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七月, 2017的博文

没有爱的悲剧

日本电影《告白》拍摄手法有两处令人印象深刻:大量的慢镜头;不同角色的叙述视角。电影讲述的可以说是一个复仇的故事,而续续道来的节奏,直至结尾才完全呈现出仇恨的来源和复仇行动的实施。我觉得电影的布局很不错,有一个完整的故事,又很能吸引人去逐一了解每个角色的独白,从而获得全貌,进而促使人去思考其表达的现实意义,所以是一部好电影。 复仇者即老师对法律所保护的施害者即未成年的学生进行了惩罚,我觉得未成年的学生也同样是受害者,是没有得到应有的爱的悲剧承担者。我想,如果父母亲看了这部电影,就可能会更加注意与自己的孩子交流和关切,赋予其爱的呵护,使未成年的孩子不受伤害,也不能伤害别人。 电影里面的死亡场景,给人以凄惨而美丽的感觉,符合电影想要表达的意思:每一个生命都是宝贵的。我认为这不仅仅是对生命的存在和消亡而言的,也是想告诉人们:对生命赋予爱,因为那是珍贵的,是值得去呵护的。 悲剧的引发者是学生 A,他没有得到母亲和父亲的爱,却得到母亲的智慧。他急于想要获得母亲的关注和认可,不惜通过杀人、自身方式实现。这是悲剧的原因,也成为复仇的老师让他接受彻底的惩罚的突破口。 学生 B 参与了 A 的杀人行动。在老师的精心设计下,他本已几乎丧失理智,原本和谐美好的母子关系没有了,最后在母子双方都很痛苦的情况下杀死了自己的母亲。B 的动机也很简单,是为了得到 A 的认可,A 是他唯一的朋友,之前他是没有朋友的。 比较来看,A 欠缺的是母爱,迫切希望得到母亲的认可;B 欠缺的是友爱,迫切希望得到朋友的认可。没有爱的两个学生,杀死了一个生命,悲剧上演。老师的复仇使更多生命死去,而两个元凶也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而是受到了极为惨烈的惩罚。

直播的既是自杀,更是现实

电影《自杀现场直播》( Peepli Live )讲的是印度底层农民的故事。我不觉得故事荒诞,反而觉得很真实。这是一部与现实密切联系的电影,甚至应该是呈现现实的。电影所抨击的、控诉的,都完全展现了出来,令人深思。 故事大致是:两个农民兄弟没有了土地,而家庭生活极其困苦。有一个报纸上讲的办法,那就是去自杀。自杀之后,政府会补助一笔钱,可能会解决生存危机。还有其他的一些补助办法,但这个家庭都不符合。其中一个决定自杀。消息被媒体知道,很快出现铺天盖地的对这个家庭,特别是这个自杀的农民的报道。参与竞选的政客也参与进来,威胁、利诱,或者从中捞取政治资本,或者许诺空头支票,或者什么都不做。这个家庭从政客那里得到了一些象征性的帮助,但仍然没有解决经济或土地问题。这个农民后来被秘密扣押,被记者发现后乘机逃脱。过程中发生火灾事故,一人身亡众人以为就是那个要自杀的农民。媒体和政客作鸟兽散,这个家庭最终也没有得到任何帮助。那个农民,最后出现在城市的建筑工地上。 这个农民,包括他的兄弟和家人,生活困苦。还有一个同样失去土地、默默挖地卖土的农民,也很悲惨。形成很大反差的是,没有人关心那个人怎样,最后他据称是饿死在自己挖的坑里面。 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都不容易。为了养家糊口,生存下去,苦苦挣扎。更大范围看,有很多人就生活在不幸当中,却只有自己默默承受,外界不知晓或不关心。个人层面的承受、坚强、拼搏、调节、家庭的温暖、友情的爱意,等等,不属于现在讨论的范畴。重要的是,他们的不幸的共同的原因是什么,是什么造成的,应该值得思考。 电影中,农民的生命线就是土地,除此之外一无所有,而自杀可以获得一些资助。实际情况可能更残酷,自杀既不能给家庭有任何帮助,也只是他们走投无路的绝望选择。我觉得这是电影反映的最重要的一个现实,讲出了广大农民的心声。 电影里,媒体蜂拥而至,又一哄而散。我觉得这是媒体应该有的样子。 为了抢新闻、抓热点,媒体全部聚集到农民家的周围,采访与这个农民相关的人和事,甚至这个农民留下的粪便也是报道点。当然,媒体更不会放过每一个政客造访此地或公开的言论。通过媒体,人们关心这个农民失踪后的去向,媒体让这个普通的农民成为了标志性的人物。媒体这样的工作,让观众了解到尽可能全面的信息,也影响了社会上的权利运动。 大量的记者,只有一个注意到那个死在坑里面的农民,由此感到悲伤,质...

对认知事物的思考

刚才在 YouTube 看了一个 《锵锵三人行》节目的视频 ,是关于谈论《巨婴国》这本书的。早些时候罗振宇在节目里谈了这本书的内容,没有很听明白。既然这本书现在买不到了,我倒是想有机会读一下。 视频最后,提到一个现象:人们支持这一方,必然要反对那一方;反对这一方,比如要支持那一方。主持人提问:为什么不尝试接受双方,而丰富自己呢?这部分内容不属于这个视频谈论的内容,我倒是觉得很有启发。 我觉得主持人的意思是,你所反对的可能有长处,你所支持的可能有毛病。如果你能够比较包容地接纳两者,这对于你认识你所支持的、或者你所反对的,都是有帮助的,从而你本人的认识得到了充实。 而事实上,人们的思维模式大多是倾向于自己愿意看的内容。自己不喜欢的人,或者内容,可能有意识无意识地避开它,通过接触自己相信的内容,在坚固自己之前的观点。 我是通过看到一些网络上的评论而注意到这一点的。 一个常见的例子是,比如有这么一条信息,可能是一句话,或者几句话,或者是很长的比较详尽的叙述,甚至附有链接以供参考。那么,总是有部分人不会管信息到底说了什么,立即得出自己的结论或者发表评论,信息对他们的唯一作用是:佐证了自己之前的预判。 我觉得自己也有类似的问题,所以写一篇博文提醒自己注意。 我觉得解决办法,不是去关注那些与自己意见相左或自己不喜欢、反感的人的观点,用他们的言论和立场来冲击自己所认为的。以前使用新浪微博时,自己确实这样做过,但很快放弃了。 现在想起来觉得很幼稚。(1)认识的提升,不是通过社交网络能够简单实现的。社交平台,传递的是信息,或者说影响力,与知识的累积关系不大。(2)接受不同的信息,并不能改变自己的认知,接受是被动而外在的,而自己的认知的改变和提升是内在的、主动的。 我现在想到的我觉得可行的办法是: 1. 利用好参考内容。比如信息的参考链接。Google 可以帮我很多,搜寻更多链接作为参考。 2. 分析信息的全面性和客观度。从字里行间,是可以感受到信息比如新闻报道的客观性的,纵观全文则能够查看其全面性。我觉得这是一个重要的参考。 3. 搞清楚事实,也就是到底发生了什么。媒体的报道,有时候刻意地强调某部分信息,而突出另外一部分信息,以此吸引注意,或者满足宣传的需要。我在中英文的网站上都见到过。所以,通过阅读和调查看清楚事实是什么,是第一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