的不同。老师评论我写的东西没有总体的框架,在结构和思路上不明朗,纠结于细微之处的构造。反思之后个人认为,这样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类似于盖房子,首先必须清楚总体的框架,需要什么东西再一步一步地完善。或者类似于做PPT,明朗的研究思路告诉你要讲什么,为什么讲,怎么讲,等等问题。逻辑性,条理性,给人一种深思熟虑的理性感受。当然,细微之处也是需要非常注意的,但是很多事情不可能第一次就成定局,修改返修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所以说,明确一件事情的行动方式,远比认识事物的内心细节重要。 我发现自己还有一些完美主义的倾向,在两个选择中无法取舍,从而给自己带来无尽的烦恼。仔细想一下,小时候我就最不喜欢上街买衣服,因为那就涉及到选择,琳琅满目的东西需要依靠自己的选择然后父母在花钱买下,这个过程非常让我不舒服,我仔细想了一下,除了自己没有多少打扮或者美学的感觉之外,主要是因为担心自己的选择会与父母及身边其他人(比如说同学)相抵触,“如果同学觉得不好看怎么办?如果父母觉得不好怎么办?”等等。直到现在,这种状况依旧存在。 但是我并不把这当成一种毛病,需要改变或者治疗。我发现当自己独自一人行动的时候,就没有这种无形的压力。选择来源于自己的内心,没有人给建议,也不需要任何的建议,然后自己就做出了决定,无论决定如何,无论结果如何,自己做出的决定自己应该全部承担。风险,痛苦,喜悦,成功,一并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所谓“开弓没有回头箭”就是这个意思。 香港占中事件 最近还关注到香港的占中话题。看了一点点媒体和网友的报道及言论,但仍然不是很清楚这个事件的来龙去脉。我只是知道事件的导火索是人大的选举决议,警察和抗议者发生了些许冲突,雨伞成为了关键词,反对占中的群体加入到事件中来,仅此而已。会继续关注这个事件的发展,但实际上自己唯一能够做的就只有关注。我个人认为事件本身并没有绝对的对和错,想必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肯定不止“普选诉求”这一个,成千上万参与者的初衷也不可能很好地统一起来。里面有几个关键因素,比如普选,经济,都是催生事件的内在动力。 无论结果如何,占中事件对香港我认为都是有好处的。人民出来对抗政府,要求管理者负责甚至下台,这是对自己公民权利的维护。政府最终是要服务民众的,否则就不应该具有管理地位。这种民主的运动在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