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十一月, 2014的博文

《绿化树》评论

最开始是看《夹边沟纪事》,在豆瓣阅读上购买的,读了两遍,觉得那段历史触目惊心。不知道怎么就听到另外一本书《绿化树》,不知道作者不知道内容,只是记录在手机里面。前段时间Google了这本书并知道张贤亮这个人,然后就看了这本将下放劳动知识分子心路历程的小说。花城出版社将一些评论也放在了小说后面,褒贬各一篇,其他的是张贤亮的一些个人评论和被采访内容。其中,批判的一篇是高尔泰写的,很短小精悍,但对于我这样只是读了小说没有深入思考的读者来说非常有帮助。 这篇评论的题目叫做 《绿化树》印象 。评论张贤亮的《绿化树》没有写出真实的历史,即使在某些细节描写上是成功的。那段艰难岁月,经历过的人肯定刻骨铭心,面临物质的贫乏、身体的极度虚弱、现实的残酷,在压抑和奴化中能否获得精神的改造,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脱胎换骨成为共产主义战士? 高尔泰在评论中写道: 如果你只注意它的细节,不注意它的整体的话,你将以为它是真实的。 大墙文学是现实主义文学,要求符合真实。包括主观的真实(说真话)和客观的真实(写真实)。没有前者的后者,不仅算不得现实主义文学,而且是非文学。一件文学作品像一棵树,一个生气贯注的、活的有机整体。树上的任何一片叶子,一段细枝,离开了树都会死亡。局部的形式及其意义只有在与整体的联系中才能获得。一件非文学的“文学”作品,就像是一棵塑料树,它的部分与部分之间,没有内在联系。 我这样说,不是要求小说的主角在当时把头往墙上碰。也不是说我喜欢那种把知识分子都写成文革抵抗者的另一种公式。主角是个什么样的人无关紧要。作家有权写任何一种人,英雄奴才傻子骗子凶手告密者都可以写。问题是是不是在说真话?是不是写了真实?如果不是,为什么要写?不用追问,小说的结尾就是答案:一踏上“人民大会堂的红地毯”,“我”就激动得流出了感激的眼泪!。“马首渐入长安市,报与时人仔细看!”  《绿化树》所描绘的劳动人民的质朴特征是确切的,主人公没有善良的劳动人民的帮助是根本无法有后来的那种巨变的。而小说主人公所经历的翻天巨变即使是真实的,但也肯定没有代表无数失去尊严和生命的、和他具有同等身份的人的命运。能够看到小说的不真实性,才算是真正看懂了这篇中篇小说。

最近考虑的一些问题

这样一种状态真的很可怕:自己和身边的人都注视自己,默默地或者直接地告诫自己要努力认真学习工作,可就是无法提起兴趣,不知道做什么好,看着时间不断地流逝自己却无法改变。经历过之后自己内心都感觉到后怕,不想再有这样的感受,需要立即开始做应该集中注意力做的事情,平心静气地向前推进,态度一定要端正。 再有就是,自己经常会对之前的自己感觉到不满意,对以往的自己进行“否定”。问自己为什么在那个时候会干那个?显然现在看来那是非常不可思议和愚蠢的,但的确,在那个特定的阶段自己就做出那样的事情,而且还持续一段时间,就是这样的,没有办法回去改变,只有现在否定之前,未来否定现在。唯有一种情况可以避免:现在进行的就是对自己来说最有意义、自己能够从中获益终身的事情,肯定这样的动作即使过了再久时间都不会被否定,特别是被自己否定。所以,选择有意义的事情,对自己极为重要的事情,否则,即使现在热衷的东西在未来看来也是无意义的。 我认为,大多数事情如果自己能够考虑清楚,最好不过。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放在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比如Google Blogger,就好了。每隔一段时间能够写一篇自己考虑的东西,而不是频繁地写东西,更能够获得而不是失去。从这个角度来看,TWITTER和微博这样的媒体就没有多大的价值了。因为,它们是利于传播的媒介,新闻事件、生活点滴、即时消息都能够通过这个平台传播出去,但使用时间长了就可能倾向于传播信息而不是研究信息背后的内容。 越来越觉得“兴趣”应该是社交媒体应该关注的重点。对名人、媒体和朋友的关注是一个方面,如果无法获得和自己兴趣相关的内容,这样的关注也是让人疲倦的。最近在使用微信,对公众号的关注就像以前的Google Reader式的订阅,而且还没有RSS订阅后列表阅读方便。对联系人的关注算是一个亮点,通过流量代替短信,即使不是QQ好友也能够直接聊天。朋友圈则提不起人兴趣,点对点的传播,如果发了一天朋友圈,很难不相信这是想获得朋友的点赞或者评论。 不少人对Google+不以为然,实际上这是以一种旧有的观念去看待一个新兴的事物。一句话,最为一个普通人,不大可能成为一呼百应的网络名人,更多的是,能够与陌生的网友谈论、分享相互感兴趣的内容。但是也无法肯定Google不会在某个时候停掉Google+,如果真有那么一天,只能说对此非常遗憾,不过我相信短期内Google+还是...

“网络社交”到底是为什么?

昨天和同学聚会说道微信,只有我和另外一位同学还没有。严格地说,那位同学没有微信是因为还没有换智能手机,我其实去年在别人手机上就注册了微信,今年也在自己手机上安装过,可觉得没什么可玩的就卸载了。大家都觉得微信很重要,能够保持和同学朋友的沟通,不看微信的话,同学们的很多变动情况自己都一无所知。所以,很快我又安装了微信。 首先是朋友圈。我还以为微信是那种点对点的交流模式,但现在看来如果对方的朋友也是我的朋友,它们之间的交流我是可以看到的。如果不是,那就无法看到了。我觉得最难理解的是,为什么我要发一条微信必须要拍照?尽管我可以发一条微信不带图片,但也没有一个发表文字内容的按钮,所以,一定要拍照,即使假装拍照。除了这两点,我觉得是不错的。避免了陌生人的窥视,能够和自己认识的人交流分享。最重要的是,可以代替短信功能,快速地和通讯录里面的大多数人传递消息。 其次是公众账号。好像很多网站和组织都有公众账号,有一些有点用处,比如“广州市图书馆”,关注之后可以和自己的借书帐号绑定,查看自己的借阅记录等信息。其他的就很普通了,就像那时候尝试用一个新的RSS阅读器一样,努力地回忆自己希望关注哪些帐号,一个一个地添加,然后等着给自己推送消息。我一边想自己还有哪些帐号没有关注,突然发现我难道真的能够每天来阅读这些帐号给自己的信息吗?或者说,这些信息哪些是自己真正需要的? 至于能否读完这个问题,我知道就像以前用Google Reader一样,大多数信息都是一看而过,顺手点个星,只有很少的条目自己认真阅读,订阅的微信公共账号应该也是如此。什么是自己真正需要的?我认为,恰和自己兴趣点的,自己关注的,可能对自己有用的内容就是自己真正需要的。一个网站或帐号能够推送给我一条我愿意认真阅读并获得知识或乐趣的可能性,很低。微信公众账号就是要我在大量信息中筛选出自己喜欢的内容。这种方法不能说好与坏,但的确不是我喜欢的方式。 所以,“网络社交”,一方面是另外一条与同学朋友沟通的渠道,无法见面的时候通过利用互联网迅速交换意见,获取朋友的状态等等。另一方面,是获得自己生活工作之外有趣、有价值信息的方法。当然,这只是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的,因为工作性质、地位身份等,许多人还利用网络社交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构建自己的价值平台。 总之,这就是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网民,即没有推广商品的压力,又没有推销自己的需...

读张贤亮的《绿化树》

张贤亮的中篇小说《绿化树》( 豆瓣读书 )讲了一个刚刚走出劳教营的知识分子章永璘来到劳动农场干活的故事。《夹边沟纪事》说的是真实发生的在夹边沟劳教的右派的悲惨生活,章永麟则以“我”的口气叙述自己在终于获得宝贵的自由之后生活的变与不变。 在那个贫困的年代,吃不饱是大多数人面临的难题。有门路能变通的往往命若游丝般地活下去了,还有很多人就因为没有粮食而活活饿死。章永璘就是从“死人堆里面爬出来的”。即使是现在世界上仍然存在饥饿问题,虽然已离我们远去。出现那种“人吃人”的惨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统治者的失误造成的,没有按规律办事。居于领导地位的人应该注意,可能自己的一个小小的失误就让一部分人失去饭碗甚至活命的机会。实际上,这又是权力的运用和监督的问题。一个人或者一个集体的权力过大实在不是好事,什么都是他说了算那还怎么分辨对错、真伪? 章永璘来到农场劳动,遇到了三个劳动人民,马樱花,谢队长和海喜喜。这三个人都是好人,都给予了他很大的帮助,特别是马樱花,两人的关系最后还发展成为爱情。与之对应的是和他一起来到农场的“营业部主任”,处处和他作对最后还害他去了“九死一生”的另一个农场而与心上人永远分别。作者歌颂的就是像马樱花这样的劳动人民,朴实,真诚,善良。从1949年建国到现在,中国走过弯路也最终走上了快车道。不少人想起特别是这30年中国的迅猛发展无不对领导阶级大加赞赏。或者,往旧中国看,那更是天壤之别。但想来想去,真正起作用的,或者说是这一切的根基的,正是中国数以亿计的劳动人民。 劳动人民是最可爱的人。我经常在坐火车的时候注意观看外出打工的农民工乘客,有男有女各式各样。听他们聊天,无非是在干什么活,去过哪里,见到干什么值得炫耀的事物,再就是自己的孩子怎么样,等等。想着这样一位父亲或母亲走出家门,为自己的家人出门打拼,为了自己和家庭的生存奉献出自己的所有。这种奉献无所谓高尚与否,但想着就很感人,温暖。中国能够发生这么大的变化,真正实现这一切成果的还是劳动人民。不断地遭受天灾人祸而仍然为生计默默承受,盼望的仅仅是能有一个好的收成,一个好的带路人,一个好的政策。张贤亮在小说中也表达了这样的看法:劳动人民并不是想象中的形象,或者说是塑造出来的光辉形象。劳动人民是具体的,有棱有角,有缺点有毛病的,但这确是最真实的也是最应该歌颂的劳动人民。 这本书的好处是,在小说结束之后,有几篇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