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七月, 2023的博文

发现新事物

不久前大火的 Threads 由 Instagram 发布,非常类似于基础款 Twitter。需要替代 Twitter 或扩大影响力的用户,如果有 Instagram 账号,可以很方便的迁移过来。我也一直在用它,虽然比较不方便,必须使用手机应用程序,而且肯定没有 Twitter 那样多的人,吵得热闹。 在这些表观之下,我发现这个应用程序缺乏足够的吸引力,还在于它没有提供给我一些新的东西。我记得 10 年前注册 Twitter 后我立即从平台了解到若干不错的科技网站,这种“发现”新事物的感觉是很美妙的。在 Instagram 我发现一个内容我很喜欢看的账号,也很不错。在 YouTube 我时常发现不错的视频和频道,强化了我对这个服务的喜好程度。对我而言,一个平台是否有吸引力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它能够不断地让我发现一些新鲜和独特的东西。这方面反面的例子是 Reddit,我虽然也会看看它,不过那是个论坛,主要的内容无非就是那些,没有什么新意。Reddit 吸引用户的地方也许是它所提供的讨论的深度,有一些帖子下面确实有很深入的评论。 不同的人使用这些社交网络的目的不同。如果是需要一个言论比较自由的平台来表达,很多地方都可以。不过像我这样需要一个发现精彩的平台,目前来看 Threads 不算是具有那种能力。有时候需要发一些话出来,那么 Threads 是不错的,仅此而已。 社交平台最难的可能就是聚集一群优质用户群,而且还能够不断吸引人加入。比如 YouTube,那里有很著名的创作者,也有新人创作内容。没准儿这些新人几年后也可以变得粉丝众多。这些新人和旧人创造出大量各式各样的内容,就能够一直吸引用户留在这个平台上,去消费,去发现。

不再在意

我自认为是一个比较认真的人,尤其是对于那些我所在乎的人,事情如果重要或者是我职责范围内的,我也会尽可能认真的去做。不过我发现对于人来说,没有必要过于在意,不再在意(Don't give a fuck),也许是化解痛苦的办法。这样说是因为我发现人真是千奇百怪,各种各样,你没有办法去对那些你遇到的人都十分在意,尤其是对方毫不在意地时候。 常常说的平常心,其实并不容易,人的心态怎么那么容易就可以放平。有时候就会有比较激烈的态度和心态,我们无法对于任何事情和任何人都有无所谓的态度。幸好我有一个习惯,就是对于任何事情都不抱太高期望,这样最终如果没有如我愿也不会失望太多。 有一些收获,我将其作为日记记录在了 Google Keep 里,供自己回味。 国外一个性格测量体系 MBTI,以前在豆瓣看到过,也有不少人有此标签。我对于其准确性有疑问,我想心理和性格方面的东西,一个人一个样,能否归类呢。今天试着做了 3 次 测量 (2 次中文 1 次英文),不是官方网站的测试。两次中文测试我的结果是 INFJ-T,英文的测试不是。这是个 很稀有 的个性类别,被称为“倡导者”。这里面 F(感觉)指的是我倾向于凭借 自己的感觉 和价值体系来作决定,连接与关系很重要。与之对应的是思考(T)类型。 认识自己,时常反思,而不“求全责备”,忽略掉那些在自己生命中出现的无所谓的人,不再在意他们。在意那些跟自己有密切关系和对自己有意义的人和事。区别标准我觉得应该是这个人或事是否值得自己去在意。反过来说,一个人应谋求或争取这种被在意的“资本”。

妄自菲薄

常常反思自己,发现自己有各种缺点和毛病。关于毛病,很多是可以纠正的;对于缺点,则不一定。尤其是那些跟个性、性格相关的缺点,有的不一定完全是缺点,有的很难改变。我思考再三,就不着急改好了。 三省吾身,主要是思考自己那里做的错了,不够好,有改善和提升空间的方面。违背自己的本性去趋同于别人的“优点”,比如让一个相对内向和内敛的人活得像一个外向的人那样活泼,对自己来说过于的残酷。是欺骗自己还是演给别人看?可能两者都有。 因为别人的性格问题而怀疑自己的行为习惯,好不值得。比如说和一个性格孤僻的人交往,自己使出浑身解数也无法使对方敞开心扉,这时候是怀疑自己不够努力吗?其实对方的问题也是现实,我们不能忽略掉那个事实而一味的责备自己,妄自菲薄。 人与人交往(无论是朋友还是其他关系)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互动性,也就是双方你来我往的感觉。如果没有这种互动,单凭一方面的努力,那么再外向的人也会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不够外向。这完全是错误的和愚蠢的。 我们每个人的性格比较固定化。内向的不妨外向一些,外向的也可以内敛一点。可是,这里有个程度的问题,往外拓展的只是一点点,就像树叶子边缘的齿状物,向外伸展,触及到一些未知的领域。把这种劲使得太大,容易让自己受伤。我接受自己比较内向的性格,我也愿意和希望自己可以外向一点。不过,我知道自己无法彻底的转到外向性格,那样自己会不认识自己。 我发现自己还有个毛病,就是希望长篇大论的分析和发表见解,像“教师爷”一样。这可能适合于我写博客,来表达自己,而不怎么适合于跟人互动。博客写在这里,主要是自己看,其他人不需要一定看。此外我还想,我的见解经过了深思熟虑,我何必追着别人其宣扬自己的成果?不少人的观念、看法虽然错误,但那也是他(她)自己以及其生长环境导致的。我没有义务去帮他(她)看清楚。我唯一能够做的,就是把自己打理好,经营好,让自己活得有精神头和有意义。所以,我告诫自己,不要再妄自菲薄了。

大片

星期一晚上去看了近期的大片《 碟中谍 7 》。还不错,情节紧张,节奏紧凑,比《 速度与激情 10 》要好点。同样是场面壮观的电影,后者我感觉相当于在几场紧张的汽车追踪戏中间放了一些比较无聊的感情戏。《碟中谍 7》也是这个样子的,不过其紧张气氛设计的还可以,哪怕知道那是假的仍然会觉得紧张。时不时出现的幽默搞笑元素属于常规内容。 动作大片除了动作之外,人物间关系的纠葛和爱恨情仇其实蛮重要的,这是让一部电影有某种意义的线索。我觉得《碟中谍 7》做的不够好的一点是它花费了很多时间讲“钥匙”,钥匙是引出下一部(下集)的关键,铺垫多点属于正常。可是给观众的感觉就是一定要看下集,否则现在看的就亏了。关于钥匙的纠纷似乎蛮复杂的,反正我还没有搞清楚。 比较而言,我更喜欢《壮志凌云 2》,很好的一部电影,音乐和歌曲也非常不错。它也有精彩的动作戏,也就是空战,很好看。之外的故事和感情戏,是关于愧疚、仇恨、原谅、和解的,稍微懂人事的人都能够看懂,而且似乎感同身受。此外,《壮志凌云 2》里面的反派没有明显的亮相,当然反派也厉害,可到底有多可怕和狰狞观众需要想象。这似乎是一个技巧。有巨大反派的电影,除非把反派也拍摄的让观众喜欢,比如《蝙蝠侠》系列里的“小丑”角色,否则往往不成功,因为观众知道反派会输,穷凶极恶的样子有点虚张声势。

Just do it

好几次的经历向我说明,有时候不需要迟疑,做就是了(Just do it)是最正确的事情。我其实很喜欢拖延,迟疑不决,考虑着后面再去完成一件事,哪怕这件事不大,很容易完成。转折点就在于有时候我又想要不立即就做了,最终发现其实也没有多么困难,就完成了。所以这算是一个我个人的经验。 三思而后行,并不是瞻前顾后。前者的目标是做事情,后者则有 50% 的可能性不做,做与不做摇摆不定。想清楚了后,立即需要进行的就是做,做就是了,就像 Nike 的那句广告语,非常好。 从普通的事情到人的梦想,莫不如此。对于后者 Nike 有一个比较具有争议的广告 Dream Crazy ,看起来还是挺让人感动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要不怕疯狂的梦想,而是要担心梦想不够疯狂。广告也给 Nike 带去了丰厚的 利润 。 以这个广告为例,如果是担心被用户抵制(实际上也 发生 了),担心处于争议和舆论的漩涡中,那就没有这个广告和后面的事情。对于一些自己很确信和坚信不疑的价值观,就应该这样,旗帜鲜明的表明态度,哪怕伤害到一部分人的感受。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说自己相信的话,没有什么不应该的。争议本身恰恰帮助 Nike 扩大了影响力并提升了广告效果。还有一点也很重要,那就是 Nike 所处的是一个言论自由的社会,政府部门没有办法对它采取什么惩罚措施,虽然当时的 Trump 政府不喜欢它的这种表态。 所以我给自己的启发就是,对于那些自己确信或者相对简单的事情,做就是了。早做比晚做好一万倍。我常常给自己各种理由不去做某件事、说某句话,其实是错误的。当机立断,采取行动或者直抒胸臆,只要不是干坏事伤害别人,没有什么需要特别担心的。过程中如果出现偏差和错误,也在所难免。承担那种后果就好了。 想做的事情和想说的话,升华到梦想层面也是如此。大不了不成功,敢于去尝试最关键。因为梦想往往是比较宏大和美好的,所以需要缜密的思考和布局。其他生活中的小事情,则不需要。考虑的比较清楚后,就可以采取行动了。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我以前从来没有想清楚这个道理。

写日记

有时候会想写日记,记录自己当时的想法,不希望那种感觉一段时间后烟消云散。几年后甚至多年后再看这些文字,也可能有一种不一样的感觉。照片留下的瞬间值得回味,文字记录的感觉也有其意义。 有各种日记 app 方便人们写日记,Apple 马上也要出一个。我没有用过日记 app,主要是不放心。我担心有一天因为业务发展问题服务被迫关闭,那么用户的数据就需要保存,比较麻烦,有时候甚至无法找回就更惨了。我觉得 Blogger、Google Group 甚至 Google Keep 是比较好的选项,虽然很简陋。Google 的服务如果关闭,用户也会有时间去备份和下载。Google 对数据的保存让我比较放心。 我觉得最好的是 Blogger,用户可以设定一个 私人博客 ,里面写的内容只有自己可以看。Google Keep 也可以,而且还方便,只是不能嵌入图片。当然,私人日记也不需要图片、视频等媒体,主要是文字,写的都是自己最真实的想法。所以 Google Keep 也挺好的,我打算就在 Google Keep 记日记了。 日记的主要目的是反思自己,包括自己的言论、行为和想法。三省吾身,说起来容易但不容易做到。而且我发现,哪怕自己反思的很好的结论,希望自己今后避免,实际情况发生后自己也很容易按自己的思维和惯性其应对,而忘记了之前的反思。时常提醒自己倒是必要的。

举报

崔永元最近 有期节目 是回应一个人说要举报他的事情的。先不论两者说了什么,有什么矛盾,但就下架节目否则就“举报”这个动作,我有以下评论。 这期节目很好!不同意别人的看法,就企图让别人的观点消失,是对自己看法不够自信的表现。举报的事情说明这个人很不自信,怕自己认同的观点被挑战。此外,中文里夹杂着写英文,也很讨厌,是不知道那个词中文怎么表达吗?并不是。既然英文那么好,却不看「纽约时报」,怀疑她脑子进水了😂 后来我有补充了一段。 她扬言要举报给 YouTube 说崔永元的视频有虚假信息(disinformation)。她其实根本不知道即使是虚假信息也是言论,属于自由交流的范畴。她似乎知道什么是真实的,掌握着真理,但却不敢面对甚至害怕不同的看法、对立的观点,说明她其实根本不是真的相信自己所掌握的信息。非常不自信到自卑的地步,也只能威胁说要举报,等着“青天大老爷”给自己做主。 就因为自己不同意和反对一个人的观点,就需要将其言论限制或抹除吗?我认为不对。其实很简单,我们可以逐条逐句、有理有据的反驳比如崔永元或者其他任何人的观点,同时也应该让其他人看反驳自己、批评自己。网络上的言语、人身攻击不可取,同样这种试图取消一个人言论的想法和行动也不高明,如我所说,比较显得没有自信。而且还比较没有气度。 小孩子大致是如此的,就是不容易接受别人的批评或反对意见。成年人社会中,我觉得应该逐渐的具备这种素质,也就是跟不同意自己看法的人接触。反对别人比较容易,接受别人的反对则难。后者我觉得需要宽容心理,是真正的宽容,而不是说说而已,故作姿态。其次,对自己的看法、观点有自信很关键,这能够确保我们有底气和力量去“理论”。一个看法之下的事实是什么,是不应该混淆的,关注度和角度不同才导致了不同意见。 我似乎能够理解举报者的想法。崔永元在节目里批判了国内媒体对国外饥饿情况的报道。她觉得这些报道没有问题,都是引述的国外媒体的报导。我感觉这是看问题角度问题不同所导致的。记得有一次坐车听广播,应该是“中国之声”或“经济之声”的新闻节目。一个时段说的是国外新闻,采编自外媒的报道,都没有问题,因为那就是国外媒体报道事件所用的素材。一个时段是国内新闻,其内容和视角完全不一样,这是国内媒体自己对自己社会的报道。这种差别其实就是媒体在不同社会和国家所扮演角色不同的结果。 她说 CNN、《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这些媒体...

Threads app

Meta 刚刚推出了 Threads app,一个类似于 Twitter 的社交平台。大量用户 涌入 这个平台,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 Threads 跟 Instagram 账号同步,只要是 Instagram 用户不需要注册就能够立即成为 Threads 用户。很多人至少知道了这个 app,所以甚至在中国应用市场,Threads 也成为 前五 的流行应用。 成为 Threads 用户后 Instagram 页面可以选择显示一个数字,可能是用户加入 Threads 的排名。我的数字是 372883,还挺早的。我之前预安装了这个 app,所以手机会自动下载它。然后就是登录使用,都在昨天早上起床后进行。 Twitter 表示要 起诉 Meta 窃取了它的东西打造了 Threads。后者当然认为这种诉讼没有任何依据。把诉讼放到一边不谈,Threads 确实很像 Twitter,相当于另外一个 Twitter。像我这样喜欢写点东西的,没有必要两个平台都去发布,有一个就可以了。Threads 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之前长毛象也试图取代 Twitter,但它的用户数量有限。 好消息是,Threads 没有“复制”Elon Musk 引入的那些“好功能”,比如各种颜色的认证标志,是很傻的一个设计。既然可以买认证,那么没有认证的用户怎么通过认证标志辨别一个账号的可信度?最近好像 Twitter 既限制了用户不登陆看推文的能力,又 限制 了用户看推文的数量。这种限制可能是临时的,也无所谓了,因为我也不打算返回 Twitter,去付费使用各种好功能。 关于 Threads,目前还缺少一些基本的功能,比如很容易的看自己的关注列表,别人的关注列表,以及应用内消息功能。如果有个网页版会更方便。这可能在将来变成现实,现在感觉它还只是一个比较简陋的类似于 Instagram 的应用。有不少认证账号——真正的认证账号,不是购买的——开通了 Threads 账号,这个趋势如果延续下去,我觉得 Threads 会成为一个具有影响力的平台。是否有人气,对一个社交网络来说可能是最为关键的。人们愿意不断地打开一个应用程序然后贡献“互动”,而且不是因为被迫的,其实很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