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机上重新读完了章诒和的《往事并不如烟》。这本回忆录记录了若干民主党派的政治人物(著名右派)在新中国反右运动前后的言论和生存状况,算是从一个比较私人、独特的角度对“反右”时代进行的叙述。
胡伯威的回忆录《青春·北大》同样回忆了北京大学在 57 年反右前后的情况,作者后来也成为一个“右派”。不过,那本书主要描写的还是作者在反右之前的心路历程。《往事并不如烟》则是比较集中地讨论受这个运动影响的一些著名人物,即“著名右派”。
作者章诒和作为全国第一号右派章伯钧的女儿,对史良、罗隆基、储安平、翦伯赞等人,有非常近距离的回忆和描述。这些人和其他所有人一样,既有美、善的一面,也可能有不那么光彩的一面。这是回忆录难得的地方,它使读者能够对历史人物有一个多方位的观察,逃离出那种固定化的叙述模式。
我们现在的人,在评价、看待历史人物的言行的时候,很重要的一点在于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环境来理解,尽量地跳出善、恶、好、坏这种评价体系。我觉得这才是历史阅读比较有意思的地方。好的电影、电视剧,其实也应该做到这样,使观众即使对于一个“坏人”又能够产生恻隐之心,对于一个好人也可以看到其身上不那么正面的东西。总之,人性的复杂,并不是很容易被刻画出来的。
关于“右派”,现在看来是匪夷所思的。这可能属于中国的一个特色,也是我们国家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首先,在政治思想上偏右一些,就像偏左一些的人一样,我觉得本身是没什么的,只是在看待、解决问题方面有一些不同的思路、策略罢了。我认为关键的在于有没有经过调查,有没有尊重事实。比如反科学的若干思潮,那实际上并不是“右”,那是反智甚至愚蠢的表现。
反右运动时期的一些偏右的言论,很可能给当事人带来灭顶之灾,这是令现在的人不能理解的。除了当时特殊历史背景下的政治斗争因素以外,我觉得一个关键问题在于我们到底是否认可不同意见有自由表达的必要?
不同意见的自由表达,我认为可以形成一个意见市场,然后留给听众自己去抉择、判断。正所谓“有理不在声高”,好的、中肯的观点,必然可能有更多人支持。让人不敢发表不一样的意见,确实可以形成“一边倒”式的舆论,可是那并不是真实情况,也使很多问题得不到暴露、解决。
我有时候会故意读一些我不认可的观点文章,平心静气地仔细地读。我估计,这些观点是有不少支持者、赞同者的。我能看出其文章中的破绽,或者不合理的地方。当然,我不能保证说自己认可的就是绝对的合理,我自己的看法肯定存在很多考虑本周或者偏颇的地方。
也就是说,无论左派观点还是右派观点,重要的是从观点中看出值得思考的东西。思考,体现在文章中就是说理的能力。不认人思考、不希望读者思考的文章,充斥着判断、结论式的语句,往往在论据是漏洞百出,这不是好的观点文章。
不过,我觉得也不能禁止这些观点的表达,就像不能禁止与其对立的观点的表达一样。否则,读者可能就会被蒙蔽,觉得自己所看到的观点是唯一正确的,不能看到其他想法是什么。如果看得观点多了,是有助于一个人有冷静的思考和形成比较正确的观点的。
现在社会上存在着一种“读书无用论”的看法,或者是藐视专家、权威、知识分子的态度,这和以前反右、文革时期以敌视态度对待知识分子是一脉相承的,只不过不那么具有破坏力。
对于“读书无用论”,我觉得应该界定什么是“有用”。每个人对待“有用”会有不同的看法,所以我觉得这个观点是不值得争论的。你觉得什么有用,就去做什么;觉得什么无用,就避开它。这些后果均施加于你自己,与他人无关。
对于敌视、丑化知识分子,我认为是值得警惕而比较紧迫的问题。知识分子、专家、权威毕竟在专业领域有一定的建树,懂得的东西比普通人要多得多。他们的观点,是开启更多人智慧的一把钥匙。如果普遍的不相信专家,是很难形成一个尊重知识的社会的。
另一方面,专家、学者、知识分子也应该有所操守,不应该为了某种利益胡乱说话,或者不懂装懂,这些行为严重的破坏了知识分子群体的公信力。这些人并不是真正的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专家的权威,是建立在扎实的知识水平和严密的逻辑系统中的。依靠这些素质,我觉得知识分子可以把自己的观点传播出去,获得更多的支持者。如果更多人乐于倾听学者的意见,辅之以自己的研究调查和思考,我认为是能够形成观点多元、百家争鸣的局面的。
胡伯威的回忆录《青春·北大》同样回忆了北京大学在 57 年反右前后的情况,作者后来也成为一个“右派”。不过,那本书主要描写的还是作者在反右之前的心路历程。《往事并不如烟》则是比较集中地讨论受这个运动影响的一些著名人物,即“著名右派”。
作者章诒和作为全国第一号右派章伯钧的女儿,对史良、罗隆基、储安平、翦伯赞等人,有非常近距离的回忆和描述。这些人和其他所有人一样,既有美、善的一面,也可能有不那么光彩的一面。这是回忆录难得的地方,它使读者能够对历史人物有一个多方位的观察,逃离出那种固定化的叙述模式。
我们现在的人,在评价、看待历史人物的言行的时候,很重要的一点在于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环境来理解,尽量地跳出善、恶、好、坏这种评价体系。我觉得这才是历史阅读比较有意思的地方。好的电影、电视剧,其实也应该做到这样,使观众即使对于一个“坏人”又能够产生恻隐之心,对于一个好人也可以看到其身上不那么正面的东西。总之,人性的复杂,并不是很容易被刻画出来的。
关于“右派”,现在看来是匪夷所思的。这可能属于中国的一个特色,也是我们国家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首先,在政治思想上偏右一些,就像偏左一些的人一样,我觉得本身是没什么的,只是在看待、解决问题方面有一些不同的思路、策略罢了。我认为关键的在于有没有经过调查,有没有尊重事实。比如反科学的若干思潮,那实际上并不是“右”,那是反智甚至愚蠢的表现。
反右运动时期的一些偏右的言论,很可能给当事人带来灭顶之灾,这是令现在的人不能理解的。除了当时特殊历史背景下的政治斗争因素以外,我觉得一个关键问题在于我们到底是否认可不同意见有自由表达的必要?
不同意见的自由表达,我认为可以形成一个意见市场,然后留给听众自己去抉择、判断。正所谓“有理不在声高”,好的、中肯的观点,必然可能有更多人支持。让人不敢发表不一样的意见,确实可以形成“一边倒”式的舆论,可是那并不是真实情况,也使很多问题得不到暴露、解决。
我有时候会故意读一些我不认可的观点文章,平心静气地仔细地读。我估计,这些观点是有不少支持者、赞同者的。我能看出其文章中的破绽,或者不合理的地方。当然,我不能保证说自己认可的就是绝对的合理,我自己的看法肯定存在很多考虑本周或者偏颇的地方。
也就是说,无论左派观点还是右派观点,重要的是从观点中看出值得思考的东西。思考,体现在文章中就是说理的能力。不认人思考、不希望读者思考的文章,充斥着判断、结论式的语句,往往在论据是漏洞百出,这不是好的观点文章。
不过,我觉得也不能禁止这些观点的表达,就像不能禁止与其对立的观点的表达一样。否则,读者可能就会被蒙蔽,觉得自己所看到的观点是唯一正确的,不能看到其他想法是什么。如果看得观点多了,是有助于一个人有冷静的思考和形成比较正确的观点的。
现在社会上存在着一种“读书无用论”的看法,或者是藐视专家、权威、知识分子的态度,这和以前反右、文革时期以敌视态度对待知识分子是一脉相承的,只不过不那么具有破坏力。
对于“读书无用论”,我觉得应该界定什么是“有用”。每个人对待“有用”会有不同的看法,所以我觉得这个观点是不值得争论的。你觉得什么有用,就去做什么;觉得什么无用,就避开它。这些后果均施加于你自己,与他人无关。
对于敌视、丑化知识分子,我认为是值得警惕而比较紧迫的问题。知识分子、专家、权威毕竟在专业领域有一定的建树,懂得的东西比普通人要多得多。他们的观点,是开启更多人智慧的一把钥匙。如果普遍的不相信专家,是很难形成一个尊重知识的社会的。
另一方面,专家、学者、知识分子也应该有所操守,不应该为了某种利益胡乱说话,或者不懂装懂,这些行为严重的破坏了知识分子群体的公信力。这些人并不是真正的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专家的权威,是建立在扎实的知识水平和严密的逻辑系统中的。依靠这些素质,我觉得知识分子可以把自己的观点传播出去,获得更多的支持者。如果更多人乐于倾听学者的意见,辅之以自己的研究调查和思考,我认为是能够形成观点多元、百家争鸣的局面的。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