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十一月, 2018的博文

李小龙生日

11 月 27 日是李小龙生日。Google 在 2010 年曾纪念李小龙 70 岁诞辰。 李小龙生于 1940 年的今天,是著名的华人武打演员、武术家、导演,截拳道创始人。维基百科介绍说,李小龙在美国影坛的努力改变了亚洲人在美国影片中的固有形象,他的名字成为武打电影甚至中国武术的象征。 Google Arts & Culture 在李小龙基金会的支持下,列举了李小龙 11 件“不为人知”的事实。简述为: 1. 他是一名优秀的舞者,曾获香港恰恰舞冠军。 2. 他是一名童星。18 岁以前出演过 20 多部电影,第一次出现在银幕上时李小龙才三个月大。 3. 在长滩空手道锦标赛上,李小龙被一位发型师发现、看重。 4. 他的视力不行,需要戴眼镜,他是最早尝试佩戴隐形眼镜的人之一。 5. 他并不梦想成为演员,只想在美国开武馆。 6. 武术一般比较重视传统、礼仪、程序。李小龙并不认可这些正统观念。剔除这些他认为的“无用的”东西,他努力使武术成为所有人都可以训练、掌握的技能。他的武术极具包容性,不论学习者的性别、肤色、年龄。 2012 年 7 月,美国国会众议院向李小龙致敬,认可他在不同文化间沟通的桥梁作用影响了美国和全球的流行文化。 7. 他有一段跨越界限的爱情。 8. 他是一位设计师,重新改造了一些训练器材,使其更贴近于人类真实打斗的场面。 9. 他曾在华盛顿大学修习哲学。他喜欢写诗,除了截拳道,他还是一位拳击手,击剑手。李小龙多才多艺。 10. 他教过不少明星练习武术。他的私人武术课程学费高昂,这也是间接告诉人们武术并不是很容易和快速能够掌握的技能。 11. 波黑的一个小镇 2005 年立起一座李小龙雕像。当地居民投票没有选择教皇或者甘地,他们认为只有李小龙的名字对双方来说才都象征着团结。 1.  https://www.google.com/doodles/bruce-lees-70th-birthday 2.  https://zh.wikipedia.org/zh/%E6%9D%8E%E5%B0%8F%E9%BE%99 3.  https://artsandculture.google.com/theme/NwJS7wlTt5sELw

社交网络

我终于下决心抛弃 Twitter 了,刚才我关闭了自己的 Twitter 账号,30 天以后就将销号。这比关闭 Facebook 或者 Instagram 要更困难一些,因为 Twitter 看起来还是比较有用的,特别是在关注新闻动态方面。但是我还是决心不再使用了,因为 Twitter 并不好用。 由于 Google+ 的关闭,使我可能基本上彻底远离社交网络。我觉得这样也不错,没有社交网络还可以有更多事情可做。 我觉得社交网络账号会使自己有“分享”的压力,看到什么重要的、有趣的内容,还没仔细看完,就想着分享出去。至于交流,则更趋向于无。人们多无拘无束地表达其主张,而真正阐述一个观点则可能需要一篇文章或一本书。 再有,就是人似乎有一种迫切的“参与感”。不希望落后于什么,不知道什么,没有玩什么,诸如此类。我觉得了解自己所关心的就好了,很多事情没有必要去关注。一个事情发生了,总会有很多人急切地参与其中,发表其看法、主张。我不是不理解这种行为,只是不是很认可。我认为很多事情我个人并不愿意或合适去评价。 说社交网络是一个回音室是没错的。大多数人所发表的内容,只会是被自己看到、听到,关注者即观众的人数是虚无的,大多数人并不在意。而如果有人点赞,最可能的是满足一个人被支持、喜欢的愿望,而且这种赞也很廉价,缺乏真诚。 如果 Google+ 继续运营,我是会继续使用的,怎奈它要被关闭。对于 Twitter 我有选择上的反复,我尝试认真使用它,却越来越觉得其毫无意义。 缺少了分享,也许会增加更多沉淀的东西。

由 CNN 一段电视节目想到的

我刚才完整了看了一段 CNN 的电视节目。节目里主持人和两个“嘉宾”在对话和争论,他们的看法不太相同,互相抢着说话,几乎不能分清楚各自说话的内容了。他们的对话有观点和事实依据,使人听起来有所参考,不像那种完全是观点的讨论。 在讨论中,观点算是归纳,可以让对方立即知道自己所想;依据则是为了使自己的归纳有理有据,企图说服对方。 比如,一个人可以持有喜欢某人或讨厌某人的观点。表达这种观点是一个层次,相等于抒发情绪;阐述为什么喜欢或不喜欢,则是更高的一个层次,使自己的观点有立足的基础。这也便于对方反驳自己的观点,或者说指正错误,从而可以修正之前的判断。 我觉得这种电视节目是有趣的,可能在 CNN 等频道属于正常现象,但至少在国内还没有见过。这种节目里的主持人和嘉宾有真正的讨论和争论,就像现实世界里一样,我相信他们的观点都有一些支持者,其不同的观点则有可能激发观众的思考,形成更多观点。 当然,他们的争论保持了基本的体面,没有导致人身攻击或者其他过激的行为。这也是人们需要学习的,即观点的不同只限于观点层面,人与人的分歧也只是观点上的,与这个人怎么样没有关系。 当我们在进行讨论时,我觉得首先应该搞清楚对方的观点和依据是什么。然后,如果要进行反驳,应该集中在依据和逻辑层面,以说明其观点可能并不不恰当或可信。如果可能,也应该考虑一下其观点和依据中的合理部分,看一看是否可以丰富自己的观点。 这在实际操作中非常困难。我观察到,网络上要么是抱团,要么是攻击,没有多少有价值的对话。这可能也是必然,因为很多人上网并不希望对话或学习不同观点,只是为了表达自己,抒发情绪。 我认为真正的明智者应该摒弃这些东西,尝试了解更多信息,了解不同人的思维,了解背后的原因或潜在信息,看到一些多少人没有看到的东西。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非常值得去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