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十二月, 2014的博文

内容审查和Gmail被封锁

这两天连续遭遇了两次被删贴。一次在豆瓣,在一个我管理的4000多关注者的小站(小站名称:Google非官方)发布了Gmail无法访问的信息。此消息最先看到是在Google+,新闻搜索可以看到中金在线的报道,所以分布到该小站的消息文字内容为“#Gmail#唉!http://news.cnfol.com/it/20141228/19799105.shtml”,截图依次为Google+网友消息截图,中金在线报道截图,Google透明报道Gmail中国流量截图。下午发布的内容晚上回来看就消失了。另外一次在知乎。实际上这个回答在很早以前,我都不记得什么时候了。因为之前有一个知乎删除了我的一个回答,同样是“不宜公开讨论”,所以从此很长时间都没有在知乎回答问题了。仔细想想,删贴还是次要原因,主要是自己没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值得分享。 知乎邮件截图 相比于知乎删除回答之后还有一个私信提醒和邮件备份,豆瓣删除的那条广播没有任何提示信息。豆瓣作为WEB 2.0网站的确集聚了不少人气,但其做法也让人感到担忧。豆瓣目前的做法是,网友创造的内容无法存档下载;即使是注销账号,影评等内容依然能够被其他人读到。而删除网友发布内容或者将日记显示为只能作者阅读,相比于前者只是很小的部分。我曾给数位朋友推荐过豆瓣,到现在为止任然认为豆瓣是中国大陆最好的社交平台,但其不人性不合理的做法让人感到不适,既然如此,那么只好选择离开了。 和这两次删贴相联系的事情就是Gmail在中国被完全封锁这个事实。看到不少网友在Google+和Twitter谈论这个事情,国内当然也有一些报道。这种做法真的是让人无比愤怒。我最开始接触Google应该在6年前,而第一个帐号是一个YouTube帐号,之后又申请了几个Gmail帐号,2010年注册的那个持续使用至今。截至2014年年末,Google的所有服务都在中国大陆被封锁。我曾经还有一个想法:Google搜索应该在中国不会不能用吧?现在看来所有的担忧都已成真。 Google服务对大多数人来说可能都是可以替换的,搜索、邮箱、云盘等等。但是,还有那么一些需要是只能够通过Google服务完成的。比如,英文内容的精准搜索;剔除大量无关广告的中文搜索;与工作学习密切相关的Gmail联系人,等等。今年暑假到亲戚家去上网,突然无法打开Google,我都不知道该...

罗辑思维2014 第41期 成大事者不纠结

人际关系:就事论事。 肃顺。 曾国藩:结硬寨,打呆仗。 人际关系中的互动博弈。 “防范别人会怎么样,你的行为和判断一定是错的。” #诚# 跟老中医不要玩偏方 #鼠目寸光# 半米宽度的通道让你去走,地上或者两边都是悬崖峭壁。#肝颤# 想多了。实际上,半米的宽度足够你走过去。 专注于当下,没想那么多。 曾国藩:未来不迎,当时不杂,过往不恋。(处事心法) 刘春:不问是非,埋头业务,屁股干净,尽力协调。

读高尔泰《寻找家园》

正如博文 《绿化树》评论 所述,通过《绿化树》评论我知道了高尔泰这个人,然后就自然而然地找到他的《寻找家园》这本书。 不厚的一本书,基本上都是短篇,除了部分篇目稍微多一点。散文形式,每篇一个主题,有人有故事,大致的叙述了作者(高尔泰)儿时对故乡的记忆,以及成年之后被打成右派去夹边沟劳教,去敦煌搞研究赶上文革的经历和想法。 在那个以“阶级斗争”为最重要目标的年代右派的日子是不好过的。 作者二十几岁去夹边沟劳教,幸而有人帮助,加上自己有艺术才华,逃离了夹边沟最为艰难的那段岁月。而帮助他的人正是自己早年求教过的一位艺术界老师。与《夹边沟纪事》不同的是,作者亲身经历了那段艰苦岁月。所以,也有一些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恰恰是经历过文革及其前后岁月的那代人,特别是遭受不公待遇和冲击的,抱有怨言与批判是恰如其分的,因为他们了解那是怎样一种非人的经历,现在看来很荒谬好笑的场景在那个时候却可能是生死攸关的。 与《绿化树》不同的是,高尔泰讲述了一个亲历者的惨痛经历。《绿化树》是小说,描写了右派走出劳教农场后思想意识得到改造的故事。现在的问题是,真正的具有右派思想的人能够经历劳动和奴役得到意识形态上的改变?而还有无数被打成右派的实际上不是右派的人,为这个运动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电影《少年时代》

下午看了一个剧情片,叫做Boyhood,《少年时代》。之前对这部电影一无所知,看完一搜才发现它是奥斯卡奖热门候选,拍摄长度达12年之久,而且剧中的主角从小到大没有更换。卫报将其列为2014年最佳影片第二名,不过称赞之声中同时也有不认同,不过也非常正常,人见人爱的作品是不存在的。 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觉就是我还想再看一遍。本来打算看完这个就删除已空出磁盘空间的,但是看完就感觉没准以后可能还会看,或者不会看,总之不想删。自己往往对于一部电影,如果主题鲜明的话看起来就很轻松,知道电影想要演什么、表现什么,所有的内容都是为了阐述一个故事或者一种精神。我认为这是受“教育指导意义”影响的后果,总是认为播放出来的都是具有一定的教育目的,或者至少某一点表达出某种比较崇高或普世的价值,等等。 但的确还存在一类电影的主题并没有那么强的意图性,可能是一个故事,或者几个故事片段,制作者可能想要表达的内容很多,通过剧情的发展展现出来。这类电影看完之后给人以回味感,留给人思考的空间。Boyhood就属于这类电影。 电影记录了一个小孩的生活和成长,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毕竟每个人都有童年。但又有不同之处,这就是与纪录片所不同之处。通过这个电影能够看到美国小孩的成长经历,美国父母的教育方式,美国人的家庭观念。当然,这些内容只是电影的载体,传达出电影所要表达的想法。 印象比较深的有:家庭平等沟通;政治立场;社交网络;自我认可和他人意见;梦想和现实。感觉导演有些话题给出了自己的见解,还有一些则将其展现出来供人们思考。而且后者更具意义和普遍性,而如果一部电影能够激起人们重新思考自我的动力,或者至少在看完之后感觉到有什么东西值得自己在冷静的时候去体会,那么就是一部很不错的剧情片了。 社会上每个人基本上都走出一条自己的人生路,和别人截然不同,赋予自己的生活以意义。但是也可以认为,绝大多数人的人生似乎早已被设定好,长大,上学,工作,结婚,生子。整个过程是如此的机械化,以至于可以将大多数人当作是机器人看待。这就是一个重大的人生问题:人生到底有何意义?或者说,过现在这样一种生活,走一条无数人走过的路有什么意义?其实,思考这个问题的人何止千万,但严酷的现实让每个人都会规规矩矩地走这条自己早已经知道和思考过的路。 Boyhood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没有人能够给出完美的答案。我想,既然已经活着,在经历着...

"How Many Hours Do You Actually Work in a Workday?"

You arrive late to work. (Just a few minutes…) You then get your coffee. And then socialize with others about their weekend. You check the news. And then surf your inbox for 45 minutes. Soon, it’s lunch time. Wait… you just  got  here. You might need to ask, “How many hours are you actually working in your day?” Late to Work, and Late to  Start  Work I see it in many office cultures. People straggle in 20–30 minutes late into the workday. They then spend another 30 minutes getting started. They get their coffee. They socialize with every other late straggler. They check the news before they pull out any work. And then they surf their email inbox. Suddenly, it is almost lunch time and they start making lunch plans with other co-workers. Does this sound like your work day? Wasting Time at Work How much time are you actually  working  in your workday? You may think from the last section that I am looking for some clockwork, military-...

“朋友”这个话题

昨天晚上听广播,是几年前就经常听的一位中国之声播音员“青音”主持的,本期话题是“哪些事是对朋友不能做的?”( 话题链接-微信 ) 立即想起了一首歌,名字就是《朋友》,臧天朔唱的。希望在节目里能够播放这首歌,尽管我自己的MP3里面也有,终于在节目结束的时候播放了。 歌词里面有这样几句,很有意思。 朋友啊朋友 你可曾想起了我 如果你正享受幸福 请你忘记我 朋友啊朋友 你可曾记起了我 如果你正承受不幸 请你告诉我 我记得第一天听到这首歌是在县里面的电视台上。那时候不少人在电视台点歌,然后在电视剧开始之前就播放这些歌曲,大多数都是大家比较熟悉的,电视最下面是留言,有点类似广播电台的点歌节目。第一次听的时候,对这首歌的歌词我感觉很奇怪。为什么朋友在享受幸福的时候就请他把我忘记?我的第一反应是,难道朋友不是应该分享快乐的吗?那时候甚至觉得歌词有点荒谬。 到后来,我对这句歌词的疑惑逐渐变成了认同,只有真正对“朋友”有深刻的认识才能够写出这句歌词。而且,青音这期节目主题所要表达的意思,也通过这句歌词在最后显现出来了。 不少人认为朋友要无话不谈,任意而为,或者至少要时常联系,维护感情。节目最后请出一个心理专家总结出3点交朋友的禁忌,分别是不要做朋友的父母;朋友的儿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也就是说,再好朋友也不能不分彼此,控制好“边界”极为重要。 同时也听到我的一些朋友抱怨自己以前的朋友现在都不怎么联系,似乎销声匿迹。我个人认为这样也未尝不可。聚在一起的时候当然可以密切交流,一旦天各一方,怎么可能还和以前一样亲密无间?即使是打电话,也很可能选择不对时机,更不用说损失了面对面交流的那种感觉。 真正的好朋友是不需要维护感情的,就像歌曲中唱的那样,我就在这里,如果朋友需要的话,我愿意尽自己力所能及的努力给予帮助。或者说,朋友就在那里,如果需要帮助的话就告诉朋友。如果朋友过得很好,就不必要再去打扰他了,反之亦然。我想这是检验朋友友情的最好办法,同时更是真正的朋友应该保持的状态。 遇到不少人,聚过又散去,控制好“度”,保持独立,于己于朋友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