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十一月, 2016的博文

反思让人谦卑

有时候,反思令我胆战心惊。反思的内容,多是自己的言论和举止。尤其是言论,可能自己认为非常正确,有道理,有必要讲出来,但实际上反思之后发现,大可不必。或者说,有更好的方式来表达,而之前的言行很可能无法起到自己预期的效果。我想,这就是反思的好处,让人谦卑起来,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和局限性。 在和人的交往过程中,反思尤其重要。人是很容易以自我为中心的,继而忽略别人的感受。与自己亲近的人相处,无意间令对方不适,甚至冒犯,都是很容易发生的。需要静下心来,考虑一下自己讲的做的是否合理,足够合理。 举一个例子,很多子女都会希望父母过健康的生活,戒烟戒酒,不操劳过累。简单说,也就是爱惜自己的身体。这很正常,也没有错。问题是,生活的压力让人不得不透支自己的健康。很多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有太多因素所导致。子女这时候就需要反思自己的主张,如果相信没有完全正确的立场,同样也应该认识到没有完全错误的行为了。 我想这就是换位思考吧。生活总有难处,很多难以置信的事情每天都在上演,局中人可能并没有多少可以选择的路径。同样的,历史上发生了很多事情让后人觉得很不可思议,假想如果不那样发生结果如何。研究历史的人告诉我们,必须结合当时的背景,从历史人物的角度认识事物发展的逻辑性。妄言该或不该都是肤浅的认知。 反思的具体结果不太可能成为经验指导人们下一次行动。事物的情况总是在发生变化,人有时候对其作出反应完全是出自本能或潜意识。但是,反思可以积淀下来,成为人性格的一部分,使人变得谦卑,不自大和自以为是,少一些导师教育的意味,多一点朋友建议的感觉。所以,我想反思可以改变人的表达,修复语言的不合理之处。

交流和争论的区别

上个星期我和别人发生了一场争论,其实是很小的一场讨论,但感觉不好。无论输赢,都感觉不好。具体讨论内容已经不重要了,我只是觉得这样的争论没有必要。没有增进双方的认知,相反加强了各自坚守的内容,好像是网络上的对话,很激烈,却没有意义。 第一个前提,不要认为自己完全正确,而对方很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可能是自己长期思考的结果,也可能不是,但这是其自由。就观点层面看,各种观点都是同等价值而均重要的。就内容推断,任何观点都不可能是绝对真理,毫无疑问。因而受到挑战,非常正常而必要。第三,观点需要论据,只讲判断而不看论据的不是讨论。 其次,交流的前提是自己具有这方面的基础,通过说话将其很好地表达出来。最好是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比如就某事发表评论,现实生活中表现在一群人聚集在一起聊天,而互相之间是愿意交流的。交流的目的是促进认知,弥补不足。不一样的看法,往往能够使自己的认知丰满起来,可以促进思考和理解。 第三,不应该抱有改变别人的想法和意图,这样做往往适得其反。仔细想来,改变别人的观点也毫无意义,难度极大。无论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都是如此。从自己的角度看,如果有人企图改变自己的观点,第一个反应就是抵抗,我想大多数人都会如此。所以,讲清楚自己的看法即可,至于别人怎样又如何呢?自己不够聪明,就尽量地使自己聪明起来;自己以外的人,就很难顾及了。 我的意思是,不争论,但要表达。表达就是写出来,讲出来,很好。争论,具有攻击的意味,大动肝火,没有必要。及时改进自己的愚蠢就好。

《论自由》第二章:论思想言论自由

穆勒在第二章最后归纳了《论思想言论自由》的主要观点:1. 被压制的意见有可能是正确的。2. 即使意见是错误的,也可能包含部分真理。与之相对的意见未必是全部真理,彼此碰撞有利于补足其所欠缺。3. 即使意见全部是真理,如果没有经受足够的挑战,人们无法认识理解其理性依据,得到的只是一项成见。4. 信仰成为形式,妨碍真实而诚挚的信念自人类理性或个人体验中生长出来。 我理解他的意思是,真理需要辩论,愈辩愈明。没有人掌握绝对的真理,不容置疑的理论。给不同意见一席之地,显得尤为重要。即使是错误的言论和观点,也有被倾听的必要。 读这本《论自由》感觉是不好读,大段大段的文字,读不懂甚至走神。我通读了第二章,感觉还应该多读几遍,搞清楚其思想脉络和前后关系。穆勒文字中有很多关于宗教的内容,我想这可能是宗教盛行国家压制不一样的声音多来自教会的缘故。另外,与网络上的博客或当代出版的文字不同的是,其语言也比较生涩,不是那么通俗可以一目十行。

借了一本《论自由》

今天坐公交车,上车不久发现一个女生拿着手机看 Twitter 页面,手机是 Android 系统,Twitter 页面上明显有 CNN 账号的推文。不仅想到,还是有一些人期望从更开放的信息传播渠道获取信息,而不是被动地接受。 去到图书馆本来是想找一找胡伯威的书。他有两本回忆录,其中一本名为《青春·北大》高华写过读后感,另外一本是《儿时民国》,现在都没有销售了。之前找了一些图书馆没有找到,今天也没有找到,即使网络上的书籍信息显示此书在馆。 无意之间看到了约翰·穆勒的《论自由》,书的导读中不断提到洛克的《政府论》。找到了这两本书,我想先看《论自由》。之前应该听过甚至借过《政府论》,但很显然是没有认真读过,对其没有一点印象。如果一本书很好,那就应该对其内容很熟悉,能够有所思考,能够写一段读后感,不能只限于浏览阶段。 读这类书和读历史书一样,没有具体的目的,只是想了解和提高认知。图书馆里面有太多的书等着人们去阅读,而实际上这也只是图书的一小部分。可以判定的是,其中的大多数会随时间的推进而趋于消失,大浪淘沙,留下来的称之为经典。所谓“不朽”,大概就是这种通过文字传达的思想,其特征是不随时代的变迁而消亡。 我觉得看书一个很好的指导就是兴趣。希望了解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就读一读那方面的书籍。读的过程中,很可能在书中发现一本新书,继续读下去,顺其自然。因为,单就好书、经典书籍来说,已经有很多很多,人是无法了解所有的。读那些自己认为重要的,有兴趣了解的,就好了。如果没有兴趣,就无所谓阅读了。

应用商店的地区切换

昨天早上更新 Uber 应用之后,界面发生了变化:地图是 Google Maps,新增加的悬浮框询问用户要去哪里。这个 Uber 应用在中国是无法使用的,个人的信息也没有了。这应该是比如美国用户的 Uber 界面,Uber 中国在与滴滴合并之后发布了一个新的应用,我只好转到中国区 App 商店下载了新的 Uber 应用。 想要再切换回美国区商店就变得麻烦而不可能了。因为需要信用卡等信息才能够切换国家和地区,所以基本上是不能够再使用美国区应用商店了。一种解决办法是再申请一个 Apple ID。我采用了另外一种办法,使用加拿大地区的应用商店。之所以要使用美国或加拿大地区的应用商店,是因为 Google 的部分应用在中国区不存在,意味着这些应用的更新就不能收到了,下载当然就更不可能。 不知道苹果公司为什么要限制用户添加信用卡等付款信息才能够切换地区。实际上,用户在切换地区之后仍然可以很容易关闭这些付款选项,并没有增加用户花钱买应用或其他服务的可能。对于没有信用卡的用户,就很难改换地区,使用更多的免费应用了。 关于 Uber 的新应用,实际上是滴滴应用的另一个版本,评价似乎不是很高。竞争对手消失之后,打车费用明显有所上升。而据使用者的感觉,体验却没有提高。我不知道这是事实,还是偶然因素。作为消费者,我不希望拼车服务丧失吸引力,我希望它蓬勃发展,改善人们打车贵和难的局面。以后我还可能会使用 Uber 打车,但肯定没有以前那么高的使用频率。 滴滴和现在的新 Uber 应用有一个“故意刁难”消费者的设计:不安装支付宝就没办法添加支付宝作为支付工具了,而支付宝实际上就是一个邮箱。“百度钱包”却可以登录账户添加付款,无需下载应用。我不喜欢这种不考虑消费者利益,把商业利益放在首要地位的产品。